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語文教案>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時間:2025-05-01 08:08:28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語文教案5篇(熱)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教案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語文教案5篇(熱)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王、助、哨”等14個生字,會寫“王、從”等6個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理解內容;初步理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區別,會使用“一邊…一邊”說話。

      3.在讀中領悟小英雄的行為,表達出對小英雄的崇敬之情。學習王二小那種智勇雙全、不怕犧牲的精神,培養學生從小樹立熱愛祖國、珍惜現實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自主識字、寫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交流感受;體會二小的機智勇敢、不怕犧牲的精神。

      課時安排:2課時

      課前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小朋友,你們愛聽音樂嗎?我們來欣賞一首歌曲。

      播放《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歌曲,把學生帶入意境。

      2.小朋友,你們知道這首歌是歌唱誰的嗎?(根據回答,板書課題23王二小)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 (王二小簡介)

      二、借圖識字,理解圖意

      出示三幅掛圖,指導學生按順序一幅一幅地觀察,邊看圖邊思索:每幅圖畫了什么內容?按照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的句式,把三幅圖連起來說一句話。要指導學生仔細觀察圖上人物的動作、神態,想象他們會想什么,要做什么?

      1.課件范讀課文。

      2.引導學生借助圖片分段引出生字,并認識生字。

      圖1:王二小在干什么?(邊放牛邊幫助八路軍放哨),認識生字“助”,“哨”。(一邊…一邊…)

      圖2:敵人在干什么?(大掃蕩,要王二小帶路),認識生字“敵”,“蕩”。

      通過圖片講解掃蕩的意思

      圖3:王二小怎么做的`?(裝著順從,把敵人引進埋伏圈),認識生字“順”。

      假設:結果怎么樣?(敵人殺害了王二小,被八路軍全部消滅),認識生字“突”,“槍”,“殺害”,“英雄”,“沖”,“部”。

      3.練習把字句和被字句互換。

      4.出示生字、詞語卡片,讀準生字、新詞,反復練習。

      三、再讀課文 議一議:為什么王二小是小英雄呢?

      四、隨堂鞏固,巧妙練習

      1.鞏固生字讀音,采取開火車的形式。

      2.自由朗讀課文。 思考:為什么說王二小是個小英雄?

      五、作業

      把王二小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板書設計:

      23王二小

      邊放牛,邊放哨

      給敵人帶路

      帶進埋伏圈

      消滅敵人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鞏固所學

      1.以卡片檢查生字。(先帶著拼音讀,再去掉拼音讀。)

      2.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師生評價。)

      二、識記字形,指導寫字

      1.先自學生字,然后同桌分析字形結構,說說每個字的部首及記憶方法。

      2.全班交流記憶生字的方法。

      3.練習擴詞,加深對字義的理解。

      4.教師示范指導:

      (1)“邊、這、進、道”的部首都是“走之”,應重點指導,寫時注意:三筆寫成、點和橫不要連、捺是平捺,不要寫斜。

      (2)“從”的第一個人的捺變成點。

      5.學生描紅,臨寫。

      6.優秀作品展示,師生評議。

      三、課后延伸,實踐拓展

      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收集更多小英雄的故事,在班隊活動課開展“學習小英雄、爭當小英雄”活動。

    語文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ㄒ唬┳プ∝灤┱n文的思想感情線索,領會課文的深刻寓意,認識我們的人民、我們的民族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更具備了無窮無盡的創造力,《難老泉》教案教案。

     。ǘ┝私庹n文組織材料方面的特色,了解課文引用史料傳說的作用。

     。ㄈ⿲W習運用比較閱讀的方法閱讀分析課文。

      二、難點、重點分析

     。ㄒ唬┍疚氖窃鯓尤劬拔、傳說、古跡、新貌于一爐寫景抒情的?

