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中班音樂教案4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班音樂教案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音樂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柔美、舒緩的旋律和溫馨的氛圍。
2、理解歌詞的含義,體驗家庭成員間相親相愛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
1、“全家!闭掌、《讓愛住我家》教學掛圖、教師教學資源、音樂CD(盒帶)。
2、課前學會手指游戲“一家人”。
活動過程
1、手指游戲“一家人”。
大拇指是爸爸,爸爸炒菜嚓嚓嚓,食指是媽媽,媽媽洗衣刷刷刷;中指是姐姐,姐姐彈琴丁丁當;小指是弟弟,弟弟唱歌啦啦啦。
2、伴隨《讓愛住我家的音樂》,幼兒欣賞“全家!闭掌,師幼共同討論照片,回憶相關的體驗。
每個小朋友都有一個家,一起來看看我們的“全家!,照片上都有誰?他們的表情是什么樣子的?猜猜他們的心情是怎樣的?
3、完整欣賞歌曲《讓愛住我家》,感受歌曲柔和、舒緩的旋律和溫馨的氛圍。
。1)你喜歡這首歌嗎?在這個家庭里都有誰呢?聽完這首歌,你的心情是什么樣的?
。2)小結:這個家庭里有爸爸媽媽,有姐姐和弟弟,他們是非常幸福的家庭,這首歌曲也讓我們感覺到了幸福和溫暖。
4、分段欣賞歌曲,理解歌詞的含義。
。1)在這個充滿愛的家庭里,姐姐、爸爸和媽媽他們各自認為愛是什么?
。2)你認為愛是什么?小朋友可以怎樣表達自己對爸爸媽媽的'愛呢?
5、再次完整欣賞歌曲,出示圖譜,幼兒根據畫面提示,邊自由創編動作表演,邊跟唱歌曲,進一步感受家庭中相親相愛的美好情感。
6、在音樂的伴隨下,幼兒一起演唱歌曲,體驗家庭的幸福和溫暖。
活動延伸:
1、教師和幼兒一起編排簡單的動作或學習手語,跟隨音樂進行表演。
2、提醒幼兒回家后給家人表演。
中班音樂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了解大吊車的外形特點和用途。
2、初步感知樂曲中的高低音,感受歌曲的有趣,唱好疑問詞“什么”。
3、體驗與同伴一起扮演角色演唱的快樂。
4、感受歌曲柔和、舒緩的旋律,理解歌詞的含義。
5、認真傾聽并積極參與歌唱活動。
活動重難點:
學唱歌曲。
初步感知高低音。
活動準備:
1、大吊車掛圖。2、胸牌。3、磁帶。
活動過程:
一、教師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1、老師帶幼兒做《高人走、矮人走》的游戲進入教室。
2、教師彈琴讓幼兒分辨高低音,低音小手放在下邊,高音小手舉起來。
。ㄔu:幼兒聽到高音區的音樂,踮起腳尖走,聽到低音區的音樂,屈膝半蹲學小矮人走,這樣在游戲和快樂中培養幼兒對高音低音的聽辨能力,為解決本次音樂活動的難點打下基礎)
二、利用圖片講解讓幼兒了解大吊車的外形特點和用途。
結合圖片,認識大吊車。出示塔吊和汽車吊讓幼兒觀察了解大吊車有主體和臂桿組成。能吊很重的東西為我們解決了許多困難,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結合圖片,先引導幼兒觀察,后以提問的方式讓幼兒認識、了解大吊車的外形特征和用途,這樣就很輕松的完成了第一個活動目標。)
三、幼兒學唱歌曲初步感知樂曲中的高低音,感受歌曲的有趣,唱好疑問詞“什么”。
1、讓幼兒學大吊車吊東西動作,邊做動作邊說歌詞。
。ㄔu:以游戲的方式邊做動作邊學說歌詞,不僅使孩子在快樂的體驗中不知不覺的學會了歌詞,為完成活動重點打下基礎。)
2、欣賞歌曲,熟悉歌曲旋律
師:我們一起聽一聽錄音機里的小朋友是怎樣唱的?聽聽歌中唱了什么?(聽錄音)后提問:歌中唱了大吊車,那大吊車長的什么樣子?它有什么本領?
