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大班數學教案

    大班數學教案

    時間:2023-10-04 08:58:49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數學教案實用4篇

      作為一名老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班數學教案實用4篇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正確感知10以內物體的數量,探索、發現自然數列的等差關系。

      2、學習用語言表述“幾比幾多一,幾比幾少一”。

      3、喜歡數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游戲,培養思維的逆反性。

      4、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活動準備

      1、可以掛在幼兒胸前的卡片若干,卡片正面分別畫有1~10個實物圖,反面標有相應的數字,每種數字的卡片數量相等。

      2、不完整的自然數列大卡片若干。如圖

      3、音樂課件。

      4、幼兒學習資源?第20~21頁。

      活動過程

      1、請幼兒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小卡片掛在胸前,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并說出自己觀察的結果與方法。

      師:孩子們,老師這里有一些漂亮的小卡片,卡片里藏有數字寶寶,你們可以從中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掛在胸前,然后與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卡片上有什么,你的卡片中藏著的數字寶寶是多少。

      請幼兒記住自己的數字寶寶。

      2、游戲“抱團”。

     。1)玩法:幼兒隨音樂四散走,當音樂停止時,幼兒根據教師的指令,相鄰的自然數抱在一起。如:教師說6時,戴著畫有5、6、7卡片的3名幼兒抱在一起。

      師:每個小朋友都有了自己的數字寶寶,那我們一起來玩“抱團” 的游戲。教師講解以上游戲規則

     。2)教師提問:

      你們為什么要抱在一起呢?引導幼兒用語言表述“x比x幾多一,x比幾多x少一”。

      3、游戲“排排隊”。

     。1)玩法:幼兒拉成圓圈,教師發出這個指令后,帶著數字1~10的卡片的幼兒按順序站成一排,比一比哪一組站的又對又快。

     。2)教師提問:你們組是怎么排的?誰的前面是幾?誰的后面是幾?前面的數比后面的數多還是少?少幾個?后面的數比前面的數多還是少?多幾個?

      4、游戲:“占格子”。

      玩法:教師出示缺少的自然數列大卡片,擺在地面上,當音樂停止時,引導幼兒根據自己身上的卡片數量站在相應的空格中,看誰站得又快又準。沒有占到格子的小朋友被淘汰,游戲可反復進行。

      活動反思

      一年級小朋友處于形象思維階段,學習抽象數的大小時有一定困難,教學時我先復習1—5各數,故意打亂數序,然后請學生上臺來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以建立學生初步的數感,讓學生獨立地將擺放凌亂的水果圖片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出誰多誰少。在這個基礎上再來引導學生比較兩個抽象數的大小的方法。

      猴子是小朋友喜歡的動物,新課的導入用“小猴吃水果”這一故事很好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生的求知欲,將猴子吃水果的童話故事與比多少的數學知識有機地聯系起來,使學生在幫助猴子分水果的過程中掌握比較數的大小的一般方法,同時感知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會數學符號簡潔、明了的應用功能。

      用特定的符號來刻畫客觀世界中兩個量之間的大小關系是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之一。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學生不但要學習運算符號“+”、“—”,還要學習關系符號“<”、“>”和“=”。如何讓剛入校門不久的學生掌握這三種符號的含義并正確使用它們呢?在一節課內小朋友要認識三個符號朋友“<”、“>”和“=”,還是有一定困難的,故我讓學生自己說一說“<”、“>”的形狀是怎樣的?開口朝哪邊?尖尖的呢?引導學生用形象易懂的語言去記憶三種符號!皟蛇厰底忠粯哟,中間填‘=’”,“左邊大,大于號;左邊小,小于號”, “大于號開口在左邊,小于號開口在右邊”,“開口旁邊是大數,尖尖旁邊是小數”等。等學生已理解后,我設計了一個小游戲:“看誰舉得對”,教師說符號名稱,學生舉出相應符號;“看誰擺得好”,教師說符號名稱,學生用小棒擺出相應的符號。最后安排補充練習,以加深學生對符號的印象,并會通用符號表示兩個數的大小。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學前班數學教案:比較大小.長短.高矮

      教學內容:

      比較大小、長短、高矮教學目的:

