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語文論文>試論“相互教 合作學”與創新能力的培養

    試論“相互教 合作學”與創新能力的培養

    時間:2023-02-20 10:41:26 語文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試論“相互教 合作學”與創新能力的培養

      試論“相互教 合作學”與創新能力的培養
      
      摘要:傳統教學模式影響著學生主動性、創造性的發揮,很難適應知識時代的需要。因此,確立新的課程理念,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探索創新教育的有效途徑,已經成為當前課堂教學改革面臨的重要課題。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探究性的學習活動,并在展開的學習活動中使學生的自主意識、合作意識和人際關系互動能力得到鍛煉和加強,是一個值得重視的教學策略問題。本文從學生實際出發,結合自身教學所悟,就如何在語文課堂中落實、加強和實施“相互教。合作學”,展開創新教育模式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語文教學 相互教。合作學 創新教育模式 創新能力
      
      江澤民主席說過“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民族興旺發達的動力!迸囵B學生的創新思維、創造能力,既是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和教育、教學的根本宗旨,也是社會發展、民族進步的根本要求。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是展開創新學習的前提和基礎,只有主動參與,才能充分發揮學生主體的能動作用,激活學生的創新思維,發揮他們的潛能,讓他們有所創新地學習。
      
      創新思維是人一種主動性、獨特性的思維方式。在理解和表達問題時,要求有獨到的見解,不人云亦云,不說大話、空話、套話、假話,有自己的觀察所得,有自己的想象感悟,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在思考問題時,要求思路開闊,敢于突破傳統定勢,善于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因此,我們要充分運用語文學科在發展學生創新思維能力方面的特殊功能,憑借課文、緊扣語言、展開想象、推動聯想,最終實現創新。
      
      談及小學生創新,有些人可能會不以為然,認為小學生年幼無知,談何創新?這豈不是笑話嗎?然而,如果你做個生活的有心人,經常留意小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游戲活動中的言談舉止,你定會發現:在他們身上確實蘊藏著豐富的想象力,閃耀著創新的火花。我曾經看到過幾個一年級的小學生在玩“看病”游戲時,用一扇門做玩具,“小醫生”舉起手站在門里,“病人”用身體貼著門,這表示在“拍X光片”.看到這,我們不得不佩服孩子們豐富的聯想力。這種豐富的聯想力就是創新思維的基礎。而小學生的創新行為,其實質就是創造性地學習,讓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思緒在交流中產生思維的碰撞,激蕩智慧的火花。也就是說:只要主動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每一個小學生都會有創造成果的機會。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的“處處是創造的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展開、落實“相互教。合作學”,則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手段。那何為“相互教。合作學”呢?“相互教。合作學”是我們祥景小校的張國嶺校長在2010年秋季給我們提出來的一個全新的課堂教學理念和教學嘗試,要求我們在展開教學活動時把學生放在主體位置,在課堂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為學生創設交流平臺,創建學習小組——每一個學習小組有組員商量得出的組名、口號,培養“兩小”——小老師、小組長的能力,展開以“兩導”——導學題、導學本為課堂教學主線的一種教學模式。在教學實踐中,我進行了如下的嘗試和探索。
      
      一、“相互教。合作學”發揚教學民主,營造創新氛圍
      
      心理學研究認為:小學生的好奇心、自尊心和創造性有著密切的聯系,而在愉快、平心靜氣的時候,學習效率最高、最容易產生創新靈感。和小學生們交談時,很多人都會問:你喜歡哪門課程,你喜歡哪位老師?為什么?學生們會說:因為某某老師上課生動有趣,笑容可親……由此可見課堂教學不僅僅是知識傳遞的過程,也是師生情感交融,學生人際交往、思想共鳴的過程。創設一種師生心理相融、民主交往的課堂氣氛是促進學生自主創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途徑。古語云:“親其師而信其道”.學生只有在輕松愉悅的情緒氛圍中,才能對所學的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主動積極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同時迸發出創造思維的火花。
      
