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小班數學教案

    小班數學教案

    時間:2023-08-12 09:11:30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必備)小班數學教案10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班數學教案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必備)小班數學教案10篇

    小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并用對應的方法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具體感知物體的多少。

      2、學習將一組物體并置對應擺放在另一組物體的下方或右方的技能。

      重點:讓幼兒學習運用對應的.方法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

      難點:會自己動手將一組物體并置對應擺放在另一組物體的下方或右下方。

      活動準備:

      磁性教具小狗8只,貓7只,魚6只。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堂內容。

      (1) 首先將8個小狗排列整齊。

      教師:今天有許多的小客人來到我們小二班作客,看看是誰來了呢?

      教師:哦,原來是小狗呀!有多少小狗呢?(引導幼兒說出許多)

      二、演示提問。

      (1)將7只貓一一對應排列。

      教師:今天小狗還請了許多的小貓去它們家做客,那我們一看小狗和小貓是不是一樣多?(引導幼兒說出不一樣多)

      教師:我們一起來說一說“小狗和小貓不一樣多”。

      (2) 啟發幼兒說出小狗多1個,貓少1只。

      教師:請小朋友想一想,怎樣才能使小狗和貓變成一樣多呢?(添1只或減少1只小狗)。

      (3) 啟發幼兒說出貓多1只,魚少1只,并想辦法使貓和魚的數量一樣多。

      教師:小貓去小狗家做客,小狗端來了小貓最愛吃的小魚招待小貓。

      師邊演示邊提問:我們一看小貓和小魚是不是一樣多呢?(貓多1只,魚少1只)

      教師:我們一起來說一說“小狗和小貓不一樣多”。

      教師:那小朋友們開動小腦筋仔細想一想,怎么樣才能使小貓和魚變成一樣多呢? (添1只魚或減少1只小貓)。

      教師:我們這樣一一對應的排列物體就能很清楚的看出來兩組物體誰多誰少,并且給兩組數量不一樣的物體添一或者減一就能使兩組數量不一樣的物體變的一樣。

      三、活動,收拾教具,結束活動。

      教師:現在小朋友們學會了給兩種物體比較多少,回家以后也可以在家里給家里的東西比一比誰多誰少。

    小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初步感知4的形成。

      2、通過情景創設讓幼兒感受招待客人的快樂。

      活動準備:

      課件、山洞4個、水果(每人4個)。

      活動過程:

      一、師幼隨音樂進入教室。

      二、以故事引入,讓幼兒初步感受3添上1是4。

      師:小朋友,你們過生日嗎?過生日的時候會邀請誰來和你們一起過?今天我們班也來了一位客人(出示猴奶奶)因為今天她過生日,她邀請了小猴子來和她一起過生日。

      1、師:小朋友你們看來了幾只小猴?(出示課件3只猴子)師幼點數。

      師:3只小猴用數字幾表示?(數字3表示)

      師:除了這3只小猴,你們看還有沒有客人來?

      師:又來了一只小猴,現在一共來了幾只小猴?(4只小猴)我們一起數數吧(師幼點數)。

      師:4只小猴用數字幾來表示?(數字4來表示)。

      師小結:3只小猴添上1只小猴變成4只小猴,也就是3添上1是4。

      2、師:有只小猴可調皮了,看!它躲起來了(師操作課件,去掉一只小猴子)。

      師:現在剩了幾只小猴?(剩了3只小猴)師幼點數,看!它又回來了,(師點出一只小猴子)現在是幾只小猴?(4只小猴)。

      三、鞏固復習3添上1是4。

      1、師:4只小猴都到齊了,猴奶奶為小猴們準備了很多好吃的.,你們說小猴子愛吃什么?(幼兒自由討論)

     。ㄆ聊簧铣霈F3只香蕉)師問:這是什么?有多少?(師幼點數)

      2、師:一共有幾個香蕉?數一數。師幼點數。4只小猴,3個香蕉夠不夠吃?怎樣才能讓每只小猴都有1個香蕉?(引導幼兒說出3添上一是4)。

      師幼小結:3個香蕉添上1個香蕉變成了4個香蕉,也就是3添上1是4。

      3、師:(看課件)桌子上有幾個杯子?(3個)4只小猴3個杯子夠不夠用?怎么才能讓每只小猴都有1個杯子?(引導幼兒說出3添上1是4)。

      師幼小結:3個杯子添上1個杯子變成4個杯子,3添上1是4。

      四、幼兒動手操作,進一步鞏固4的形成。

      師:猴奶奶請你們幫她分一下水果,你們數數盤子里有幾個蘋果?(3個)怎么才能把盤子里的3個蘋果變成4個?(幼兒操作)

