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數學論文>在數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在數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時間:2022-08-05 15:33:45 數學論文 我要投稿

    在數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在數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江澤民總書記曾多次強調:“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倍A教育是培養創新人才的搖籃。因此,我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那么,如何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呢?下面結合我在數學教學中的實踐,談談我的幾點看法:
      
      一、創設情景,培養創新意識
      
      創新意識是一種發現問題、積極探求的心理傾向。因此我認為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就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創設問題情景,多給學生質疑的時間和空間,鼓勵學生大膽提問,并引導學生自己來析疑、解疑。讓學生在充分思考的基礎上實現創造想象,從而提高學生的創新素質。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比缭谛抡n導入時教師有目的有意識地創設問題情景,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把學生帶入問題的情景中,使學生產生求知的需要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為學生創新意識的萌發提供可能。 例:教學“能被2和5整除的特征”時,教師向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只要你能說出一個數,我就知道它能否被2或5整除!背鲇趶娏业暮闷嫘,學生都搶著說出較大的數,力求難住教師,當教師都準確迅速地判斷出來后,學生的好奇心就轉化成了求知欲,紛紛問教師:“為什么你能判斷得又準又快呢?”很想了解其中的奧妙,從而主動地學習了能被2和5整除的數的特征。由于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有的學生還提出了“能被3、7、9、11、……等整除的數是不是也有特征呢?”學生創新的潛在意識頓時得到萌發
      
      二、  注重學法指導,讓學生會創新
      
      1.動手實踐
      
      偉大的教育家孔于曾經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在教學“梯形面積公式推導”時,在學生很想知道梯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思維已激活時,教師不是機械講解,而是引導學生每人剪出兩個梯形紙板(要求是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當學生剪出后,教師設問:看哪個小組能利用手中的紙板,把它們轉化成已經學過的圖形。學生開始拼擺(有的小組用完全一樣的梯形拼成了一個平行四邊形;有的用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梯形拼成了一個長方形)。當學生各自說出自己的拼法后,教師設問:“你所拼成的圖形的底、高和面積與其中一個梯形的底、高和面積有什么關系?根據它們之問的關系,你能否得出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各小組的同學通過觀察,借助已形成的表象很快得出了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這種教師點撥下的學生動手自行操作、自行探究,有利于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學生情趣盎然,自主研究活動扎實,思維得以訓練,學生的動手、觀察、思考、協作能力都得到了培養。
      
      2.引導質疑,讓學生會創新。
      
      質疑問難是探求知識、發現問題的開始。在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好奇、好問,求知欲旺盛等特點出發,引導學生勤于思考,敢于提出問題,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提問題的氛圍,交給學生提問題的方法。讓學生發現問題,多角度思考問題,多問幾個為什么,提出疑問,發表新見解。如”比“的后項為什么不能為零?比、分數、除法間的三者關系為什么不用”等于“,而用”相當于“?為什么異分母分數加減時要先通分……問題一提出,同學們探知興趣濃烈,思維活躍,發言就更加積極,比、分數、整數和比例間的關系就一清二楚了。同學們的主動性發揮了,好學、善學、樂學的勁頭也就更足了。
      
      3.設計開放性問題,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所謂開放性問題,是指教師提出的問題沒有標淮答案,也就是答案不是唯一的。既然答案不是唯一的,就是要使學生產生盡可能多、盡可能新,甚至前所未有的獨創想法,這樣的提問,激發的正是發散性思維,培養的正是想象力。它不像傳統教學的提問方式,一問一答,一答一個準,只提供一種可能答案,一種解決途徑,結果堵塞了學生的思路,桎梏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在這種開放式的提問的推動下學生必然會展開多角度、多方向的思維活動。結合各方面的信息,在產生大量答案的同時,獲得新奇、獨特的反應,從而培養思維的廣闊性和靈活性。
      
      例如,教學”分數的意義“一課時,為了考察學生是否真正理解了分數的意義,教師出示這樣一個長方形,提出的問題是:誰能看著這個長方形,說一句有關分數的話? 紅
      
      紅
      
      紅
      
      藍
      
      黃
      
      聽了教師的提問,學生的回答不僅體現了紅、藍、黃色部分各占長方形的幾分之幾,還體現了三部分之間的關系。學生的這些巧妙回答,只有在開放式提問的特定條件下才能產生。這種提問考察了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真正理解,更重要的是訓練了學生的思維。
      
      諸如此類的提問和要求,在概念、計算、應用題教學和練習中都可能出現。提問突出”盡可能多“、”越與眾不同越好“等特點,迫使學生不滿足于現狀,時刻在追求新的,別人想不到的答案和設想。久而久之,學生的想象力和智慧得到了培養,創新意識也隨之逐步形成。
      
      三、培養合作精神,激發創新思維
      
      傳統的教學方法是教師教,學生學。學生只不過是一個接受知識的”容器“,沒有什么創新可言。因此,其知識更新的”內化“程度很低。特別是低年級學生,教學中如果養成合作的習慣,不僅有利于學生之間的相互補充,而且增強了交流及整體競爭意識,也利于激發學生自我創新精神的形成,發揮自己的創新才能。
      
      例如:教學”圖畫應用題“時,讓學生同桌合作:用自己喜歡的學具擺出一些圖畫,讓對方編應用題,看誰擺的圖畫能難倒對方。學生為了表現自己,都積極參與,擺出不同的圖畫和編出不同的加、減法應用題。與此同時,我還請了5位男同學和4位女同學出來,讓學生思考:能編出幾道應用題?通過小組討論,學生編出了:①有9 個同學做游戲,其中5個是男同學,女同學有幾個?②有9 個同學做游戲,其中4 個是女同學,男同學有幾個?③有9 個同學,走了3個,還剩幾個?④教室里有9個同學,走了6個,現在有多少?⑤有5個男同學,4個女同學,一共有多少個同學?……等應用題。
      
      因此,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要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通過多種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從而培養學生的能力。

    【在數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相關文章:

    數學教學中創新意識的培養08-16

    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08-08

    在小學數學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08-08

    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08-17

    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08-13

    小學數學教學中創新意識的培養08-17

    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策略08-17

    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08-08

    如何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08-17

    中小學數學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08-13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