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
一、教材分析:
《練習六》安排了如下的內容:處處留心、讀讀背背、寫好鋼筆字、口語交際、學寫毛筆字等五項內容。處處留心主要是讓學生學會辨別形近字的詞義和用法;讀讀背背,安排學生積累八個成語和古詩《小池》;寫好鋼筆字,要求學生正確、美觀的書寫左右結構的字;口語交際,要求學會鼓勵;學寫毛筆字,安排了書字“裝”、“幫”。
二、教學要求:
1、會辨別詞義和用法,同時區別形近字。
2、熟記八個成語和古詩《小池》。
3、寫好鋼筆字。
4、練習口語交際,學會鼓勵。
5、學寫毛筆字。
三、教學重難點:
處處留心、口語交際
四、教學時間:
四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處處留心
一、教學第一部分
。1)小芳正在調查有關噪聲的問題,她查到了一段有關噪聲的資料。
。2)出示這段語。
。3)自己讀一讀這段話,借助工具書,把每個字的字音都讀準。
。4)指名讀,師生共同正音,齊讀這段話。
。5)在文中畫出下題所提到的'詞語。
二、教學第二部分
。、把這些詞所在的句子多讀幾遍。
。、首先我們來區別“需要”和“須要”。
。1)讀讀這兩個詞語所在句子,并想想講了什么意思?
。2)指名讀句子,指名說意思,其它同學補充。
。3)比較一下,“需要”和“須要”有什么區別。
。4)“需要”是要求得到,一般與某個事物搭配,而“須要”則是一定要的意思,一般與“干什么”“怎么樣”搭配。
。5)你能用這兩詞語各說一句話嗎?
。、利用查工具書理解“頻率”“分貝”的意思。
三、教學第三部分
。1)你能幫助小芳編個順口溜嗎?
。2)首先看這四個字,偏旁部首表示什么意思?
。3)讀讀以前學過的順口溜,找出其中的規律。
即字的偏旁與意思巧妙的結合在一起。
。4)試著給其中一個字編順口溜。
。5)小組合作編順口溜。
。6)互相匯報、交流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二題:讀讀背背
。ㄒ唬┙虒W成語
1、請學生借助字典,認讀這幾個詞語。
2、指名讀詞語,齊讀詞語。
3、你理解了哪些成語的意思?
4、這些成語都勾畫了什么?
5、做游戲,讓一個學生悄悄看一個成語,然后做動作,其他同學猜。
6、指導有感情朗讀、背誦。
。ǘ、教學古詩《小池》
1、借助工具書及詩集,自學這首詩。
2、指名朗讀,師生共同正音。
3、這首詩是什么意思?
4、指導有感情朗讀、背誦。
三、寫好鋼筆字
1、指導。
。1)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認讀“垮、碎、竭”這三個字。
。3)引導學生讀帖,重點觀察這三個字的結構和關鍵筆畫的書寫要求。在觀察比較的基礎上小結:“垮、碎、竭”都是左右結構的字。三個字的左半邊都比較小,或半邊較寬且高。
。4)教師范寫“垮”。提醒學生注意:“提土旁”稍小,偏上一點。
2、練習。
。1)學生練習描紅、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2)教師及時小結,再讓學生仿寫。
3、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字,并請學生說說好在哪兒。
。2)對寫得不好的字,予以糾正,再練習。
第三課時
口語交際
1、審題
。1)指名讀題。
。2)指名讀題,明確此次口語交際的要求。
2、指導
。1)讀讀書上出現的在三個例子。
。2)怎樣鼓勵,互相討論、交流。
。3)指名說,其他同學補充。
。4)分角色扮演。師生共同評議。
3、拓展。
。1)你在生活中遇到過什么不順心的事嗎?你是怎樣鼓勵自己的?
。2)總結。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2
教學目標
1.借助批讀語,理清文章脈絡,了解文章框架,整體感知華山的險。
2.運用賞析詞句的方法,抓關鍵詞句,體會作者寫法的精妙,進一步感受華山的險。
3.將自己的感受融入朗讀中,讀出自己的感受。
4.從文中得到啟發,感受到挑戰困難,戰勝自我,會有所超越,品味到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難點
1、從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中感受到華山的險。
2、在關鍵詞句旁試著批下自己獨特的感受。
課時劃分 一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談話引入課題。
2.回顧批讀文的學習方法。
二、學習批讀,理清脈絡
1.問:
齊讀第一處作批,體會問的精妙。
2.第二到五處作批:
抽生讀,談這幾處旁批的發現;教師點出這是概括式旁批,滲透作者的寫法。
3.交代學習任務:
這節課將重點用賞析詞句的方法去批讀。
4、師范讀全文,學生勾畫好詞好句。
三、賞析旁批,體會情感
第二段:
1.自讀第二段,思考:哪些詞句能體現華山的險?用相關符號做記號,在結合上下文寫感受。
2.交流展示,重點理解:“峭壁林立,橫空出世,夾,龜縮”,體會山路的險,相機指導朗讀。
3.教師小結。
第三段:
1.繼續運用剛才的'方法賞析描寫華山險的詞句。
2.學生展示,交流。教師抓住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引導學生細細品讀。
第四段:
1.激情談話創設情景:當你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征服華山時,你想說什么?想喊什么?盡情表達自己的感受。
2.作者怎么寫的?齊讀最后一段。
3.出示課件,學生欣賞華山美景。
4.齊讀課文已有的旁批。
5.寫自己的感受、想法,交流。
四、總結升華
在生活中做強者,去品味更多挑戰的快樂。
板書設計
。 華山的險
華山天下險 山崖險
山路險 贊嘆 熱愛
峰巒險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3
[教學目標]
1、通過組織一次體驗活動,回味自己在體驗過程中的心理和行動的發展變化,并條理地描寫出來,特別注意寫下自己對這次活動獨特的感受。
2、通過閱讀例文《“護蛋”》,了解只有寫出自己獨特的感受才能把體驗寫生動。
3、激發學生參加活動的興趣,學會從日常生活的體驗中去積累寫作的素材。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動筆寫作時需要的紙和筆。
2、開展體驗活動時需要的各種材料。(比如:雞蛋、報紙、雜草等)
3、學生六人一小組進行活動。
[教學過程]
。ㄒ唬┘と
1、教師導語:
同學們看過《小鬼當家》這部電影嗎?平常大人們都喜歡叫你們“小鬼”,可他們不知道,你們“人小鬼大”喜歡體驗各種各樣的事情, 嘗試各種角色,有個小朋友寫了他護蛋的經歷,請同學們注意看,老師有要求:等會把你覺得最有趣、印象最深的地方描述給大家。(放課件)
2、學生介紹觀看課件“護蛋”中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
。ǘ├囊
1、出示例文
護 蛋
本學期一開學,老師布置了一個叫“護蛋行動”的活動。我們聽到這消息覺得很好笑?山洑v了第一天之后,我就覺得這是一件難做的事。
第一天早上,我給準備好的雞蛋足足裹了四個“保護層”。第一層是保鮮袋,第二層是軟海綿,第三層是雙層紙巾,最后一層是一個小布袋。心想,這樣放到口袋里就會萬無一失。
來到學校,我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雞蛋。送語文本的時候,由于是下課,走廊里走來走去的同學很多,好不容易才走過了“危險區”。下課時,為了雞蛋的安全,我一直坐在座位上。同學們都笑話我,說我快成一只“小母雞”了。說話間,一名同學大喊一聲:“完了!”我忙上去看個究竟,一位同學正對著地上打碎的雞蛋難過呢。又有一位同學大叫一聲:“我的雞蛋也報銷了!我趕緊退出“包圍圈”,乖乖地在自己的座位上做起了“小母雞”。真不知道,明天這只雞蛋的命運會怎樣!
2、學生自讀例文
。1)教師導語:這個小朋友已經把護蛋經歷寫成了文章,也就是《習作七》的例文,請同學們打開課本大聲朗讀。
。2)誰能把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大聲讀給大家聽。(教師相機指導,引導學生關注例文中小作者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
教師小結:這篇習作之所以寫得這么生動有趣,那是因為小作者通過動作,語言,心理等等的描寫,不僅把體驗的過程寫清楚了(板書:過程清楚)而且還能以情動人,寫出了他的真實體驗。(板書: 體驗真實)
。ㄈ┗顒蛹と,關注內心感受
。、小作者千方百計地護蛋,但同學們看如果這時老師把手松開,會有什么結果?
。、怎樣才能讓它不破呢?聽到老師的游戲要求你的第一感覺是什么?
。、學生暢談感受。4、學生分小組做活動
。、請每組的小代表站起來把蛋舉起,老師采訪:此刻你的心情怎樣?
。、各組開展體驗活動。7、學生說活動過程并談自己的內心體驗。
。ㄋ模﹨R報實驗結果,關注多元表達
。、引導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說話訓練
。ǎ保┠銈冃〗M是怎么做的?失敗的原因是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ǎ玻┠銈冃〗M是怎么做的?成功后最大的'體會是什么?
。、引導學生進行有序的表達,并融入自己的感受。
。ㄎ澹⿲W生動筆習作
教師提出本次的習作要求:加上動作,語言,心理等的描寫把活動寫清楚,并抒發自己的真情實感。
。┝曌鼽c評
1、巧設關卡:根據這次習作的要求(加上動作,語言,心理等的描寫把活動寫清楚,抒發了自己的真情實感。) 和以你平時的經驗說說怎樣的作文才算是一篇好作文。(學生小組討論、交流,教師總結)
。、過關斬將:
第一關,毛遂自薦。學生自讀習作,選取自己最滿意的片段在小組內交流。
第二關,慧眼識珠。小組長推薦出最優秀的習作片段,參與全班討論。
第三關,群雄鑒寶。投影展示各組推薦的習作片段,師生互評。
。、學生自改習作,教師巡堂指導。
。、交流與評價。
。ㄆ撸┛偨Y并布置作業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4
一、學習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尊嚴、逃難”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3體會文中描寫人物外貌、動作、語言的句子,從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嚴。
二、學習重難點:
體會什么是尊嚴,學習通過描寫人物外貌、動作的語言,表現人物的品質。
四、學習準備:收集有關做人方面的人生格言,了解哈默的生平。
五、學習時間:2課時
六、學習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古人有餓死不吃嗟來之食的名言,講做人要有尊嚴。今天老師介紹給大家的是一位外國的年輕人,從他的行為和做法中,會給我們許多新的啟示。
二、學生自讀課文:
1、自學生字新詞。
2、質疑問難。
3、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1檢查生字新詞的認讀和理解。
2師生共同解決疑難問題。
3指名分節朗讀課文。
4指名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ǘ涛闹饕獙懥艘粋逃難的年輕人,在饑腸轆轆的情況下,沒有接受人們送給他的食物,而是執意用自己的勞動,換取了食物,贏得了做人的尊嚴。)
四、課堂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概括地寫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5
愛因斯坦與小女孩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一面……—面……、“只好”造句。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人物語言、動作和外貌描寫對刻畫人物性格的作用。
4、憑借對課文語言文字的理解,體會愛因斯坦對科學事業的執著追求,學習他謙虛好學的美德,感受小姑娘的率真可愛。
重點難點
1、朗讀課文。
2、體會愛因斯坦熱愛科學事業、謙虛好學的品質以及小女孩的活潑率真。
教學具準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設疑激趣,引入新課
1、了解愛因斯坦。設問:愛因斯坦是誰??
