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生物教案>高中生物教案>高中生物一輪復習教案

    高中生物一輪復習教案

    時間:2023-09-28 10:10:07 高中生物教案 我要投稿

    高中生物一輪復習教案【必備】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一輪復習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中生物一輪復習教案【必備】

    高中生物一輪復習教案1

      鞏固夯實基礎

      一、全球變暖

      1.表現:近百年來全球平均氣溫上升0.6-0.9℃。

      2.人為原因:工廠、交通工具、家庭爐灶等大量燃燒煤、石油和天然氣等礦物燃料,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加上毀林特別是熱帶森林的破壞,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不斷增加。二氧化碳能強烈吸收地面放出的`紅外線長波輻射,使氣溫升高。

      3.影響

     。1)引起海平面上升,對低地國家和地區構成直接威脅。

     。2)引起世界降水和干濕狀況的變化,導致各地經濟結構的改變。

      4.防御措施

     。1)提高能源利用技術和能源利用效率。

     。2)采用新能源。

     。3)保護森林,植樹造林。

     。4)要努力加強國際間的合作。

      二、臭氧層破壞

      1.原因:人類大量使用消耗臭氧的物質。如使用冰箱、空調時釋放出大量的氟氯烴化合物,上升到平流層后,通過光化學反應大量消耗臭氧,從而使到達地面的太陽紫外線增加。

      2.危害:直接危害人體健康,對生態環境和農林牧漁業造成破壞,使全球變暖。

      3.解決措施:減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烴等消耗臭氧物質的排放,積極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統,加強國際合作。

      三、酸雨的危害

      1.定義:一般把pH小于5.6的降水稱為酸雨。

      2.成因:工廠、交通工具燃燒煤、石油和天然氣等,不斷向大氣中排放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酸性氣體,這些酸性氣體在大氣中緩慢氧化,分別形成硫酸和硝酸,隨雨、雪等落到地面,形成酸雨、酸雪、酸霧等,統稱酸雨。

    高中生物一輪復習教案2

      第三部分世界地理

      第一單元世界地理概況

      提綱挈領

      1.世界海陸分布、海底地形、陸地地形。

      2.世界氣溫和降水的水平分布規律及主要氣候類型。

      3.世界森林資源、土地資源、水資源、礦產資源的利用現狀及存在問題。

      4.世界人口的增長及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區的分布、世界面積大國及領土。

      第一節世界的陸地和海洋

      鞏固夯實基礎

      一、世界海陸分布大勢

      地球上海洋面積占71%,陸地占29%。

      分布特點:

