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小學數學教案

    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4-09-04 22:48:48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范文錦集9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數學教案9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范文錦集9篇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一、學習目標

     。ㄒ唬⿲W習內容

      義務教育教科書(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8頁~第11頁,及練習二的第1--3題。

      十幾減9是20以內退位減法的第一課時,是今后學習十幾減幾,多位數計算和其他數學知識最基礎的部分。通過創設實際問題的情境,列出減法算式。讓學生通過操作活動,理解算理,并形成的算法,形成運算能力。

     。ǘ┖诵哪芰

      《十幾減9》屬于數與代數領域內容,通過本單元學習,使學生能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培養運算能力。

     。ㄈ⿲W習目標

      1.通過觀察和操作,合作探究,會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與同伴交流15-9的計算方法。

      2.在展示交流中,體會15-9算法的多樣化,通過對比分析,會選擇優化的方法,提升運算能力。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來源于生活,能運用十幾減9正確解決生活中相關的實際問題。

     。ㄋ模⿲W習重點

      掌握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

     。ㄎ澹┙虒W難點

      理解“破十法”的計算算理和方法。

     。┡涮踪Y源

      實施資源:《十幾減9》名師教學課件、《十幾減9》課時作業。

      二、學習設計

     。ㄒ唬⿵土晫

      1.拍手游戲:10的組成。

      我拍1,你拍9,1和9組成10。

      我拍2,你拍8,2和8組成10。

      …………

      9和幾可以湊成10?看到9想到幾?8和幾湊成10,看到8想到幾?

      2.復習十幾的組成

      師:比一比,看誰搶答的快。16可以分成10和幾?12可以分成10和幾?19可以分成10和幾?

     。ǘ┨骄啃轮

     。.觀察主題圖,提出問題

      師:這是游園會活動,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

      指導觀察方法:觀察圖上的信息要有一定的順序,結合具體的每項活動說說你發現的數學信息,并提出數學問題。

      師:咱們一起看小丑賣氣球這幅圖:你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

      預設:小丑有15個氣球,賣出9個,還剩多少個?

      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十幾減9的口算方法。

      設計意圖:主題圖中活動項目很多,數學信息很零碎,教師引導學生有序觀察,收集信息和提出與信息相關的問題,初步培養學生有序觀察,找與對應信息相關,并提出問題的邏輯分析能力。

     。.探究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和理解算理

     。1)列出算式,自主嘗試計算

      師:要求“氣球還剩多少個”怎樣列式?板書:15-9=

     。2)操作與思維、表達相結合,理解算理,提升算法

      師:15個氣球,拿走9個該怎么拿呢?先想一想,再拿一拿,然后和同桌說一說你是怎么拿的。

      學生活動匯報預設:

      方法一:從15根小棒的下面先拿走5根,再從上面一行拿走4根,還剩6根。

      師:剛才這個同學是怎么拿的`?誰聽清楚了,誰能上來邊說邊拿?

      教師結合情況邊說邊逐步形成板書:

      師:剛才我們是先從下面拿走5根,再從上面拿走4根,實際上是把9分成了5和4,先算15里面的5-5,再算15里面的10-4=6.

      師:誰能像老師這樣,結合剛才拿的方法來說一說15-9可以怎么算?

     。ㄒ簧諛幼诱f后,同桌相互說一說計算過程)

      師:誰還有不同的拿法嗎?

      方法二:從上面一并拿走9根,還剩1根,和下面的5根合起來是6根。

      師:誰能結合他的拿法來說一說15-9可以怎么算?

     。ㄍ老嗷フf一說,找個別學生匯報)

      生:先把15分成10和5,從10里去掉9,剩下的1與5合起來是6。

      板書:

      師:“10”表示哪些小棒?為什么把15分成5和10?“1”表示哪根小棒?“5+1”表示什么意思?

      師:你能給這個方法起個名字嗎?

      動手操作重點理解“破十法”的算法和算理

     。1)畫出15個圓,左邊10個,右邊5個。

     。2)從中圈出9個,想一想怎么圈。

      結合畫圖過程,用語言表達計算過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完成下面括號的填寫。

      15-9=()因為()-9=(),()+5=()

      師:誰還有不同的方法?

      生:想加法算減法,因為9+6=15,所以15-9=6

      師:剛才我們在計算15-9=?時想到了不同的方法,有的想加算減,有的是把15分成10和5,先算10-9=1,再算1+5=6,有的是先算5-5=0,再算10-4=6你最喜歡哪種方法?