      師小結:3添上1是4。

      五、游戲——智斗大灰狼

      游戲規則:場地內有4個小圈做山洞,師扮狼。游戲開始時放音樂,幼兒圍成大圈順時針繞小圈走,音樂一停大灰狼出現,幼兒快速躲進山洞中(每個山洞只能躲3個幼兒)幼兒躲好狼開始打洞,當狼發出“砰”的聲音時,這個洞口被打開,在洞里的孩子要快速的轉移到其他三個洞里,但是每個洞里只能再進一個孩子(游戲可以循環進行)。

    小班數學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在幼兒一日活動中,經?吹胶⒆觽償狄粩禃咸O果有幾個?數一數主題墻上貼著幾張畫?可見孩子們非常喜歡數數。車子是小班幼兒非常喜歡的玩具,而獨輪車、自行車、三輪車、小汽車的輪胎數量分別是1.2.3.4,是小班幼兒學習數數,形成數概念的很好的載體。這個活動通過數一數各種車子輪胎的數量、幫助公園停車、玩玩變車子的游戲讓孩子們手口一致點數,形成數概念。

      目標:1.手口一致點數獨輪車、自行車、三輪車、小汽車的輪子的數量,并說出總數。

      2.在幫助公園停車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重點:

      手口一致點數4以內的數量,并說出總數。

      難點:

      能根據游戲的規則變出相應的車子。

      準備:

      1.物質準備:教具:獨輪車、自行車、三輪車、小汽車圖片各一,車庫一個。各種汽車展示板一塊,五角星。學具:獨輪車、自行車、三輪車、小汽車、停車場每位幼兒各一份。

      2.經驗準備:認識獨輪車、自行車、三輪車、小汽車。

      活動過程:

      一.觀察各種車,學習手口一致點數輪子的.數量,并說出總數(5分鐘)

      1.你們喜歡車嗎?

      2.老師來問問你們一個輪子什么車?(依次提問自行車、三輪車、小汽車)

      3.今天,公園里也來了很多車,我們看看都來了哪些車?

      4.這是什么車?它有幾個輪子?

      5.這些車子中,哪輛車的輪子最多,哪輛車的輪子最少?

      6.小結:今天今天公園里來了獨輪車、自行車、三輪車、小汽車,他們的輪子不一樣多,小汽車最多,獨輪車最少。小朋友用一個一個數的辦法真好,這樣就不會數錯了。我們數到的最后一個數就是總數。

      師:創設去公園玩的情境,引出各種車,歸納、整理、提升幼兒數數的經驗,

      幼:點數輪子,知道一個一個數才不會數錯,知道最后一個數就是總數。

      二.幫助公園停車,練習手口一致點數,并說出總數(10分鐘)

      1.公園里來了那么多的車,停車員太忙了,他想請你們幫助他一起停車,你們愿意嗎?

      2.這是他們的停車場?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停車場有幾個車位?

      3.每個車位停幾輛車?

      4.這四個車位有什么不一樣?

      5.獨輪車應該停在哪里?為什么?

      6.你們想當停車員嗎?那請你聽清楚老師的要求:

     。1)一個車位停一輛車,車子輪胎的數量要和車位上輪胎的數量一樣多。

     。2)車子停好以后,請你舉手告訴老師,都停對了的停車員,老師會獎勵你們一個五角星。

     。3)得到五角星的小朋友,可以到黑板上看看,公園里還來了哪些車,數一數它們有幾個輪子。

     。4)老師敲小鈴鐺了就趕快過來。

      師:引導幼兒觀察停車場,了解停車的規則。

      幼:了解停車的規則。

      7.幼兒操作。師及時評價。

      8.有幾個停車園碰到困難了,小朋友你們快過來幫幫他,他停得對嗎?哪里不對?

      師:發現停錯的孩子,引導幼兒一起糾錯。

      幼:發現問題,幫助同伴解決問題。

      三、游戲《輪子變變變》,點數4以內的數

      1.小朋友真棒,車子都停好了。下面我們來玩個《輪子變變變》的游戲吧!

