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音樂教案>《小蜻蜓》音樂教案

    《小蜻蜓》音樂教案

    時間:2025-05-16 09:46:25 音樂教案 我要投稿

    《小蜻蜓》音樂教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蜻蜓》音樂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蜻蜓》音樂教案

    《小蜻蜓》音樂教案1

      教學目標:

      一、學唱歌曲《小蜻蜓》,通過錄音與教師范唱,引導同學用心傾聽歌曲感受三四拍子旋律,學習用柔和的聲音演唱歌曲,以表示抒情的音樂情緒,表示自身保護蜻蜓維護益蟲的道理。

      二、能用打擊樂器準確地為歌曲伴奏

      三、通過自編小蜻蜓動作扮演,增強同學的`自信心,激發同學的編創熱情。

      教學重點:用柔和的聲音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唱足音的時值,注意一字多音。

      教學準備:音樂課件、琴、碰鈴。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現在老師要帶大家去呼吸一下新鮮空氣,讓我們去郊外看看吧!那里有些什么呢?(蜜蜂、螳螂、桑蠶、七星瓢蟲、蜻蜓)

      2、簡單了解各種益蟲。

      二、新課學習: 1、師:“今天我們就先來認識一下《小蜻蜓》,瞧!小蜻蜓看到我們的到來他多高興啊,聽!他們正唱著歌歡迎我們呢!”

      2、初聽歌曲《小蜻蜓》,邊聽邊拍手,讓同學感受三四拍子的旋律。

      3、師:你覺得歌曲的情緒是怎樣?(輕柔、抒情)

      4、再聽歌曲,同學用lu跟著輕輕地哼唱。

      5、按節奏讀歌詞。

      6、跟琴演唱歌曲,唱得柔和、抒情。注意唱足每個音的時值,更好的體現歌曲的抒情性。

      7、讓同學用語言描述小蜻蜓飛來飛去捕蚊忙的情景,從而讓同學懂得保護蜻蜓。

      8、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三、扮演歌曲

      1、師:同學們都見過蜻蜓吧!它有些什么特征呢?你能模仿一下嗎?

      2、聽歌曲創編動作扮演。

      3、師出示碰鈴,讓同學為歌曲伴奏,可參照圖示。

      4、分組扮演 A組演唱

      B組伴奏

      C組扮演

      6、分段扮演歌曲。

      四、小結下課

      1、小朋友,你們知道嗎?蜻蜓一天能吃二十多只蚊子,一年下來要吃掉一千只多蚊子呢!為了讓我們的生活更安定,請保護我們身邊的生物吧!

      2、聽《小蜻蜓》音樂律動出教室。

    《小蜻蜓》音樂教案2

      設計意圖

      春天到了,正是踏春郊游的好時節,萬物復蘇,一片生機盎然的好景象,自然界各種小昆蟲也飛來了,小朋友能了解一些簡單的昆蟲知識對他們的成長也是很有好處的,《小蜻蜓》是一首耳熟能詳的幼兒歌曲,音樂優美抒情,對幼兒很有感染力,本節課以小蜻蜓的形象為主,讓幼兒在理解音樂情緒的同時了解小蜻蜓的知識,豐富孩子們的認知。

      活動目標

      1、能初步感受并表現歌曲優美抒情的音樂情緒。

      2、通過學唱歌曲,體驗歌曲的氛圍。

      3、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4、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5、感知樂曲的旋律、節奏、力度的變化,學唱歌曲。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能用不同方式感受并表現音樂優美抒情的音樂情緒。

      活動難點:在理解歌曲內容的基礎上,表現歌曲內容。

      活動準備

      1、圖片準備

      2、課件制作

      活動過程

      1、情景導入

      小朋友們,春天到了,天氣變暖和了。今天我們唱著歌一起去郊游吧。úシ拧度ソ加巍罚

      走了這么久,小朋友一定累了,我們坐下來休息一會兒吧!春天來了,來到郊外(出示圖片)小朋友們發現外面的世界和冬天相比有什么變化呢?

      小朋友:陽光變暖和了,小草變綠了,小樹長出了新的樹葉,小鳥多了,花也開了。

      師:小朋友說得真好,小草變綠了,小樹長出了新葉,天空中還飛來了小蜻蜓,大家看到了嗎?

      2、初步傾聽歌曲,感受歌曲的性質

      老師聽過一首關于小蜻蜓的歌曲,你們想聽嗎?那我們就一起來安靜地聽一聽。(播放歌曲)

      這首歌曲怎么樣?(好聽、優美、浪漫、溫柔)那這首歌是快還是慢呢?(慢)

      小結:這首歌是一首舒緩優美的兒童歌曲。

      3、播放《小蜻蜓》Flash,了解歌曲內容。

     。1)這首優美的歌曲的名字就叫《小蜻蜓》。那小蜻蜓在做什么事情呢?接下來我們一邊看動畫一邊再來聽一聽,看看小蜻蜓到底在做什么事情。

     。2)理解歌曲內容

      歌曲中唱到小蜻蜓,是益蟲。那你們知道什么是益蟲呢?益蟲就是保護人們的糧食不被害蟲吃掉,專門跟害蟲做對的,小蜻蜓,是益蟲,飛到西來飛到東,不吃糧食不吃菜,是個捕蚊的`小英雄。那蚊子是益蟲還是害蟲呢?蚊子身上帶有很多的細菌,飛到過很多不干凈的地方,然后飛到糧食蔬菜和我們小朋友的身上,害得我們生病了,所以蚊子是害蟲。小蜻蜓就是專門捕蚊的小英雄。

     。3)教師完整演唱,小朋友們再次欣賞歌曲,加深對歌曲的理解。

     。4)引導幼兒用溫柔,優美的聲音演唱這是一首優美好聽的歌曲,接下來請小朋友跟老師一起來哼唱一下。小蜻蜓是益蟲,是小英雄,人們對他豎起了大拇指,都在表揚他,夸獎他,所以我們大家要用高興的心情來歌唱。教師邊彈鋼琴,便帶領小朋友們歌唱。

      4、用動作表現音樂

     。1)小朋友們,我們了解了小蜻蜓的知識,你們喜歡小蜻蜓嗎?(喜歡)那誰愿意來學小蜻蜓表演呢?

