- 相關推薦
北京市海淀區
北京市海淀區
2005年高三年級第二學期適應性練習
文科綜合能力測試
YCY
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300分,考試用時150分鐘.
第Ⅰ卷(選擇題,共14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5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140分。在每小題所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圖1為北半球極地投影圖。讀圖回答1—2題。
1.若圖中陰影區為3月20日,非陰影區為3月21日,
正確表示此時正午太陽光線的箭頭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此時,國際標準時間(格林尼治時間)為 ( )
A.3月20日17時 B.3月20日23時
C.3月21日5時 D.3月21日12時
3.下列地理現象之間的因果關系,正確的是 ( )
A.太陽色球耀斑爆發→短波通訊中斷
B.黃赤交角的存在→赤道沒有晝夜長短的變化
C.地球繞日公轉→長江右岸沖刷明顯,左岸淤塞嚴重
D.地球公轉速度的快慢變化→我國北方一年四季的景觀差異
圖2為平原上的某城市及郊區氣象資料示意圖,讀圖回答4—5題。
4.在此等值線分布狀態下,下列現象正確的是 ( )
①近地面氣壓值是城市低于郊區 ②近地面的風是從城市吹向郊區
③城市受下沉氣流的控制 ④城市形成“熱島效應”和“雨島效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形成城市與郊區氣溫與降水差異的原因分別是 ( )
①城市的蒸發量遠遠大于郊區 ②城市植被覆蓋率遠遠大于郊區
③城市人為排放熱量多于郊區 ④城市上空可懸浮顆粒物多于郊區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圖3中各點的數值為海拔高度(單位為米),請依據各點的海拔高度,采用繪制等高線地形圖的方法,回答6—7題。
6.圖中坡度最陡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7.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圖中實線處可能有小溪流過
B.圖中實線處和虛線處均不可能有小溪流過
C.圖中虛線處可能有小溪流過
D.圖中實線處和虛線處均可能有小溪流過
亦莊是全國最大的移動通信產業基地之一,也是北京惟一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北京最大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在全國各經濟技術開發區中整體經濟實力居第五位,投資環境居第二位。結合圖4回答8—10題。
圖4
8.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簡稱BDA)選擇在亦莊所考慮的區位因素有 ( )
①到機場交通方便 ②用地條件好 ③位于京津塘高速與五環相交處 ④優惠的政策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9.BDA吸引了一大批高技術工業。這些高技術工業與傳統工業相比,其特點有 ( )
①產品更新換代的周期短 ②占地面積大,需要大量配套設施
③產品面向世界 ④研究開發費用在銷售額中所占比例大
⑤土地利用率不高,但勞動生產率較高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①③④
10.40家躋身世界500強的企業落戶BDA,這些跨國公司推行全球化的經營戰略,他們來中國投資所考慮的主要區位因素是 ( )
A.勞動力和技術 B.市場和勞動力
C.市場和技術 D.原料地和市場
11.關于海洋權益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海洋中的一座小島將擁有200×200平方海里的資源管轄權限
B.我國管轄海域可由12海里領海權范圍外再延伸200海里
C.享有對200第里海床上覆水域及底土的自然資源的勘探、開發、利用等的主權
D.只享有對12海里領海權范圍內自然資源的勘探、開發、利用、保護、管理的主權
可持續發展是現代經濟發展戰略所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歷史上的經驗得失也很值得借鑒;卮12—15題。
12.經由中國西北的絲綢之路是古代東西方的交通要道,它的興衰發人深思。東漢以后,氣候變干,阿爾金山諸小國相繼淪為戈壁。河西走廊的一些地方曾經森林茂密,但唐宋以來大片森林遭到砍伐。居延海地區在漢、唐、西夏、元等朝代都是重要的農業墾殖區。結合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判斷以下關于絲綢之路衰敗原因的分析,正確的是 ( )
①少數民族政權之間的長期征戰 ②降雨減少,干旱化程度加劇
③農耕區域向北部邊疆的擴展 ④自然植被的大面積破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3.從魏晉南北朝時期到宋元時期,我國的經濟重心逐漸轉移到了江南地區。以下各項,對于江南經濟的長遠發展有不利影響的是 ( )
A.北方先進耕作技術的傳入 B.大量的灘涂山地被開墾為糧田
C.大量的糧食運往北方地區 D.許多土地被用于種植經濟作物
14.以下各項,正確地反映了近代殖民主義侵略對我國經濟發展造成的不利影響是( )
A.鴉片輸入導致財政危機和社會危機 B.準許華工出國導致我國勞動力短缺
C.生絲茶葉出口造成資源的大量流失 D.外國資本家投資建廠造成能源危機
15.圖5反映的是50年代農村大煉鋼鐵的情景,對這種現象評價,正確的是 ( )
圖5
A.促進了鄉鎮企業的發展 B.有利于調整農村的產業結構
C.加速了我國工業的發展 D.造成了資源浪費和環境破壞
工業化進程充滿了艱難曲折也帶來無限生機和經濟的迅速發展;卮16—19題。
16.洋務運動對中國近代工業化發展所產生的積極影響是 ( )
A.形成了完整的工業體系 B.形成了近代企業管理模式
C.引進了近代的生產技術 D.阻止了外國工業品傾銷
17.民國初年,我國民族工業經歷了短暫的春天,但工業發展基礎仍然存在嚴重問題。以下各項對這一問題的認識不正確的是 ( )
A.輕工業發展快于重工業發展 B.外國資本比例高于民族資本比例
C.自然經濟的比重大于商品經濟 D.內地工業發展速度高于沿海地區
18.蘇聯的工業化與資本主義國家的工業化進程相比,不同之處在于 ( )
①工業化首先從重工業起步 ②國家在工業化進程中發揮主導作用
③工業化帶來嚴重的階級分化
【北京市海淀區】相關文章:
海淀區作文06-09
北京市加工合同02-19
北京市勞務合同04-03
北京市保管合同03-31
北京市居間合同03-29
北京市勞動仲裁申請書08-08
2014年北京市中考作文解析08-24
關于北京市鳥窩的調研統計報告07-22
張宏:消滅北京市的“蹩腳英語”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