      2.現在沈老師把你們都變成輪子,等會沈老師說:一個輪子什么車的時候,你們就變成什么車?沈老師說:兩個輪子什么車的時候,你們就兩個輪子抱在一起變成什么車?有一個要求,車子變好了以后,就不能動,如果這輛車倒了,就表示壞了,要送到修理場去。

      3.幼兒游戲2-3遍。

      師:組織幼兒游戲,引導幼兒說說變成了什么車?數數有幾個輪子?看看變得對不對。

      幼:根據游戲規則玩游戲,在游戲中再次感知4以內的數。

      四.延伸活動

      許多輪子什么車?那我們開著小火車出去玩吧!

    小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按形狀給物體進行分類。

      2、會用視覺、觸覺等感官感知圓形、正方形。

      3、樂于講述自己的發現給小朋友聽。

      4、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餅干(圓形、正方形的小包裝),食品盤子一個。

      2、幾何圖形片若干,小盤子若干(每個盤子里有6—7個幾何圖形片),碗寶寶(嘴巴分別是圓形和正方形的)若干。

      3、活動前組織幼兒將手洗凈。

      活動過程:

      一、碗寶寶來作客,幼兒觀察碗寶寶嘴巴的形狀。

      用布遮住碗寶寶,提問引起幼兒的興趣:小朋友們猜猜看,這里面是什么好玩的東西?(幼兒自由猜),那我們來看看到底是什么呀?哦,是兩個可愛的碗寶寶,那小朋友看看這兩個碗寶寶有什么地方不一樣?(引導幼兒觀察碗寶寶,發現碗寶寶嘴巴的形狀有圓形的,還有正方形的。)

      二、碗寶寶吃“餅干”,按形狀分圖形片。

      1、觀察“餅干”。

      教師出示圖形片:碗寶寶肚子餓了,它們想吃東西了,老師這里有許多的“餅干”,看看這些“餅干”是什么形狀的?(幼兒觀察、發現“餅干”有圓形的,還有正方形的。)

      2、喂碗寶寶吃“餅干”。

      教師:現在我們就來喂碗寶寶吃東西吧!這個碗寶寶應該吃什么形狀的“餅干”呢?(幼兒根據碗寶寶的嘴巴形狀,喂相同形狀的“餅干”。幼兒邊喂邊說:碗寶寶,給你吃“XX餅干”。

      3、幼兒操作:喂碗寶寶吃“餅干”。

      要求:根據碗寶寶的嘴巴形狀,喂其吃相同形狀的“餅干”。

      三、幼兒吃餅干。

      1、教師出示有小包裝餅干的盤子:請每個小朋友拿一袋餅干,看看你拿的餅干是什么形狀的?

      2、請幼兒說說自己的發現:餅干有圓形的,還有正方形的。

      3、幼兒吃餅干。

      教師:吃的時候可以和旁邊的.好朋友說一句話:我吃的是XX餅干。

      活動反思:

      幼兒園的數學活動相對于其他活動枯燥、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為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未發展,所以本次活動中我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可操作的豐富材料的環境,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可選擇性、可操作性的空間。使幼兒能獨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幼兒的自主性,選擇性,獨立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通過一系列的游戲活動,達到了主題總目標預設的要求。

    小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弊層變焊兄"1"和"許多",能用短句表達"1個XX"、"許多個XX"。

     、餐ㄟ^活動,讓幼兒會用視覺、觸覺等感官初步感知"1"和"許多"的關系。

     、惩ㄟ^操作,讓幼兒親身感知理解--1個、1個合起來就成了許多;許多可以分成一個一個。

      活動準備:

      創設情境:一片小樹林、好多蘑菇;用插塑插成的小橋;一片蘿卜地、許多蘿卜;籃子兩個;小兔頭飾每人一個。

      活動過程:

     、睂牖顒樱

      教師:"兔寶寶們,今天的'天氣真好,媽媽要帶你們去玩,好嗎?"教師:"我看我的寶寶有多少?"點數人數,有多少兔寶寶?(許多)有多少兔媽媽?(1名)教師:"寶寶們,我們出發吧!"聽音樂,蹦蹦跳跳地出發了。

     、膊赡⒐,讓幼兒感知"1和許多"的關系。

     、沤處煟"我們到了哪里了?"(小樹林)教師:"我聞到了蘑菇的香味,寶寶們,看,蘑菇在哪兒呢?""蘑菇真多呀,媽媽先來采蘑菇!" 采完后提問:"媽媽采了幾個蘑菇?" (一個)"什么顏色?"(藍色)"那我就說我采了一個藍蘑菇!"⑵引導幼兒說出:"我采了一個X蘑菇"。