      設計意圖:讓學生從操作輔助到離開學具操作進行表象操作,從結合操作活動到分析算理,到逐漸脫離操作說明算理,教學過程的展開“扶得合理,放得適度”,思維層次不斷提升,知識不斷內化。

      3.鞏固練習

     。1)圈一圈,算一算。

      師:怎么計算12-9=?先圈一圈,再說一說你是怎么算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10-9=11+2=3

      師:不操作,你能直接說說怎么計算14-9=?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動手操作、閉眼想象、歸納,將操作、語言和算式充分地聯系起來,從而將多種表征方式相結合,幫助學生理解用“破十法”計算15-9的算理。

     。2)圈一圈,算一算:獨立完成課本第10頁“做一做”第2題。

     。3)完成練習二第1題。

     。ㄈ┱n堂

      全班交流,今天你學會用哪種方法計算十幾減9的算式?你更喜歡哪種計算方法?

     。ㄋ模┱n時作業

      1.練習二第2題送信。

      先讓學生進行游戲,游戲完之后把信件按順序:11-9、12-9、13-9、14-9、15-9、16-9、17-9、18-9

      師:大家有什么發現?

      師:十幾減9的差為什么比被減數個位上的數多1呢?

      師:你更喜歡用哪種方法計算十幾減9?

      用你喜歡的方法計算。

      11-9=13-9=16-9=18-9=17-9=

      師巡視,觀察學生選擇的計算方法,學生匯報,交流自己的計算方法。

      知識點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

      答案略

      解析通過游戲形式練習,了解學生對十幾減9計算方法的掌握情況,接下來按順序擺放讓學生發現規律,并說出十幾減9的差為什么比被減數個位上的數多1的道理,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運算能力。

      2.結合生活實際,編一道用“16-9”解決的實際問題。

      知識點十幾減9的應用。

      答案略

      解析通過學生編題,讓學生發現計算和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積累數學素養。

      3.看圖列式。

     。1)(2)

      知識點讓學生觀察分析圖中的信息和問題,提高學生看圖列式的能力。

      答案18-9=915-9=6

      解析這兩道題都是已知總數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的問題,都用減法計算。此題培養學生看圖能力的同時,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4.解決問題。

      一共有17人排隊做操,小紅的左邊有多少人?

      知識點讓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列出算式。體會所學知識的價值,并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答案17-9-1=7(人)

      解析結合生活中排隊做操的情境,用總人數減去小紅右邊的9人,再減去小紅1個人,就是小紅左邊的人數。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經歷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見大數的過程,并能說出這些大數的意義。

      2、能正確讀寫多位數。

      3、能對多位數進行估計,發展估計意識。

      教學重點:

      多位數的讀寫法,讀數中有“零”的寫法。

      教學準備:

      計數器、數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練習讀寫,復習舊知

      1、快速讀出下面各數。

      20xx,4500,4523,6005

      2、寫出下面各數:教師口述學生寫數。

      3、40059000是()位數,含有()級和()級,由()個萬和()個一組成。在計數器上撥出下面各數,并像前面一樣說出每個數的組成。320080,479853000,2007000010。

      二、多位數的讀法

      1、億以內數的讀法

      20xx年我國進行了第五次人口普查,出示地圖。

      北京市約有13820000人,天津市約有10010000人。你能讀出北京和天津市的人口數嗎?

      學生嘗試后匯報。

      為什么只讀出萬以上的數?為什么要加萬字?中間有兩個零怎么讀?

      2、億以上數的讀法

      我國總人口約為1295330000人,全世界人口約6302309700人;學生試讀,小結讀法。

      3、練習讀法

      試一試第一題;練一練第一題。

      三、多位數的寫法

      1、億以內數的寫法

      (1)澳門約有四十四萬人;香港六百七十八萬人;教師引導寫澳門人數,學生獨立嘗試其他城市人數。交流評價,并驗證(將寫出的數分級讀出來)

      (2)三百五十萬零六百,寫作。

      過程要求:學生獨立寫數。小組交流,互相檢查,讓每一個同學都說一說自己是怎么想的,怎么寫的.?反饋交流結果。

      2、億以上的數的寫法。

      (1)呈現題目:五十二億五千六百萬。

      過程要求

     、傧日垖W生讀一讀這個數,看看含有幾級的數。

     、趯φ諗滴豁樞虮,嘗試寫一寫。

     、鄯答亴憯到Y果。

     、苄〗M交流,全班交流。板書呈現結果

      “五十二億五千六百萬”寫作:5256000000

      (2)呈現題目:“二十億零四百三十五萬”寫作。

      過程要求;