      1、使幼兒聯系生活經驗認識大小.長短和高矮的含義,體會比較一般方法,初步學會比較物體的大小.長短和高矮。

      2、使幼兒經過比較的活動,初步建立大小長短和高矮的觀念,培養初步的觀察、判斷和推理的能力。

      教學重點:

      1、知道長短、高矮、大小的含義。

      2、初步懂得直接比較長短、高矮、大小的思維方法。

      教學難點:

      1、掌握比較的標準和比較的方法。

      2、用正確的`數學語言表達比較的結果。

      課時安排:

      1課時教學儀器:實物教學過程:

      一、復習了解幼兒對實際生活中大小.長短、高矮已有的感性認識。

      二、新課導入1、取出一把尺子,問:這把尺子長還是短?

      2、當幼兒說出答案或爭論時,再分別拿出比它短和比它長的尺子,引起幼兒對剛才答案的懷疑,從而導入新課。

      3、出示課題,明確目標。

      三、新課教學1、明確比較的要求。

     。1)必須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體才能作比較,對單個物件不存在什么比較。

     。2)確定什么和什么比較,比較的標準是什么。

     。3)比較時,要把兩種物體的一端對齊,然后再看它們的另一端是否對齊,從而進行比較。

      2、教學"大小'長短"、"高矮"。

     。1)提問:

      圖中畫了些什么?你能說一說嗎?

     。2)比一比讓幼兒看圖找一找、比一比。同桌小朋友互相交流。

      3、練習4、小結比較大小長短和高矮都必須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體才能作比較,單個物件不存在大小.長短、高矮的,比較大小長短和高矮的方法一樣,一定要把一頭對齊,才能正確比較出大小長短和高矮。

      5、拿出課前準備好的實物,分組進行比較,相互講出比較的結果。

      六、總結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談談你的收獲。

      七、作業運用已學的知識,找身邊熟識的事物比一比,說一說。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2—8的相鄰數,理解相鄰數之間的的關系。

      2、發展幼兒的比較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課件、表格、鉛筆。

      活動過程:

      一、引題,理解“鄰居”

      1、師:看,來了一輛快樂大巴,快樂大巴邀請各位小乘客去參觀房子,快樂大巴,快樂出發吧!

      2、理解“鄰居”:看,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是動物住的房子,里面住著誰?什么叫鄰居?小狗的鄰居是誰?小狗有幾個鄰居?

      3、你現在的位置旁邊的鄰居是誰和誰?

      二、比一比:理解相鄰數之間的關系——前面數比中間數小1,后面數比中間數大1的關系。

      1、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是水果住的房子,看,有哪些水果?天黑了,他們要回家睡覺了,把一樣的水果住在同一幢房子里,從少到多排隊該怎么?(擺放完畢后提問)水果寶寶是怎么住的?

      2、為什么要把2個放在3個的前面,4個放在3個的后面(2個比3個少1個,排在3個的前面,4個比3個多1個,排在4個的后面)。

      3、誰來用數字來表示水果的數量?看看3的前面是幾?后面是幾?比比水果的多少,再告訴大家2比3怎么樣?4比3又怎么樣?

      4、小結:3的鄰居朋友是幾和幾,也把2和4叫做3的相鄰數,通過剛才比大小,我們知道相鄰數的一個特點:就是前面的數字總比中間的`數字小1,后面的數字總比中間的數字大1。

      三、找一找:數字找朋友

      1、現在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是數字住的房子,你們看一群數字來了,他們是幾?(出示數卡2——8)

      2、數字國王為他們買了新房子,數字寶寶要搬到新家里去,可是他們不知道自己住在那一幢,國王出示一個標記圖:小——>大,數字要按標記排隊該怎么排?請你們送他們到新房子里去住。

      3、數字寶寶3和5的中間數字朋友捉迷藏躲起來,我們找一找應該是幾?為什么?

      4、數字寶寶5的前面朋友也躲起來了,應該是幾?后面呢?(引導幼兒知道比5少1是4,比5多1是6,5的的朋友是4和6)

      5、找錯誤:6哭了,她說我的鄰居住錯了,誰來幫我找出我的鄰居朋友哪里錯了,應該是幾?為什么?