      分析:本文的最大特點是,熔景物、傳說、古跡、新貌于一爐,寫景抒情。文章開頭兩段運用對比手法,表現了山西的新舊變化,突出了今日山西的青春活力。接著以“難老泉”為核心,以“難忘”精神為中心,既介紹了晉詞的名勝古跡,又引用了有關歷史典故、神話傳說以及名人詩文,多方面表現“難老”這一特點。讓讀者感受到,這里有不老的清泉,不老的江山,更有不老的人民,不老的精神。正是有這種精神,我們的民族、我們的人民,我們的文化才會像“難老泉”一樣“永遠是活潑潑的,青春常在的!痹催h流長。

     。ǘ┍疚氖且黄獣x祠游記,題為“難老泉”,是從晉祠或難老泉起筆的嗎?文章前后有什么內在聯系?

      分析:本文沒有從晉祠或難老泉起筆。文章宕開筆墨,從山西寫起,由山西而太原,由太原而晉祠,由晉祠而“晉祠三絕”,由“三絕”而難老泉。前后內容由遠而近、由大到小,并有著鮮明的內在聯系,看似散漫的筆墨,始終緊扣著“難老”二字。開頭寫歷史的新陳代謝,使山西“難老”,太原“難老”,一派“繁榮、“歡樂”景象,實際是為下文抒寫對“難老泉”的觀感張本。寫晉祠“三絕”,“宋塑侍女”似乎仍在“呼喚”“說笑”,青春常在,“古柏齊年”歷經三千多年仍生機勃發,更是“難老”,這些記敘描寫,繼續為“難老泉”鋪墊。而“難老泉”自身,則長流不絕,“千年萬年”造福一方;人民又借助水力“再創造”,“一手是工,一手是農”,取得令人“興奮”的業績,使難老泉更煥發青春。文章就是這樣以“難老泉”為核心,以“難老”精神為中心組合材料,熔景物、傳說、古跡、新貌于一爐,做到了形散而神聚。

     。ㄈ┪恼逻\用抒情的筆調描寫晉祠和難老泉時,穿插了許多與景物有關的古史資料和傳說故事,這有什么作用?

      分析:答:本文穿插的古史資料,主要有酈道元《水經注》關于晉祠的記載,《山海經》關于晉水出源的說明等;穿插的傳說主要有“桐葉封弟”,“飲馬抽鞭,柳氏坐甕”、“張郎分水”等。前者表現晉祠景物的`歷史真實性,后者賦予晉祠景物以神話浪漫色彩。二者相結合,說明晉祠歷史悠久,中華民族源遠流長,有古老而豐富的文化傳統,也說明千百年來,我們的祖先在這片土地上生活、勞動、斗爭,是他們用血汗和智慧,換來了綠水常青,江山不老,高中三年級語文教案《《難老泉》教案教案》。去掉這些材料,就將失去“難老”這一中心的深刻意義。

     。ㄋ模┍疚闹苯訉戨y老泉時,與《雨中登泰山》中寫泰山,《長江三峽》中寫三峽,在表達方式和語言運用方面,有什么異同?

      分析:三篇文章都運用了記敘和描寫的表達方式,但《雨》文、《長》文在描寫時更顯出濃墨重彩的特點!峨y》文較多地使用了說明的表達方式,如說難老泉“從地質考察,據說有兩萬萬年或者三萬萬年呢。據文字記載,‘難老泉’是晉水的主要源頭,古時候的晉國因晉水而得名”,“晉祠背后的山叫懸甕山”,“泉水從一丈深的石巖里涌出來,真有點像從甕里涌出的樣子。水的流量不小,一秒鐘一點八噸。流水永遠不停,雨澇不增,天旱不減。水微溫,通常是18攝氏度。泉水澄清碧綠,像瀉玉潑翠一般!边@些文字,運用引資料、列數字、打比方等說明方法,具體說明了難老泉的地質年代、地理位置、流量水溫以及常流不息的特點!峨y》文寫難老泉,也引用了一些詩句,如引用李白詩句“晉祠流水如碧玉”,“百尺清潭寫翠娥”,引用范仲淹詩句“千家灌禾稻,滿月江南田”等。這些引用,既用以描繪形象畫面,也用以表現難老泉的水質特點和灌溉農田的貢獻,兼有描寫和說明的作用。

     。ㄎ澹┍疚氖窃鯓泳o扣題目的“難老”二字展開描寫的?