      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在任何半球,海洋面積都大于陸地面積。

      各大陸的形狀都是北寬南窄,略呈倒三角形。

      某些大陸還南北對稱,某些大陸的東部邊緣被一連串的'島嶼群環繞,形成向東突出的島弧。

      二、世界陸地

      1.大陸、半島、島嶼、大洲概念

      一般把面積廣大而完整的陸地叫做大陸,陸地被海洋分成大大小小的許多塊。面積較小的陸地稱為島嶼。陸地伸進海洋的部分稱為半島。

      世界最大的陸地是亞歐大陸。

      世界最小的陸地是澳大利亞大陸。

    高中生物一輪復習教案3

      第三節世界的自然資源、居民和政區

      鞏固夯實基礎

      世界的自然資源

      1.土地資源

     。1)分類:根據利用的情況,可以把土地分為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等類型。

     。2)分布:耕地多分布在溫帶濕潤的平原地區;原始林地主要分布在亞寒帶和熱帶雨林帶;草地主要分布在熱帶草原和溫帶草原帶。

     。3)問題:由于世界人口激增,不少地區對土地的利用和保護不當,有些地區的土地資源遭到嚴重破壞。

     。4)措施:制定法規、植樹造林、退耕還牧等。

      2.水資源

     。1)分布:現在人們大量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河水、湖泊水和部分地下水。

     。2)問題及對策

     、偎Y源空間分布不均→跨流域調水。

     、谒Y源時間分配不均→修建水庫。

     、廴丝趧≡、工農業生產規模擴大、水資源浪費嚴重→控制人口增長,節約、合理用水。

     、芩Y源危機→節約、合理用水,減少水資源浪費;防止和治理水污染;植樹造林防止水土流失;設法用最經濟的方法,使海水變淡,擴大淡水來源。

      3.森林資源

     。1)重要性--大自然的總調度室

     、俳洕鷥r值:提供木材、滿足人類日常生活和工農業生產的.需要。

     、诃h境價值:調節大氣成分、凈化空氣、涵養水源、增加空氣濕度、防風護田、保持水土等作用。

     。2)分布

     、俑艣r:絕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

     、诰唧w:針葉林分布在亞洲、歐洲和北美洲的溫帶地區;闊葉林分布在拉丁美洲、亞洲和非洲的熱帶、亞熱帶地區。

    高中生物一輪復習教案4

      第二單元世界地理分區

      提綱挈領

      1.東亞、東南亞、南亞、中亞、西亞、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歐洲西部、歐洲東部和北亞、北美、拉丁美洲、大洋洲、南極洲各區的位置;主要國家和主要城市;主要區域特征。

      2.世界主要國家的地理特征:日本、印度、埃及、德國、俄羅斯、美國、巴西、澳大利亞。

      第一節東亞、東南亞、南亞和中亞

      鞏固夯實基礎

      一、東亞

      1.概況

     。1)位置與國家

      東亞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絕大部分在北溫帶,包括中國、朝鮮(半島國家)、韓國、蒙古(內陸國)、日本(島國)五國。

     。2)地形特征及對河流的影響

     、俸0毒曲折,多島嶼和半島,最大的半島是朝鮮半島。

     、诘貏菸鞲邧|低,西部多高原和山地,東部多平原和丘陵。

     、墼S多大河自西向東流入太平洋,半島、島嶼上河流短促。

     。3)季風氣候顯著:東亞是世界上季風氣候最顯著的地區之一。這是因為東亞面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背靠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海陸的熱力差異大。

     。4)人口與經濟

     、偃丝冢簴|亞居民絕大部分是黃色人種。東亞是世界上的.人口稠密區,約占世界總人口的1/4,主要分布于沿海平原。

     、跂|部沿海和西部內陸的差異。

    高中生物一輪復習教案5

      一、陸地環境的組成--陸地水

      1.陸地水體類型

     。1)通常所說的水資源,是指陸地上各種可以被人們利用的淡水資源。目前人類利用的主要淡水資源有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淺層地下水,只占淡水總儲量的0.3%。

     。2)分類

      按空間分布

      按循環周期

      2.陸地水體的相互關系

     。1)大氣降水是陸地水最主要的補給來源。

     。2)冰川有儲存固態水、輸出液態水、以冰川融水補給其他陸地水的功能。我國西北地區的`一些河流,受冰川融水補給明顯。

     。3)河流水與湖泊水、地下潛水互補;湖泊對河流徑流起調蓄作用。

      鏈接·注意

      分析某一條河流時不但要用聯系思維的方法考慮補給方式,還要考慮某一國家、大洲(含分區)的河流湖泊水文變化特征,即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具體來說,可以找出世界主要的大江大河進行河流水文特征的分析。