      四、幼兒操作:

      1、填空格:哪些鄰居躲起來了,幫它畫出來,并在正方形里寫上數字

      2、圓點找朋友:圓點要找到它的前面和后面的鄰居,請你幫相應的圓點相鄰數畫出來。

      3、連連線,教師和幼兒一同評價后,自然結束教學活動。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感受數字的豐富變化,體驗操作的樂趣,提高幼兒進行10以內加減題口算的能力。

      2、幫助幼兒梳理、歸納并發現口算簡便的方法。

      3、萌發對老師、同伴的留戀之情,對畢業后與同伴繼續保持交往充滿期待。

      活動準備:

      1、每人一個信封,信上寫需要解密的電話密碼

      2、每人一張自編密碼操作紙,筆

      3、事先記住家里的電話號碼,ppt、幼兒自帶一張一寸照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我們在幼兒園已經一起生活了三年了,再過不久,你們即將離開幼兒園成為一名光榮的小學生,上小學去了,你們會想老師嗎?那你們有什么辦法和老師聯系呢?

     。ㄓ變航涣饔懻摳鞣N通訊方式:寫信、發短信、上網聊天,打電話)

      二、解密電話號碼復習10以內的加減運算,幫助幼兒梳理、歸納并發現口算簡便的方法

      1、師:有這么多的辦法聯系的到我,我現在就把我的電話號碼告訴你們。我的電話號碼就在這里(出示ppt),這個號碼可不是簡簡單單就能讓你們得到的,那可是一組密碼,需要你們解密出來,這樣就能得到我的電話號碼了。(出示算式題)

      2、幼兒第一次操作

      師: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一個小信封,里面有我編的8道密碼題,等會兒就請你們用筆來幫幫忙,來解密我的電話號碼。每人輕輕的拿過自己的信封,大家一起來解密,我們來比比誰的動作快。比賽是要有規則的,聽好了規則哦:

     。1)嘴巴輕輕不影響別人。

     。2)解密號碼時要看清算式的加減符號,不能粗心。

     。3)完成解密了,要舉手表示。

      3、教師巡回指導。

      4、老師家的電話號碼是?(請幼兒公布答案)

      5、教師檢查答案,幼兒集體發現探討得出規律。

     。1)加法算式中+號前后的兩個數字交換位置得數相同。

     。2)出現相同的算式題不再重復算,這樣能加快速度。

      三、運用上述得出的方法進行再次運算解密號碼。

      師:看看現在我們來解密誰的電話號碼呢?(出示另外老師的電話密碼ppt)

      1、為什么上面有一個男孩子一個女孩子?(男孩子解密男孩子標記的,女孩子解密女孩子標記的)

      2、幼兒第二次操作:教師重復規則。

      3、幼兒集體觀察探討得出結論:

     。1)算式題中出現加0(或是減0 ) ,得數就等于這個數。

     。2)算式題中減號前后的數字相同,得數為0.

      三、幼兒運用自己的電話號碼自編10以內的加減題

      1、師:你們真厲害,居然把老師藏在算式題中的秘密都解開了,現在你們有了老師的電話號碼,那想不想得到好朋友的電話號碼呢?(想)

      2、師:我們把自己家的.電話號碼用密碼的形式記錄下來,可以編簡單一些,也可編難一點的。記住,不能直接寫出自己家的電話號碼,這樣太簡單了,記錄好以后去和你的好朋友交換密碼,并要把你好朋友的密碼解開出來,這樣你就得到一個好朋友的電話號碼了。

      3、幼兒第三次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1)提醒幼兒用上面學的方法編制密碼。

     。2)交流編制的密碼。

      4、小游戲:打電話

      四、交換電話號碼

      1、看來大家都很聰明,這么快就將好朋友的電話號碼都解密了,現在就請你們互相交換電話號碼吧,畢業以后記得要經常聯系哦

      2、幼兒自由交換電話號碼,活動結束。(請幼兒晚上回家打打電話驗證一下號碼是否正確,有錯誤的話明天來了幼兒園再修改)

    【大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快樂數學教案04-02

    大班對稱數學教案04-02

    大班數學教案07-20

    大班數學教案(精選)07-20

    大班數學教案[經典]07-21

    大班數學教案06-27

    大班數學教案[精選]07-31

    (精選)大班數學教案07-30

    (經典)大班數學教案07-31

    【精選】大班數學教案08-06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