     。2)集體表演。小朋友表演的很好,我們一起來表演一下,看看誰是最美的小蜻蜓。(播放音樂)

      5、活動結束:小蜻蜓們表演的真棒。春天來了,小蜻蜓飛來了,小蝴蝶也飛來了,我們去找找小蝴蝶吧。(播放《去郊游》)

      活動反思

      教學是一門藝術,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需要我們在教學中不斷摸索,并根據學生的特點隨時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最重要的是選材要符合幼兒的興趣,年齡特點和現有的知識水平。教師在課前應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包括課前知識準備,對幼兒的了解。教師只有使教學符合實際,貼近幼兒的生活,才能使每一個幼兒得到音樂審美上的愉悅,享受音樂帶給他們的樂趣。

    《小蜻蜓》音樂教案3

      【活動目標】

      1、能在音樂的伴奏下,兩手側平舉的向前(或變換方位)行進,模仿小蜻蜓飛行。

      2、通過游戲,知道小蜻蜓是捕蚊子的小英雄。

      3、能跟著節奏打節拍。

      4、感知多媒體畫面的動感,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音樂磁帶、音樂圖譜、圖片(小蜻蜓一只,蚊子3只)。

      【活動過程】

      一、集體欣賞音樂。

      1、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段很好聽的.音樂,在這段音樂里來了一些會飛的小動物呢。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好嗎?

      2、提問:剛才你聽了這段音樂覺得是什么小動物在飛呀?

      3、(出示小蜻蜓和小蚊子)看,原來是小蜻蜓和小蚊子在飛呢。

      二、看圖譜感受三段體音樂。

      1、提問:你知道什么時候是小蜻蜓在飛?什么時候是蚊子在飛呢?讓我們看著這張圖譜再來聽一聽這段音樂好嗎?

      2、(教師演示教具)讓幼兒看著圖譜再一次欣賞音樂,初步感受三段體的結構。

      三、模仿小蜻蜓飛行。

      1、提問:你們知道小蜻蜓是怎么飛的嗎?(象架小飛機)

      2、哪個小朋友來學一學?(個別)

      3、其他小朋友想不想也來學小蜻蜓飛呀?(引導幼兒進行不同方位的飛行)

      4、跟著音樂飛一飛。

      四、游戲《小蜻蜓捉蚊子》。

      1、(放蚊子飛來的音樂)聽,是誰來了?(蚊子)對了,可惡的蚊子又來了你們喜歡蚊子嗎?為什么?那你們知道小蜻蜓可是捉蚊子的小英雄哦!下面我們來玩個《小蜻蜓捉蚊子》的游戲。

      2、交待游戲玩法:當聽到蚊子飛來了,就用力打死它。

      3、聽音樂游戲1—2遍。

      五、活動結束。

      聽著這么優美的音樂,我們再來學學其他小動物飛。好嗎?

    《小蜻蜓》音樂教案4

      教學目標:

      1.通過聆聽歌曲《小蜻蜓》,指導學生用柔和的聲音演唱歌曲,并進行歌曲表演,感受音樂所表現的小蜻蜓飛來飛去捕蚊忙的形象。

      2.在自由愉悅的氛圍中,通過猜謎、聆聽、創編、表演、用打擊樂伴奏等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力和創造力。

      3.通過歌曲表達對小蜻蜓的喜愛之情,滲透保護益蟲、熱愛大自然的審美教育。

      4.感受音樂的歡快熱烈的情緒。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重難點:

      用柔和的聲音演唱歌曲《小蜻蜓》,用身體動作感受、表現歌曲形象。

      鼓勵學生參與音樂活動進行歌詞創編、歌曲表演,“不吃菜”中的“不”為一拍,“吃”為兩拍。學生容易受定勢影響唱成“不”為兩拍,“吃”為一拍。是教學歌曲的難點。

      教學策略:

      針對一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好奇的`心理特征,把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熱情貫穿始終,創設一種愉悅輕松的教學氛圍,鼓勵學生的積極表現和創造。

      教具:

      歌曲磁帶、錄音機、電子琴、課件、碰鈴4個、頭飾(蜻蜓、蚊子)、荷葉、荷花、歌詞條、蜻蜓圖片。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課前播放背景音樂,學生進教室坐好。

      二、師生問好。

      1.今天老師見到我們102班小朋友一個個都這么可愛,坐得端端正正的樣子特別有精神,很想和你們交朋友,你們愿意嗎?那么我們來拉勾勾做好朋友吧。

      播放歌曲伴奏《拉勾勾》,齊唱,互相做拉勾勾律動游戲。

      【設計意圖:由于初次接觸這個班級,由歌曲《拉勾勾》導入,為學生創設了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在融洽的師生關系中開始了這節愉快的音樂課!

      2.真好!現在我們大家都是好朋友了,那我們互相來問聲好吧!你們注意聽老師是怎樣向你們問好的,待會兒請你們也學老師的樣向老師問好。

     、艓熯吪氖诌吥睿3—5︱2——︱6—1︱5——︱

      小朋友,下午好。

     、粕氖窒蚶蠋焼柡。

     、菐煟3—3︱2—3︱112︱6——︱

      生:小朋友們下午好。

     、壬。

      【設計意圖:改變傳統的問好方式,引起學生的興趣。也為本課的學習作好節奏、旋律方面的鋪墊,分散了學習的難點!

      三、謎語揭題,聆聽旋律。

      1.我發現102班小朋友不僅聰明,而且特別友愛。為了獎勵大家,老師打算送一只很漂亮很可愛的小昆蟲給你們。老師知道,小朋友們是最喜歡小動物的了。你們見了它呀一定會非常喜歡。它是誰呢?老師出一個謎語你們來猜一猜吧。

      “頭上兩只大眼睛,身體細長輕又輕,一雙翅膀薄又明,捕捉蚊子有本領!

