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三年級數學教案>三年級數學教案:毫米的認識

    三年級數學教案:毫米的認識

    時間:2025-05-19 07:03:10 三年級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蘇教版三年級數學教案:毫米的認識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蘇教版三年級數學教案:毫米的認識,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蘇教版三年級數學教案:毫米的認識

    蘇教版三年級數學教案:毫米的認識1

      教學目標:

     、抛寣W生經歷實際測量的過程,知道毫米產生的意義,認識長度單位毫米,能夠用毫米作為單位進行測量。

     、谱寣W生通過觀察,操作,比較,猜想,驗證等學習數學活動,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感知毫米和厘米的關系,體會到毫米在生活的用處很廣。

      重難點: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能夠用毫米作為單位進行測量。

      三,教學準備

      教具準備:

      1分硬幣,各類卡,光盤。

      學具準備:

      每人一把直尺。

      四,教學預設

      一, 創設情景,設疑導入

      1, 請同學們觀察老師手中的兩本書,猜猜哪本厚 (出示4毫米和5毫米厚的書)(學生猜,老師不加斷定)

      2,哪位同學能想個好辦法又快又有根據地正確判斷出哪本厚那本薄 (可以平放在桌上比一比)

      追問:如果不用這種比較的辦法,你還能想出更科學的辦法來比較這兩本書的厚薄嗎 (可以用尺量)

      3,用尺量就要用到長度單位,我們已經學過哪些 (米,厘米)

      讓學生比劃1米,1厘米

      師:這本書厚有1米嗎 有1厘米嗎 那怎么辦

      4,對,我們就需要一個比厘米更小的長度單位,那就是——————毫米。我們今天一起來探索研究—————毫米的認識(揭示課題:毫米的認識)。

      二, 自主探索,發現新知

      環節一:1毫米的建立

      1,實際上,毫米并不難找,它就藏在我們的尺子上,只要細心,就會找到它。

      請同學們觀察尺子,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學生交流)

      師: 直尺上1厘米中間還有很多的小格,每一個小格的長度是1毫米(板書:1毫米)

      2,在自己的`尺上找到1毫米,用筆尖指給你的同桌看看。

      3, 1毫米的長度給你什么感受 (短,小,細)

      4,畫1毫米。先估計畫,再用尺子量后重畫一次

      5,尺子上1毫米是這么長,我們身邊有哪些物體的長度或厚度,或寬度,大約是1毫米呢

      6,請你用手勢來比劃一下1毫米。

      教師介紹并示范:也可以借用厚度大約是1毫米的硬幣,先用拇指和食指夾住1角硬幣,再輕輕將硬幣抽出,看拇指和食指間的空隙有多大,就是1毫米有多長。同桌互相比劃1毫米,看誰比劃的準確

      環節二:認識幾毫米

      我們已經知道1小格就是1毫米,那么這樣的2小格呢 3小格呢 5小格呢 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結:幾小格就是幾毫米。

      環節三:毫米與厘米的聯系

      繼續觀察尺子,你還發現了什么

      學生交流(我數的是1和2中間或5和6中間有幾毫米)

      師:從同學們剛才的交流中你發現了什么或得出了一個什么規律 出示:1厘米=10毫米

      齊讀,往返各一遍

      數學游戲————考考你(口答)

      2至3厘米之間有幾毫米

      6至7厘米之間有幾毫米

      9至10厘米之間有幾毫米

      3至5厘米之間有幾毫米 怎么想的

      環節四:;回顧課前,用毫米量

      知道了毫米這個單位,就用它來量一量吧。(量課前的兩本書)

      量前先思考:測量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呢 尺子放在哪個位置測量會更準確呢 (在投影儀上演示,課件再演示。) 一般0刻度線對一端,刻度再看另一端。把本子捏緊再量。

      三,回顧總結,加深理解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小結:測量生活中很短或很薄的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單位。測量的長度不是整厘米數時,可以用毫米來表示。1厘米=10毫米

      四,鞏固練習

      1,完成做一做

      第3題環形針的長2厘米7毫米師:你是怎么看的

      2,練習第一題指名答

      3,練習第二題投影反饋

      五,聯系生活,趣味練習

      到現在為止我們都認識了哪些長度單位 從大到小應該(米,厘米,毫米) 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要用到這些長度單位。這四兄弟啊誰都說自己的本領大,,這不,它們都搶著在小馬虎的日記表現自己呢。讓我們一起來瞧一瞧。

      小馬虎的日記

      2008年5月30日 星期五 天氣:晴

      早上,我們坐在長約8毫米的教室里,等著老師來上課。今天我們學習的內容是"毫米的認識",老師來了后發給每個人1枚厚度約是1厘米的1分硬幣。我估計了一下老師手里拿的粉筆的長度約為7米5毫米,我手里剛開始用的鉛筆長度約為15毫米,我估計鉛筆盒的高度大約為20厘米。老師讓我們量一量橡皮的長度,約為8毫米。

      同學們一起念。 師:你們笑什么

      今天新學的長度單位毫米,在生活中的作用有多大呢

      信息公布欄:

      自動鉛筆芯的粗細(有0.5mm的和0.7mm兩種),你知道這是什么意思嗎

     。ń榻B毫米可用字母mm表示,1毫米也可寫做1mm,讀做1毫米。)

      人的手指甲約10天長1毫米,腳趾甲約20天長1毫米"。

      6月5日白天,甘肅南部,陜西南部將有3—15毫米降雨,其中甘肅文縣,陜西寧強,略陽,漢中有3—8毫米。四川北部降水不足5毫米,其中青川,廣元,北川,茂縣,汶川,理縣有1—5毫米。

      6月6日白天,地震災區小雨轉多云,降雨量有3—10毫米。

      機動題:殘尺

      板書設計:

      毫米的認識

      1毫米(1小格)

      1厘米=10毫米

    蘇教版三年級數學教案:毫米的認識2

      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西師版第四冊毫米的認識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長度單位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厘米=10毫米。

     。2)、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在實際操作中使學生養成細心、認真的學習習慣。

     。3)、結合具體內容向學生滲透長度單位來源于實踐又應用于實踐的觀點,同時培養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認長度單位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厘米=10毫米。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在實際操作中使學生養成細心、認真的好習慣。

      教學準備:

      多媒體、硬幣、學生直尺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前面我們學習了km、m、dm、mm,下面請同學們用所學的長度單位猜一猜我們班某某同學的身高是多少?有這么多不同的意見,往往我們估計的與實際測量出的有差距,現在我們來量一量他的身高,量時注意0對準腳底,尺子拉直,另一端對準頭頂,另一端所對的刻度就是他的身高,但是我們量出的是125cm多,哪到底多多少呢?也就用cm作為長度單位測量有時得不到準確的結果,這就需要一個比cm還小的單位來測量――mm,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毫米的認識(板書課題:毫米的認識)。

      二、新課教學:

      1、觀察直尺(課件)。

     。1)、下面請小朋友們看看直尺上1cm中間有些什么?

     。2)、下面請同學們找一找直尺有哪些長度單位?

      師:直尺上除了厘米刻度外,還有更小的小格,1厘米間的每一小格的長度就是1毫米。

      師:示1毫米,毫米是比厘米小的.長度單位。

     。3)、接下來請你們數一數0-1厘米、0-2厘米中間分別有多少個1毫米。

      師:誰愿意來數?

      生1:0-1厘米中有10個1毫米,1厘米=10毫米。

      生2、0-2厘米中有20個1毫米,2厘米=20毫米。

      生、……

     。4)、介紹字母表示毫米。

      師:千米是用什么字母表示?米呢?厘米呢?猜一猜,毫米用什么字母表示?

      師:國際上規定用“mm”表示毫米,1毫米可以寫成1mm,那么1厘米=10毫米可以寫成1cm=10mm。(板書)

      嘗試:你能用字母表示1毫米、3毫米、25毫米、43毫米嗎?

      生獨立嘗試,請生在黑板表示

      2、實踐活動,感受1毫米的長度。

     。1)、昨天老師叫你們帶了1分的硬幣,下面請小朋友們量量1分硬幣的厚度大約是多少毫米?

      方法:尺子上的0對準硬幣的一面,另一端對準硬幣的另一面。

      生匯報:

     。2)、手勢表示1毫米約有多長?

      學生分別用手表示1cm、1dm、1m大約有多長。哪么請同學們用手勢表示1毫米約有多長?

      師示范:用拇指和食指拿硬幣,然后抽出硬幣,指出兩指間的縫隙就是1毫米。你們多練習兩遍,體驗1毫米的長度。

     。3)、想一想:生活中你見過哪些物體的厚度是1毫米?

     。4)、找一找:在尺子上找一找50MM、65MM

      師:示課件。尺子0-5CM是5CM也是50MM,0至6cm與7cm的中間位置是65MM,0-10CM是100MM。

      3、操作,用毫米作單位測量。

     。1)、認一認

      做P82第5題。

     。2)、量一量。拿出你鉛筆量量是多少毫米?

      生量,0對準鉛筆的一端,另一端所對的刻度就是的鉛筆的長度。

      量好了就把結果記在本子上,舉手來說說你量的是什么?多少MM?

      4、探究相鄰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課件)

      議議:我們學過的長度單位有哪些?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小組討論交流,后匯報:

      示課件

      通過整理,引導學生探究,除KM和M間的進率是1000外,其它相鄰兩個長度單位的進率是10。

      三、開放測量:

      找一找周圍較短的物體量一量是多少毫米

      四、課堂總結

    蘇教版三年級數學教案:毫米的認識3

      教學內容

      教材第2—3頁的內容及練習一第1至第2題。

      教學目標

      1,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長度概念,會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

      2,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和能力。

      3,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點

      認識長度單位毫米,會用毫米度量物體長度。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的估測方法。

      教學準備

      米尺,直尺,卷尺,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師: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老師有個驚喜的發現,發現大家都長高了!你現在有多高,知道嗎

      生1:我1米32厘米。

      生2:我1米37厘米。

      ……

      師:請大家估一估,××有多高

      生1:××大約有1米30厘米吧!