      分析:課文標題是“難老泉”!半y老”為“題眼”。全文自始至終緊扣“難老”二字:寫山西,寫太原,都突出了他們的欣欣向榮,雖古老卻又充滿青春活力。記述晉祠諸多景觀,也時刻不忘交待其歷史之悠久而青春常在:“宋塑侍女”,站在那里將近一千年了,走近她們跟前,“仿佛聽見她們說笑的聲音”,不僅面容“不老”,連性格也還是跟年輕人一樣,還是愛說愛笑!“古柏齊年”也透露出極強的生命力。至于課文描述的主體“難老泉”則更是多側面地揭示了它的“難老”。先是由泉名而想象“那噴涌的水源,那長流的碧波,永遠是活潑潑的,青春常在的!苯又榻B它的歷史,“倒是很老的”,但時至今日,其流量仍然“一秒鐘一點八噸”,“雨澇不增,天旱不減”,而且“澄清碧綠”,“瀉玉潑翠”,似乎依然豆蔻年華,楚楚動人。它“一邊支應新建的熱電廠的用水,一邊澆灌一千頃稻田”,“無限潛力”得到了充分的發揮,正是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給它注入了新的生命力,青春更加煥發。文章結尾,“五個年頭過去了”,“記憶還是新的”,仍以“難老”收筆。

      作者游晉祠,特別鐘情于“難老泉”,行文時時緊扣“難老”,唯恐一般介紹不夠,又旁征博引古代文史資料、民間傳說奇聞,用來加深印象,可見不是一般地賞景拾情,而是別有深意。作者是要借此來贊頌我們的人民,他們具有無窮無盡的創造力,他們創造了美麗的傳說,創造了美好的文化,他們正在創造祖國的今天與未來。這種深情不是顯露于文字表面,但細心的讀者卻一定能發現!

      三、教學過程設計

     。ㄒ唬┲笇W生自讀課文,理清文章的結構。

      《難老泉》是一篇游記散文,閱讀時可從分析文章的結構入手。

      先要求學生用阿拉伯數字標好段的序號(全文共17個段落),快速閱讀一遍課文。邊默讀邊思考:全文分幾個部分?每個部分所寫的內容是什么?

     。ㄍ瑢W帶著問題自讀課文,然后按思考題討論,教師根據同學發言歸納。)

      課文按照游蹤順序,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1~2段),寫“帶著濃摯的懷想”踏進山西及其省會太原。

      第二部分(3~15段)寫訪晉祠和難老泉的觀感。這是文章的主體部分。又可分為四層。

      第一層(3~4段),寫難老泉的名字和歷史。

      第二層(5~9段),寫晉祠的來歷和晉祠三絕。

      第三層(10~11段),寫有關難老泉的傳說和情況。

      第四層(12~15段),寫“不系舟”,張郎分水的傳說和今天人們對晉水的利用情況。

      第三部分(16~17段),總結全文,突出“最難忘的還是‘難老泉’”。

     。ㄍ瑢W們只要把大的部分分對即可,對每部分所概括的段意不要求與教師說的完全相同。)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對課文的朗讀品味,感受香港的繁華、美麗。從而激發學生熱愛香港,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3、通過學習活動,讓學生對圍繞一句話來展開敘述進行初步感知。

      教學重點、難點:

      1、誦讀品味課文,感受香港的繁華與美麗。

      2、感知圍繞中心句展開敘述的方式。

      教學措施:

      1、抓住全文的文眼“香港,真是一顆無比璀璨的‘東方之珠’!闭归_教學。

      2、通過創設情境誦讀沙灘的迷人。

      3、結合“趣”組織學生朗讀公園的著名。

      4、抓住重點詞感受街市的繁華。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在上課之前放《東方之珠》這首歌曲。剛才聽到的那首歌歌名是什么?(東方之珠)你真會聽。今天我們就來繼續學習第14課。齊讀課題。

      誰知道這首歌曲是描寫了哪里嗎?