      【設計意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用猜謎語的方式能引起學生的關注和興趣!

      2.那么我們請它出來吧!〔點擊課件“課題”動畫三只蜻蜓飛入,變成課題〕

      3.哇!多么可愛的小蜻蜓啊!喜歡嗎?說說你喜歡它的什么?

      4.小蜻蜓今天來到我們班,非常開心,情不自禁地翩翩起舞了,你們看——

      〔點擊課件“節奏音樂”,兩只小蜻蜓在飛舞!硨W生隨音樂自由律動。

      5.小蜻蜓飛來飛去的在干嗎呀?(捕捉蚊子)〔點擊課件"蜻蜓",出現捕蚊子的動畫!

      6.看到小蜻蜓忙著捕蚊子,你想對小蜻蜓說什么?

      過渡語:小蜻蜓真是捕蚊的小英雄!幫我們捉了這么多害蟲。它對我們人類有益,應該稱它為益蟲。讓我們送一首歌來感謝小蜻蜓吧!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對小蜻蜓的喜愛,為歌曲的教學埋好情感的伏筆。以送歌的方式讓學生參與聆聽歌曲的教學活動中顯得親切自然!

      四、聆聽歌曲。

      1.聽第一遍:按節奏擺頭拍手、張開雙手學飛等簡單律動!餐戤呎n件點擊"返回"〕

      2.聽第二遍:真好聽!老師聽了還想聽呢。讓我們指著歌詞再來聽一遍吧。

      〔揭示歌詞條〕師按旋律走向一格格指著歌詞,突出強拍處。

      【設計意圖:歌詞條的設計很新穎美觀,強拍處底色用深藍色,弱拍處用淡黃色。歌詞的走向按旋律高低起伏,似乎是小蜻蜓在飛舞。給學生帶來一種視覺上的旋律美感!

      過渡語:小蜻蜓聽了我們送給它的歌,心里很高興。它剛才悄悄地跟我說它更希望聽小朋友們親自唱給它聽,那就讓我們先來學會這首歌,等會唱給小蜻蜓聽吧。

      【設計意圖:這樣的過渡語充分地調動了學生學習歌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他們全身心的投入到歌曲的學習中,使學習由被動變為主動!

      教學反思

      在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得到生動活潑的發展,我遵循音樂教學的基本理念,組織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教學,努力為學生享受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提供機會,讓學生走進音樂,讓音樂走入學生生活。首先,注重以審美為核心,給學生營造視覺美、聽覺美、肢體美,讓學生在美的環境中學習音樂,體會身臨其境的感覺。其次,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從學生的生理心理需求出發,創設一種寬松和諧平等愉悅的教學氛圍。用富有童趣的親切的教學語言進行教學。真正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作為學生的合作伙伴參與其中。第三,注重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造。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通過音樂實踐活動,產生對音樂的強烈興趣與愛好。培養學生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和創造音樂的能力。

    《小蜻蜓》音樂教案5

      

      新《音樂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要重視審美體驗在音樂教育過程中的作用,采用各種形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體驗,音樂教學應該是師生共同體驗,發現、創造、表現和享受音樂美的過程。通過多種有趣的參與體驗,培養學生的表現能力和審美能力,讓學生在音樂實踐活動中享受到美的愉悅,受到情感的陶冶。

      《小蜻蜓》是一首優美、抒情的三拍子歌曲,雖然學習材料簡單,但在設計教案時,我根據低年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深入挖掘教材,大膽地進行探索,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感受、理解、表現音樂。

      一、創設情境,以美感人

      《小蜻蜓》是一首三拍子歌曲,為此我將四二拍的《口哨與小狗》與四三拍的《拉勾勾》組合,作為進教室的音樂,使學生一進入教室就進入特定的教學情境之中,對四三拍子的歌曲有印象!缎◎唑选返囊魳吩谡谜n中流淌,讓學生細細品位體驗歌曲的優美旋律;瘖y表演環節的設計,使學生猶如一只只形態各異的小蜻蜓在空中飛舞,整堂課從開始的音樂美、到學生的歌聲美、表演動作美、環境氛圍美、課件制作美、教師語言美———無時不體現著美,“美”字貫穿始終。

      二、巧用媒體、道具,激發興趣

      電腦多媒體教學由于它的視聽結合、聲像一體,形象性強的特點在音樂教學中被廣泛應用。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我充分挖掘課件的優勢,把知識、音響、動畫統一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使學生更好地體驗三拍子節奏旋律,我準備制作小蜻蜓隨三拍子音樂在美麗的田野上空捉蚊飛舞的動畫,通過聲音與畫面的結合,使學生更好地體驗、感受音樂的節奏,解決了學習的重難點;在感受音高這一環節,我準備利用多媒體的動畫效果,把音的高低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與學生的體態語言相融合,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為了表現小蜻蜓,制作許多非常精致的小蜻蜓頭飾,讓學生充分感受表演的逼真和表演的樂趣。

      三、破除常規,學唱歌曲

      傳統的新歌教學模式,勢必造成課堂氣氛的乏味。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我改變了過去的傳統模式,認真鉆研教材,深入挖掘歌曲教學的深度,體用圖譜游戲,既簡單明了形象地點出了歌曲的結構,又讓學生在“蜻蜓飛舞”的游戲中學會歌曲,這樣的教學方法能使學生熱情、積極參與,從而很好地體現學生主體自主參與的教學理念。

      四、拓展教材,想象模仿

      學生學習音樂創作常常從模仿入手,模仿是音樂創作的必經之路。注意提示學生說出小蜻蜓的身體特征,讓學生模仿小蜻蜓飛舞時的舞姿,想象小蜻蜓捉蚊蟲時勇敢、勤快的樣子,并鼓勵學生自編與眾不同的動作,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模仿力,激發學生的編創激情。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音版音樂第一冊第七課)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歌曲《小蜻蜓》,感受三拍子的強弱規律。