      生2:××高1米35厘米。

      ……

      答:答案不統一,要想準確地知道他的身高怎么辦呢

      生:量一量。

      師:誰能幫他測量一下(指名3人用卷尺測量,實物投影儀上展示測量結果。)

      板書:1米39厘米

      師:剛才誰估測的比較接近1米39厘米

      師:這里面有咱們學的幾個長度單位

      生:兩個,米和厘米。

      師:那么1米有多長呢用手勢表示一下。(黑板上貼出1米長的紙條)

      1厘米呢用手勢表示一下。(黑板上貼出1厘米長的紙條)

      師: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

      生:1米等于100厘米。

      師:剛才通過測量,我們知道了××同學的身高,那么測量在生活中還有什么作用呢

      生1:做校服的時候,我們要先測量一下上身有多長,下身有多長,這樣做出的校服才合體。

      生2:買褲子的時候還要量一量腰圍有多少。

      生3:我們家去家具城買家具,爸爸就是先測量了櫥柜和床的長度后才買的,如果不測量一下,買的家具可能就放不進屋里了。

      ……

      師:對,在我們生活中處處離不開測量,今天我們就來當一次小小測量員。

      二,自主探索,研究問題

      師:(神秘地問)知道我們新數學書有多長多寬嗎考考你的眼力,看誰估得最準確!

      生1:數學書長大約是20厘米,寬大約是12厘米。

      生2:數學書長大約是23厘米,寬大約是14厘米。

      ……

      師:準不準呢同位合作,用紙尺(尺子上只有厘米的刻度)量一量,看誰量得最準確。

      師:誰測量出來了書的長是多少

      生1:書的長大約是21厘米。

      生2:書的長是20厘米多一些。(指名演示量的方法)

      生3:書的長是20厘米多,但不到21厘米。

      師:誰測量出了書的寬是多少

      生1:書的寬是14厘米多,但不到15厘米。

      生2:書的寬是14厘米多一些。(指名演示量的方法)

      師:多一些是多少不到1厘米是多少要想精確地知道它的長度,有什么好辦法嗎在小組內討論一下。

      師:誰想出好辦法了

      生1:把1厘米再分得小一些。

      生2:我們可以找一個比厘米更小的長度單位。

      生3:用毫米。

      師:你是從哪兒知道毫米的

      生3:是媽媽告訴我的(你知道的可真多。

      師:我聽出來了,大家都認為用厘米做單位太大了,要創造一個比厘米更小的長度單位。剛才有個同學說用毫米,他說對了。毫米是怎么來的呢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

     。ò鍟汉撩。出示課件,教師邊演示邊講解)

      師:大家看,這是一段尺子,我把它放大一些,科學家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也就是這一個小格的長度,就是1毫米。拿出尺子看一看1毫米有多長,再用手勢比一比。

      師:誰留心觀察過,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長度有1毫米

      生1:鉛筆尖是1毫米。

      生2:電話卡的厚度是1毫米。

      生3:我桌上有一個一分硬幣,它的厚度是1毫米。

      師:一分硬幣大家趕快拿出一個一分硬幣量一量它的厚度。

      師:用手勢表示一下1毫米的長度,有什么感覺

      生1:太短了!

      生2:我的兩個手指都快連一塊兒了。

     。ê诎迳腺N出1毫米長的`紙條)

      師:用手勢表示出2毫米,5毫米,10毫米的長度。

      師:毫米和厘米之間有什么關系

      生:1厘米等于10毫米。(板書)

      師:再量一量書的長度和寬度各是多少,看誰量得最準確。(指名匯報)

      師:我們認識了毫米,那么書的厚度是多少先估一估,再測量一下。

      生:書的厚度是7毫米。

      師:測量生活中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做單位(略)

      師小結:在生活中測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或要精確地測量出物體的長度,就可以用毫米來做單位。

      師:我也測量了三樣物品的長度,它們各是多長呢(課件出示)

      你能填一填嗎打開書第3頁把"做一做"填完。(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三,實踐活動

      師:現在同位合作,借助手中工具測量一個我們書包中物體的長度,比一比誰測量得準確!

     。ㄖ该麉R報)

      四,總結

      師:在這節課中你有什么收獲除了我們認識的米,厘米,毫米這3個長度單位,還有其他長度單位嗎

      五,布置課外實踐活動

      師:請同學們回家也做個小小測量員,任選幾樣自己喜歡的物品,先估一估它的長度,再實際測量一下。

    【三年級數學教案:毫米的認識】相關文章:

    數學教案-《毫米、分米的認識》09-06

    三年級數學教案《毫米、分米的認識》04-21

    毫米的認識三年級數學教案(精選10篇)03-16

    《毫米和分米的認識》說課稿07-03

    《毫米的認識》教學反思(精選17篇)10-10

    三年級數學《毫米的認識》教案04-08

    《毫米的認識》教學反思(通用20篇)09-15

    蘇教版三年級數學——毫米的認識206-12

    蘇教版二年級下冊《認識分米和毫米》數學教案03-21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