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經濟論文>證券論文>開放式基金的負面效應

    開放式基金的負面效應

    時間:2022-08-05 14:34:47 證券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開放式基金的負面效應



      由于相對封閉式基金投資者選擇的自由權更大,投資者對基金管理人的約束更直接等原因,開放式基金自產生以來就受到投資者的廣泛歡迎,發展十分迅速。但是,鑒于國內市場的特性,在我們強調其正面效應的同時,也不可忽略它可能產生的負效應。
      
      首先,對開放式基金立法滯后的負面效應將可能使中小投資者的利益受損。20世紀30年代中期,美國許多基金失敗了。調查的結果令人吃驚:投資公司的組織、運行主要為他們的關聯人謀利,而不是為他們的股東謀利。為了確保投資人利益得到保護,美國國會在1940年通過了《投資公司法》。而我國目前已有的關于投資基金的法規、規章存在立法層次不夠,效力有限,內容未能充分反映基金業發展的實際要求等問題,有待進一步改進。
      
      第二是缺乏有效的避險工具和投資性金融產品所引起的負效應。在成熟的資本市場上,回避股市系統性風險的避險品種是股票和債券的期貨及期權等衍生工具的交易,這些衍生工具目前在我國尚未開辦。因此雖然基金進行組合投資可分散非系統性風險,但對于系統性風險卻難有好的對策。因此完善證券品種及相應的流通體制,是發展開放式基金的前提條件。
      
      第三,規模性投資引起市場投資理念扭曲而產生的負效應。我國證券市場基金跟著市場熱點走的跡象很明顯,這樣顯然有一個弊。夯鹩捎谝幠]^大,又過度地集中在市場的某一個部分,動作又這么整齊,當它決定采取調整持倉結構,對某一板塊的股票進行減倉時,會產生連鎖的影響。另外,過度炒作必然造成股價高處不勝寒的高估和“寅吃卯糧”的透支,造成未來大幅回落的風險。由于過度炒作,過分透支上市公司的未來,致使上市公司的成長期被人為地大大縮短,短短幾年內股本迅速擴張得臃腫不堪,每股收益被大幅攤薄。
      
      第四,缺乏適宜的基金監管機制而導致的道德風險和投資者風險所產生的負效應。對于我國這樣資本市場基礎比較薄弱的國家來說,建立一個良好的監管機制對于開放式基金的健康發展尤為重要。只有一套適合中國國情的監管體制真正建立,才可能從根本上杜絕市場的道德風險。
      
      另一方面,適宜的監管體制必須考慮到有效抑制投資者風險。這里主要是指對基金經理和市場投資人雙方的投資風險控制。對基金經理的監管主要包括職業技能和職業道德兩方面。我國投資者隊伍目前還不很成熟,投資的經驗水平尚待提高,中長線的投資理念還未能深入人心,對開放式基金的風險可能會認識不足,有些投資者甚至可能把開放式基金當作又一個市場炒作品種。因此,如果對市場中投資雙方的監控缺乏必要的手段,其后果也是難以預計的。 
      
     
    (上海證券報,王峻) 

    【開放式基金的負面效應】相關文章:

    研究開放式基金投資人利益保護機制08-18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