      我在教學六年級下冊第二組口語交際——“民風民俗”時,因為我覺得中國的民風民俗奇趣多樣,如果由我在課堂上只是泛泛而講,那就真是“水過鴨背”,孩子們印象也不深刻。因此,我充分發揮了“相互教。合作學”的作用,做了如下的嘗試:把原有的學習小組做了調整,讓班上41名孩子根據自己相同的興趣自由組合成了他們自定的課題組,分別有 “中國八大菜系組”、“中國民族服裝組”、“廣東喪禮習俗組”、“中國戲劇組”“土家族哭嫁組”“廣州騎樓組”、“粵劇組”……只要孩子們自己喜歡,一個人一個主題也行。我把教學時間延伸到課外,給了孩子們充足的時間(三周)在課后充分查閱資料、圖片,甚至教會、引導他們把自己找到的資料利用課室里的電腦做成了教學幻燈,最后,我足足用了三節課的時間來聽孩子們的匯報——我把主題定為“我型我秀--民風民俗大pk”.匯報形式也多樣化:每一組可以講、可以演;一人總結匯報行,多人合作匯報也行……也可以相互評價、相互提問質疑。從孩子們的匯報中,我這個做老師的是一個坐在臺下聽他們講課的“學生”,而學生則成了我的“老師”,這是一次角色的互換。這樣的角色互換,讓孩子們覺得講壇不再是高不可攀的,他也能上去一展身手了;這樣的角色互換,讓孩子們覺得老師也不是高高在上的,她也會安靜地坐在臺下聆聽他們的講課;這樣的角色互換,讓師生之間的交流與對話更平等、關系更和諧;這樣的角色互換,讓孩子們語言能力和組織能力得到了更好的鍛煉;這樣的角色互換,讓孩子們的自信心大大提高了。而從他們的匯報中,我知道了浙江名菜“獅子球”;知道了湛江有哭嫁的習俗;知道了西安有火焰墻……而孩子們在分頭搜集資料時學到了和小伙伴的合作與交流,何嘗不是一種創新?孩子們把自己和伙伴們搜集到的資料重新整理,再推選代表上臺匯報,這何嘗不是一種團隊精神的有效整合?何嘗不是一種創新?孩子們在聽了別人的匯報交流后,再提問質疑評價別組的講課,這何嘗不是一種思維與智慧的碰撞?何嘗不是一種創新?是呀,所謂的創新教育應該是建立在平等、民主、寬松、和諧師生關系的基礎上的,師生之間應該是平等、信任、互悅的,尤其在課堂上更要為學生營造一種有利于學生思維活動的、寬松和諧的氛圍,讓課堂氣氛民主化、開放化。而這次“我型我秀--民風民俗大pk”的口語交際課也為學生積累了豐實的寫作素材,讀著學生以民風民俗為主題的習作,我有一種說不出的喜悅感受。其中許嘉瑜同學所寫的《我所知道的川菜》更入選《全國小學生優秀作文選》。
      
      二、“相互教。合作學”有利激疑問難,形成創新意識
      
      “學起于思,思起于疑”.心理學認為:疑問最容易引起探索反射,求知意念也就應運而生!靶∫蓜t小進,大疑則大進,不疑則不進!蔽覀冏隼蠋煹囊獎撛O環境,讓學生多問幾個為什么,學生能提出一個問題勝過解決十個問題,而展開“相互教。合作學”則是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質疑的最好平臺。小學生生性好強,求知欲強,在小組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因為氣氛和諧平等會更利于孩子們提出不同的見解和疑惑;他們幼稚的好勝心會讓他們在小團體互動學習中促進自我質疑和相互質疑,而學生們的自我質疑和相互質疑會直接影響到孩子們對問題本質的認識和新知識結構的建立,而且有新意的質疑是學生積極探索的內部動力,是學生認知水平的體現。
      