     、賹W生獨立寫數,對學有余力的學生要求放棄數位順序表,直接寫數。

     、谕M交流各自的寫法,著重說明“零”的處理。

     、鄯答伣涣鹘Y果。

      板書呈現:“二十億零四百三十五萬”寫作:20¦0435¦0000

      這時板書不出現數位順序表,為了幫助學生理解可以用分級線段來代替數位順序表。

      (3)小結億以上的數的寫法。

      讓學生交流,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寫數的規則。

     、倥逵袔准壍臄。

     、趶奈粚懫,寫出每一級上的數。

     、勰囊晃簧弦粋單位也沒有,就寫0占位。

      寫法練習:試一試第2題,寫數并估計數的大小。練一練第2題。補充練習題:先分級再讀出下面各數

      4391000,7060020,1300000800,43910000,

      70600020,13000000800,600600,6000600

      四、鞏固練習

      1、練一練第3題,先讀數,再連線。最后寫右邊的數驗證。2、閱讀你知道嗎,了解國際上分節方法。

      3、同桌讀寫數游戲:一位同學用計數器撥數,一位同學讀

      數;一位同學寫數,另一位同學讀出來。

      4、撥一撥,寫一寫,再讀一讀

      用四個“5”和四個“0”組成一個八位數

      (1)一個零都不讀出來

      (2)只讀出一個零

      (3)讀出兩個零

      (4)讀出三個零

      五、課堂小結并布置實踐活動

      生活中大數應用非常廣泛,請同學們在報紙、雜志或電視等媒體中收集一些有關大數的信息,并在全班進行交流。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認識11~20各數

      教材分析:

      11~20各數是幫助學生建立數位概念的重要知識點之一,學生對數的認識不僅僅是單獨的一個個數,而是以十個為一體進行數數,這是建立十進制數位概念的重要階段。教材中所呈現的內容分為兩個部分:一是數一數,擺一擺,這是運用學生原有的經驗,建立十個一捆的觀念,進而幫助學生建立11~20各數的表象;擺一擺,想一想,這部分內容的側重點是把圖像與數結合起來,這也是學生過渡到抽象符號的重要環節。同時,學習本部分的內容,讓學生知道十幾的數分別是由1個十和幾個一組合成的。二是數的認識的拓展。為了讓學生較全面認識數,教材安排了在直尺上讀數。

      學情分析:

      10~20各數學生能數出來,但是對于它們的組成不了解。還有就是10根捆成一捆的簡便性更是一片空白,怎樣能讓學生感知10個的數的簡便性,是本節課的重點,讓學生通過操作活動來理解和建立數位的概念,但是一年級學生自我約束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怎樣實效地組織活動也是本節課所要考慮的重點。

      教學目標:

      1、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主動參與活動過程,初步認識11~20的各數,知道這些數是由1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大小。

      2、經歷觀察、操作、思考等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3、培養學生積極參與生動、有趣的數學活動,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和興趣。

      教學重點:

      認識11~20的各數,知道這些數是由1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教學難點:

      建立初步的數位概念。

      教具學具:

      10根一捆的小棒和10根散開的小棒。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ǔ鍪局黝}圖) 師:我們來做個游戲:火眼金睛,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圖中有什么?它們的數量各有多少?

      生1:圖中有水果、小棒、正方體、圓球。

      生2:水果有11個,小棒有10幾根,正方體也有10幾塊

      師:說的真不錯,那到底它們的數量是多少呢?我們生活中常常會遇到物體的個數超過10的時候,今天老師就帶著大家一起學習11~20各數的認識。[板書:11~20各數的`認識]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學習數學,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通過讓學生數一數,讓老師明確學生對新知識的認知水平,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二、教學新知

      1、認識計數單位十

      師:張老師這里有一些鉛筆,請小朋友們猜一猜有多少根?

      師:指名學生來數一數。 師:你猜對了嗎?

      師:有什么好的方法讓大家一下子看出鉛筆有多少根?