      2、引導學生用優美輕柔的聲音演唱歌曲。

      3、充分發揮學生的的模仿力和創造力。

      4、在學會歌曲的基礎上,用身體的動作感受、表現抒情優美的音樂情緒;用不同的速度來表現不同的音樂想象,對學生進行保護益蟲的思想教育。

      []綜合課

      [教學重難點]體驗歌曲,感受三拍子的強弱規律和歌曲思想。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頭飾等。

      [教學方法]聽唱法、律動法、體驗法、情景教學法、合作學習法等

      [教學過程]

      引導策略

      

      一、組織教學,調節情緒

      跟隨《口哨與小狗》和《拉勾勾》剪輯而成的音樂律動進教室

      讓學生掌握二拍子的基礎上,感受三拍子的韻律,并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二、激情導入,感受音高

      1、運用謎語,激發興趣。用謎語引出“小蜻蜓”細細身體長又長,身後背著四面旗,斗大眼睛照前方,專除害蟲有助益。

      2、簡介小蜻蜓激發學生興趣,了解有關小蜻蜓的知識,初步滲透保護益蟲教育。

      3、身體語言感受音高。

      當音樂彈出“3—52——6—15——”的時候,學生身體模仿蜻蜓往低處飛;當學生聽到“5—32—16—12——”的時候,身體模仿蜻蜓往高處飛。

      利用身體語言,形象地體現出音的高低,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體驗,解決音高的.學習。

      三、巧用媒體,感受節拍

      1、觀看媒體:哪只蜻蜓飛舞的動作最適合這段音樂?(課件中有兩只小蜻蜓,一只隨著音樂節拍飛舞,另一只則胡亂飛舞。)

      2、通過大屏幕隨三拍子音樂模仿小蜻蜓飛舞、捉蟲。(反復)

      3、啟發學生用奧爾夫聲勢為歌曲旋律伴奏,并根據學生的動作分組進行合作。鼓勵學生創作不同的身體節奏。

      利用現代化教育技術,視聽結合,聲像一體,使學生直觀形象地感受三拍子地強弱規律,巧妙地解決了教學難點。

      四、聲情并茂渲染氣氛

      小蜻蜓

      小蜻蜓,是益蟲,飛到西來飛到東,

      不吃糧食不吃菜,是個捕蚊的小英雄。

      1、跟教師朗讀歌詞。

      2、你認為該用怎樣的聲音來朗讀?

      3、你覺得該用什么樣的心情來朗讀?

      充滿感情的朗讀是加深學生對歌曲意境了解的一種藝術,通過讓學生自己探索正確的朗讀速度和感情,使學生了解歌曲的含義,加深對歌曲的理解。

      五、圖譜游戲,情境表演

      1、初聽歌曲(出示圖譜),教師范唱。

      2、聽錄音范唱,看課件演示,小蜻蜓飛過草叢,每一樂句結尾落在花上。(花的位置按結尾音高排列)

      3、同聽唱法教學,學生輕輕跟唱歌曲,并徒手在空中飛舞感知樂句。

      4、師扮演小蜻蜓,做出捕蚊的動作,生扮演草叢,全體演唱歌曲。

      5、請學生自己組成小組分別扮演蜻蜓、草叢,全體表演唱。

      6、改變傳統的歌曲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游戲中學會歌曲,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形象的圖譜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進一步感受音高,既學會了歌曲又了解了歌曲的樂句。

      六、發揮想象情境表演

      1、出示三張圖片,請學生觀察,小蜻蜓在干什么?學生分組觀察討論后小結。

      小蜻蜓自由飛舞的圖片

      小蜻蜓高興游戲的圖片

      小蜻蜓辛勤捕蚊的圖片

      2、啟發學生從音樂的力度、速度、聲音的連貫去表現三幅圖片,并進行演唱。

      3、把圖片和音樂結合,讓學生根據音樂速度的不同,表現不同形象的螢火蟲。

      4、情境表演,學生頭戴小蜻蜓的頭飾,化妝成螢火蟲,隨音樂進行表演。

      以情感、能力培養為主線,了解了不同畫面所表現的不同的音樂形象。同時滲透蜻蜓是捕蚊能手,要保護益蟲的思想教育。緊緊抓住音樂形象性和情感性的特征。給學生創設情感氣氛,讓學生用音樂的形式表達情感,滿足學生的表演欲望,活躍課堂氣氛。

      七、余音繚繞,蜻蜓飛舞

      1、放《小蜻蜓》的音樂,

      2、學生帶著頭飾輕輕飛出教室。

      3、在美的歌聲中小朋友意猶未盡。

    《小蜻蜓》音樂教案6

      教學目標:

    一、學唱歌曲《小蜻蜓》,通過錄音與教師范唱,引導學生用心傾聽歌曲感受三四拍子旋律,學習用柔和的聲音演唱歌曲,以表現抒情的音樂情緒,表現自己愛護蜻蜓保護益蟲的道理。

      二、能用打擊樂器準確地為歌曲伴奏

      三、通過自編小蜻蜓動作表演,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學生的編創熱情。

      教學重點:用柔和的聲音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唱足音的時值,注意一字多音。

      教學準備:音樂課件、琴、碰鈴。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現在老師要帶大家去呼吸一下新鮮空氣,讓我們去郊外看看吧!那里有些什么呢?(蜜蜂、螳螂、桑蠶、七星瓢蟲、蜻蜓)

      2、簡單了解各種益蟲。

      二、新課學習:

    1、師:“今天我們就先來認識一下《小蜻蜓》,瞧!小蜻蜓看到我們的到來他多高興啊,聽!他們正唱著歌歡迎我們呢!”

      2、初聽歌曲《小蜻蜓》,邊聽邊拍手,讓同學感受三四拍子的旋律。

      3、師:你覺得歌曲的情緒是怎樣?(輕柔、抒情)

      4、再聽歌曲,學生用lu跟著輕輕地哼唱。

      5、按節奏讀歌詞。

      6、跟琴演唱歌曲,唱得柔和、抒情。注意唱足每個音的時值,更好的體現歌曲的抒情性。

      7、讓學生用語言描述小蜻蜓飛來飛去捕蚊忙的情景,從而讓學生懂得愛護蜻蜓。

      8、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三、表演歌曲

      1、師:同學們都見過蜻蜓吧!它有些什么特征呢?你能模仿一下嗎?