      請一名幼兒采蘑菇!然后引導幼兒說"我采了一個X蘑菇"。然后請幾名幼兒去采蘑菇,說"我采了一個X蘑菇"。

      請其他幼兒采蘑菇:"每個寶寶采一個蘑菇!拿給媽媽看!看哪只兔寶寶最先采到蘑菇!"放到籃子里。

      讓幼兒觀察一個一個蘑菇變成了許多蘑菇。

      教師:"一個一個的蘑菇變成了許多蘑菇!"⒊過小橋,進一步感知"許多可以分成一個一個"。

      教師:"寶寶們,跟著媽媽走。""前面有什么?"(一座小橋)"這小橋寬還是窄?"(窄)那我們應該怎樣過橋?幼兒自由回答。

      "跟著媽媽過橋吧!"教師帶領幼兒一個一個地過小橋。

      教師:許多的寶寶過小橋時變成一個一個的了。

     、窗翁}卜,讓幼兒知道 "許多可以分成一個一個,一個一個可以組成許多"。

      教師:"咦!又來到哪兒了?" "蘿卜地" "好香的蘿卜呀!寶寶們,我們學過一首拔蘿卜的兒歌,怎么說了呢?"與幼兒一起說兒歌:"拔蘿卜,拔蘿卜,拔拔拔!哎吆吆,哎吆吆,哎吆吆!"媽媽先來拔,請幼兒來說著兒歌,給媽媽加油!

      請一名幼兒拔蘿卜,然后請其他幼兒說著兒歌。

      請其他幼兒一起拔蘿卜,邊拔邊說兒歌。

      請幼兒把蘿卜放到籃子里,一起到籃子旁邊,教師:"寶寶們真能干!拔了這么多蘿卜?一個一個蘿卜變成了許多蘿卜!"教師:"哎呀,這么多蘿卜,我都搬不動了。請寶寶們幫忙,一人拿一個蘿卜,然后我們拿回家吃,好嗎?"許多蘿卜又變成一個一個了。我們拿著我們的蘑菇和蘿卜回家吧!

     、德犚魳繁谋奶丶伊,活動自然結束。

    小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目的:

      1.樂于幫助他人,在觀察、操作中體驗發現的快樂。

      2.感知探索按物體大小排序的規律。

      3.愿意大膽表述自己的發現,發現排序在生活中的運用。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對《喜羊羊灰太狼》有一定的了解物質

      材料準備:課件《幫助喜羊羊》、人手一份大小腳印操作卡若干。

      活動過程:

      一、課件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演示ppt第3頁,播放喜羊羊著急求救的課件,鼓勵幼兒幫助他人,引起幼兒探索的興趣。

      二、順應情境,探索按物體的大小排序的.規律

      1.播放課件二

     。1)師:"到羊村要經過樹林,小朋友仔細看下,這些樹是怎么排的呢?"

     。2)幼兒觀察、討論,講述自己的發現。

     。3)師幼共同小結:樹是從標記紅旗下面開始,按一棵小一棵大一棵小一棵大的規律排列的。

      2.播放課件三觀察石頭的排序,幼兒討論、講述石頭的排序規律。

      3.播放課件四

     。1)觀察、討論、講述蘑菇的排序。

      小結:樹、石頭、蘑菇是從標記紅旗下面開始,按照一個大一個小,或者一個小一個大的規律排序的。

      三、幼兒操作活動

      1.師:"哎呀,不好了,美羊羊被灰太郎和紅太狼抓走了,看,這是灰太狼、紅太狼留下的腳印,大腳印是灰太狼的,小腳印是紅太郎的,我們要救美羊羊,就要找出腳印的排列規律,才能跟著腳印走。"

      2. 幼兒操作,師巡回指導。

      四、結束播放課件

      1. 師:"我們跟著腳印找到灰太狼的家了,美羊羊救出來了。

      2. 喜羊羊覺得這個排序的方法很好,還能運用到哪些地方呢?