      如我上學期在教五年級上冊《“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一課時,“旋風號”小組組長羅安琪代表全組的總結發言對我觸動很大,她說:“巴迪的爸爸、媽媽對巴迪所寫的詩態度不同,除了是因為他們的教育觀念不同,也很有可能是他的爸爸、媽媽的價值觀不同!币粋小學五年級的孩子竟然提出了“教育觀念”和“價值觀”的話題,讓我感到意外之余更讓我覺得興奮。這怎么可以不說是我們展開“相互教。合作學”的小小“成果”呢?這何嘗不是孩子們一個思維的爆發力和創新呢?對此,我沒有采取簡單的否定態度,而是用微笑、探究的表情鼓勵她說出當時全組9個同學討論時的看法。她說:“我們”旋風號“討論、商議后認為:巴迪的爸爸是一家大公司的總裁,是知名劇作家,而巴迪的媽媽是家庭婦女,他們接觸的人是不同的,每天所處的環境也是不同的,看待問題的角度肯定也不一樣,所以他們就得出了完全不同的評價……”我們姑且不論這組孩子的說法是否正確,但他們的觀點恰恰是一種探究精神的體現,這種探究精神不正是一種創新思維嗎?這種創新思維不正是我們教育者所希望的嗎?在課堂教學中,以寬容之心善待學生的不同見解,耐心傾聽學生的不同看法和想法,以淡定之心看待學生那些近似荒唐的想法——因為,那荒唐想法的背后有著無窮的探究潛力。
      
      小學語文課是一門基礎學科,富有情感,極具個性,容易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造性思維,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方面具有獨特的作用。因為 每一個人對同一篇文章的理解是不同的,即使同一個人對同一篇文章在不同的時段去讀,都會有不同的體驗。所以,在閱讀教學中我總會適當地給學生留有“空白”,讓學生去發現,去質疑,去創造。正確評價學生的創新成果,在展開 “相互教。合作學”小組討論時,因為是在和諧平等的關系中進行,有利激疑問難,“我認為怎樣”、“我可以這樣”、“我還可以這樣” ……各抒己見,這既是個體與團隊不同的創新閃光點,也是產生疑問,引起思考,引發“我需要學習”的開始。我們執教者唯有充分理解學生的行為,欣賞學生的見解,分享學生的樂趣,才會消除課堂上的拘束局面,充分體現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真正活躍起來,讓學生形成善于發現問題、敢于提出問題的良好習慣,激發創新靈感,形成創新意識,點燃起學生心中智慧的創新火花。
      
      三、“相互教。合作學”便于交流實踐,培養創新能力
      
      常言道:探索求方法,實踐出真知。實踐是學生認知活動的基礎,有效的學習活動不能單純依賴模仿與記憶,應著力讓學生去觀察、去揣摩、去思考、去驗證、去體會、去交流等等。人的能力就是在實踐活動中逐漸形成和發展的。實踐活動能很好地促進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的發展。因為任何實踐活動都是技能和智能(感知,記憶,思維,想象)的密切結合。如果要讓學生把知識轉化為能力,必須要讓學生親自動口、親自動手,還要反復練習強化,才能把知識點記牢,從而形成能力。沒有親自參與學習實踐活動,僅靠嘴上的說教,就如學游泳不親自下水,是根本談不上能力的發展的。
      
      或許有些人會疑惑:實踐活動、語文閱讀教學和語文閱讀能力,這三者相關嗎?課堂教學是語文閱讀教學的主渠道,因而必須優化教學過程,改進教學方法,使其內容豐富、方法靈活、形式多樣,讓學生始終處于一種積極的情緒和飽滿的狀態之中。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創設情境教學,積極營造一種民主、和諧、寬松、融洽的教學氛圍,運用圖畫描繪情境、扮演角色體會情境等,讓學生思維充分動起來、活起來,使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在聽聽、讀讀、說說、畫畫、唱唱、演演的實踐活動中得到鍛煉和增強。
      