      2、聽歌曲創編動作表演。

      3、師出示碰鈴,讓學生為歌曲伴奏,可參照圖示。

      4、分組表演

    A組演唱

      B組伴奏

      C組表演

      5、分段表演歌曲。

      四、小結下課

      1、小朋友,你們知道嗎?蜻蜓一天能吃二十多只蚊子,一年下來要吃掉一千只多蚊子呢!為了讓我們的生活更安寧,請愛護我們身邊的生物吧!

      2、聽《小蜻蜓》音樂律動出教室。

    《小蜻蜓》音樂教案7

      活動目標:

      1、感受3/8拍子樂曲旋律舒緩的情緒。

      2學、會用樂器為歌曲打節奏。

      3、能較為準確地把握歌曲節奏特點。

      活動準備:

     。ㄒ唬┯變簻蕚洌

      1、知道小蜻蜓是益蟲。

      2、在日常生活中已聽熟了歌曲的旋律。

     。ǘ┙處煖蕚洌

      1、圖片《小蜻蜓》。

      2、幼兒樂器;鈴鼓、碰鈴、沙錘節奏圖譜卡片,音樂《小蜻蜓》。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

      1、導入活動:

      小飛機,大眼睛,兩只翅膀大又明。飛東飛西忙不停,消滅害蟲有本領。

      2、交流蜻蜓的生活習性,知道它是益蟲。

      二、教師播放歌曲給幼兒欣賞,讓幼兒感受到歌曲抒情、流暢的`特點。

      三、教師帶領幼兒一起練習打擊三拍子的節奏。、

      四、幼兒學唱歌曲。

      五、幼兒練習邊唱歌曲邊用樂器伴奏。

      活動延伸:

      1、在表演區投放蜻蜓和位子的頭飾,幼兒可以嘗試演奏、表演游戲。

      2、幼兒翻開幼兒用書《蟲蟲樂園》第14頁。欣賞畫面,自編故事。

    《小蜻蜓》音樂教案8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歌曲《小蜻蜓》,感受三拍子的強弱規律。

      2、引導學生用優美輕柔的聲音演唱歌曲。

      3、充分發揮學生的的模仿力和創造力。

      4、在學會歌曲的基礎上,用身體的動作感受、表現抒情優美的音樂情緒;用不同的速度來表現不同的音樂想象,對學生進行保護益蟲的思想教育。

      [課 型]

      綜合課

      [教學重點]

      體驗歌曲,感受三拍子的強弱規律和歌曲思想。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頭飾等。

      [教學方法]

      聽唱法、律動法、體驗法、直觀感受法、情景教學法、合作學習法等

      [教學過程]

      組織教學 調節情緒

      跟隨《口哨與小狗》和《拉勾勾》剪輯而成的音樂律動進教室讓學生掌握二拍子的基礎上,感受三拍子的韻律,并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運用謎語 激發興趣

      用謎語引出“小蜻蜓”

      細細身體長又長,身后背著四面旗,斗大眼睛照前方,專除害蟲有助益。

      簡介小蜻蜓激發學生興趣,了解有關小蜻蜓的`知識,初步滲透保護益蟲教育。

      身體語言 感受音高

      當音樂彈出“3- 5 2 -- 6- 1 5- - ”和“ 3-3 2- 3 1 1 2 6- -”的時候,學生身體模仿蜻蜓往低處飛;當學生聽到“5 - 3 2-1 6-1 2--”和“5-1 235 2-3 1-- ”的時候,身體模仿蜻蜓往高處飛。

      利用身體語言,形象地體現出音的高低,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體驗,解決音高的學習.

      巧用媒體 感受節拍

      1、觀看媒體:哪只蜻蜓飛舞的動作最適合這段音樂?(課件中有兩只小蜻蜓,一只隨著音樂節拍飛舞,另一只則胡亂飛舞。)

      2、通過大屏幕隨三拍子音樂模仿小蜻蜓飛舞、捉蟲。(反復)

      3、啟發學生用奧爾夫聲勢為歌曲旋律伴奏,并根據學生的動作分組進行合作。鼓勵學生創作不同的身體節奏。

      巧用媒體,利用現代化教育技術,視聽結合,聲像一體,使學生直觀形象地感受三拍子地強弱規律,巧妙地解決了教學難點。

      聲情并茂 渲染氣氛

      《小蜻蜓》

      小蜻蜓,是益蟲,飛到西來飛到東,

      不吃糧食不吃菜,是個捕蚊的小英雄。

      1、跟教師朗讀歌詞。

      2、你認為該用怎樣的聲音來朗讀?

      3、你覺得該用什么樣的心情來朗讀?

      充滿感情的朗讀是加深學生對歌曲意境了解的一種藝術,通過讓學生自己探索正確的朗讀速度和感情,使學生了解歌曲的含義,加深對歌曲的理解。

      圖譜游戲 情境表演

      1、 初聽歌曲(出示圖譜),教師范唱。

      2、聽錄音范唱,看課件演示,小蜻蜓飛過草叢,每一樂句結尾落在花上。(花的位置按結尾音高排列)

      3、同聽唱法教學,學生輕輕跟唱歌曲,并徒手在空中飛舞感知樂句。

      4、師扮演小蜻蜓,做出捕蚊的動作,生扮演草叢,全體演唱歌曲。

      5、請學生自己組成小組分別扮演蜻蜓、草叢,全體表演唱。 改變傳統的歌曲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游戲中學會歌曲,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形象的圖譜游戲,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音高,既學會了歌曲又了解了歌曲的樂句。

      發揮想象 情境表演

      1、出示三張圖片(小蜻蜓自由飛舞的圖片、小蜻蜓高興游戲的圖片、小蜻蜓辛勤捕蚊的圖片)