。ǔ鍪疚淖仲Y料:愛因斯坦(1879—1955)德國人,世界著名物理學家。他的相對論對世界科學史作出了巨大貢獻;他的物質粒子可以轉變為巨大能量的理論,已由原子彈、氫彈的威力得到確證。1921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被確認為整個人類歷史上的科學巨人。)
2、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要學習一篇有關愛因斯坦的課文。(板書課題:愛因斯坦與小女孩)
3、設疑。齊讀課題后提問:看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嗎?
。ㄐ∨⑹莻怎樣的人?他們倆是怎么認識的?世界著名的大科學家愛因斯坦與一個小女孩之間到底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呢?從中又可看出愛因斯坦是個怎樣的人?)
二、初讀課文,理清思路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看看他們之間到底發生了什么事?
2、檢查自讀情況:誰愿意讀給大家聽?愿意讀哪部分就讀哪部分,我們其他同學可以來當小評委。
。ㄖ该止澙首x課文,相機正音再讀)
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獝垡蛩固
評議:請我們的小評委們作一番評議吧!當然,可以是值得表揚之處,也可以指出欠缺的地方。
讀的同學很認真,聽的同學也真不賴!
3、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大家可自由發表觀點。
。ㄖ该涣髡n文大意)
4、他們之間有過幾次交往?(三次)請大家速讀課文,找出愛因斯坦與小女孩三次交往的起止。
交流:一遇(1—3)二遇(4—5)三遇(6)
那課文的最后兩個自然段又寫了什么呢?
三、再讀課文,感悟欣賞
1、請大家再讀讀每次相遇的第一句話及最后一部分的第一句話,相信你一定會有新的發現的。(學生自由朗讀)
。ǔ鍪舅木湓挘孩1940年的一個下午,一個12歲的小姑娘邊走邊玩,一下撞上了迎面而來的一個老人。
、诘诙,女孩又遇上了那老人。
、鄣谌煜挛,愛因斯坦在路邊等待放學回家的小姑娘。
、軓拇,小姑娘每天放學回家,都要到愛因斯坦的工作室坐坐。)
指名交流(從“時間先后順序”、“不同情況下見面”、“關系越來越密切”等方面交流)。
教師相機評議(如“你讀得很仔細”、“你很會動腦筋”)
板書如下(用箭頭表示關系):
撞(愛因斯坦遇小女孩)等
聯系前三句,最后一段的這句話你是怎樣理解的呢?
。ǔ鍪揪渥樱孩軓拇,小姑娘每天放學回家,都要到愛因斯坦的工作室坐坐。)
他們最后熟悉到了什么程度,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每天……都……坐坐)你看到他們倆在做些什么呀?
板書:教穿戴
教放東西和布置房間
教數學作業
2、大家真會讀書,能邊讀書邊思考,下面我們要通過朗讀來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通過朗讀表達人物的思想感情。請大家再讀課文,自由選擇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次交往反復朗讀,看看能讀出哪些新體會?
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時間的先后順序)
。▽W生自找、自讀、自練,準備交流)
3、咱們來交流一下讀后的體會(指名交流談體會,相機出示有關句子)
句1:聽了這話,愛因斯坦那深陷的眼窩里突然放射出溫柔的目光,他低頭看了看自己的裝束,兩手一攤,肩膀一聳,沖小姑娘做了個鬼臉:“你說得對,我是不會對付衣服鞋子這類玩意兒,但愿你肯教我!
句2:“我說也是嗎,瞧你,穿衣服還不會呢,怎么談得上偉大?”
句3: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長,,整個人就像裹在一張大被單里,腳下趿拉著一雙臥室里穿的拖鞋。
句4:他一邊埋頭走路,一邊像是在思考著什么。
他仍是衣衫不整,仍是一面踱步一面埋頭沉思。
問題設計:讀了這句,你體會到了什么?他的目光那么溫柔是因為聽到了小女孩在說(出示句2,引說)小女孩認為(引導生為反問句換個說法)對此愛因斯坦感到很欣慰,因為他也需要一種平等的交流,他認為自己碰到了知音。那么,試想一下,在小女孩的想象中,偉人又該是怎樣的呢?(衣著整潔,知識淵博,完美無缺的)而眼前的愛因斯坦的裝束卻是(出示圖片,引說“衣衫不整”)能結合上文說具體些嗎?(出示句3)你能演示一下愛因斯坦當時的言行舉止嗎?(指名表演)你認為他會對付的又是什么呢?怎么對付的?(出示句4,補充有關資料:愛因斯坦就是這么一位惜時如金的人,他幾乎分分秒秒都用來探索自然奧秘:年輕時的他推著兒子的小車在街頭邊走邊思考問題,差點被馬車撞了;在橋頭等一位學生時,掏出紙進行計算,雨水淋濕了他的衣服也沒有覺察;躺在病床上,朋友問他最需要什么?他雙眼閃亮,低聲說:“我現在只希望有幾個小時時間把一些稿子整理好;直到逝世前他仍在忘我地工作、工作、再工作……)
讀到這,你想對老人說些什么?又想對小女孩說句什么話?
。ò鍟荷屏伎蓯燮揭捉颂煺婊顫姌酚谥耍
多么可敬可愛的老人,態度又是那么的誠懇,讓我們再次來感受一下吧(齊讀這句)。
4、同桌準備分角色選讀其中一次相遇。
哪一桌愿意讀給大家聽,其他同學當評委。
四、小結
我們只讀了一節課,大家就有這么多的感受和體會,相信通過下一節課的朗讀,定會讀得更好,定會有更多的收獲的。
愛因斯坦到底是不是最偉大的人呢?這個問題我們放在下節課討論。
第二課時
一、復習提問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說說你對愛因斯坦的了解。
2、一個世界上很有名氣的科學家和一個12歲的小姑娘,他們之間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呢?
。ㄈ蜗嘤,長期相處,成了好朋友)
二、精讀訓練
。ㄒ唬嚎焖偻ㄗx全文,用“——”畫出描寫他們三次相遇的句子。
1、根據學生的交流出示:
1940年的一天下午,一個12歲的小姑娘邊走邊玩,一下撞上了迎面而來的一位老人。
第二天,女孩又遇上了那位老人。
第三天下午,愛因斯坦在路邊等待放學回家的小姑娘。
。1)讀讀三句話,說說有什么新發現。
。2)“撞”——“遇”——“等待”說明什么?
。◤牟皇煜さ绞煜ぃ
。3)“一天下午——第二天——第三天下午”說明什么?
。〞r間在推移)
“隨著……愛因斯坦和小女孩……”把你從三句話中體會到的內容說一說。
。4)指導朗讀這三個句子。抓住“撞”、“遇”、“等待”等詞語。
2、讀到這里,你還想知道什么呢?
。◥垡蛩固购托」媚锶蜗嘤,他們之間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呢?)
。ǘ┚x第一次相遇部分
1、指名朗讀第一段。
。1)用“——”畫出寫愛因斯坦外貌的句子。
出示:老人蓄著一撮短而硬的小胡子 一雙棕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窩里,長著一頭蓬亂的灰白頭發。
A、照樣子寫詞語:短而硬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B、你覺得這是怎樣的一個人?
。2)用“~~”畫出寫愛因斯坦動作的句子。
A“一邊……一邊……”表示一個動作跟另一個動作同時進行,說說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B、齊讀。
。3)提問:小女孩第一次遇到愛因斯坦,她怎么會想到“這個人簡直就是從我的童話故事書里走出來的”?讀課文,用“因為……所以……”說說原因。
。4)學生回答后,指導朗讀寫愛因斯坦外貌和穿著的句子。
出示:女孩望著老人,只見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長,整個人就像裹在一張大被單里,腳下趿拉著一雙臥室里穿的拖鞋。
A、照樣子寫詞語:又肥又長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B、從這段描寫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w會愛因斯坦在外貌、穿著上很不講究。)
C、指導朗讀寫愛因斯坦穿著的句子。
2、當小女孩把這件事告訴父親后又怎樣呢?教師引讀父親的話。
3、什么叫“納悶”?(因為疑惑而發問)小女孩為什么“納悶”?
4、根據回答出示:
這個連衣服也穿不整齊的人,怎么能是“最偉大的人”呢?
把反問句換一個說法(這個連衣服也穿不整齊的人,不可能是最偉大的人)
5、引發討論:你認為愛因斯坦是不是一個最偉大的人呢?說說理由。
6、分角色朗讀這一段。(由三名同學分別讀愛因斯坦、小女孩、父親的話)
7、小結:這一段寫小女孩一遇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潛心科學研究事業,不拘生活小節的偉大而又平凡的品格和關愛孩子,樂于和孩子相處的一顆童心。
小女孩天真好奇和訥悶不解
父親對愛因斯坦的由衷贊嘆
(三)、精讀第二次相遇部分
1、過渡:小女孩第一天遇到愛因斯坦,第二天他們又遇上了。這次相遇的情景是怎樣的呢?
2、找出課文中有兩個“仍是”的句子。
出示:他仍是衣衫不整,仍是一面踱步一面埋頭沉思。
。1)、讀第2自然段,用第2自然段中的句子具體描述愛因斯坦的“衣衫不整”。(他穿的衣服……拖鞋)
。2)、“仍是一面踱步一面埋頭沉思”也就是上文所說的哪句話?(“他一邊埋頭走路,一邊像是在思考著什么!保
。3)說說“一面……一面……”體現了什么?(都是表示一個動作跟另一個動作同時進行)
3、找出這一段中愛因斯坦和小姑娘的對話,同桌分角色讀一讀。說說從這一段對話里讀懂了什么?
。◥垡蛩固蛊揭捉,不承認自己是偉人,還請小姑娘教他。小姑娘天真)
找出有關的語句進一步體會。
4、分角色讀第二段。
5、引發討論:你認為愛因斯坦是不是一個最偉大的人呢?說說理由。
這一段說的是小姑娘二遇愛因斯坦,教給愛因斯坦穿戴要領。
。ㄋ模、精讀第三次相遇部分
1、默讀全段,思考小姑娘三遇愛因斯坦的情況。寫了哪兩點?
。◥垡蛩固勾┐鞯谜R齊,小姑娘教愛因斯坦收拾房間)
2、從那些詞語句子中反映出愛因斯坦穿戴得整整齊齊?
。◤摹靶」媚锖喼眹樍艘惶、整個變了一個人、年輕了20歲”等語句體會愛因斯坦“穿戴整整齊齊”。)
3、什么叫“一塌糊涂”?(亂或糟到不可收拾)愛因斯坦的工作室內怎樣亂?
4、分角色讀第三段
5、引發討論:你認為愛因斯坦是不是一個最偉大的人呢?說說理由。
“仍”字說明了什么?(說明過去就是這樣)
有詳有略
注意避免重復的寫法
愛因斯坦是一個謙遜和平易近人的人
偉大而又平凡
第三課時
一、學習第四段
。、聽本段課文錄音。
。、討論主要寫了什么?(概括寫兩個人的交往)
。、為什么小女孩的母親會好奇地問??引導學生讀出“好奇”,愛因斯坦的回答讓人想到了什么?(抓住“什么也幫不了她”“只好”等詞句,進行進一步體會愛因斯坦的謙遜。)
。、指導用“只好”造句。
二、總結全文,升華情感
讓學生讀出文中感受最深的語句,暢談心中的愛因斯坦。
三、理解人物語言、動作和外貌描寫的作用。
四、作業
1、朗讀全文,回憶愛因斯坦與小姑娘三次交往的具體情況。
2、想一想:愛因斯坦是不是“最偉大的人”?為什么?
