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地理教案>八年級地理教案>八年級地理下冊教案

    八年級地理下冊教案

    時間:2025-02-08 10:56:49 八年級地理教案 我要投稿

    湘教版八年級地理下冊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湘教版八年級地理下冊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湘教版八年級地理下冊教案

    湘教版八年級地理下冊教案1

      [提問]長江上、中、下游各具特點,了解了這些特點,你認為長江對人類的作用主要有哪些?

      [學生討論]略

      [小結] 長江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灌溉、航運、發電。

      [板書]三、長江的利用和保護

      [轉折]我們一起來看看灌溉的成果。

      [出示圖表]長江流域各方面占全國的比重

      面積 1/5

      人口 1/3

      稻谷 70%

      棉花 1/3

      淡水魚 60%

      輕工業產品 1/2

      工農業生產總值 2/3

      [解釋]長江流域面積只占全國的1/5,但其他各項都超過1/5,尤其工農業總產值占全國的2/3,其中稻谷、淡水魚的比重超過了一半,所以說長江中下游地區是的“魚米之鄉”。 這些都是長江給我們帶來的好處。

      [補充]長江的通航里程達7萬多千米,占全國內河通航里程的2/3。在航運方面的運量可以相當于14條京廣鐵路的運量,在世界上也是極為罕見的,自古以來就是我國東西航運的大動脈,被譽為“黃金水道”。

      [板書]1、“黃金水道”

      [補充]但是目前的航運量還只相當于一條京廣鐵路的運輸量,只開發了其通航能力的1/14。長江水系的通航里程是密西西比河的1.6倍,而運力只是它的1/5;長江的流量是萊茵河的10倍,運力卻只是它的1/10。由此看來,長江還大有潛力可挖。

      [轉折]既然上游地區水能資源豐富,我們如何來利用它?(發電)

      [板書]2、“水能寶庫”

      [講解]長江是我國水能資源最豐富的河流,全流域蘊藏量2.6億千瓦,占全國水能總量(6.67億千瓦)的40%。新中國已經建成許多水利樞紐和大中型水電站。

      [學生活動]在“長江流域水系圖”上找到葛洲壩和三峽等水利樞紐。

      [講解]葛洲壩號稱長江第一壩,是目前我國的水利樞紐,發電能力270萬千瓦,相當于1949年全國發電量的3倍。但是,現在的開發利用率還不足5%。規模更大的長江三峽工程建成后將成為世界上的水電站(發電量將為葛洲壩發電量的6倍,約1820萬千瓦,遠大于伊泰普水電站的1260萬千瓦)。

      [補充]建好三峽工程以后,長江三峽水位提高,萬噸船隊可以到達重慶,運力可以提高5倍。運輸成本可以降低35%,同時,水庫調節,下游的枯水期水位提高(3000立方米/秒——5000立方米/ 秒),使之成為真正的“黃金水道”。

      [播放錄像]三峽工程簡介

      [討論]三峽工程的主要作用有哪些?(防洪、發電、航運、養殖、供水、環保等)

      [轉折]長江有哪些不利的方面?(洪水)

      [播放錄像]1998年長江洪水

      [板書]4、防洪是目前綜合治理長江的首要任務。

      [提問]為什么長江發生洪災的頻率越來越快?

      [學生發言、老師補充]

      1)近年來長江流域由于上、中游山區亂砍濫伐森林的現象比較嚴重,植被遭到破壞,含沙量不斷增多,水位上升,這是導致洪澇等自然災害不斷加劇的根本原因。據分析,今年洪水的特點是“中水量,高水位,大災害”,高水位運行時間長達兩個多月。據調查,在今年抗洪其間,岷江的江面上還漂著剛砍伐下來的樹木。

      2)人與水爭地,使長江流域受水面積不斷減少是又一個重要的原因。(可以找一些關于圩垸的資料)盲目圍湖圍江造田、建廠建鎮建民垸等,使河道變窄,湖泊萎縮是災害頻繁的又一重要原因。據統計,僅長江通江湖泊的面積已減少了567億立方米,相當于三個三峽水庫的實際庫容量。

      3)長江中下游地勢過于低平。(結合前面的“長江干流剖面圖”)

      4)天氣的異常。

      [追問] 可見,長江的洪水有它的自然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人為原因。面對這種局面,我們應該怎樣來防洪、治洪呢?