      請學生觀察,小蜻蜓在干什么?學生分組觀察討論后小結。

      2、啟發學生從音樂的力度、速度、聲音的連貫去表現三幅圖片,并進行演唱。

      3、把圖片和音樂結合,讓學生根據音樂速度的不同,表現不同形象的螢火蟲。

      4、情境表演,學生頭戴小蜻蜓的頭飾,化妝成螢火蟲,隨音樂進行表演。

      以情感、能力培養為主線,讓學生在“想”“動”的音樂實踐中拓展音樂,了解音樂要素、力度、以及不同畫面所表現的不同的音樂形象。同時滲透蜻蜓是捕蚊能手,要保護益蟲的思想教育。緊緊抓住音樂形象性和情感性的特征。給學生創設情感氣氛,讓學生用音樂的形式表達情感,滿足學生的表演欲望,活躍課堂氣氛。

      余音繚繞 蜻蜓飛舞

      放《小蜻蜓》的音樂,

      學生帶著頭飾 輕輕飛出教室。

      暑期音樂培訓第四小組設計

    《小蜻蜓》音樂教案9

      活動目標

      能初步感受并表現歌曲優美抒情的音樂情緒。

      嘗試仿編歌詞,樂意說說歌曲意思。

      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動重難點

      能用不同方式感受并表現音樂優美抒情的音樂情緒。

      在理解歌曲內容的基礎上,表現歌曲內容。

      活動準備

      圖片準備;課件制作

      活動過程

      1、情景導入

      小朋友們,春天到了,天氣變暖和了。今天我們唱著歌一起去郊游吧。úシ拧度ソ加巍罚

      走了這么久,小朋友一定累了,我們坐下來休息一會兒吧!春天來了,來到郊外(出示圖片)小朋友們發現外面的世界和冬天相比有什么變化呢?

      小朋友:陽光變暖和了,小草變綠了,小樹長出了新的樹葉,小鳥多了,花也開了。

      師:小朋友說得真好,小草變綠了,小樹長出了新葉,天空中還飛來了小蜻蜓,大家看到了嗎?

      2、初步傾聽歌曲,感受歌曲的性質

      老師聽過一首關于小蜻蜓的歌曲,你們想聽嗎?那我們就一起來安靜地聽一聽。(播放歌曲)

      這首歌曲怎么樣?(好聽、優美、浪漫、溫柔)那這首歌是快還是慢呢?(慢)

      小結:這首歌是一首舒緩優美的兒童歌曲。

      3、播放《小蜻蜓》Flash,了解歌曲內容。

     。1) 這首優美的歌曲的名字就叫《小蜻蜓》。那小蜻蜓在做什么事情呢?接下來我們一邊看動畫一邊再來聽一聽,看看小蜻蜓到底在做什么事情。

     。2)理解歌曲內容

      歌曲中唱到小蜻蜓,是益蟲。那你們知道什么是益蟲呢?益蟲就是保護人們的糧食不被害蟲吃掉,專門跟害蟲做對的,小蜻蜓,是益蟲,飛到西來飛到東,不吃糧食不吃菜,是個捕蚊的小英雄。那蚊子是益蟲還是害蟲呢?蚊子身上帶有很多的細菌,飛到過很多不干凈的地方,然后飛到糧食蔬菜和我們小朋友的身上,害得我們生病了,所以蚊子是害蟲。小蜻蜓就是專門捕蚊的小英雄。

     。3)教師完整演唱,小朋友們再次欣賞歌曲,加深對歌曲的理解。

     。4)引導幼兒用溫柔,優美的聲音演唱

      這是一首優美好聽的歌曲,接下來請小朋友跟老師一起來哼唱一下。

      小蜻蜓是益蟲,是小英雄,人們對他豎起了大拇指,都在表揚他,夸獎他,所以我們大家要用高興的心情來歌唱。教師邊彈鋼琴,便帶領小朋友們歌唱。

      4、用動作表現音樂

     。1)小朋友們,我們了解了小蜻蜓的知識,你們喜歡小蜻蜓嗎?(喜歡)那誰愿意來學小蜻蜓表演呢?

     。2)集體表演。小朋友表演的很好,我們一起來表演一下,看看誰是最美的小蜻蜓。(播放音樂)

      5、活動結束

      小蜻蜓們表演的真棒。春天來了,小蜻蜓飛來了,小蝴蝶也飛來了,我們去找找小蝴蝶吧。(播放《去郊游》)

      活動反思

      教學是一門藝術,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需要我們在教學中不斷摸索,并根據學生的特點隨時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最重要的`是選材要符合幼兒的興趣,年齡特點和現有的知識水平。教師在課前應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包括課前知識準備,對幼兒的了解。教師只有使教學符合實際,貼近幼兒的生活,才能使每一個幼兒得到音樂審美上的愉悅,享受音樂帶給他們的樂趣。

    《小蜻蜓》音樂教案10

      一、教材分析

      《小蜻蜓》選自人民音樂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音樂教材一年級第一冊第七課的歌曲,是一首抒情優美的兒童歌曲。四樂句構成的一段體結構,歌曲以舒展的節奏、流暢起伏的旋律,訴說了小蜻蜓飛來飛去捕蟲忙的情景,結束句上行四度后又連續上行,似乎在炫耀小蜻蜓的自豪,同時以肯定的口吻告訴學生,小蜻蜓是捕蚊的小英雄,讓學生懂得愛護蜻蜓、保護益蟲的道理。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讓學生知道三拍子的強弱規律;

      2、能力目標:學生能夠用優美輕柔的聲音演唱歌曲《小蜻蜓》,學會歌曲后能為樂曲伴舞,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以肯定的態度讓學生知道小蜻蜓是益蟲,要愛護、保護它。

      三、教學重點

      1、學習三拍子的強弱規律

      2、學會用優美輕柔的聲音演唱歌曲

      四、教學難點

      ★三拍子的強弱規律

      五、教學材料

      《小蜻蜓》伴奏與范唱、琴、錄音機、鈴鼓、鼓

      六、教學過程

      1、師生問好(教態親切、自然)

      師: 1 2 │ 3 4 │ 5 — │

      同 學 們 好!