3、在小女孩與愛因斯坦的對話中,她用的都是“你”,可她母親稱愛因斯坦為“您”,這是不是小女孩對愛因斯坦不尊敬呢?
。▌傞_始,小女孩與愛因斯坦并不熟悉,不知道他的偉大。當愛因斯坦按照小姑娘說的那樣穿戴得整整齊齊時,他們開始產生了“忘年之情”,小女孩覺得這個老人很有趣,竟然那么聽自己的話,在心里,她可能已經把愛因斯坦當作朋友了!
小姑娘與愛因斯坦由不熟悉到很熟悉,感情逐漸加深成了忘年交,交往十分隨便,所以用“你”。平時我們朋友之間,就不用“您”。而小姑娘的母親只知道愛因斯坦創立了許多理論,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對他十分敬仰,所以要用“您”。)
成功=艱苦的勞動+正確的途徑和方法+不說空話——愛因斯坦
當人們贊譽他對人類做出巨大貢獻時,愛因斯坦笑著說:“學習知識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這個方法成為科學家的!
板書設計
21、愛因斯坦與小女孩
潛心科學研究 天真可愛
不拘生活小節 有禮貌
謙虛好學
第一次 撞(相撞)
第二次 遇(相遇)
第三次 等待(相邀)
相處
22宋慶齡故居的樟樹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會用“崇敬、稠密”造句。
4、學會給課文分段,并說出段落大意。
5、理解課文內容,懂得樟樹的可貴之處,領會樟樹的象征意義。
教學難點:
領會樟樹的象征意義。
實驗目標:
通過對樟樹品質的了解,聯系宋慶齡的生平,說說宋慶齡喜歡它們的原因,試著探究樟樹的象征意義。
教學準備:
搜集資料,了解宋慶齡的生平。圖片、投影
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了解宋慶齡的生平。
2、掌握本課的生字詞。
3、學會用重點突破的方法為課文分段。
一、揭示課題
1、出示圖片,學生交流宋慶齡生平。
2、板書課題:23、宋慶齡故居的樟樹
3、解題。
。1)理解詞語:故居、樟樹。
。2)討論:課文主要應該寫什么?寫什么地方的樟樹?
。3)質疑:看到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范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1、教師范讀課文。
讀后請學生提出不足的地方,以培養學生的鑒賞力。
2、說說你對課問的哪個地方印象最深。
三、自讀課文
1、出示自讀課文。
。1)輕聲朗讀課文,畫出生詞,圈出生字。
。2)借助拼音讀準生字字音,聯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詞語的意思。
。3)通讀每個自然段。
。4)在不理解的詞句下面打上“?”。
2、學生按要求自學課文。
教師進行巡視,及時指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3、檢查自讀情況。
。1)抽讀詞語卡片。
。2)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
師生共同糾正字音。
。3)交流學會的詞語。
。4)指名說說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一般內容可讓學生自行討論解決,重點詞句在細讀課文時解決。
四、指導分段
1、自由讀課文,思考每個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什么。
2、由課題可知課文應該重點寫樟樹,看看課文中哪幾個自然段寫的是樟樹。
3、第4、5自然段是課文的重點段,聯系上下文思考,全文可分幾段?
全文可分三段:第1~3自然段為第一段,第4~5自然段為第二段,第6自然段為第三段。
4、小結“重點突破”的分段方法。
五、作業
1、讀生字表中的字。
2、分段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通過細讀課文,了解樟樹的特點。
2、通過對樟樹品質的了解,聯系宋慶齡的生平,說說宋慶齡喜歡它們的原因,試著探究樟樹的象征意義。
一、復習檢查
1、抽讀詞語卡片
二、細讀課文
。、細讀第一段(第1~3自然段)
。ǎ保┳杂勺x課文。
思考討論:這三個自然段分別告訴我們什么?段與段是怎樣連起來的?
。、細讀第二段(第4~5自然段)
。ǎ保⿲W習第4自然段。
、俪鍪菊n文插圖一的投影片,引導觀察樟樹的樣子。
要求按順序仔細觀察,抓住特點說一段話。
、谀x第4自然段,找出最能概括樟樹特點的一個詞。
相機講解“蓬蓬勃勃”的意思。(板書:蓬蓬勃勃)
、墼僮x課文,畫出具體表卅現樟樹蓬蓬勃勃的詞語。
。ㄖΩ桑捍謮、伸向四面八方、伸得遠遠的
、苤笇Ю首x。表現樟樹特點的詞語要讀重音。
、葜笇П痴b。
要求學生先理清敘述順序,弄清句與句之間的聯系,再練習背誦。
。ǎ玻⿲W習第5自然段。
、倌x課文,用“—”畫出寫別的樹木的句子,用“~~~”畫出寫樟樹的句子。
、趯W習第1~3句。
a、指名讀。
b、理解“繁衍、寄生”等詞語。
c、說說別的樹不好在什么地方。
、蹖W習第4~8句。
a、自由讀課文。
b、理解“可貴、仍然、拇指、高貴”等詞。
c、理解句子。
“本身”這個詞說明了什么?
“永久保持”說明什么?讀讀課文,說說從哪兒可以看出樟樹能“永久保持”香氣。
。ㄏ鄼C板書:永久保持 拒蟲香氣)
、芤龑Ю斫庹翗渚哂芯芟x香氣的象征意義。
。、再讀第5自然段,說說樟樹高貴在什么地方。
。、結合宋慶齡的生平說說自己學習第5自然段的體會。
C、指名說說,大家參與評點,相互補充。
、葜笇Ю首x。
、拗笇П痴b。
。、細讀第三段(第6自然段)。
。ǎ保┲该首x課文。
。ǎ玻├斫庥嘘P詞語。(崇敬、瞻仰)
。ǎ常┱f說人們為什么總愛在宋慶齡故居前的兩棵樟樹前留影紀念。(因為樟樹不僅長勢蓬蓬勃勃,具有拒蟲的香氣;而且更因為宋慶齡也像樟樹那樣,一身正氣,令敵人畏懼,人們為了表達對宋慶齡的崇敬和懷念之情,總愛在樟樹下留影紀念)
。ǎ矗┲笇Ц爬ǘ我。
三、作業
。、朗讀課文
。、背誦課文。
板書設計:
22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
枝干粗壯
蓬蓬勃勃
四季常青
崇敬懷念
拒蟲香氣
高貴之處
永久保持
23 . 黃河的主人
一 教學要求
1、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熟讀成誦最后一個自然段。
2、掌握課文中的6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提心吊膽"、"嘗試"造句。
3、在朗讀中感受黃河風浪的險惡和艄公的勇敢、沉著和智慧,進而體會人類在征服自然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本質力量。
4、模仿最后一段的構段和表達的方式寫出一位自己所敬仰和贊頌的人。
二、教學重難點
了解羊皮筏子的特點和功能。通過有感情的朗讀和合作討論去感受、去發現、去體會艄公的形象內涵。
三、教學時間
兩課時
四、教學準備
1、預習
。1)讀讀課文,劃出生字新詞,認清字形,讀準字音,朗讀要正確,通順。
。2)通過結合上下文和查字典理解生詞,無法自己理解的詞語或句子請做上記號。讀不懂或有疑問的地方可通過問題的形式記下來,準備課上討論。
。3)收集課文中和課外書中描寫黃河的詞語和句子,準備課上交流。
。4)從課外書或網上去尋找黃河上的交通工具--羊皮筏子,了解它的制作、特征和功能,最好能附上圖片。
。5)在人與外界的各類挑戰中,除了課文中介紹的羊皮筏子上的艄公以外,你最敬佩哪一種人,請你收集一些介紹他們的有關資料。
。6)理解詞語(帶點的字先查字典理解)
筏子 竹篙 膽戰心驚驚濤駭浪如履平地提心吊膽
2、制作
3、其它準備工作
。1)課前教師提供一些關于羊皮筏子和艄公的資料,分發給學生。
。2)課上準備好電腦,實物顯示頻、投影儀器等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文,解題質疑
1、談話引入,師: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來學習一篇與黃河有關的課文,(板書:黃河)同學們,在你腦海中,黃河給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請誰來說一說。
2、課文寫到了黃河,作者面對黃河時,他的所見所感也是通過豐富的語言傳達出來的,出示:黃河滾滾 萬馬奔騰濁浪排空波浪滔滔驚濤駭浪 激流 湍急 洶涌 膽戰心驚 提心吊膽 如履平地
。1)指名讀--集體讀(要讀出自己對詞語的理解)
。2)這些詞語在下面的課文朗讀中還要加深體會。
2、師:黃河之水日夜奔流,洶涌咆哮,而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題目是--黃河的主人(板書:的主人),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嗎?
。ㄕl是黃河上的主人?他為什么會成為黃河上的主人?它有什么本領能成為主人?)教師在課題的右側打上幾個?
二、初讀課文,感受語言
1、師:同學們圍繞課題就提出了這么多富有思考價值的問題,你們說解決這些問題的最好辦法是什么?(讀書和討論)下面請同學們放聲朗讀課文,相信你能通過自己的讀書和思考,來解決剛才的問題。還要注意,讀書要做到正確,流利,讀不通順的地方要反復讀讀。
2、同桌互讀,你喜歡讀哪些段落就讀哪些段落,并讓同桌評價一下讀的效果。
3、個別朗讀,把你最喜歡讀的或讀得最好的一段讀給同學們聽,如果一個同學讀了以后,還有同學認為自己也喜歡讀這一段或認為自己會讀得更好,那就可以站起來再讀。
教師引導學生相機點撥、評價。
4、交流初步的感受:通過剛才的朗讀,你對課文有了哪些了解?
5、黃河的主人是誰?(板書:艄公)(教師提醒"艄"字的寫法)課文中的艄公在干一件什么事?艄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艄公撐著羊皮筏子送五個乘客過黃河) (板書:黃河 羊皮筏子 乘客)(教師提醒"筏"字的注意點,不要少一撇)
5、你見過黃河上的羊皮筏子嗎?哪位同學在預習課文時已經找到了介紹羊皮筏子的材料,如有圖片就更好。請你上臺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你了解的羊皮筏子。(讓學生上臺介紹,而后,教師可以出示黃河上的羊皮筏子的并加以簡要說明)
三、小結課文
1、指導完整的朗讀課文(教師逐節朗讀課文)
2、質疑問難:初步學習了課文,你覺得還有什么問題嗎?
