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信息技術教案設計:繪制有趣味的圖形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信息技術教案設計:繪制有趣味的圖形,歡迎閱讀與收藏。
教學目標
1.熟練應用“圖章”指令。
2.應用“制作新的積木”指令進行編程。
3.體驗遞歸程序。
教學重點和難點
應用“制作新的積木”指令進行編程
教學方法
1.觀察法:引導學生觀察教材第73頁中圖9-1與圖92,讓學生將繪制的圖形與自然界中的圖形進行對比,激發學習興趣,滲透建模思想。
2.講授法:講解 Scratch畫筆模塊中的“圖章”指令,回顧角色造型的創建與設置。
3.任務驅動法:以教材內容為主線,學生根據任務的具體要求,自主探究學習,應用“制作新的積木”指令進行編程繪制圖案
4.交流、評價法:展示學生的活動成果,鼓勵學生參與評價。
教學準備
1.教學環境
計算機網絡教室、多媒體廣播教學軟件、 Scratch2.0軟件。
2.資源準備。
提供一些有代表性的印章圖片以及用 Scratch“圖章”指令繪制的圖案, Scratch中運用遞歸創作的圖案作品、課件等本課教學資源包。
教學過程
一、導課(3分鐘)
1.展示:部分有代表性的印章圖片
展示教材中第73頁圖9-1與圖9-2(還可增加部分圖片),引導學生對比繪制
現知識遷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講解: Scratch中也有“圖章”指令,也能實現蓋章的效果
提問:想一想,怎樣才能畫出這些圖
3.出示課題:繪制有趣味的圖形。
二、玩轉圖章(15分鐘)
1.布置任務;參照教材第74圖9-3,編寫程序把角色的圖像復制到幾個位置。
巡視指導
提問:“圖章”指令,使用起來跟印章差不多。
XX同學,請你告訴大家,圖章印在哪里?印的是什么?
總結:把角色的當前造型印在角色的當前位置
2.布置任務:在一個角色里繪制多個造型,建立自己的“圖章庫”。
3.演示講解:用鼠標控制圖章的移動,創作圖案。
按鍵切換造型、改變角色大小、旋轉角色等,作為課后拓展,不在課上操作。
4.布置任務:同學們也試著操作一下。
巡視指導。
三、用新積木代替圖章(20分鐘)
1.提問:請同學們看教材第75頁圖9-8,找出在 Scratch中畫這架風車的兩種方法。
總結:使用“圖章”指令印出圖案,應用“制作新的積木”指令進行編程繪圖。
2.演示:應用“制作新的積木”指令。
(1)單擊“更多積木”模塊中的“制作新積木”,把新積木命名為“畫正三角形”。
請同學們注意:在“更多積木”模塊的指令區和腳本區都出現了新積木“畫正三角形”。
點擊“定義‘畫正三角形”,舞臺上沒有任何反應。這說明“定義‘畫正三角
形”指令現在還是空殼,沒有內容。
(2)在腳本區將“定義‘畫正三角形”的腳本補充完整。再點擊該“定義‘畫正三角形’”指令,舞臺上出現一個正三角形。
(3)編寫畫四個正三角形的程序,并在程序中插入“畫正三角形”積木。
提問:腳本區中有兩個程序,為便于表達,打算幫它們起名字,有“主程序和“子程序”兩個名字,同學們認為哪個是“主”?哪個是“子”?
提問:如果只用一個程序行不行?
總結:如果只用一個程序會很復雜,不易理解。另外,我們把編寫好的子程序保存下來,以后編寫其他程序需要這個內容,就可以直接調用它。這就是模塊化編程的突出優點。
3.布置任務:參照教材第76頁圖9-13,結合教師的演示,編寫完整的“畫風車”程序。
巡視指導
4.布置任務:參照教材第76頁圖913,在“畫風車”程序的基礎上,引人兩個變量“旋轉次數”和“邊數”,實現任意多邊形的任意旋轉。
巡視指導。
提問:畫出了自己滿意的圖案,怎樣保存下來?
回答:將鼠標移到舞臺上,右擊,選擇 save picture of stage。
5.演示:用遞歸程序畫正方形的嵌套。
說明:遞歸就是程序在運行過程中自己調用自己。
演示:增加顏色變化、角度變化,生成更具藝術感的圖形。
四、創新活動(5分鐘)
1.提示。
(1)回憶一下,上一節課我們是怎樣讓正多邊形近似為圓的。
(2)注意觀察線段長度、角度的變化,用好“重復執行”指令。
2.巡視指導。
五、活動評價(2分鐘)
引導學生對本節課的學習內容進行回顧,并對自己的表現進行評價。
以上就是根據福建招考要求為大家分享信息技術教案,閩試祝大家心想事成,取得一個好成績。
【小學信息技術教案設計:繪制有趣味的圖形】相關文章:
小學信息技術教案設計:數據收集10-19
小學信息技術教案設計:畫圖工具的使用03-08
小學信息技術教案設計:公式,函數的使用03-08
小學信息技術教案設計:設置動作與超鏈接02-18
信息技術課教案設計01-12
最新高中信息技術教案設計04-02
小學美術教案設計06-24
小學美術教學反思圖形的聯想10-28
小學數學《軸對稱圖形》教案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