      生: 5 4 │ 3 2 │ 1 — │

      老 師 好!

      2、導入新課

     、 師:今天在上課之前,老師先給你們才一個謎語,好嗎?(邊猜謎邊板書)

      謎語:頭上兩只大眼睛,

      身體細長輕又輕,

      一雙翅膀薄有明,

      捕捉蟲子有本領。

     、 師:a、同學們有見過蜻蜓嗎?

      b、那老師來問一問,小蜻蜓吃米飯嗎?吃肉嗎?那它吃什么呀?(蚊子)

      c、蚊子同學們喜不喜歡?不喜歡,為什么?對,蚊子是害蟲,到了夏天蚊子會吸我們的血。

      d、那小蜻蜓把不好的蚊子吃掉了,幫我們捉住了害蟲,它對我們有幫助,是不是益蟲?

      e、那同學們知道是什么是益蟲嗎?益蟲就是對我們有幫助的昆蟲。

      f、我們要保護益蟲。

     、 師:a、有兩位叔叔覺得小蜻蜓特別的棒,所以給小蜻蜓寫了一首歌來感謝它。

      b、周康明叔叔為小蜻蜓寫了一首兒歌,也就是我們唱歌時用到的歌詞。(板書)

      c、鐘立民叔叔給小蜻蜓譜了一首曲子,也就是我們唱歌時用到的旋律。(板書)

      d、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聽一聽這兩位叔叔為小蜻蜓寫的這首歌,好嗎?

      3、學唱歌曲

     、 聆聽歌曲《小蜻蜓》范唱。

     、 師:這首歌好不好聽?那我們是不是要給它拍拍手、鼓鼓掌呢?先聽老師是怎么給這首歌拍手的。(師按照3/4拍的強弱規律給樂曲拍手)

     、 跟著音樂,學生隨老師用拍手、拍腿來為歌曲伴奏。(強 弱 弱 、1 噠 噠 、2 噠 噠 ……)

     、 師:a、剛剛我們是怎樣為歌曲伴奏的?對,1 2 3 、2 2 3 ……

      b、這是什么節奏?對,是3/4拍。3/4拍的強弱規律是什么?很好,強弱弱。一起來跟老師拍一次。(強調第一拍的重和強)

      ★游戲:小朋友兩兩面對面坐好,在每個節奏的第一拍(重音)處互相擊掌。

     、 朗讀歌詞,師用鼓打節奏(強調歌詞由周康明所創)

     、 學唱歌曲《小蜻蜓》

      a、師范唱(強調歌曲由鐘立民所創);

      b、學生隨琴小聲地唱;

      c、隨琴演唱。(強調用優美輕柔的聲音演唱)

      4、創編活動

     、 創編舞蹈動作(學生先自由想象、發揮、后師進行教導);

     、 學生上臺表演。

      5、下課,師生行禮道別。

    《小蜻蜓》音樂教案11

      教材分析:

      《小蜻蜓》是一首抒情優美的兒童歌曲。三四拍子,五聲宮調式。四樂句構成的一段體結構。歌曲以舒展的節奏,流暢起伏的旋律,訴說了小蜻蜓飛來飛去捕蚊忙的情景。結尾句上行四度后又連續上行,似乎在炫耀小蜻蜓的自豪。同時告訴學生小蜻蜓是捕蚊的小英雄,讓兒童們懂得愛護蜻蜓、保護益蟲的道理。

      教學目標:

     。保ㄟ^聆聽歌曲《小蜻蜓》,指導學生用柔和的聲音演唱歌曲,并進行歌曲表演,感受音樂所表現的小蜻蜓飛來飛去捕蚊忙的形象。

     。玻谧杂捎鋹偟姆諊,通過猜謎、聆聽、創編、表演、用打擊樂伴奏等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力和創造力。

     。常ㄟ^歌曲表達對小蜻蜓的喜愛之情 ,滲透保護益蟲、熱愛大自然的審美教育。

      重點:用柔和的聲音演唱歌曲《小蜻蜓》,用身體動作感受、表現歌曲形象。

      難點:鼓勵學生參與音樂活動進行歌詞創編、歌曲表演,“不吃菜”中的“不”為一拍,“吃”為兩拍。學生容易受定勢影響唱成“不”為兩拍,“吃”為一拍。是教學歌曲的難點。

      教學策略:

      針對一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好奇的心理特征,把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熱情貫穿始終,創設一種愉悅輕松的教學氛圍,鼓勵學生的積極表現和創造。

      教具:

      歌曲磁帶、錄音機、電子琴、課件、碰鈴4個、頭飾(蜻蜓、蚊子)、荷葉、荷花、歌詞條、蜻蜓圖片。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課前播放背景音樂,學生進教室坐好。

      二、師生問好。

      1.今天老師見到我們102班小朋友一個個都這么可愛,坐得端端正正的樣子特別有精神,很想和你們交朋友,你們愿意嗎?那么我們來拉勾勾做好朋友吧。

      播放歌曲伴奏《拉勾勾》,齊唱,互相做拉勾勾律動游戲。

      【設計意圖:由于初次接觸這個班級,由歌曲《拉勾勾》導入,為學生創設了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在融洽的師生關系中開始了這節愉快的音樂課!

      2.真好!現在我們大家都是好朋友了,那我們互相來問聲好吧!你們注意聽老師是怎樣向你們問好的,待會兒請你們也學老師的樣向老師問好。

     、艓熯吪氖诌吥睿 3—5 ︱2——︱6—1︱5——︱

      小 朋 友, 下 午 好。

     、粕氖窒蚶蠋焼柡。

     、菐煟 3—3︱2—3︱1 1 2︱6——︱

      生: 小朋 友 們 下午 好。

     、壬。

      【設計意圖:改變傳統的問好方式,引起學生的興趣。也為本課的學習作好節奏、旋律方面的鋪墊,分散了學習的難點!