四、學習詞語
1、出示詞語
筏子 艄公 竹篙 沉著 波浪滔滔 驚濤駭浪 如履平地
激流 險惡 贊頌 嘗試 提心吊膽 膽戰心驚 濁浪排空
。1)指名讀
。2)領讀
。3)找出上述詞語中表示"害怕"的詞語,你還能說出那些近義詞。
2、完成課后的練習2
五、課堂作業
1、抄寫詞語
六、課外作業
1、熟讀課文
2、在人與外界的各類挑戰中,除了課文中介紹的羊皮筏子上的艄公以外,你最敬佩哪一種人,請你收集一些介紹他們的有關資料,準備在下一堂課上交流。
。ń處熯\用多媒體出示一些人在征服自然、挑戰自我過程中的一些圖片,并作必要的提示。)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喚起記憶
1、課前板書:黃河的主人
2、師:同學們,通過上一課的初步學習,你了解了些什么?(板書:艄公)(課文介紹了在波濤洶涌的黃河上,一位艄公撐篙駕著羊皮筏子送五位乘客渡黃河的事。)
二、學習第一部分,體會黃河上羊皮筏子的驚與險
1、同學們,課文一開始,作者就把我們帶到了奔騰不息、洶涌咆哮的黃河邊,請大家看畫面,不僅要仔細觀察,而且要用心感受。演示多媒體:(遠景)洶涌激蕩的黃河水、震耳欲聾的波濤聲。
2、師:看了這幅畫面,假如讓你給畫面配音的話,你該誦讀課文的那一部分,又該怎樣誦讀讀?先自己練讀,然后交流。
3、指導朗讀第1自然段。
指名讀--評價:是否感受到"膽戰心驚"--再指名讀--集體讀
4、多媒體出示:在洶涌的激流里的一葉筏子。
。1)師:請你練讀下一個自然段,然后給這一幅畫面配音。(指名讀)
。2)在原來的畫面上出示第二自然段的文字,讓學生再仔細讀一讀,然后談談讀后的感受。
。3)(多媒體去除配音,只保留畫面。)交流感受,讓學生暢所欲言,并讓學生說一說重點是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的,教師隨機點撥評價,并指導學生朗讀相關句子。
。◤南铝性~語中可以讓人著重體會到黃河的洶涌險惡?qut;洶涌的激流"、"整個兒吞沒";那東西的渺小無助:"小"、"輕"、"浮"、"小小";作者為那東西的強烈擔憂:"突然"、"強磁力"、"吸引")上列引號中的詞語點擊時多媒體設計成另一種顏色。
。4)指導集體有感情的朗讀,要讓人感受到黃河的兇險無情,那小東西的渺小危險和作者的深切擔憂。
5、指導朗讀第3自然段。
。1)師過渡:同學們,作者遠望時,看到的僅僅是一樣東西,即使如此,作者已經為這樣東西而擔心害怕,那么,當他定睛細看時,發現這東西上面坐著的竟然是人,這時,作者的感情又會變成什么樣子呢?
請你找出相關的文字讀一讀,再談談體會。
。2)指名朗讀--評價--再指名朗讀(教師可隨機點撥)(1、3句帶感嘆號的句子重點指導朗讀)
教師要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來體會感情:那小東西上坐著的竟是人,而且有六個人,黃河的水那么湍急,人就像貼在水面上漂流。作者既覺得不可思議,又為他們擔驚受怕。(必要時教師可以范讀)
。3)師:此時作者的心情你可以用什么詞語來形容?(提心吊膽、擔驚受怕、十分擔心、異常震驚、驚恐不已、膽戰心驚……)
。4)指導集體有感情的朗讀,去體會作者當時的心情。
三、學習第二部分,體會艄公的大智大勇
1、過渡:同學們,在作者這樣的心境下,你再讀讀下面這個自然段,你是否能夠發現什么問題?
。1)出示:(第6自然段)"我不禁提心吊膽,……瀏覽窗外的景色。)
。2)學生邊讀邊思,然后引導提問。學生可能會問:
、僭谌绱宋kU(危急四伏)的黃河上,乘客為什么還在談笑風生?(核心問題)
、谟"小心"和"大膽"來同時形容艄公的行為,是否矛盾? ……
2、自主合作探究
。1)師:同學們,你想用什么辦法來解決這幾個問題?(讀書、結合上下文、獨立思考、跟同學討論……)
。2)下面就用你喜歡的方式去解決這幾個問題。教師鼓勵學生在讀書思考的同時自由地尋找自己的交流伙伴。
3、集體交流,鼓勵學生暢所欲言。
。1)組織大家交流討論,合作小組推薦一名代表來匯總小組的意見。比一比哪個小組交流得最好。
。2)交流中可能學生會得出如下結論:(教師還要讓學生說說是從哪些文字中得出如下結論的。)
、俪丝筒皇堑谝淮巫蚱しぷ,已經有了一定經驗。
、诔丝蛡兌挤浅5挠赂,他們不懼怕黃河的險惡。
、鬯麄冎吏构苡旭{筏經驗,不會出任何危險。
、芤驗轸构且粋大智大勇的人,他一定會戰勝驚濤駭浪!
。3)重點指導朗讀描寫艄公的句子。
4、重點學習最后一個自然段,加深領悟
。1)師:同學們,此時你想對羊皮筏子上的艄公說些什么話?(多媒體出示羊皮筏子上的艄公畫面)(在暢所欲言的基礎上最好能抓住課題闡述)
。2)作者是怎么贊頌艄公的呢?多媒體出示:(在原有畫面的基礎上出示):"羊皮筏子上的艄公……成為黃河上的主人。"
。3)誰能替作者來贊一贊羊皮筏子上的艄公。
、僦该首x--學生相互評價--在指名讀
、诩w朗讀這段話(愿意贊一贊這位艄公的同學一起站起來贊一贊)
、鄢鍪咎羁疹}
"羊皮筏子上的艄公,更值得敬仰和贊頌。他站在__________________,面對著_____________,身系_________________,手里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他憑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戰勝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為______________。"
。ㄒ髮W生熟讀成誦:熟讀--指名說)
板書:驚濤駭浪 如履平地
師:黃河上驚濤駭浪,可我們的艄公卻如履平地,他真不愧為黃河的主人。
四、小結全文,深化主旨
1、師:同學們,學到這兒,老師想起了一句格言(板書: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我們人在跟險惡的自然環境的搏斗中才能顯示出自己的英雄氣概。同學們,從黃河的艄公身上你還能想到哪些人?口頭交流一下。
2、師小節:同學們,我們再一起來讀一讀課文的題目--黃河的主人(集體讀)。奔流不息的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它不僅孕育了千千萬萬中華兒女的生命,而且更塑造了千千萬萬中華兒女的聰明智慧和精神品格。黃河上的艄公就是其中的一個縮影。愿艄公的形象能給我們永遠的啟迪,愿艄公的智慧和精神能在我們中華大地上代代相傳,就像黃河水一樣奔騰不息。
3、課文學完了,你還有什么話想說或者還有什么問題要問嗎?
五、課外作業
下列兩道題目中任選一道:
1、在人與外界的各中挑戰中,除了課文中介紹的羊皮筏子上的艄公以外,你最敬佩哪一種人,請你收集一些介紹他們的有關資料,在了解的基礎上仿照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的寫法贊一贊他。
2、在當今現代交通工具異常多樣和不斷涌現的時代,原始落后的羊皮筏子是否可以退出歷史的舞臺?圍繞這個論題去收集資料,分析整理,得出相應的結論。
板書設計:
。ǖ谝徽n時)
黃 河 的 主 人 ?
艄公
羊皮筏子
乘客
。ǖ诙n時)
黃河 驚濤駭浪 滄海橫流
的
主人 如履平地 方顯英雄本色
。构
練習7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處處留心部分
2.理解于象棋的詞語意思,通過誦讀歌訣,初步了解下象棋的規則,感受語文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通過誦讀歌訣,初步了解下象棋的規則。
教學過程:
一、揭題質疑: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一題(處處留心)
1、教學第一部分。
。1)談話引入:同學們聽說過象棋嗎?象棋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棋類運動,它是象征著古代戰場雙方廝殺的一種游戲。我們生活中有些詞語就于象棋。練習中舉了一個例子。請同學們看看。
。2)我們了解了象棋中“將軍”的本意,那么,現在“將軍”一詞常常比喻什么呢?
。3)書中還列舉了一些這樣的詞語,請讀讀這些詞語,想想它們在象棋中是什么意思,現在在生活中又表示什么意思。
。4)除了書中提到的,你還能說出哪些呢?
。5)請選擇其中的一個說一句話。
2、教學第二部分。
。1)同學們會下象棋嗎?下象棋是有一定規則的。(出示歌訣)
。2)能讀懂歌訣的意思嗎?請同學憑借棋盤講解。
。3)一首簡單的歌訣,讓我們對象棋的競賽規則有了初步的了解。我們在朗讀的時候有什么感覺呢?
。4)欣賞朗讀。
3、教學第三部分。
。1)胡榮華是我國著名的象棋大師。為什么這樣說呢?請讀讀短文。
。2)在這段話中有一組近義詞,你發現了嗎?它們可以調換嗎?說說理由。
。3)“蟬聯”這個詞,根據上下文來猜測意思。再查查詞典。
4、總結、評議。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讀讀背背。
2熟記八個詞語和《古今賢文.合作篇(下)》。
3 寫好鋼筆字,知道上下都有鉤時,下鉤包住上鉤。
教學重點:
熟記八個詞語和《古今賢文.合作篇(下)》。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二、教學第二題(讀讀背背)
1、熟記詞語
。1)先讀讀詞語,讀準字音。
。2)借助字典,了解詞語意思。
。3)交流匯報,并體會每排兩個詞語在意義上的聯系。
。4)學生練習朗讀和背誦。
2、背誦《古今賢文.合作篇(下)》
。1)回憶《古今賢文.合作篇(上)》
。2)學生自讀《古今賢文.合作篇(下)》
。3)這段中的句子,有的來自古詩,有的來自民間諺語。
你能讀懂哪些句子呢?
。4)除了文中介紹的句子,你還知道哪些關于“合作”的名言呢?
3練習朗讀、背誦。
分組背 提名背 齊背
三、教學第三題(寫好鋼筆字)
1、認讀“犯、飽、它”三個字,觀察字形,說說異同。
2、觀察字帖,讀讀“小竅門”,領悟其中的規律。
3、學生練習描紅,教師巡視指導。
4、展示具有代表性的學生習字,及時小結。
四、總結、檢查。
五、布置作業:
背誦、默寫八個詞語和《古今賢文.合作篇(下)》。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練習口語交際,學會傾訴煩惱。
2、學寫毛筆字。
教學重點:
練習口語交際,學會傾訴煩惱。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背誦成語
2、背誦《合作篇》
二、導入新課
三、教學第四題(口語交際)
1、談話引入:同學們,在生活中風們會遇到一些煩惱!靶⿶罒峋”開通了。我們可以通過熱線跟主持人通話,把不愉快的事說出來,從而得到幫助。
2、那么,在傾訴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呢?(表達清楚,說清煩惱的原因;有禮貌,言辭誠懇……
3、作為“小煩惱熱線”的主持人要注意什么?(耐心、誠懇……
4、同桌試著扮演角色進行口語交際。
5、全班同學進行交流,并評議。
6、小結:在生活中有煩惱是正常的,我們有很多解決的方式,在傾訴時,都應做到尊重、有禮有節。愿同學們都能做一個善解人意、天天快樂的孩子。
四、教學第五題(學寫毛筆字)
1、觀察“國、區”兩字,說說它們不同的部首。
2、學生觀察兩個部首的書寫示意圖。
3、教師示范講解方框兒、三框兒。
4、學生練習、反饋,發現問題再指導。
5、教師示范寫“國區”,提示部首與其他筆畫之間的關系。
6、學生練習書寫“國、區”兩字。
7、展示優秀書法作業。
五、布置作業。
練習毛筆字
5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6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讀寫生字新詞。
2、朗讀課文,學習運用抓住重點詞體會課文內容的方法,了解壁虎的特點和生活習性。激發學生愛科學的興趣。
3、揣摩作者的寫作方法,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了解課文介紹的壁虎的有關知識,體會課文的表達方法。
課時劃分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根據掛圖簡介壁虎,交流課前查閱的資料
1、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有關壁虎的常識性課文,請用一句話把你眼中的壁虎向大家介紹一下。
2、請同學們互相交流一下自己在預習過程中搜集到的資料。
3、好,我們今天進一步學習有關壁虎的生活習性等方面的知識。
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讀準字音
1、自讀課文,畫出生字新詞。
2、抽生讀課文,注意準確、流利。
三、再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1、自讀自悟:課文介紹了壁虎的哪些特點?可分為幾個部分?