      在教學五年級上冊《清平樂。村居》一課時,我做了如下嘗試:在理解“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時我展開了“相互教。合作學”,充分發揮了孩子們善于模仿、善于表演的特性。我用幻燈出示了小組合作要求:①、想象這對老夫妻的談話內容。②、分角色表演這對老夫妻。在展開小組交流前我進行了充分的角色預熱:我問他們:“假如我就是那位老翁,你是老媼,你會如何稱呼我?”孩子們一下子反應不過來,回答說:“假如我是老媼,你是老翁,我會叫你‘老公’!蔽乙幌伦尤滩蛔⌒Τ雎晛,從他們的回答可以看出他們是知道詞中老翁和老媼的關系的,但他們并不了解古代人的稱謂,以為是在現代呢。我笑說:“看來這對老夫妻穿越到現代了,學我們現代的小夫妻一樣新潮叫‘老公’、‘老婆’了!焙⒆觽円宦牰己懿缓靡馑嫉匦ζ饋砹,并馬上糾正說叫“老頭子”、“孩子他爹”……然后我讓學生分組充分想象、交流詞中那對老夫妻的對話,之后全班匯報表演,學生們的表演各具特色,讓我和孩子們都笑翻了天。而學生在分組交流匯報和笑聲中加深了對詞意的理解,提升了他們自信心,也鍛煉了他們的想象能力,激發了他們的創新思維。隨后我讓孩子們試著給《清平樂。村居》配上自己喜歡的曲譜練習唱唱這首古代的“流行歌”,孩子們一下子興奮起來,馬上分組合作,竟然一下子用《北京歡迎你》、《新貴妃醉酒》、《小星星》、《兩只老虎》、《恭喜發財》、《左手右手》……的曲調唱起了《清平樂、村居》,我聽著孩子們稚嫩的歌聲在教室里回蕩,被深深地震撼了:我實在是佩服他們,佩服他們的敢于創新!我是萬萬想不到竟然可以把這首《清平樂。村居》唱成這樣的歌的!而且還唱得這么好聽!這怎能不說是孩子們的創新呢?假如沒有前邊表演老翁、老媼的實踐活動做鋪墊,讓學生加深了對該首詞意境的理解和體會,學生們哪能把思維發散,形成獨特的體驗,把《清平樂。村居》這首宋代古詞用新的曲譜創造性地唱出來呢?
      
      現代教學認為:獲取知識的過程遠遠比獲得知識來得重要。當學生對某一種感興趣的事物或現象產生疑問時往往急于了解其中的奧秘,這是最便捷、最簡單、最有效的學習方法。我不得不說:“相互教。合作學”這種全新的教學模式誘發了學生主動探求未知事物的興趣,激發了學生主動學習的原動力,催發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創新視野。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個性與創新能力已成為當今教育改革發展的總趨勢。作為一個一線的小學語文教師,我時常思考:如何在眾多的教學模式與多年的教學實踐中選取適合自己風格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呢?我想:唯有不斷努力地提高自己,不斷吸收新知識,不斷更新教育觀念,不斷研究新問題,不斷發揮自己的創造力,才能優化語文課堂閱讀教學能力,才會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才可以適應未來社會的挑戰。
      
      參考文獻:
      
     、胖鳎鹤髡-陶行知;書名-《創造的教育》;出版地-四川出版社-四川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份-1933年
      
     、破诳鹤髡-赫爾巴特;篇名-《普通教育學讀書筆記》;刊名-《現代與交際:下半月》;出版年份-2011年第9期
      
     、菐煼额悓I一年級教材:《心理學》
      
     、入娮宇悾鹤髡-不詳;著作名《創新教學與自主創新能力的培養》;出處-中國學術論文網;發表或更新的日期-不詳

    【試論“相互教 合作學”與創新能力的培養】相關文章:

    試論在作文教學中培養創新能力08-04

    培養學生創新能力08-17

    試論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08-17

    淺談數學創新能力的培養08-05

    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08-08

    怎樣培養孩子的創新能力07-26

    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探微08-17

    試論大學生體育能力及其培養08-07

    試論學生能力在課堂教學中的培養08-13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