      [學生發言、老師歸納補充]

      改善長江上游的生態環境,最近又全面無條件停止在上游山區砍伐森林,關閉現有木材市場,在原森林采伐區大力植樹造林,保持水土。

      大力整治荊江,疏浚與固堤并重,分洪蓄水結合。1954年以來,我國政府多次戰勝洪災,保證了荊江大堤的安全。

      修建水庫,調節水量。三峽地區建庫后,可以控制川江向荊江河段下泄洪水來量的95%。

      下游地區退耕還湖。

      總之,對于長江的水患,我們治理方針是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整治。防洪方法有很多,根本在于植樹造林,保持水土,恢復生態平衡。

      [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長江的開發利用和保護。長江的水文特征要受到(地形、氣候、植被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同時,特征又直接影響我們的開發利用和治理保護:正因為長江是祖國第一大河,中下游又流經平原地區,因而成為“黃金水道”;又因為上游流經三級階梯,使之成為巨大的“水能寶庫”;而中游的“曲流”和中上游的植被破壞,使防洪成為綜合治理長江的首要任務。

      板書設計

      三、利用和保護

      1、“黃金水道”

      2、“水能寶庫”

      3、防洪是綜合治理長江的首要任務

      探究活動

      “長江洪水治理”模擬研討會

      活動目標:使學生通過分析討論,認識到長江洪水的形成原因,并找出合理有效的解決措施;同時培養學生人地協調的觀念;樹立“解決一個具體問題,要涉及方方面面”的意識。

      活動措施:將班里的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分別扮演長江沿岸的居民(城市的和農村的)、政府官員、長江沿岸的企業代表等,一起討論長江洪水的形成原因和解決措施。分為不同河段的,便于對更細致的問題進行研究。

      “長江三峽的利弊分析”辯證會

      活動目標:使學生對三峽工程的建設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時對三峽工程形成辨證的認識。

      活動措施:先安排學生查找關于三峽工程的資料,然后按照學生的意見分成兩派(“利大于弊”或“弊大于利”),雙方進行辯論交流。注意:要說出理由。

    湘教版八年級地理下冊教案2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秦嶺—淮河線的地理意義

      2、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

      過程與方法

      (1)通過閱讀材料和圖片,培養學生提煉有效信息和解讀信息的能力

      (2)通過小組活動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能力。

      (3)通過讓學生上臺闡述,培養學生正確表述事物現象和闡述本質規律的能力主。

      (4)通過讀圖,培養學生閱讀和使用地圖的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教學培養學生互助合作的思想意識

      教學重點:

      1、秦嶺—淮河線的地理意義

      2、四大地理區域劃分的依據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方法:啟發式教學法、讀圖法、談話法、分組活動法

      教學過程:

      引入

      中國東西橫跨5200多千米,南北縱貫5500余千米,涵蓋了從沿海到內陸、從寒溫帶到熱帶的各種自然景觀,表現出顯著的`區域地理差異。中國各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也存在著明顯的差異。讓我們來認識祖國各地的面貌,暢游神州大好的河山吧!

      秦嶺—淮河線

      1、秦嶺—淮河線是中國東部重要的地理界線。在它的南北兩側,自然環境、地理景觀和居民的生產生活習慣等有著明顯的差異。

      秦嶺—淮河線南北兩側的地理差異

      秦嶺—淮河線以北 秦嶺—淮河線以南

      1月平均氣溫<0℃>0℃

      河流封凍狀況 封凍 不封凍

      年降水量<800毫米>800毫米

      植被類型 暖溫帶落葉闊葉林為主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為主

      耕地類型 旱地為主 水田為主

      主要糧食作物 小麥、玉米 水稻

      作物熟制 一年兩熟、兩年三熟或一年一熟 一年兩熟到三熟

      主要經濟林木 蘋果、柿、棗 柑橘、茶葉、油桐

      主要運輸方式 公路、鐵路 公路、鐵路、水運

      2、閱讀P3秦嶺和淮河的閱讀材料

      3、活動

      (1)讀圖5—1,完成下列任務。

      找出秦嶺和淮河,看一看,秦嶺的走向和淮河的流向有什么特點?

      找出秦嶺和淮河所在或流經的主要省級行政區域單位。

      (2)1955年1月發生強寒潮時,秦嶺北側的西安最低氣溫為-20。6℃,而秦嶺南側的安康最低氣溫為-7.6℃。讀圖5-6、5-7,請解釋造成兩地氣溫差異的原因。

      三、四大地理區域

      1、在中國地圖上,按照秦嶺—淮河線、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和青藏高原邊緣線這三條重要的地理界線,并根據實際情況作一定的調整,把中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2、閱讀: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

      3、活動:

      (1)結合“秦嶺—淮河線”的學習,說一說中國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有哪些顯著的地理差異,以及產生這些差異的主要原因。

      (2)議一議,確定西北地區與北方地區界線的主導因素是什么?確定青藏地區與其他三大地理區域界線的主導因素又是什么?

    【八年級地理下冊教案】相關文章:

    八年級下冊地理教案01-06

    湘教版八年級下冊地理教案02-06

    湘教版八年級下冊地理教案11-02

    八年級下冊地理教案(15篇)06-17

    八年級地理下冊臺灣省教案12-21

    八年級下冊地理臺灣省教案05-01

    地理八年級下冊 《北京市》教案06-28

    湘教版八年級下冊地理教案(通用10篇)02-13

    八年級下冊地理教學計劃02-20

    八年級地理教案01-03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