2、小組討論,交流,師巡視指導。
3、派代表匯報學習結果。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自主學文,了解特點
你對課文的哪部分感興趣?可自由組成學習小組選擇其中一個部分展開學習,注意用上以前我們學過的學習方法。
1、復習學習方法:如“一邊讀一邊想的方法”、“抓重點詞句法”、“反復朗讀,讀悟結合法”等。
2、自選學法自由組合合作學習。
二、匯報交流,深入理解
1.從壁虎的外形,你體會到了什么?
2.從哪些地方你體會到了壁虎確實是名副其實的虎將?
(1)捕捉蚊子、蒼蠅、飛蛾。抓住描寫壁虎動作的詞,如“伸長”、“躍起”、“張開”、“吐出”等分析體會。
(2)捕食蝎子。抓住“面無懼色”、“毫不在乎”、“大發虎威”、“縱身一躍”等詞進行體會。
(3)用同樣的方法體會壁虎胃口很大、能飛檐走壁、巧妙避敵、喜歡清靜、機警的特點。
3.可借助多媒體教學,重點理解第六段。
(1)讀讀畫畫:這段是圍繞哪句話寫的?用橫線勾出來。
(2)可借助媒體演示體會壁虎是怎樣“丟卒保帥”的'。
(3)多種形式讀,體會壁虎的機靈可愛。
4.借助多媒體教學,體會壁虎冬眠的情景,說說哪些動物也像壁虎一樣冬眠。
5.總結交流、讀寫結合。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說說壁虎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留心觀察、抓住事物特點進行敘述的方法。
(3)讀寫結合:運用本課所學方法,觀察、描寫自己喜歡的一種小動物。
板書設計
吞食蟲子
捕食蝎子 名副其實的虎將
胃口大
10 飛檐走壁的虎將 飛檐走壁
巧妙避敵 大自然的神奇
靜靜冬眠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7
一、教學目標
1.學會12個生字(其中3個多音字“著zhuó”“轉zhuàn”和“看”kān)及新詞,認讀7個字。
2.學習辨析“同音字”與“形近字”。
3.繼續學習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詞句的方法。
4.朗讀課文。
5.了解課文內容,懂得自覺遵守法規。
二、教學重點
了解小女孩是怎樣自覺遵守交通法規的。
三、教學難點
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能夠如此自覺遵守交通法規的人,就是一個文明的人”這句話的意思。
四、查閱資料
搜集有關新加坡的資料
五、教學具準備
課件
六、教學課時數
2課時
板書設計
環境小女孩表現
天氣傾盆大雨任憑打濕衣衫
紅燈亮等綠燈亮才過路口
路口無交通警察
無汽車駛過
行人不多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12個生字(其中3個多音字“著zhuó”“轉zhuàn”和“看”kān)及新詞,認讀7個字。
2.學習辨析“同音字”與“形近字”。
3.讀熟課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齊讀課題,什么是見聞?看到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
師:作者到了新加坡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又有怎樣的感受呢?相信學完課文,你一定能弄懂這些問題。
二、初讀課文,達到正確、流利有感情:(11’)
(一)同學們自己讀課文,要求讀正確流利。
(二)檢查學生讀書情況。把字音讀正確。
四、檢查自學學習生字新詞:(20’)
(一)讀生字組本課詞語。
(二)哪些字在寫時應該注意什么?
旅留遵
(三)對于哪些字你有好的記憶方法?
(四)多音字組詞。
Zhuó(衣著)zhuǎn(轉身)kān(看守)
著轉看
zhe(看著)zhuàn(轉動)kàn(看見)
(五)選字填空,再說說你發現了什么。64頁。
五、讀課文,提出不懂的詞語。
六、作業:1、抄生字詞。2、讀課文。
教學反思:生字的書寫學生有一點難度,對于多音字的教學方法多樣,學生能夠基本掌握。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19新加坡街頭見聞,齊讀課題
師: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初步體會新加坡城市交通管理得好。
(一)自由讀課文,想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二)讀后填空。
一天清晨,下起了傾盆大雨,當時街頭沒有______,也沒有______________,可小女孩任憑大雨把衣衫打濕,也__________________.
(三)讀了這個小故事,你有什么想說的?
生肯定有兩種意見:一是認為女孩模范遵守交通法規,是個高度文明的人;二是認為小女孩太傻了。
三.展開辯論“小女孩究竟是傻,還是一個自覺遵守交通法規,是文明的人?”從而深刻了解課文所講明的意義。
1.正反雙方,馬上要展開辯論了,為了更好地說服對方,你們要從課文中找依據,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畫出有關的句子,并把自己的理解做簡單的批注。
2.同樣意見的人自愿結組討論。
3.辯論開始。在學生辯論時,教師適時點播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句子,體會其表達的含義。
△一個穿著普通的小女孩,正站在路口斑馬線的紅燈前,一動也不動地等待著,此刻周圍既沒有交通警察,也沒有汽車行駛。而她只打了一把很小的雨傘,任憑大雨把衣服打濕打透,直到紅燈滅,綠燈這亮起來,才慢慢地沿著斑馬線穿過路口。
。1)生可能抓住既沒有……也沒有……來說女孩傻,也可能抓住這句話說小女孩是個文明的人。
。2)在辯論中師:沒有警察說明沒人看管,沒有車輛通過,說明沒有危險,在沒人看客又沒有危險的情況下仍等到綠燈亮才走,說明她就是一個高度自覺的'人。
。3)指導朗讀這句話。
4.小女孩僅僅是新加坡千百萬個城市市民中的一個,你認為其他的人也會像她這樣嗎?請你讀書找出根據。
5.生讀書批注
6.交流。
理解下面兩句話:
“既然紅燈亮著,怎么可以跑過路口去呢?”
。1)這句話什么意思,把它變成句號說一說。
。2)課文中為什么用“?”呢?你覺得哪個標點好。(“?”加強了語氣)
。3)指導朗讀這句話。
“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就讓我們這樣做!
A你從這句話體會到了什么?“這樣做”“怎樣做?”
B朗讀這句話。
7.聽了吳小姐的話,親眼看了小女孩的一舉一動又親自體會到了新加坡城市的一切,你樣這個城市,這里的人民呢?
新加坡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加坡的人民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朗讀全文,再次體會這里的文明。
五.作業
(一)自讀課本相關課文讀。
(二)朗讀課文,摘抄自己感受深的句子。
教學反思:學生能夠理解課文的最后一句話,在學習中感受到,應該自覺的去做,這樣才能是一個文明的人。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8
一、復習
1.提出問題、感悟文意
g)找出自已不懂或不明白的地方,提出問題同桌(小組)討論。
2男女互動學習。先由一位男同學代表男生把自已不懂或不明白的問題提出來,再由一位女同學來幫他解決問題;女同學把問題解答完了再反問那一位男同學是否明白了,這位男同學或其他女同學可用書本里的語言、或用自已從收本上知道答案證明自已說的是對的。教師從旁相機點拔,形成一種人人參與、大家互動、氣氛高漲的學習氛圍。
如:(1)男:
我不明白為什么小白兔聽見湖中傳來“咕咚”一聲便嚇得撒腿就跑?它為什么不回頭看看是什么?
女:
因為小白兔的膽子很小。
男:
我還是不明白。
其他女同學可補充。
。2)女:為什么猴子、小鹿、松鼠也跟著他們跑了起來。
通過男女同學互相提問、互相解答的學習形式,老師從旁相機指導,使學生明白,小兔、猴子、小鹿、松鼠它們沒有弄清楚事情情的真相,輕易相信別人:而猴子能對事情問個明白、弄清楚真相,不隨便相信別人。
二、品讀句子、讀書明理
a)課件出示,兔子、狐貍、猴子、小鹿、松鼠、獅子的對話,讓學生選擇自已喜歡的一組句子練習讀好。
b)通過請某某聽我讀、我能讀好、我想聽某某讀、師生、男女、小組賽讀等多種形式的訓練,讓學生讀出小白兔害怕的語氣,狐貍、猴子第一次說話也是害怕的`語氣,猴子奇怪、認真的語氣。
c)思想感悟。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讓學生懂得無論做什么事要弄清事情的真相,不要盲目相信別人。
三、小組合作、演演故事
1、讓學生自由找伙伴組合表演。
2、同步練習:
bǎ xià mian de yīn jié bǔ chōng wán zhěng
一把下面的音節補充完整。
kàn pīn yīn xiě hàn zì
二、看拼音寫漢字。
jìn chū xiǎo māo mí lù huān lè qí zhōng( )( )( )( )( )
bǎ xià mian de zì jiā shang bù tóng de bù shǒu zǔ chéng xīn zì,zhài fēn bié zǔ cí.
三、把下面的字加上不同的部首,組成新字,再分別組詞。
小結: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讓學生懂得無論做什么事要弄清事情的真相,不要盲目相信別人。
板書:24、咕咚
湖響聲
兔子喊咕咚來了
動物喊跑
獅子要看
結果木瓜掉下的聲音
后記:
1.根據童話故事的特點,教學設計>教學設計力求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誦讀中識字、感悟和思考。
2.這節課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讓學生懂得了無論做什么事,都弄清事情的真相,不能隨便聽信,不要盲目相信別人。
3.通過提出問題進行討論,找答案、思想感悟。再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讓學生懂得無論做什么事要弄清事情的真相,不要盲目相信別人。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9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感悟愛因斯坦平凡而偉大的品格和關愛孩子、樂于與孩子相處的一顆童心。
教學重點
通過讓學生自主閱讀,使學生在整體把握課文的基礎上,加深對課文內涵的理理解。
教學難點
通過朗讀,通過對語言文字的理解,來體會愛因斯坦對科學事業的執著追求。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同學們,你們想成為成功人士嗎?那么,請記住這條秘訣吧。ǔ鍪久裕撼晒=艱苦的勞動+正確的途徑和方法+不說空話)
。▽W生齊讀名言)
2、知道這句名言出自哪位名人之口嗎?
生:這是大科學家愛因斯坦的名言。
。ò鍟簮垡蛩固梗
3、能向大家簡單介紹一下你所了解的愛因斯坦嗎?
4、同學們知道的可真多呀!今天,我們就來學一篇有關他的文章。
。ò鍟暾n題:愛因斯坦與小女孩)
。R讀課題)
5、看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嗎?
。◣熢谡n題處適時打上大小不同的?)
過渡: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來讀讀課文,找找答案吧!