      2、誰能用上"香港"和"東方之珠"這兩個詞說一句話。

      二、學習最后一段:

      1、出示:"香港,真是一顆無比璀璨的#39;東方之珠#39;。

      說說我們想象中的明"珠"都是什么樣的?使你想到了文中的哪個詞?

      理解:璀璨。

      2、齊讀句子。質疑:讀了這句,你想知道些什么?

      (為什么說香港是一顆璀璨的東方之珠呢?)

      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疑問吧,這堂課就讓我們來共同探討這問題吧。

      過渡:

      通過第一自然段的學習,我們知道香港有迷人的,著名的,繁華的。學生接說,師板書:沙灘,公園,街市

      這么多的景點,就讓我們和作者乘上飛機,一起去飽覽一下香港的美景,領略一下"東方之珠"的風采吧。

      三、讀中感悟。

      師:去香港的路途比較遙遠,路上這么長的時間,讓我們拿起手中的旅行手冊,自由地讀讀課文,找到你最喜歡的一個景點把它多讀幾遍。

      那你們最想去的'是什么地方?舉手表決,先去人多的地方。

      相機學習:

      學習第三自然段

      同學們很有眼光啊,第一個就選擇去海洋公園。行,同桌趕快讀一讀這段,想一想那里為什么這么吸引你?

      1.指名說那里為什么這么吸引你?

      今天正趕上演出呢,都有哪些精彩的表演呢?用波浪線在文中勾出相關的句子。

      2.指名讀.(出示句子:在碧波蕩漾的人工湖上,……它們有的……有的……有的……。)

      理解:開懷大笑。示范一下。

      動物表演非常精彩,非;,也正因為這群小精靈精彩的表演,不僅吸引了你們這么多的小朋友,還吸引了許多中外游客呢,海洋公園才會被世界知道,才會這么的------舉世聞名。

      板書:聞名

      3.看圖讀文。讓我們看著圖,再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這舉世聞名的公園吧!

      點題:香港有這么舉世聞名的海洋公園,難怪人們要把香港稱作是"東方的一顆明珠"。

      學習第二自然段

      表演實在精彩,讓我們舍不得離去,可是香港的美景實在太多了,下一站你準備去哪兒?(淺水灣)

      1、出示第一句。讀第一句.

      2、你為什么想帶我們來到淺水灣呢?

      理解:浪平沙細陽光和煦

      3、指名讀。

      師:這么迷人的地方,難怪一到節假日,人們就結伴來到了這里度假休息。

      出示第2句。

      1、請你們去輕輕地讀,慢慢地想,細細地品,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有什么樣的感受!

      交流:

      2、傾聽著浪濤拍岸的聲響,我們仿佛已經漫步在金色的沙灘上,沐浴著輕柔的海風,這一切的一切真的是太美了!老師忍不住也想來讀一讀。

      學生糾錯:聽傾聽驚濤拍岸浪濤拍岸(感受作者用詞的準確性)

      3、配樂朗讀。

      點題:有這么迷人的淺水灣,香港不就是那東方的一顆閃亮的明珠嗎?

      學習第4自然段。

      過渡:精神養足了,我們又該出發了,有些小朋友已經迫不及待地想帶我們到街市去游覽了,你們想去嗎?

      1、男生讀讀課文第四段,你覺得香港的街市怎么樣?

      2、指名說,你覺得香港的街市怎么樣?從哪里可以看出來?

      理解:摩天大廈鱗次櫛比琳瑯滿目和人流如潮,師相機出示圖畫幫助理解。

      3、香港的街市給你留下了這么深的印象,相信你們也一定能讀好了。請一小組讀。

      還有哪一組來展示你們的讀書。

      學習第五自然段

      過渡:是呀!白天的香港熱鬧非凡,就像一位活潑的少女;而夜晚的香港卻是那么寧靜安逸。

      1、出示圖:你看夜晚的香港是什么樣的?指名說。出示句子。

      2、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香港是燈的海洋呢?

      3、香港的燈美得猶如焰火從天空濺落到人間,多得好似閃光的長河不停地在奔跑,同學們,現在請你們帶著自己的感受一起來讀讀這個自然段吧!