3、整首學唱歌曲
師幼同唱,聽錄音唱,表演唱不同形式學唱歌曲。指導幼兒用自然好聽的聲音演唱歌曲,引導幼兒唱準附點音符。
4、在歌曲中讓幼兒進一步感知樂曲中的低音、高音
。ㄔu:此環節通過多種方法引導幼兒在反復感受的基礎上理解并學會歌曲,充分體現了《綱要》中“在新理念的指導下,實施新型的、科學型的藝術教育”的精神。避免了用同一種形式鞏固歌曲的單調性,有利于幼兒更輕松更愉快的學會歌曲,順利地解決了重點、難點。)
四、做游戲。體驗與同伴一起扮演角色、演唱的快樂。
1、講解游戲的玩法
找一個好朋友一起跟老師示范表演。
2、幼兒戴胸牌做游戲
兩人一組,一人做大吊車,一人做貨物,低音表示貨物還沒吊起來,高 音表示將貨物吊起來了。
。ㄔu:為避免幼兒混淆角色,老師和幼兒各扮演一角色,與幼兒一同游戲。教師按個吊車、貨物一一對應的方式投放了胸牌,使幼兒能很快的和身邊的伙伴結成對子,保證了游戲的順利進行。)
五、活動在輕松愉快的 氣氛中結束。
教師總結幼兒游戲情況并帶領幼兒出去做游戲。
活動反思:
在《大吊車》這個活動中,我多次給幼兒提供了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大膽的表現自己對歌曲的理解,尊重幼兒的.想法和創造性表現。如:當幼兒說出大吊車各種不同的本領時,我及時給予了肯定,并激發幼兒想的更多,表達更確切。當幼兒學唱歌曲時,我適時的鼓勵幼兒加上動作大膽表現,使幼兒充分感受歌曲的趣味性。教師在整個活動中,以引導者、參與者的身份與孩子一起唱歌、一起創編動作,和孩子們建立了積極有效的師幼互動。
教師的鼓舞性激勵和引導性啟發是培養幼兒自主創新的重要途徑。因此,在孩子們掌握了歌曲的內容后,我又啟發和鼓勵幼兒創編歌詞,孩子們大膽發揮想象力,創編歌詞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在本次活動中,由于是借班上課,對孩子了解不夠,讓幼兒唱的少。孩子們課前對高低音的聽辨活動接觸較少,經過老師的多次聽音練習,聽音辨音這一環節完成的還是比教好。在以后的活動中,我會更加注重課前的準備環節,既備好教案,又要熟悉和了解孩子的現有水平。
小百科:吊車是一種廣泛用于港口、車間、電力、工地等地方的起吊搬運機械。吊車這個名稱是起重機械統一的稱號。通常叫吊車的主要還是汽車吊、履帶吊和輪胎吊。吊車的用處在于吊裝設備、搶險、起重、機械、救援。
中班音樂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毛毛蟲”這首歌非常輕快活潑,旋律也非常優美動聽,內容形象生動。同時,毛毛蟲又是一個小朋友非常熟悉的小動物,歌詞內容淺顯易懂,音樂情緒柔和優美,非常適合中班的小朋友演唱。以往的傳統音樂活動都是固定的教唱模式,不能有效地調動幼兒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和好勝心。在設計這節課的時候,根據中班孩子年齡的特點,通過圖譜的出示,讓幼兒更好的理解歌詞的內容。通過小組演唱、師幼對唱等方式,引導幼兒更好的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曲內容,激發幼兒積極參與歌唱活動。
活動目標:
1. 感受歌曲動聽的旋律,學習用連貫、柔和的聲音演唱歌曲。
2. 會看圖譜,能在圖譜的提示下,理解歌詞。
3. 在多種形式的說、唱中感受歌唱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音樂:毛毛蟲 2.歌曲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
今天,菲菲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動物謎語,請小朋友們猜一猜它是誰呢?
一會兒長,一會兒短,有人愛來有人怕,愛吃樹葉和青草,長大破屋滿天飛。(毛毛蟲)
二、音樂問好。
小朋友們,我們一起把毛毛蟲請出來好嗎?(播放音樂)
毛毛蟲爬呀爬,爬到了哪里?(頭頂上、肩膀上、小腳上)
毛毛蟲爬呀爬,還會爬到哪里去?(幼兒自由講述)爬餓了怎么辦?累了怎么辦呢?讓我們來聽一首“毛毛蟲”的歌,歌曲里會找到答案的。
三、學唱歌曲
1.(播放音樂“毛毛蟲”)
請你仔細地聽,然后告訴大家你聽到了什么?(幼兒回答時教師逐一出示圖片)
2.教師范唱。
我們再來聽一遍,等會兒你可以說說自己聽到的,也可以唱出來。(調整圖片)
3.在老師的帶領下,隨著音樂說歌詞。
毛毛蟲,爬呀爬;爬過草地,爬過枝椏;餓了吃樹葉,累了睡一覺;呼呼呼,呼呼呼;睡了幾天有了變化,毛毛蟲變成美麗的蝴蝶啦。
4.學唱歌曲。
小朋友們,剛剛我們有節奏的跟著音樂一起把好聽的毛毛蟲唱出來了,現在我們玩一個小小的游戲,看誰順利通關,好嗎?