“揭示課題”這一環節對整堂課的教學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因為“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針對學生好勝的心理,由“揭示成功秘訣”的“名言”引出“名人”——愛因斯坦,讓學生介紹一下愛因斯坦,對其有個大概的了解,初步奠定情感基礎。第二步讓學生在“無疑處生疑”,在你問他問大家問的熱烈氛圍中進入到課文的情境中,意在激發學生主動去探求知識的欲望,吸引著學生非讀下去不可。
二、檢查朗讀情況,反饋自讀效果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看看他們之間到底發生了什么事?
。▽W生自由朗讀課文,師巡視。)
2、誰愿意讀給大家聽?愿意讀哪部分就讀哪部分,我們其他同學可以來當小評委。
。ㄖ该止澙首x課文,相機正音再讀)
3、請我們的小評委們作一番評議吧!當然,可以是值得發揚之處,也可以指出欠缺地方。
4、 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大家可自由發表觀點。
。▽W生針對課題疑問交流初讀感受,擦去相應的?)
5、請大家速讀課文,找出愛因斯坦與小女孩三次交往的起止。
6、(生速讀課文找出有關段落,交流三次交往的起止)
[“初讀”階段留足讀書時間,讓學生充分地讀書,扎扎實實抓好“初讀”,完完全全讓學生“自讀”,使閱讀教學的過程真正變成學生與文本對話的過程。課堂上呈現了互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狀態,學生成了真正意義上的主體。]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聯系上下文,整體把握課文
1、請大家再讀讀每次相遇的第一句話及最后一部分的第一句話,相信聰明的你一定會有新的發現的。
。ǔ鍪舅木湓挘孩1940年的一個下午,一個12歲的小姑娘邊走邊玩,一下撞上了迎面而來的一個老人。②第二天,女孩又遇上了那老人。③第三天下午,愛因斯坦在路邊等待放學回家的小姑娘。④從此,小姑娘每天放學回家,都要到愛因斯坦的工作室坐坐。)
2、學生交流發現(要點:a、第一段是說小女孩“撞”上了一個老人;第二段寫女孩又“遇”上了那位老人;第三段寫愛因斯坦在路邊“等待”小女孩。 b、 這四句話有時間先后的順序:一個下午、第二天、第三天下午、從此……)
3、你很會動腦筋。還有不同的體會嗎?
生:第一次是小女孩無意撞上愛因斯坦的;第二次是小女孩主動向他問好的;第三次是愛因斯坦專門邀請小女孩去作客的;第四次說小女孩每次都要到愛因斯坦工作室坐坐。
板書如下(用箭頭表示關系):
撞
。◥垡蛩固褂鲂∨ⅲ
等
3、 聯系前三句,最后一段這句話你是怎樣理解的呢?
。ㄐ∨⑴c愛因斯坦之間由不熟悉,到越來越熟悉)。
a、他們最后熟悉到了什么程度,你是從哪看出來的?
b、你看到了嗎?都看到他倆在做些什么呀?
[教師用抓住段首主題句聯系上下文對照閱讀的方法,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揣摩、發現作者的寫作思路和表達方法,潛移默化地幫助學生從整體結構上把握課文,并用“你看到了嗎?都看到他倆在做些什么嗎?”啟發學生想象,間接地檢查學生對課文的把握程度。]
二、通過朗讀來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通過朗讀表達人物的思想感情。
1、請大家再讀課文,自由選擇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次交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看看能讀出哪些新體會?(學生自找、自讀、自練,準備交流;師來回巡視)
2、交流讀后的'體會
生: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次交往:愛因斯坦在“冷不丁被小女孩一撞”的情況下,“抬起頭,友好地沖小女孩一笑:‘對不起,小姑娘,是我不小心!彼兄鴮捜、坦蕩的胸懷。
師:那就請你來為大家讀一讀這部分吧!
生: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三次交往:愛因斯坦作為世界著名的大科學家,虛心接受小女孩的“教誨”,穿戴得整整齊齊,還在“請”小女孩作客,多么平易近人!我想讀讀這一部分。
。ㄖ笇懈星榈刈x第三次交往的有關句子。)
生: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第二次交往。我最想讀的是“聽了這話,愛因斯坦那深陷的眼窩里突然放射出溫柔的目光,他低頭看了看自己的裝束,兩手一攤,肩膀一聳,沖小姑娘做了個鬼臉:‘你說得對,我是不會對付衣服鞋子這類玩意兒,但愿你肯教我!边@一句。(該生有感情地讀這句)
3、(出示句子:聽了這話,愛因斯坦那深陷的眼窩里突然放射出溫柔的目光,他低頭看了看自己的裝束,兩手一攤,肩膀一聳,沖小姑娘做了個鬼臉:“你說得對,我是不會對付衣服鞋子這類玩意兒,但愿你肯教我!)
a、讀了這句,你體會到了什么?
生:愛因斯坦對小女孩的回答很滿意。
b、他的目光那么溫柔是因為聽到了小女孩在說(引導生齊說:“我說也是嗎,瞧你,穿衣服還不會呢,怎么談得上偉大?”)
。ǔ鍪揪渥樱骸拔艺f也是嗎,瞧你,穿衣服還不會呢,怎么談得上偉大?”)
c、小女孩認為(引導生為反問句換個說法)
生:小女孩是說:“我說也是嗎,瞧你,穿衣服還不會呢,談不上偉大!
4、對此愛因斯坦感到(生說:很欣慰),因為他也需要一種平等的交流,他認為自己碰到了知音。那么,試想一下,在小女孩的想象中,偉人又該是怎樣的呢?
生: 衣著整潔 知識淵博 完美無缺……
5、而眼前的愛因斯坦的裝束卻是(出示圖片),你能用個詞來形容他嗎?
生:衣衫不整。
6、能結合上文說具體些嗎?
生: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長,整個人就像裹在一張大被單里,腳下趿拉著一雙臥室里穿的拖鞋。(出示句子: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長,整個人就像裹在一張大被單里,腳下趿拉著一雙臥室里穿的拖鞋。)
7、你能演示一下愛因斯坦當時的言行舉止嗎?
。ㄖ该硌荩
8、你認為他會對付的又是什么呢?
9、他是怎么對付的?能找出文中的句子讀一讀嗎?
[創設和諧寬松的“心理安全”環境和無拘無束的“心理自由”環境,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過程中解決問題。教學目標對所有學生來說是開放的,學生的需要是真正意義上的教學目標,各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去選擇讀什么、怎么讀,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在學習過程中發揮自己的表達、思考、表演、想象能力。]
三、拓展延伸,豐富課文內涵
1、能說說愛因斯坦對待科學事業的事例嗎?
生:年輕時的愛因斯坦推著兒子的小車在街頭邊走邊思考問題,差點被馬車撞了。
生:在橋頭等一位學生時,愛因斯坦掏出紙進行計算,雨水淋濕了他的衣服也沒有覺察。
生:躺在病床上,朋友問他最需要什么?他雙眼閃亮,低聲說:“我現在只希望有幾個小時時間把一些稿子整理好”;直到逝世前他仍在忘我地工作、工作、再工作……
2、是!愛因斯坦就是這么一位惜時如金的人,他幾乎分分秒秒都用來探索自然奧秘。讀到這,你想對老人說些什么?
生:我想對愛因斯坦說:“你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潛心于科學研究事業,你是我們學習上的榜樣!
生:我想說的是:“愛因斯坦先生,你是那么平易近人,我們敬仰你!”
生:……
3、多可敬可愛的老人,態度又是那么的誠懇,讓我們再次來感受一下吧。R讀第二次交往部分)
[這一環節的設計意在創設實踐情境,讓學生用心傾訴,真情流露,既是心靈的獨白,又是個性的張揚,加深理解和豐富了課文的內涵。]
四、分角色朗讀
1、下面就請大家同桌分角色選讀其中一次相遇。
。ㄍ婪纸巧x)
2、哪一桌愿意讀給大家聽,其他同學當評委。
。ㄖ该纸巧首x)
五、小結:我們只讀了一節課,大家就有那么多的感受和體會,相信通過下一節課的朗讀,定會讀得更好,定會有更多的收獲的。那么,愛因斯坦到底是不是最偉大的人呢?這個問題我們放在下節課討論。
板書設計
。、愛因斯坦和小女孩
衣衫不整\精神憔悴 小姑娘的教誨
愛因斯坦虛心接受 整潔 有精神
。▊ゴ,不拘小節)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0
教學目標
1.會認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驚弓之鳥、魏國、射箭、打獵、大雁、拉弦、大吃一驚、本事、悲慘、愈合、孤單失群、裂開”等詞語,懂得“驚弓之鳥”這個成語的意思。
2.分角色朗讀課文,抓住關鍵詞句,理解課文內容。
3.從課文的學習中受到啟發,懂得只有善于觀察、善于分析,才能對事物有正確的認識;學習對事物進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教學重點
聯系上文理解最后一個自然段更羸說的話。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體驗更羸觀察、分析、判斷、推理的思維過程上。
教具準備
小黑板、生字詞卡片
導 學 過 程
二 次 備 課
預習提綱
1、收集原來學過的成語故事。
2、讀通課文,不認識的字詞利用工具書解決。
第一課時
一、教師引入教學講話,揭示課題
同學們,在兩千多年前,有個叫更羸的人,射箭的本領特別高強,他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使天上飛的一只大雁掉下來。你們相信嗎?這是為什么?通過學習“驚弓之鳥”(板書)這篇課文我們就會明白其中的道理。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詞。
1、自由默讀課文。要求:
(1)一邊讀一邊將遇到的生字、生詞圈畫出來。
(2)把每個自然段用數碼標記清楚。
2、自由朗讀。要求:
(1)看清句子的標點符號,試著讀出說話人的語氣來。
(2)把不理解的詞抄寫在本子上,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
3、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學生朗讀全文,結合正音。
(2)指名學生列舉不理解的詞語,并鼓勵查閱工具書的同學幫助解釋。
4、指導書寫。
三、思考、討論。
1、課文寫到幾個人物?主要寫誰?為什么?(更羸、魏王兩個人。主要人物是更羸,他是“有名的射箭能手”;他只張弓不搭箭就使大雁從半空里直掉下來。)
追問:更羸是怎樣使那只大雁掉下來的?
2、討論:更羸怎么知道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使那只大雁掉下來?
(1)指導學生抓住關鍵句:“一只大雁從遠處慢慢地飛來,邊飛邊鳴!