      3.陸地水的更新--水循環

     。1)概念:自然界的水周而復始連續運動的過程。

     。2)水循環運動的過程

      水循環的內因是水的三相變化,外因則是太陽能和重力能的作用。蒸發、水汽輸送、降水、下滲、地表徑流和地下徑流等過程和環節構成水循環。

     。3)類型

      海陸間水循環、陸地內循環、海上內循環。

    高中生物一輪復習教案6

      第五節大洋洲和南極洲

      鞏固夯實基礎

      大洋洲

      1.概況

     。1)重要的地理位置

     、倬暥任恢茫航^大部分位于23.5°N-40°S。

     、诤j懀航橛谟《妊蠛吞窖笾g。

     、郯肭蛭恢茫捍笱笾藜瓤缒媳卑肭,又兼跨東西半球。

     、芪恢玫闹匾裕涸谑澜缃煌ㄖ姓加兄匾匚,是亞洲、非洲與南北美洲之間的船舶、飛機往來所需淡水、燃料和食物的供應站,又是海底電纜的交匯處。

     。2)范圍:一塊大陸(澳大利亞大陸)、三大群島(波利尼西亞群島、密克羅尼西亞群島、美拉尼西亞群島)、四大島嶼(新幾內亞島、新西蘭南北二島、塔斯馬尼亞島)。

     。3)面積:世界上面積最小的一洲。

     。4)島嶼:大洋洲的`島嶼按成因分大陸島、火山島、珊瑚島三種,后兩類又稱海洋島。

      大陸島--面積較大,地勢較高;

      火山島--地勢險峻,海拔較高;

      珊瑚島--面積不大,地勢低平。

      2.重要國家--澳大利亞

     。1)大洋洲中最大的國家

     、俅笱笾廾娣e最大、人口最多,也是地廣人稀的國家。

     、陬I土:澳大利亞大陸、塔斯馬尼亞島及附近一些島嶼。

     、畚恢茫河《妊、太平洋之間。

     、芫用瘢阂杂⒑笠釣橹,講英語。

    高中生物一輪復習教案7

      鞏固夯實基礎

      一、商業中心

      1.形成:以公共活動中心或居民密集點為中心自發形成的。

      2.特點:商品多、流通快、人口多。

      3.作用

     。1)城市發展的重要標志。

     。2)是地區和城市經濟發展的物資集散中心和服務中心。

     。3)是組織工業與農業、城市與鄉村、國內與國外商品流通的樞紐。

      4.組織形式

      商業街

      商業小區:由多種營業點組成,建在住宅區內

      二、商業網點

      1.形成:自然條件是形成和發展的'必要前提。如山區、平原由于自然條件不同、產品品種不同,產生分工,導致商品流通,出現商業網點。

      2.密度:經濟發達、人口多、交通便利,則密度大。山區的商業網點少于平原。

      3.效益

      擴展閱讀

      高中總復習第一輪 地理 第二部分第2單元 第二節 城市化

      第二節城市化

      鞏固夯實基礎

      一、城市化及城市化進程

      1.城市化

     。1)含義:一般是人口向城市集聚和鄉村轉變成城市地區的過程。

     。2)標志: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增加、城市用地規模擴大。

      2.城市化進程

     。1)18世紀中葉以前,低水平緩慢增長。

     。2)18世紀中葉產業革命以后,加速發展。

     。3)20世紀以來,特別是二戰后,空前發展。

      二、國家差異

      1.發達國家:起步早,水平高,出現逆城市化現象。

      2.發展中國家:起步晚,水平低,發展快,城市發展不合理。

      三、城市化問題及其解決途徑

      1.城市化過程產生的問題

     。1)環境污染:大氣污染、水污染、噪聲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

     。2)交通擁擠、居住條件差;

     。3)失業人口增多,社會秩序混亂;

     。4)貧困人口增多及老年人問題;

     。5)內城衰落。

    【高中生物一輪復習教案】相關文章:

    高中生物一輪復習教案11-03

    高中生物一輪復習教案4篇11-04

    高三數學一輪復習教案11-04

    高三數學一輪復習教案4篇01-29

    高三數學一輪復習教案(5篇)11-06

    高三數學一輪復習教案5篇11-05

    高中生物教案06-27

    高中生物的教案12-15

    高中生物教案12-07

    高三政治一輪復習教學計劃(通用6篇)04-28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