      三、謎語揭題,聆聽旋律。

     。保野l現102班小朋友不僅聰明,而且特別友愛。為了獎勵大家,老師打算送一只很漂亮很可愛的小昆蟲給你們。老師知道,小朋友們是最喜歡小動物的了。你們見了它呀一定會非常喜歡。它是誰呢?老師出一個謎語你們來猜一猜吧。

      “頭上兩只大眼睛,身體細長輕又輕,一雙翅膀薄又明,捕捉蚊子有本領!

      【設計意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用猜謎語的方式能引起學生的關注和興趣!

     。玻敲次覀冋埶鰜戆!〔點擊課件“課題”動畫三只蜻蜓飛入,變成課題〕

     。常!多么可愛的`小蜻蜓!喜歡嗎?說說你喜歡它的什么?

     。矗◎唑呀裉靵淼轿覀儼,非常開心,情不自禁地翩翩起舞了,你們看——

      〔點擊課件“節奏音樂”,兩只小蜻蜓在飛舞!硨W生隨音樂自由律動。

     。担◎唑扬w來飛去的在干嗎呀?(捕捉蚊子)〔點擊課件"蜻蜓",出現捕蚊子的動畫!

     。叮吹叫◎唑衙χ段米,你想對小蜻蜓說什么?

      過渡語:小蜻蜓真是捕蚊的小英雄!幫我們捉了這么多害蟲。它對我們人類有益,應該稱它為益蟲。讓我們送一首歌來感謝小蜻蜓吧!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對小蜻蜓的喜愛,為歌曲的教學埋好情感的伏筆。以送歌的方式讓學生參與聆聽歌曲的教學活動中顯得親切自然!

      四、聆聽歌曲。

      1.聽第一遍:按節奏擺頭拍手、張開雙手學飛等簡單律動!餐戤呎n件點擊"返回"〕

     。玻牭诙椋赫婧寐!老師聽了還想聽呢。讓我們指著歌詞再來聽一遍吧。

      〔揭示歌詞條〕師按旋律走向一格格指著歌詞,突出強拍處。

      【設計意圖:歌詞條的設計很新穎美觀,強拍處底色用深藍色,弱拍處用淡黃色。歌詞的走向按旋律高低起伏,似乎是小蜻蜓在飛舞。給學生帶來一種視覺上的旋律美感!

      過渡語:小蜻蜓聽了我們送給它的歌,心里很高興。它剛才悄悄地跟我說它更希望聽小朋友們親自唱給它聽,那就讓我們先來學會這首歌,等會唱給小蜻蜓聽吧。

      【設計意圖:這樣的過渡語充分地調動了學生學習歌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他們全身心的投入到歌曲的學習中,使學習由被動變為主動!

      五、學唱歌曲。

     。保垂澴嘧x歌詞。

      師指著歌詞條領生讀,注意讀準"不吃菜"中的"不吃"要連起來讀。"捕""益"都是生字要讀準字音。如讀得不好,可以再跟著課件中的小朋友一起伴樂讀。

     。玻柙~。

     、鸥佥p唱,唱出三拍子節奏特點。

     、聘枨幚恚盒◎唑训某岚蛴州p又薄,飛的時候那么輕巧優美。這首歌詞就像小蜻蜓在翩翩起舞一樣,我們要唱出這種感覺。(邊說邊在歌詞條開頭貼上小蜻蜓的圖片)

     。常驌魳钒樽。

      小朋友唱得真好聽!如果再配上打擊樂伴奏,一定會更好聽!今天老師為大家準備了一件打擊樂器,它叫碰鈴。

     、艓熝菔敬驌舴椒。

     、浦该娜松吓_伴奏,其余生邊唱邊徒手做打擊狀。

      六、歌曲表演。

     。ㄒ唬⿲W小蜻蜓飛。

     。保∨笥,你們知道小蜻蜓經常在什么地方飛舞嗎?它是怎樣飛的?

      有的時候小蜻蜓喜歡在草地上低低地飛,有的時候喜歡在天空中自由地高飛,還有的時候,它喜歡在池塘里小河邊上側著身體斜飛,這時它的翅膀偶爾沾了一下水面,可調皮了!有個成語就叫做“蜻蜓點水”。

     。玻黄鸶魳愤叧呍诶蠋煹膸ьI下圍著教室學蜻蜓高飛、低飛、側飛。

     。ǘ┣榫氨硌。

     。保畡撛O情景、激發熱情:每年夏天,當池塘里的荷花開放的時候,也是蚊子最多的時候,這時,小蜻蜓們可就有的忙了。今天老師還帶來了一些荷葉和荷花,以及小蜻蜓、小蚊子的頭飾,想請小朋友上來表演小蜻蜓在荷葉叢中飛來飛去捕蚊忙的情景。

     。玻畬а輨撘猓涸诒硌葜,請小朋友都來當一回導演,想想可以怎樣來表演,我們先來討論一下。

     。常M行表演。下面的同學演唱。

     。矗u議,再另請學生表演,取長補短。

      【設計意圖:盡可能營造一種逼真的學習情景,組織學生通過合作對歌曲進行二度創作來再現歌曲形象!扒橐晕镞w,辭以情發”。此時,學生的情感體驗、體態語言、聲音表現水乳交融,學生跟著錄音一起表演,將課堂氣氛推向**。教師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表現空間,使學生的創造性得到發揮,喚起他們的表現欲和創造欲,極好地調動了學習的興趣,獲得了音樂的審美愉悅!

      小學音樂《小蜻蜓》教案設計

    【《小蜻蜓》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音樂教案-《小蜻蜓》-教案03-25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及反思《小蜻蜓》02-24

    小學一年級音樂教案小蜻蜓03-08

    中班美術教案小蜻蜓11-23

    美術小蜻蜓教案02-15

    幼兒園小班下學期音樂教案《小蜻蜓捉蚊子》04-05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小蜻蜓》含反思(通用10篇)09-03

    小蜻蜓作文01-27

    小蜻蜓作文(8篇)12-01

    (薦)小蜻蜓作文15篇03-11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