(2)引導學生揣摩詞語,誘發聯想,進而產生邏輯推理:①大雁一般是成群地飛翔,這里卻是“一只”,說明什么?②“慢慢地飛”又說明什么?為什么用“鳴”而不用“叫”?③學生自由談自己的看法。(不做統一的要求。)
四、齊讀全文,理清敘述的順序。
課文先寫更羸向魏王提出不用箭,只拉弓,大雁就能掉下來;接著試了一下,只拉弓,不用箭,大雁果然從半空里直掉下來;最后更羸介紹他是怎樣知道只要拉一下弓。
第二課時
一、導入。
1、小黑板出示上節課學習的生字詞,檢查正音。
2、說一說課文的敘述順序。
二、講讀全文
1、指名朗讀1~3自然段:
要求有感情,其他同學看小黑板思考問題。
提問討論:
、攀裁词怯忻纳浼苁?這樣開頭有什么好處?學生回答:射箭經驗特別豐富,技術特別好的人。這樣開頭使我想知道更羸是怎樣一個射箭能手。
、朴幸惶,更羸跟魏王到郊外去打獵看見了什么?你怎么知道是更羸看見的?學生回答:“看見一只大雁從遠處慢慢地飛來,邊飛邊鳴”。是更羸指給魏王看的。
、歉c魏王的對話,使你知道了什么?學生回答:知道更羸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這只雁就會掉下來。知道魏王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以為自己聽錯了。
教師過渡語:更羸說的話能實現嗎?請看下文。
2、指名朗讀4~6自然段:
要求有感情,其他同學思考以下問題。
提問討論:
、鸥窃鯓邮鼓侵淮笱愕粝聛淼?那只大雁又是怎樣掉下來的?畫出關鍵詞。
學生回答,老師板書:
更羸:左手拿弓 右手拉弦 嘣 大雁:直往上飛 拍翅膀 掉
、拼笱愕粝潞,魏王的表情怎樣?“啊”這個詞帶有什么感情?學生回答:大吃一驚,有贊嘆之情,有驚奇之情,還有莫名其妙之情。
教師過渡語:
你看到這種情景感到奇怪嗎?請看下文,仔細分析就會明白。
3、默讀第三部分7~9自然段:
思考后討論以下問題:
、鸥趺粗啦挥眉,只要一拉弓,就使那只大雁掉下來?從文中對話中找畫后讀。學生畫后讀:“因為我知道,這是一只受過箭傷的鳥”。
、评斫庾詈笠粋自然段:
、偬釂枺哼@一自然段共幾句話,哪些講的是看到的聽到的?哪些講的是他分析的?學生回答:共四句。第一句話講的是看到的、聽到的`。后三句講的是他分析的。
、谒窃鯓右徊讲椒治龅?你覺得他的分析有道理嗎?正確嗎?教師導讀并板書:
飛得慢──因為受過箭傷,傷口沒愈合,還在作痛。
叫得慘──離開同伴,孤單失群,得不到幫助。
學生回答:分析有道理。因為前面的事實證明了“拍了兩下翅膀”說明大雁在使勁!爸钡粝聛怼闭f明大雁一點也不能飛了,這與更羸說的傷口又裂開了掉下來是一致的,他的分析是正確的。
、钦胰煌瑢W分別朗讀最后一自然段:
全班同學共同體會文章是怎樣將這段話寫清楚的。
4、分角色朗讀課文,教師總結,引導學生悟出道理,理解“驚弓之鳥”這個成語。
從課文前后聯系中我們發現,更羸說的每一句話都是有根據的、正確的。那么你認為他是射箭能手嗎?你是只佩服他不用箭只拉弓使大雁掉下來嗎?(學生回答:不是)那是什么?學生回答:我佩服他會觀察,同時會分析。
教師總結:
對,我們平時就要養成觀察的習慣、分析的習慣,同時隨著知識的增多,更要學會善于觀察、善于分析。這樣才能使自己的結論趨于正確。今天,我們學習了“驚弓之鳥”請你們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個成語的意思。
學生回答:被弓箭嚇怕的鳥,比喻有的人受過驚嚇,遇到一點情況就害怕得了不得。
三、根據板書情況進行復述練習
要求:復述表情要自然,不要背書?捎棉D述方法,講給別人聽。
四、作業
將成語講給父母聽,評價反饋。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1
學習目標:
1、會認“娶、逼”等7個生字,會寫“淹、官”等14個字,正確讀寫“管理、田地”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讀好對話,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
3、了解課文主要內容,體會西門豹是怎樣勇于破除迷信、為民除害的,受到破除迷信、尊重科學的教育。
課前準備:
1、收集關于西門豹的資料。
2、投影片。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觀察掛圖(或播放課件),說說圖中人物及其神態、動作。
2、揭題談話。你知道西門豹為老百姓做了哪些好事嗎?是從哪里知道的?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自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讀準字音!熬I”是翹舌音,“尚”是后鼻字,“麻煩”的“煩”讀輕聲。
認清字形!扒笔巧舷陆Y構,“灌”是左右結構,不要和“罐”相混,注意“溉”與“概”的區別。
2、自讀課文,想想課文講的是件什么事,這件事的起因、經過、結果是怎樣的。
讀后小組討論、交流。教師相機輔導,理清課文脈絡。按“摸清底細、破除迷信、興修水利”的提示,找出課文中相應的部分。
三、課文釋疑,學習“摸清底細”部分(第1~9自然段)
1、帶著問題默讀。
問題:西門豹到了鄴這個地方以后是怎樣“摸清底細”的?讀后開展合作學習,共同探討四次問答的內容。
2、在學生自讀、討論及教師點撥的'基礎上,概括出西門豹四次發問的主要內容
。1)了解原因。
。2)了解作惡的壞人及其頭目。
。3)了解受害者。
。4)了解漳河的情況。
3、分角色朗讀四次對話。
4、引導學生探究。
。1)從哪里可以看出西門豹已“摸清底細”?他為什么要這樣做?
。2)西門豹說“河伯還真靈啊”,你認為他真這么想嗎?為什么?
。3)西門豹說“我也去送送新娘”,他真的是去“送”新娘嗎?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2
一、教學目標:
1、從小女孩交樹種、推想她撿樹種的具體描述中,體會小女孩做事認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贊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2、學習抓住人物外貌、動作、語言、神情細致描寫,表現人物特點的寫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認識“槐、摻、澀、撩、俊”等5個生字,會寫“摻、澀、褲、兜、愧、俊、撐、掠、惟、恐”等詞語,并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詞義。
二、教學重點:
從小女孩交樹種、推想她撿樹種的具體描述中,體會小女孩做事認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贊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難點:
學習抓住人物外貌、動作、語言、神情細致描寫,表現人物特點的寫作方法。
四、教學準備:
演示文稿(字詞卡片)。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ㄒ唬┟鞔_本單元學習任務。
1、導語:今天,我們開始新學期第一個單元的學習,在這個單元,我們將讀到哪些有趣的文章呢?還要掌握哪些讀懂課文的本領呢?讓我們一起打開書,讀一讀“單元導讀”吧!
2、學生自主讀“單元導讀”。
3、交流體會。
4、引導學生提煉學習目標。
。1)學會體會情感的方法。
。2)學習做人做事的道理。
。ǘ┱勗捯。
1、板書課題,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見過種子嗎?看看這兩包樹種,說說有什么不同?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第一課《種子》。
。ㄈ┳宰x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教師提醒學生借助拼音把字音讀準,把句子讀通順。
2、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誰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ㄋ模⿲W習生字、新詞。
1、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出生字。
2、讀準生字字音,認清字形,同桌合作識字。
3、學生交流識字方法。教師針對學生容易讀錯和認錯的字作適當指導。
4、認讀詞語,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詞義。
摻雜、羞澀、慚愧、凝望、惟恐、小心翼翼。
。ㄎ澹┚毩暲首x,初步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
1、根據投影出示的內容,練習按事情發展的順序,用歸并自然段的方法給課文分段。投示出示:根據下面的意思把課文分成三段。
。1)望著交上來的樹種,我想說點什么。
。2)小女孩交的樹種不多,卻是經過精心挑選的。
。3)“我”深受感動。
各組討論后,在全班匯報。各組派代表發言,如果有意見分歧,老師可以適當點撥:先找出重點段,即哪幾個自然段是描寫小女孩交樹種的?讓同學再討論。
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將課文分為三段。
第一段是課文的第1自然段,寫每個同學交來的樹種都挺多,我想說點什么。
第二段是課文的第2~8自然段,寫班上一個女孩交的樹種不多,卻是經過精心挑選的。
第三段是第9自然段,寫“我”和全班同學深受感動。
。┚毩暲首x課文。
1、輪讀。
2、自由練讀。
3、同桌互讀。
。ㄆ撸┎贾米鳂I。
1、抄寫生字,把學會的新詞放入“詞語花籃”。
2、繼續練習有感情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ㄒ唬┱勗拸土晫。
1、請同學們回憶一下,《種子》這一課主要寫了什么事?
2、讀課文。
。ǘ┘氉x課文,感悟理解。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自由讀第一段,說說讀懂了什么?
。2)見到同學們交上來很多樹種,我準備說點什么,老師會說什么呢?為什么?
經過教師的啟發引導,使學生明白:因為“講桌上堆放的洋槐樹籽有淺黃的,甚至還有豆綠的。籽粒里摻雜著莢皮和角柄!薄皽\黃”、“豆綠”什么意思?說明從顏色上看出種子不成熟,不飽滿!皳诫s著莢皮和角柄”寫出了從成色上看不純,雜質多。一些同學只追求上交的樹種的數量,而不注意質量。
2、學習第2—8自然段。
。1)默讀,思考:小女孩交的樹種和大家的有什么不同?
。2)默讀課文第二段,思考:從書中找出描寫小女孩的外貌、動作、語言的句子,談談你的感受,同學邊說教師邊板書:
、偻饷玻郝詭邼、低下頭(感到愧疚)臉刷地紅了站著(深深自責)。
、趧幼鳎禾统、展平、凝望、抖(認真專注)。
、蹣浞N:一般大小、飽滿、烏黑光澤(精心挑選)。
。3)你們喜歡這位小女孩嗎?為什么?有感情地朗讀。
。4)為什么小女孩的種子少,卻令我很感動?用“因為……所以……”說說。
3、學習最后一段。
。1)有感情地朗讀。
。2)說說從全班同學的神態和那位老師的動作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ㄈ┓e累語言。
1、自由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把自己喜歡的句子和段落多讀幾遍。
。ㄋ模╈柟躺、新詞,指導書寫。
1、讀生字卡片、詞語卡片。
2.指導書寫。
。ㄎ澹┛偨Y全文,深化體會。
如果你是這個班集里的一員,你會對小女孩說些什么?
。┎贾米鳂I。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3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體會父親的深刻含義,教育學生做事要有信心,要盡自己最大的努
力。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3、認識“逞、崎、嶇、煌”4個生字,會寫“斯、凝、煮、蟬、哲、燃、煌、智、
慧”9個字,要求掌握的詞語有“煮熱、燃起、燈火輝煌、智慧”等。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理解父親說的話的含義。
【教學難點】結合重點詞句理解父親和我的三次對話,背誦課文的最后一自然段。
【教具】
1.多媒體課件
2.搜集有關描寫山的詩句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預習提綱
二、展示交流
。ㄒ唬┏鍪菊n件,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很多同學都有過爬山的經歷,也寫過爬山的周記,老師想問問同學們爬山給你最大的感受和收獲是什么?
談談你的父親說過什么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為什么印象深刻。
2.今天我們來了解一對父子,聽聽他們在爬山的過程中有什么深刻的對話。
3.板書課題,齊讀。
。ǘ┏踝x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朗讀課文,提示學生做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完后,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事,自己知道了什么。
。ㄈ⿲W習生字、字詞。
1、圈畫生字和要求掌握的詞語,讀一讀,記一記。
2、引導學生理解詞語的意思(按預習筆記
。ㄋ模┘氉x課文,感悟理解
1、默讀課文,找出父親說的話畫上記號,說說父親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情況下說出這些話的。
2、理解父親第一次說的話。
。1)齊讀
。2)說說“我們”爬山與別人有所的不同。
。3)“征服”還可以換成別的詞?“征服山”和“征服自然”各是什么意思?