      集體交流,總結出好方法。

      先數出10根,十個一是10;捆成一捆,一個十是10。因此,10個一就是1個十。

      學生操作:自己先數出10根小棒,再捆成一捆。

      設計意圖:通過猜測根數較好的培養學生的數感,通過圈10為以后學習20以內的進位加法湊10法作準備。

      2、數的組成

     。1)師:現在,您能不能一眼看出來老師手里的鉛筆有多少根?(11根)你是怎么知道的?(一捆是10根,還有1根,合起來就是11根),這是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2)如果現在讓你自己擺15根小棒,你會怎樣擺?誰來說一說? 學生自己開始擺小棒,并思考: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3)現在再添上1根小棒,是多少根?(16根)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4)現在擺出19根小棒,有幾個十和幾個一?說一說再添加1根有幾個十?是幾根?

      設計意圖:老師給學生提供了直觀、形象的學習材料,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激發學生尋找好的方法,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數的順序

     。1)補充上面沒有涉及到的11~20的各數,并齊讀一遍。

     。2)看著直尺上的數,從0數到20,20倒數到0。再從7數到13,20倒數到11。

     。3)13后面是多少?16的前面是多少?14在15的( )面,14小于15;15在14的( )面,15大于14。

     。4)看著直尺上的數,你還發現了什么?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讀數,讓學生從多種角度去學習數,知道數與數之間的聯系和區別,通過學生把1~20各數連起來。既可以從大到小,也可以從小到大,為學生提供了探索空間。

      三、練習延伸

      1、數一數73頁的學具各有多少?

      2、讀一讀。20 13 15 18 11

      3、翻書游戲:比一比,看誰翻得快。找出數學書的第7頁、12頁、18頁、20頁。介紹好的方法,現在往前翻還是往后翻。數出10張,看看有多厚。數出20張,看看有多厚。

      四、小結

      我們今天學習的內容是 11~20各數的認識,在生活中你在哪里見到過這些數?你能用從這之間選一個數,說一句話嗎?你今天學會了什么?

      五、布置作業

      在生活中,你在哪里見過11~20以內的數?找一找。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面積的含義,初步學會比較物體表面或平面圖形的大小,在比較中完善和強化對面積含義的認識。

      2. 使學生在比較平面圖形面積大小的過程中,能主動探索多樣的方法,鍛煉數學思考能力,發展空間觀念,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過程

      一、 借助直觀,領悟新知

      師:(出示中國地圖)今年暑假老師準備去四川旅游,誰能幫我在地圖上找到四川?我們屬哪個?在地圖上找一找。

      提問:江西省和四川省比,哪個大一些,哪個小一些?我們所比的大小指的是這兩個省的什么?(面積)

      師:你還在哪兒聽說過面積?

      生1:我們國家的面積很大。

      生2:水庫的面積。

      師:到底什么是面積呢?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面積的含義。(板書課題:面積的含義)

      二、 觀察體驗,感悟面積

      1. 認識物體表面的面積。

      師:生活中到處都有物體,老師拿的物體是粉筆盒,注意看老師是怎樣摸粉筆盒表面的。(教師示范用手掌摸粉筆盒的表面)

      師:拿起你們的課本,像老師那樣摸一摸數學課本的封面。

      學生動手摸數學課本的封面。

      師:用這樣的方法再摸一摸文具盒的上面和課桌的桌面。

      學生活動。

      師: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物體,你能像剛才那樣摸一摸它們的表面嗎?小組同學摸一摸,看一看。

      學生活動。

      師:剛才,同學們摸了數學課本的封面,文具盒的上面,課桌的桌面感覺怎樣?

      生:平平的,一片一片的

      師:同學們摸的這些面都是物體的表面。(板書:物體的表面)

      師:(出示一塊黑板和一面墻的.實物圖)這里有一塊黑板和一面墻,讓小白兔刷黑板的表面,小灰兔刷墻的表面。如果兩人刷得一樣快,你認為誰會先完成任務?為什么?

      生1:當然是小白兔先完成任務,因為黑板的表面比墻的表面小得多。

      生2:小灰兔要想先完成任務是很難的,因為墻的表面太大了。

      師:是的,黑板的表面比墻的表面小得多。我們說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的面積,黑板的面積比墻的面積小得多。你能上來指一指黑板的面積表示的是什么嗎?墻的面積呢?

      學生分別在圖中指出黑板的表面和墻的表面。

      師:你能舉例說說物體表面的面積,并比比它們的大小嗎?

      生1:課桌面的大小就是課桌面的面積,數學課本封面的大小就是數學課本封面的面積。課桌面的面積比數學課本封面的面積大。

      生2:我家床面的面積比地面的面積小。

      師:從上面的例子中,我們知道,物體的表面是有大小的。物體表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

      2. 認識平面圖形的面積。

     。1) 出示兩個長方形。(第一個大些,第二個小些)

      師:我們來看這里的兩個長方形,你能上來指一指每個長方形的面積嗎?