      4、作者在這一個自然段中緊緊圍繞哪一句話寫的?這就是本段的中心句。先總說香港的燈,然后圍繞燈展開來說。這是明顯的總分關系。

      小結:看,作者看了美麗的燈光之后進行了豐富的想象,我們平時的寫作也應該這樣。

      5.小練筆:

      出示:國慶節那天,大街上可熱鬧了。。

      6、想:可以從哪些方面來說大街的熱鬧呢?學生分組說,指名說。

      四、總結升華。

      1、一天的香港之旅結束了,我們乘坐返航的飛機即將離開香港,看著機艙外燈光閃耀的香港,你最想說些什么?(指名說)

      2、香港的沙灘、公園等地方的景色是如此迷人,物產又是這么豐富,香港的美無法用語言來形容,千言萬語都匯成了一句話:"香港,真是一顆無比璀璨的#39;東方之珠#39;"。

      3、香港的過去伴隨著屈辱,一百多年前,它離開了祖國母親的懷抱,成為大海中的一葉扁舟。這顆"東方之珠"在離開祖國母親懷抱一百年后,終于在1997年7月1日,在每一個中華兒女的期盼中回來了。讓我們來祝福香港吧。衷心祝愿香港的明天更加美好,永遠閃耀在世界的東方。再次滿懷深情地朗讀課題。:東方之珠

      五、板書

      沙灘 迷人

      14、“東方之珠”

      公園 聞名

     。ㄏ愀郏 街市 繁華

      香港,真是一顆無比璀璨的“東方之珠”。

      課后反思:

      1、本節課能夠很好地抓住本文的文眼(最后一個自然段)展開教學,引導學生通過看圖、朗讀來感受香港的迷人,但是文眼中的深度還挖掘不夠,應該讓學生除了感受到明珠的美麗和迷人外,還要感受到明珠的珍貴,從而感受香港是我國閃耀在東方的一塊寶地。

      2、在感受了香港迷人的淺水灣沙灘、著名的海洋公園和繁華的街市后,應該適當地安排一些香港其他的特色,讓學生對香港的認識繼續得到升華,進而產生熱愛香港之情。

      3、對于重點詞的理解,可以充分結合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如:像焰火濺落人間,也可以放飛學生的想象,讓學生在沒有任何束縛下展開充分的想象,如理解“璀璨”,就可以讓學生自己設想一下心中的明珠是什么樣的?

      4、學生的朗讀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內容,所以,應該重視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讓學生入情入境,真切地感受香港的迷人。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初步認識春天的特征。

      3、使學生知道春天是種植的季節,教育學生珍惜春光。

      4、指導學生按課文內容填空,背誦課文。練習說話。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初步認識春天的特征。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抓住突出春天特點的詞,聯系生活實際,了解春天的特征。

      2、說話訓練。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課件一)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1、猜謎語:有三個人去看太陽。(打一字謎)(展示課件)

      2、引入:你知道春天有什么特點嗎?你還想知道春天其他特點嗎?

      3、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老師范讀課文。請同學們邊聽邊想:春天帶來什么變化?

      2、指導學生看書上的插圖。(展示課件)

      指導學生按從左到右,從上到下的順序觀察插圖,看圖上畫的都是什么,怎么樣。

      三、學習第一節。

      1、指名讀詩句,談一談自己的理解,在談的過程中,老師重點點撥。

      (1)你在這一段中,從哪些方面知道春天已經來了?

      (2)培養學生抓重點詞理解詩文內容,抓重點詞了解春天的特征的能力。

      理解綠,紅的意思。

      綠說明柳樹發芽了,紅說明桃樹開花了。

      (3)讓學生知道這句話是從植物方面介紹春天牲的。并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想一想,春天來了,還有哪些植物有什么特征性變化? (展示課件)

      (4)指導學生朗讀。

      綠,紅,柳,桃要重讀。

      (5)讓學生抓住來,醒兩個詞理解。

      來是因為燕子是候鳥,冬天到南方過冬,春天暖了,燕子才南方飛回來。醒是因為青蛙是冬眠動物,就是冬天,青蛙藏在田間的地洞里,不吃不喝地睡覺,春天暖了,青蛙從冬眠醒來,從地洞里鉆出來,捉害蟲。