。ㄎ澹┲笇鴮懮。重點指導斯、凝、煮、燃、慧”。
三、檢測反饋
1.課件出示詞語、生字
2.流利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預習提綱
二、展示交流
。ㄒ唬├^續細讀課文,感悟理解
1、理解父親第二次說的話
。1)在課文中找到父親第二字說的話,并指名朗讀,學生在朗讀過程中,讓其他同學思考。
。2)學生帶問題思考說說父親的話強調的是什么?小組討論,選出代表發言。
。3)你能舉一個自己盡力做一件事的例子嗎?
2、理解父親第三次說的話
。1)齊讀本段課文。
。2)小組討論
A父親為什么要說這些話?
B說說這位父親的話給你什么啟示?
。3)把父親三次說的話連起來讀一讀。
3.齊讀最后一段,回答有什么新的感悟,說說學到了怎么樣的智慧,并指導背誦最后一自然段。
4.有感情的朗讀全文。
三、檢測反饋
1、鞏固生字、新詞,同桌互相檢查認讀。
2、拓展。讓學生走進大自然,欣賞大自然,看一看大自然有哪些美景,聽一聽有哪些美妙的聲音,然后用心去體會,用大腦去思考。
四、板書設計
爬山
不重要爬到山頂
重要是否盡了力
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重在說理,把樸素而深刻的.道理寓于具體的事例之中。通過對本課的學習,不僅使學生獲得語文知識和技能,而且能啟發學生的思想,陶冶他們的情操,讓他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從中學習做人的道理,從而形成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對于學生來說,爬山并不是一件陌生的事情。很多同學都有過爬山的經歷,也寫過爬山的周記。教學伊始,我創設情境,讓學生回顧自己的爬山感受,奠定學生學習課文的認知、情感的基礎。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4
[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15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明白為什么作者對母雞的態度會發生巨大的變化,從而懂得母愛的偉大。
3.對比老舍的《貓》,體會兩篇課文在表達上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處。
[教學重難點]
為什么作者對母雞的態度會發生巨大的變化,從而體會到母愛的偉大。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朋友——母雞。(出示母雞圖片)母雞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小動物,說說它給你留下過什么樣的印象。
在老舍筆下這又是一只怎樣的母雞呢?讓我們走進課文看看吧。(師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在學習課文前,老師先來檢查下你們預習的情況,我們先來讀讀這些詞語。(課件出示詞語)全班齊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2.聽課文朗讀錄音,找出作者對母雞兩種不同的情感態度。
3.學生匯報。(我一向很討厭母雞——我不敢再討厭母雞了)
4.生齊讀這兩句話,請你們根據這兩句話把課文分成兩個部分。(指生答)
5.會學習的學生會思考,會思考的學生會提問。讀到這里你有什么疑問?
三、學習感悟“討厭母雞”的段落
1.請大家默讀第1—2自然段,思考:“我”為什么一向討厭母雞?
。1)學生匯報,隨機出示句子,邊匯報邊指導朗讀。
。2)理解詞語:沒完沒了、如怨如訴。
2.師問:它真的是一只令所有人都感到()的母雞?生(討厭)
。1)指生讀。(指導朗讀出討厭的語氣)
。2)齊讀。
3.母雞一開始“令人討厭”,表現在哪幾個方面?
四、布置作業
1.抄寫本課生字詞。
2.畫出“我”對母雞的態度前后變化的句子,說說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作者為什么一向討厭母雞,作者后來為什么又不敢再討厭它了呢?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
二、研讀“不敢再討厭母雞了”的段落
1.作者為什么后來又不敢再討厭它了呢?
2.母雞的負責、慈愛、勇敢、辛苦在課文的第4—10自然段列舉了很多具體事例,請以同桌為單位,小組合作學習。
3.匯報交流一:哪些句子體現母雞的負責?
。1)課件提示“挺著”。
引導理解:“它總是挺著脖兒”,這個樣子看上去好像是在告訴所有的人什么。
。2)課件提示“警戒”。
、倌鸽u如何警戒,找出表示母雞動作的詞語。(做動作)
、谙胂竽鸽u咕咕地警告什么?(教師相機指導朗讀)
4.匯報交流二:哪些句子體現母雞的慈愛?
。1)想象母雞“咕咕地緊叫”,那你覺得它在叫什么呢?
。2)引導理解:它為什么要先啄一啄?為什么又放下了呢?
5.匯報交流三:哪些句子體現母雞的勇敢?
。1)根據“連大公雞也怕它三分”指導理解:為什么大公雞會怕它?
。2)“在夜間若有什么動靜,它便放聲啼叫,頂尖銳,頂凄慘!崩斫猓骸绊敗笔鞘裁匆馑?它發出那么大的聲音難道不怕黃鼠狼發現,首先就把它吃掉嗎?
6.匯報交流四:哪些句子體現了母雞的辛苦?
。1)“它教雞雛們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不知教多少次!崩斫猓骸岸嗌俅巍钡降资嵌嗌俅?母雞一天要教雞雛這么多次,它累不累?但是它怕累嗎?
。2)課件出示:比較“我不敢再討厭母雞了”和“我不再討厭母雞了”哪句更好?為什么?(前一句更好,可以看出作者不僅僅喜愛它,還帶著對它的崇敬。)
7.“它負責、慈愛、勇敢、辛苦”是有了一群小雞雛的母雞所有品質的最好濃縮。你認為作者僅僅只是在贊美母雞嗎?他還在贊美誰?(贊美母親)
8.總結:對呀,所有的母親為了自己的孩子,都能無怨無悔、默默付出,你能說說你的媽媽為你做了哪些令你感動的事嗎?
9.讓我們帶著對母雞的喜愛,和對媽媽點點滴滴愛的感受,再次齊讀第7自然段。
三、比較《貓》與《母雞》的'異同
1.《貓》和《母雞》這兩篇課文都是老舍先生的作品,而且都是寫小動物的,它們在情感表達方面分別有什么特點?
明確:在情感表達上都是對小動物的喜愛,《貓》通篇都在寫貓的可愛,無論是貓的古怪還是貓的淘氣,從始至終都是一種喜愛之情;而寫《母雞》則寫了由“討厭”到“不敢討厭”的情感變化,用前后的強烈對比,加深了對母愛的贊頌。
2.除了情感表達方面,兩篇文章在寫法上還各有哪些特點?
明確:
。1)兩篇文章的結構都非常清晰。(2)在敘述動物的特點時,作者善于用總分段式。如寫貓,先寫“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再具體寫它的表現。寫母雞時,先寫“我一向討厭母雞”,再寫它令人生厭的三個方面。
。3)表現小動物特點時,用事實說話,通過點滴小事的具體生動的描寫,使筆下的動物呼之欲出。
。4)在語言的運用上,是老舍先生一貫的樸實的生活化的語言風格。在《母雞》中,運用的幾乎都是群眾口語,有著濃郁的“京味兒”,讀這些文字時,使人感覺不是在讀,而是在聽街坊鄰居說,是那樣的生動鮮明而又通俗易懂。
。劢虒W板書]
14.母雞
討厭—母雞—不敢討厭
無病呻吟勇敢、負責
欺軟怕硬慈愛、辛苦
拼命炫耀偉大
。劢虒W反思]
《母雞》這篇課文內容淺顯,學生很容易理解課文的內容,重點是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的情感變化,感受母雞偉大的母愛。教學目的是讓學生自讀自悟,弄清作者對母雞的態度有怎樣的變化,原因是什么,然后再交流讀書體會,對比《貓》的寫作手法。
教學中,我還抓住重點句來理解作者對母雞的感情:從“討厭”到“不敢討厭”,再切入課文抓住重點學習,理解作者為什么討厭母雞。然后,重點理解作者為什么不再討厭母雞,讓學生從文中找句子理解。最后明白為什么用“不敢”,讓學生理解因為母雞的辛苦、勇敢、慈愛、負責,所以作者敬佩母雞。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5
特點分析:
課文以書信的形式,用散文詩般的語言,寫出了山和海之間的互相景仰,告訴我們:應該多看別人的優點,這樣才能成為朋友。
體裁別致新穎,結構內容相似。兩封信都傳遞出同樣的意思。信的正文開頭都是說對方的印象,然后寫出對方在四種情況下的竟的,最后借燕子的飛過,流過的河水彼此贊美,全方位的關注對方,表達出內心的景仰。
語言優美,描寫手法多樣。一是大量運用修辭,有比喻,擬人,排比;二是用詞華美,句式整齊。
學習目標:
1、認識“捎、屹”兩個字,學會10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理解課文內容,明白朋友的第三層含義:互相景仰,猩猩相惜。真心實意的欣賞對方的優點,才能交到更多的朋友。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明白朋友的第三層含義:互相景仰,猩猩相惜。
教學難點:
讀句子,能根據句子內容想象畫面。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略)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山給海寫的信,你了解到什么?
生回顧。(在山的心目中,海是溫柔的、美麗的、神氣的、神秘的。)
二、研討學習第二部分
1、海接到山的書信會想到些什么?說些什么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第二封信。思考:在海的心目中,山又是什么樣的?還可以提出自己的疑問。
生自由朗讀,一邊讀一邊勾畫相關詞句。
2、海接到山的來信,心情如何?學生交流,讀出來。
3、在海的心目中,山又是什么樣的呢?
(外表看似安靜,其實個性非;顫)為什么這樣說?
A、這時的大山是很青春,很有活力的。你從哪個詞體會到的?(意氣風發)
師追問:“意氣風發”是什么意思?在這里指什么?(大山青翠的`樣子)
B、在海的心目中,大山是什么樣的?
在海的心目中,大山像個勇士。
指名讀。師追問:你從哪個詞感受到?
(預設:風雨交加、巍然屹立、不屈不撓)
師追問:巍然屹立是什么意思?你感受到什么?你從“不屈不撓”這個詞又體會到什么?
C、在海的心目中,大山還是什么樣的?
在海的心目中,大山像個神奇的魔法師。
D、在海的心目中,大山像是個英勇的武士。
讀一讀,在夜幕降臨時,大山是什么樣的?(課件:出示句子)
自由讀。
學生交流。拿起書,讀一讀。
3、為什么說大山外表看似安靜,其實個性非;顫?
自由朗讀第二封信的1、2自然段。在四人小組中探討一下。
4、海不僅看到,還常常聽到別人對山的贊美。
有誰夸,是怎么夸的?
讀一讀。
師將描寫山的段落轉換成陳述句表述,還有這么朋友都在贊美山,難怪海說“雖然……”(生接)
“無話不談”是什么意思?你感受到什么?現在你們就是大海,你來表達你的愿望吧!
三、拓展
四人小組討論:你認為山和海會成為好朋友嗎?為什么?
四、指導書寫。
五、作業設計
小練筆:我的朋友
板書設計:
18山和海的書信
山海
意氣風發溫柔
不屈不撓神氣
神勇美麗
英勇神秘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四年級的語文下冊教案01-17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01-08
語文四年級下冊教案03-14
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07-22
四年級語文下冊單元教案06-12
四年級下冊語文《尊嚴》教案06-03
太陽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04-15
四年級語文下冊電子教案06-13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合集)05-24
四年級語文下冊《將心比心》教案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