      學生分別指出兩個長方形的面積。

      師:從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平面圖形的大小就是平面圖形的面積。比較一下,這兩個長方形,哪個面積大一些?哪個面積小一些?

      生:第一個長方形的面積比第二個長方形的面積大,第二個長方形的面積比第一個長方形的面積小。

     。2) 出示教科書第75頁例題的正方形和長方形。

      師:同學們再看這里的正方形和長方形,比較一下,是正方形的面積大,還是長方形的面積大?

      生1:長方形的面積大。

      生2:這兩個圖形的面積差不多大。

      師:到底哪個圖形的面積大呢?請同學們拿出課前準備好的正方形和長方形,自己想辦法比一比,再和小組里的同學說一說你是怎樣比的。

      學生按要求活動,教師提示:老師為每個小組準備了一些材料(小長方形和正方形紙片),如果需要,可以使用。

      師: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比的?比較的結果怎樣?

      學生邊說邊演示。

      生1:用重疊的方法能比較出兩個圖形的大小。

      生2:用直尺去量,也能比出它們的大小。

      生3:用同樣大小的小長方形紙片去擺,也能比出這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

      3. 教學試一試。

     。1) 出示試一試第1題。

      師:你能一眼看出下面這兩個圖形的面積,哪個大一些,哪個小一些嗎?

      生:不能。

      師:那怎樣比較這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呢?

      生1:可以用同樣大的紙片去擺一擺。

      生2:可以用重疊的方法來比。

      師:你有辦法把這兩個長方形重疊起來嗎?

      生:先在紙上把這兩個長方形描出來,再把它剪下來,就可以重疊了。

      師:下面請同學們按自己的想法來比較這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并進行適當的指導。

     。2) 出示試一試第2題。

      讓學生按要求畫一畫,比一比,說一說。

      三、 組織練習,深化認識

      1. 做想想做做第2題。

      學生按要求練習后,再到中國地圖上找一些省份,比一比面積的大小。

      2. 做想想做做第3題。

      學生先分別數出每個圖形的面積各有多少個小方格(具體地說一說怎樣數出梯形面積),再說一說哪個圖形的面積大一些。

      3. 做想想做做第4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提問:圖形上藍線的長度就是這個圖形的什么?圖形中紅色部分的大小就是這個圖形的什么?

      4. 做想想做做第5題。

      學生先在小組里說一說,再組織交流。

      四、 總結評價,拓展延伸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對于面積你還想知道些什么?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設計說明:

      學生在一年級上冊中已經直觀認識了長方體、正方體和圓柱。結合學生在生活中隨時隨地都能看到物體,看到物體的面。教材以這些為起點,安排學生看一看、畫一畫。從物體上“分離出面、研究面的形狀”,形成長方形、正方形和圓的表象。這樣,符合低年級學生特點,有利于他們主動地認識平面圖形。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長方體、正方體的一個面和圓柱的底面,以及用這些幾何圖形的畫面圖形等活動,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圓;知道這些圖形的名稱并能識別這些圖形,初步知道這些圖形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2、在多種形式的學習活動中,體會“形”與“體”的聯系,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敢于創新的意識,發展其空間觀念。

      3、在學習活動中,體驗數學就在我們的生活中,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把“面”從“體”中提取出來,并能清晰地識別這些“面”。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大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彩紙各一張,小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彩紙各數張。

      學生準備: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各一個,釘子板,每個四人小組一張吹塑紙,印泥(有需要的準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復習激趣

      談話:小朋友們,你們都聽過三只小豬的故事吧!今天第三只小豬為自己設計了一套更漂亮的房子。我們一起來看看吧。ㄕn件出示房子)

      師:小豬的房子都是用什么形狀的積木搭起來的?你會分分類嗎?

     。▽W生把積木分成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三類)

      二、操作感知,探索新知

      1、自主操作

      師:請大家在自己的學具袋里選一塊自己喜歡的積木拿在手里,看一看,摸一摸其中的一個面,跟旁邊的同學說一說自己感覺到的,看到的。

      生1:我拿的是長方體,這個面是長長方方的,摸起來是平平的。

      生2:我拿的是正方體,它的面都是方方的,摸起來是平平的。

      生3:我拿的是圓柱,(手指圓柱底面)這里是圓的,摸起來平平的;(手指側面)這里摸起來彎彎的。

      師:大家剛才看到的這些面都在物體上,你們有沒有辦法把它們記在紙上呢?