      (6)指導學生再看圖,說話訓練。(展示課件)

      a、找到柳樹,桃花,燕子,青蛙。(展示課件)

      b、填空:春天來了,柳樹( )。桃樹( )。燕子( )。青蛙( )。

      (7)指導學生讀第一節:注意讀出語氣,讀出春天的美和春天的特征。

      同學們,春天來了,春風吹拂著大地,柳樹綠了,桃花紅了,再加上飛來的燕子和醒來的青蛙,這是多么美的一幅圖畫呀,請你讀出這種春天的美和春天的特征。

      學生試讀,適當范讀,指名讀。

      (8)指導學生背誦這節。

      第二課時(課件二)

      一、復習鞏固。

      學了第一段,你知道也春天有哪些特點?(展示課件)

      二、學習新知:學習第二節。(小組學習)(展示課件)

      1、學生自學,引導邊學邊看圖,邊思考:這一段寫了春天的`什么特征?

      2、小組討論。

      3、學生代表匯報:

      4、在學生讀的過程中,老師引導學生抓重點詞,聯系生活實際,理解到:

      (1)知道春天的風是怎樣的?你從哪里知道的?

      輕輕地吹,細細地下是指春天風一般是微風,雨下得不是那么急而大,沒有夏天的那種疾風暴雨。

      (2)抓重點詞快來種反復理解。

      a、從種字知道了春天是播種、種植的季節,只有春天的播種,才有秋天的收獲。

      聯系生活實際:有很多花草,是春天種植,夏天開花。一些農作物,比如:玉米,豆類,蔬菜,棉花,都是春天播種,秋天心眼兒。

      b、快來種中快來的意思是,要人們珍惜這春天的大好時光,趕快種植,只有辛勤地種植,才有秋天豐碩地心收獲,使學生的朗讀。

      (3)重視指導學生的朗讀

      (4)指導學生背誦

      三、整理全文。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全文

      2、有誰會看著課文插圖說一段話。(展示課件)

      春天來了,風兒( ),小雨( )。柳樹( )。桃樹( )。燕子( )。青蛙( )。小朋友們( )。

      3、這些句子寫得多好啊!它使我們看到了一幅幅美麗的春景圖。春風喚醒了柳樹、桃花、燕子、青蛙和春雨,如果你就是他們,會怎么感謝春風呢?

      四、拓展練習。

      1、春天多美啊!你知道有哪些描寫春天的詞語嗎? (展示課件)

      2、從古到今,大家用各種方式贊美春天有的用畫畫,有的用唱歌,有的用古詩,有的用寫文章,還有的用優美的舞蹈。你認為春天美麗嗎?你打算用什么方式來贊美春天呢?

      3、學生用自己的方式來贊美春天。 (展示課件)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讀一讀,背一背古詩《送元二使安西》,了解古詩表達的感情。

      2、閱讀短文《李四光》,了解“全神貫注”“專心致志”的意思。

      教學重難點:

      1、了解古詩文的意思,在熟讀的基礎上把它背下來。

      2、讀懂一文章要表達的感情。

      教具準備:

      錄音磁帶

      教學過程:

      一、讀背古詩《送元二使安西》

      1、作者簡介。

      2、放錄音,學生跟讀,說一說自己的理解。教師適時點撥、引導。

      學生發言。

      教師講:這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北邊疆的詩。前兩句寫了當時的自然環境,后兩句表達了詩人送朋友時依依惜別的深摯的情感。

      二、閱讀《李四光》

      1、初讀短文,標然段,了解大概的`意思。

      學生發言。

      2、用“~~~~~~”畫出李四光爺爺為了給國家尋找礦藏,常常忘了干別的事情事情的語句。

      3、說一說“全神貫注”“專心致志”的意思。

      4、說一說讀了這短文,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學生發言。

      教師講:我們要向李四光爺爺那樣,做事專注,集中。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的教案03-28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09-17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經典)11-23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小學語文教案常用 小學教案語文教案08-20

    語文寫作教案11-20

    語文教案01-16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