。1)第一關:集體演唱
。3)第二關:師幼對唱一(取走一部分圖片) 老師唱拿走的圖片,幼兒唱沒有拿走的圖片
。4)第三關:師幼對唱二(老師唱有圖片的歌詞,小朋友唱沒有圖片的歌詞)
5.有表情地演唱。毛毛蟲爬呀爬,爬過草地爬過枝椏,你覺得毛毛蟲怎么樣?(可愛,好玩)餓了、累了又是什么樣?(輕輕、柔柔的)要求用柔和、優美的`聲音演唱。
四、表演“蝴蝶”
毛毛蟲吃了樹葉,睡了一覺,過了幾天變呀變,變成美麗的蝴蝶了,聽,音樂響起來了,好讓我們聽著音樂一起了玩一玩毛毛蟲和蝴蝶吧。
活動反思:
這首歌是幼兒非常熟悉的音樂,幼兒能夠理解。同時上課結構清晰圖譜出示清晰能夠幫助幼兒理解。老師在上課的活動中能夠關注到活動的表現。整個活動也是由易到難,但是在上課的時候應該提一些唱歌的要求教給孩子。
音樂是一種藝術的活動,老師應該讓幼兒感受到優美的旋律要讓幼兒去多傾聽。老師范唱的時候應該胸腔打開,身體站直了唱。最后應該個別唱,唱給客人老師聽效果會更好。
中班音樂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感知音樂的基礎上,嘗試用多種身體動作表現音樂的節奏,并根據故事情節進行動作創編。
2、在音樂中體驗活動的快樂,并鼓勵幼兒愿意與他人分享。
活動準備:
1、西瓜圖片每人一張。2、音樂:《豬八戒吃西瓜》。3、故事:《豬八戒吃西瓜》。
活動過程:
(一)、以謎語引出豬八戒吃西瓜的故事。
1、猜有關豬八戒的謎語。
談話:小朋友請你們看過西游記這部動畫片嗎?這部動畫片里都有誰?“真棒,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個謎語,猜猜他是西游記里哪位?“一個胖大漢,頭插兩把扇,走一走,扇一扇。猜猜他是誰?
2、教師講述《豬八戒吃西瓜》的故事,幼兒欣賞。(《豬八戒吃西瓜》的背景音樂)
小朋友們真棒,今天呀,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個好聽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豬八戒吃西瓜》。在講故事之前,老師有一個小小的要求,請小朋友仔細聽故事里的豬八戒做了哪些事情發生了什么事情?
。ǘ、根據故事內容進行動作創編。
提問:故事講完了,誰能告訴老師,豬八戒做了哪些事情?
引導幼兒說出:“找西瓜,切西瓜,吃西瓜,肚子疼!
。ㄓ變赫f到哪個動作,就請他們一起表演出來,請個別幼兒表演)
(三)、復述故事,引導幼兒學做基本動作。
1、扇扇耳朵找西瓜
提問:剛剛小朋友們做的都很好,哪個小朋友來告訴老師,豬八戒是怎樣出去找西瓜的?
老師現在成了大豬八戒,現在你們都是小豬八戒,現在我們隨著音樂扇起耳朵出去找西瓜吧!
重點指導幼兒把大拇指放在頭的兩邊及腳步的節奏。
2、找到西瓜切西瓜
提問:小豬八戒們,我們來看看找的西瓜大不大,現在西瓜找到了,接下來要干嘛?
我們一起來隨音樂來切西瓜,一只手做西瓜,一只手做刀,切、切、切,切、切、切。
重點指導幼兒有節奏的一下一下的切。
3、切好西瓜吃西瓜
提問:西瓜切好了,小豬八戒們你們想不想吃?哇,好紅的西瓜啊,一定很甜很好吃!
重點指導幼兒小手把西瓜握好了,手上像拿了一個彎彎的小船,有節奏的啊嗚啊嗚吃西瓜。
4、西瓜吃多肚子疼
提問:小豬八戒們,你們西瓜吃多了,會怎么樣?
重點指導幼兒兩只手按住肚子,哎吆、哎吆,哎吆、哎吆!保ㄓ變弘S音樂做動作)
(四)、完整表演
1、教師用語言引導和幼兒共同表演一遍故事情節。
2、師:剛剛呀,我的豬八戒寶寶都很棒,這次我們加上好聽的音樂再來一遍好不好?
【中班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音樂教案音樂03-16
中班音樂教案(精選)07-22
中班音樂教案[經典]07-28
【精選】中班音樂教案07-26
中班音樂教案【經典】07-29
中班音樂教案06-16
中班音樂教案(經典)08-03
[精選]中班音樂教案08-02
中班的音樂教案09-09
音樂教案中班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