      生:(考慮后回答)有!

      師:請小朋友先獨立想想,再在小組里說一說,最后用你們準備的工具試一試,比一比,哪個小組辦法多。

      (學生開始活動,每組學生把記下的面貼在吹塑紙上,展示在大黑板上)

      師:下面,我們請每個小組選一個代表說一種辦法,注意聽仔細,說過的辦法就不再說了。

      生1:我們是把長方體放在紙上,照樣子剪下來。

      師:你的小手真靈巧。

      生2:我們把圓柱在印泥上蘸上水在紙上一拓,就留下了這個面。

      師:你們的辦法真方便。

      生3:我們是把正方體放在紙上,照著它的邊畫下來的`。

      師:你這個辦法真好,愿意表演給大家看嗎?

     。▽W生在實物投影上操作)

      師:小朋友真是聰明,想出了這么多簡單又實用的方法,F在,請我們全班小朋友在三個立體圖形中找一個你最喜歡的,把它的一個面記在紙上,好嗎?

     。ㄈ鄤邮之媹D,教師巡視,適時點撥)

      師:看一看大家剛才記下的這些圖形,你們知道它們叫什么名字嗎?

      生:知道,有長方形,正方形,圓。

      師: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這些圖形。(板書課題: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圓)

      師:現在請小朋友們把眼睛閉上,想一下它們的樣子。

      〖數學教學,不僅要使學生理解掌握數學知識,培養數學能力,而且應該讓學生了解數學知識的來源與用途;谶@一觀點,在這里安排了一系列活動,如看一看、摸一摸、說一說,再畫一畫,讓學生體會"面"與"體"的關系,把“面”從“體”中提取出來。

      2、幫圖形娃娃找房間

      師:平面圖形這個大家庭里有這么多的圖形娃娃我們已經認識了,現在它們想回到自己的房間,小朋友愿意幫助它們找到自己的房間嗎?(生:愿意)

      教師在黑板上貼出課前準備的大的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彩紙,請部分學生給隨手貼在黑板上的圖形找相應的房間。

      師:你能說說為什么這個圖形應該在這個房間里嗎?

      、鞏固延伸,實踐運用

      師:小朋友幫助這些圖形找到了各自的房間?墒,還有幾個淘氣的圖形跑到了我們的書法室,小朋友們能把它們找出來嗎?(課件出示“想想做做”第2題)

      小組合作,全班交流。

      師:其實,在生活中,這些圖形常常與小朋友見面。請大家在周圍找一找,哪些物體的面形狀與這些圖形是相同的。

      學生走出座位,在教室里尋找并交流。

      師:(課件出示一些交通標志)這是我們在街上常?吹降囊恍┙煌酥,它們又是什么形狀呢?它們提醒我們要注意什么呢?

      四、動腦動手,自我創造

      1、圍一圍

      師:我們可以在生活中找到那么多,那你能動手來創造這些圖形嗎?(能)讓我們在釘子板上來“圍一圍”。請你拿出釘子板,自己來圍一圍我們今天認識的圖形。(學生圍)

      交流展示,說說你圍的是什么圖形。

      2、畫一畫

      師:小朋友的動手能力真不錯!你們想不想來畫畫長方形和正方形呢?那我們就在方格紙來“畫一畫”長方形和正方形。你覺得怎樣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和正方形比較方便呢?(學生討論,交流)

      師:對,我們可以沿著方格紙的邊線來畫,就比較容易畫出長方形和正方形了。(課件示范畫長方形的一條邊。)

      畫好后交流,說說自己畫的是怎樣的圖形。

      五、快樂游戲,鞏固深化

      師:剛才小朋友找得真仔細,你們還能設計出新的玩法嗎?

      生1:能。我可以用圖形拼各種物體。

      生2:我還可以用圖形畫出其它物體。

      師:大家想的辦法都不錯,你想怎樣玩就怎樣玩,自己選擇辦法,沒有想到的可以先參觀其他人的作品,再自己選擇。比一比,誰的設計最美麗。

      (學生自行活動,教師巡視)

      六、全課總結,活動延伸

      今天你認識了誰,你能來說一說嗎?