    小班數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拼擺圖形,鞏固對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的掌握,能夠區分三種幾何圖形。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相互合作的意識。

      3、通過創設愉悅的游戲情節,來發展幼兒的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4、積極參與數學活動,體驗數學活動中的樂趣。

      5、提高邏輯推理能力,養成有序做事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場地準備:用塑料繩在地面上圍一個大圓、一個大三角形、一個大正方形。

      物質準備:

      1、半圓的桌子、長方形的桌子、正方形的桌子。

      2、各種不同的大型組合積木若干。

      3、幾何圖形拼組成的一幅畫。

      活動過程:

      1、游戲:找朋友。教師出示用幾何圖形拼組的畫,引起幼兒興趣。請幼兒找一找畫面中有哪些幾何圖形娃娃?它們是什么樣子的?引導幼兒逐一觀察、比較、講述,加深認識幾何圖形的基本特征。

      2、游戲:作客。教師以圖形娃娃的身份與幼兒做游戲。邀請幼兒去各個圖形娃娃家作客。教師:“現在我們一起到圖形娃娃家去作客吧!來,先讓我們一起學袋鼠跳到圓形娃娃家去吧。ㄓ變阂黄鹛揭褎澓玫膱A形中去)再讓我們一起學小狗爬爬到三角形娃娃家去吧。ㄓ變阂黄鹋赖揭褎澓玫娜切沃腥ィ┳詈笪覀円黄鹋艿秸叫瓮尥藜胰,看一看是誰先到正方形娃娃家。(幼兒一起跑到正方形)

      3、游戲:娃娃請客教師創設游戲情節:圖形娃娃邀請小朋友吃飯,把幼兒帶到有半圓形的桌子、正方形的桌子、長方形的桌子的地方。

      教師:“小朋友,你們看圖形娃娃家吃飯的桌子有哪些形狀呀?(幼兒回答)對。圖形娃娃說,一下子來了這么多朋友,小桌子已經坐不下了,它們要把小桌子變成大桌子,你們有辦法嗎?(幼兒分組合作拼擺桌子,培養幼兒互助的能力。)教師:“桌子有了,椅子還沒有,我們就用積木來拼做椅子吧!不過,圓形的桌子旁要放圓形的椅子。三角形的桌子旁放三角形的椅子,正方形的.桌子旁放正方形的椅子。讓我們一起來動手吧。ㄓ變簞邮謥頂[放積木,把它們進行拼組成三角形、正方形、圓形,分別放在所對應的桌子四周。)

      4、游戲:送禮物教師:“圖形娃娃邀請我們來做客,我們可以做些什么?我們先送一個大蛋糕給它們,不過,圓形娃娃喜歡吃圓形的蛋糕,正方形娃娃喜歡吃正方形的蛋糕,三角形娃娃喜歡吃三角形的蛋糕,如果送錯了,娃娃會不高興的。幼兒在“生日快樂”的樂曲中將積木一層層的進行拼搭,體驗歡快的情緒。

      5、和圖形娃娃告別,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幼兒的興趣非常濃,能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但在幼兒討論的這個階段,我應該創設情景,讓幼兒體驗。我會多看看多學學,讓以后的教學活動能夠更好。

    小班數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學具、觀看課件,學習4的相鄰數,培養幼兒對相鄰數的興趣。

      2、培養幼兒初步的思維推理能力。

      3、學習4的相鄰數,進一步理解相鄰兩數多1少1的關系,知道4的相鄰數是3和5。

      活動重點:由3比4少1,5比4多1的關系,推出4的相鄰數就是3和5。

      活動難點:用語言清楚地表述比較出的結果。

      活動準備

      1、 知識:學習了3的相鄰數,初步了解了相鄰兩數多1少1的關系。

      2、物質:教具:課件:幻燈片兩張,數字胸飾若干

      3、學具:每人3朵藍花、4朵黃花、5朵紅花。數字卡片每人一套;

      活動過程

      一、導入:以請幼兒觀看表演的語氣,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

      表演內容是:一位小朋友扮演數字"4",哭著來到小朋友面前,請小朋友幫助找朋友。

      二、展開:

      1、教師引導幼兒做游戲"開花",觀察比較感知3、4、5三個數字之間的關系。

     。1)教師引導,幼兒操作,比較3、4之間的關系。

      春天到了,花園里的花都開放了,花園里掀開了3朵藍花,過了今天,又開了4朵黃花,請小朋友給他們找出數字朋友。

      問:"藍花和黃花誰多誰少?藍花比黃花少幾朵?3比4少幾?"通過游戲,你知道了4的一個好朋友是幾?(因為3比4 少1,4的一個好朋友是3)