      請把你們認為最好的設計帶過來,下一節課我們一起來參觀學習。

      〖總評

      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圓形這節客課的重點是把“面”從“體”中提取出來,并能清晰地識別這些“面”,而把“面”從“體”中提取出來也是這節課的難點。為了能更好地使學生掌握技能,學習知識,我在設計的過程中,注意到了以下幾點:

      1、一年級實驗教材的特點之一就是注意選擇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材料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快的學習體驗。整節課以第三只小豬搭房子的故事導入,一下子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巧妙地回顧了前面的學習內容。在認識平面圖形后,又創設了給圖形娃娃找房間等情境,使學生在真實有趣的情景中,經歷、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整個學習活動充滿樂趣,學生在樂中學,趣中悟。

      2、分組合作,求異探索。本課教學中時刻把學生當作教學主體。新課部分,學生在老師的組織、指導下,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活動,自主操作,探索知識,充分體現在做中體驗,在做中思考,并且培養了與人合作的意識及主動探索的精神。教師也鼓勵學生大膽匯報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發展求異思維,樹立自信心。

      3、合理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在教學手段上,采用現代化多媒體輔助教學,充分發揮多媒體輔助教學功能,直觀、形象、動態地展現知識的形成過程。以多媒體計算機的圖象、聲音、文字的綜合運用、創設情境,吸引學生,啟迪學生思維,讓學生形成清晰的表象,并做到正確識別。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P35~37 解比例

      教學過程:

      一、回顧舊知,復習鋪墊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一些比例的知識,誰能說一說什么叫做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質是什么?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可以做什么?

      2、判斷下面每組中的兩個比是否能組成比例?為什么?

      6:3和8:4 : 和 :

      3、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有關比例的知識,學習解比例。(板書課題)

      二、引導探索,學習新知

      1、什么叫解比例?

      我們知道比例共有四項,如果知道其中的任何三項,就可以求出這個比例中的另外一個未知項。求比例中的未知項,叫做解比例。解比例要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來解。

      2、教學例2。

     。1)把未知項設為X。解:設這座模型的高是X米。

     。2)根據比例的意義列出比例:X:320=1:10

     。3)讓學生指出這個比例的外項、內項,并說明知道哪三項,求哪一項。

      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可以把它變成什么形式?3x=815。

      這變成了什么?(方程。)

      教師說明:這樣解比例就變成解方程了,利用以前學過的解方程的方法就可以求出未知數X的值。因為解方程要寫解:,所以解比例也應寫解:。

     。4)學生說,教師板書解比例的過程。

      教師:從剛才解比例的過程,可以看出,解比例可以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把比例變成方程,然后用解方程的方法來求未知數x。

      3、教學例3。

      出示例3:解比例 =

      提問:這個比例與例 2有什么不同?(這個比例是分數形式。)

      這種分數形式的比例也能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變成方程來求解嗎?

      學生回答后,教師說明在寫方程時,含有未知數的積通常寫在等號的左邊,然后板書:1.5X=2.56

      讓學生在課本上填出求解過程。解答后,讓他們說一說是怎樣解的。

      4、總結解比例的過程。

      剛才我們學習了解比例,大家回憶一下,解比例首先要做什么?(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把比例變成方程。)

      變成方程以后,再怎么做?(根據以前學過的解方程的方法求解。)

      從上面的過程可以看出,在解比例的過程中哪一步是新知識?(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把比例變成方程。)

      5、P35做一做。學生獨立解答,訂正時,讓學生說說是怎么做的。

      三、鞏固深化,拓展思維

      P37第7題。

      四、全課小結,提高認識

      什么叫解比例?解比例的根據是什么?解比例的書寫格式應注意什么?

      五、課堂練習,輔助消化

      P37~38第8~11題。

      六、課外補充,拓展延伸

      1、P38第12、13題。

      2、4:8=12:24,如果將第二項減少1,要使比例成立,則第四項減少多少?