     。2)以同樣方法,引導幼兒操作比較4、5之間的關系。

      花園里又開了5朵紅花,請你給它找出數字朋友吧!引導幼兒比較,得出答案,5比4多1,4的另一個好朋友是5。

     。3)教師小結:剛才,我們大家一起做了一件好事,給數字4找到了好朋友,它們是3和5,也就是說,4的好朋友是3和5。

      2、教師播放課件,驗證幼兒的操作結果。

     。1)第一張幻燈片,屏幕上出現3多藍花、4朵黃花和數字3和4,引導幼兒進行比較,得出3比4 少1,4的.好朋友是3。

      繼續播放:屏幕上出開出5朵紅花和數字5,引導比較,得出結論。5比4多1,4的好朋友是。

     。2)第二張幻燈片出現,數字3、4、5, 把數字"4"請上臺來,問:"數字4你找到朋友了嗎?是幾和幾?"幼兒一起說出結論:4的好朋友是3和5。

      3、游戲:"找朋友"進行鞏固

      玩法:每個幼兒帶一個數字(3、4、5)的胸飾,戴數字4的幼兒做找朋友的人,聽著找朋友的音樂邊拍手邊找朋友,音樂停,每人找兩個朋友,一個是數字3,一個是數字5。找對了共同慶賀。游戲可反復進行。

      三、結束:組織幼兒收起學具,自然下課。

    小班數學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通過讓對同類物體進行長短比較,提高幼兒的觀察能力。

      2、能夠比較和區別物體的長短。

      3、學習用并置的方法區別物體的長短。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比較概念(3-1 3-2)

      2、長短不同物品、幼兒學具。

      活動過程

      一、導入談話導入:小朋友,老師這里有兩根魔棒,你能看出它們有什么不同嗎?

     。ㄗ層變喊l現長短不同。)

      二、展開

      1.通過操作,學習并置比較法。

      教師出示長短不同的物品,讓幼兒觀察并說出物品的名稱、顏色、哪個物品長?哪個物品短?

      2.用什么方法證明你說的是對的呢?

      提問:你是用什么方法比出來的.?

      小結:用并置比較的方法比較長短。與幼兒一起朗誦教師總結的兒歌,邊說邊操作。

      兩個朋友比長短,先躺下,左對齊;眼睛向著右邊看,就能比出長和短。

      3.趣味練習:比較長短觀察圖片,比較相同物體的長短。

      請幼兒看看圖片哪支鉛筆長?哪支鉛筆短?并在最長的鉛筆下面的圓圈里圖上紅色,在短的鉛筆下面的圓圈里圖上藍色。

      4.分組操作,鞏固方法。

      請幼兒在小筐里分別拿出不同的物體進行比較,相鄰兩名幼兒相互交流,教師進行巡回指導,重點指導掌握不好的幼兒。

      三、活動延伸

      教師小結后,讓幼兒通過尋找生活中熟悉的物品學習比較長短,形成長于短的體驗。

    小班數學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感知3以內的數量,引導幼兒探索3以內的.數與量的匹配。

      2、愿意參加操作活動,嘗試邊操作邊講述。

      活動準備:

      圖片、幼兒人手一份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活動。

      森林里的小動物要搬家了,它們請我們去做客,你們愿意嗎?

      2、引導幼兒探索數與量的匹配。

      出示動物圖片1~2

      都有哪些動物要搬家呢?

      有幾只小狗?

      一只小狗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

      根據動物的數量用數字來表示

      咦,這是數字幾?

      數字3的朋友會是誰呢?

      我們一起喊它出來好不好?

      喵喵喵,是小貓,有幾只小貓,我們一起數數。

      原來是它們要搬家,我們做客時,帶什么去好呢?

      看,這有幾只小貓?我們用數字3來表示,那我們送幾條魚給它?

      3、幼兒操作。

     。1)幼兒根據數字來匹配實物

     。2)師個別輔導

      4、送禮物給小動物。

     。1)幼兒根據要求送禮物給小動物

     。2)檢查送的禮物是否正確

    【小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下數學教案06-23

    小班幼兒數學教案03-26

    小班數學教案12-30

    小班數學教案[經典]07-26

    【經典】小班數學教案07-22

    (精選)小班數學教案07-08

    【精選】小班數學教案07-08

    [精選]小班數學教案07-07

    小班數學教案(精選)07-31

    (經典)小班數學教案08-01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