      3、把兩個比值都是 的比組成比例,已知比例的'兩個內項都是15,請分別求出這個比例的兩個外項,并寫出比例。4、一個比例的四個項都是大于0的整數,它的兩個比的比值都是 ,且第一項比第二項少3,第三項是第一項的3倍。請寫出這個比例。

      教學目的:1、使學生學會解比例的方法,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

      2、通過合作交流、嘗試練習,提高學生運用比例的基本性質解比例的能力。

      3、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的能力,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使學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學會解比例。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將比例改寫成兩個內項的積等于兩個外項積的形式,即已學過的含有未知數的等式。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90頁例2及練習二十一第1~4題。

      教學目標:

      1. 掌握稍復雜的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或少)百分之幾的問題的解答方法。

      2. 提高學生遷移類推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 把下面各數化成百分數。

      0.63 1.08 7 0.044 1/4 3/5 7/20 5/8

      2. 說說下面每個百分數的具體含義,是怎么求出來的?(哪兩個數相比,把誰看作單位“1”。)

      某種花生的出油率是36%。

      實際用電量占計劃用電量的80%。

      李家今年荔枝產量是去年的120%。

      二、學習新課

      1. 根據數學信息提問題。

      出示例2的情境圖,讓學生根據圖中提供的條件提出用百分數解決的問題。

      學生可能提出以下問題:

     、儆媱澰炝质菍嶋H造林百分之幾?

     、趯嶋H造林是計劃造林百分之幾?

     、蹖嶋H造林比計劃造林增加百分之幾?

     、苡媱澰炝直葘嶋H造林少百分之幾?

      2. 讓學生先解決前兩個問題。

      通過這兩個問題的解決,提醒學生注意:解決這類問題一定先弄清楚哪兩個數相比,哪個數是單位“1”,哪一個數與單位“1”相比。為學生學習新課解決數量關系稍復雜的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或少)百分之幾的問題做好知識遷移的準備。

      3. 讓學生自主解決“實際造林比計劃增加了百分之幾”的問題。

      (1)分析數量關系。

      讓學生自己嘗試把數量關系用線段圖表示出來。

      讓學生說說是怎樣理解“實際造林比原計劃增加百分之幾”的。

      通過討論,讓學生明確求實際造林比原計劃增加百分之幾,就是求實際造林比原計劃增加的公頃數與原計劃造林的`公頃數相比的百分率,原計劃造林的公頃數是單位“1”。

      (2)確定解決問題的方法。

     、僮寣W生根據分析確定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列式計算出結果。

     、谧寣W生交流自己的方法,教師作適當的板書。

      方法一:(14-12)÷12 = 2÷12≈0.167 = 16.7%

      方法二: 14÷12 ≈1.167=116.7%

      116.7% - 100% = 16.7%

      問:還有其他方法嗎?

     、圩寣W生總結,像這樣的百分數問題有什么特點?解決它時要注意什么?

      使學生明確:這是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增加百分之幾的問題,它的解題思路和剛才同學們提出的第①、②個問題的分析思路基本相同,都要分清哪兩個量在比較,誰是單位“1”,但這里比較的兩個量中有一個條件沒有直接告訴,必須先求出。

      4. 改變問題。

      師:如果問題是:計劃造林比實際造林少百分之幾?又怎么解決呢?

      讓學生列出算式,教師板書:

      (14-12)÷ 14

      5. 觀察比較。

      將例2的第一種算式與改變后的問題的解答算式相比較:

      (14-12)÷12(14-12)÷14

      師:不同點是什么?為什么除數不一樣?

      通過學生的討論,再次強調兩個問題中誰和誰比,誰是單位“1”。使學生體會到,用百分數解決問題和用分數解決問題一樣要注意找準單位“1”。

      6. 概括應用。

      讓學生讀一讀課本例2后面一段話,結合生活實際舉例說一說“增加百分之幾”、“減少百分之幾”“節約百分之幾”……等話的含義。

      三、鞏固練習

      1. 提問:解決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或少)百分之幾的問題,應注意什么?

      2. 獨立完成課本90頁“做一做”的題目。

      四、布置作業

      課堂作業:練習二十二第1、第2題。

      課外作業:練習二十二的第3、4題。

      五、課堂總結反思

      1. 學了這節課你還有什么疑問嗎?

      2. 能談談你的收獲嗎?

    小學數學教案 篇8

      第一單元:一位數除多位數

      口算除法(第1課時)

      教學內容:P1 例1、例2

      教學要求:會口算簡單的一位數除多位數。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口算下列五組題

      30÷3 80÷8 20÷2 60÷6 90÷3

      6÷3 8÷8 6÷2 6÷6 3÷3

      二、展開

      1.例1

      (1)提出問題學生嘗試:口算36÷3

     、 你可以用學具擺一擺,也可以直接算。

     、 想一想: 區別在哪里,有聯系嗎?

      (2)匯報:你是怎樣得出結果的?(板書學生的算式思路)

      (3)評價:選擇另外方法計算,通過比較,得出

      較簡便。也可以直接這樣想:36÷3=12(強調高位算起)

      2.自己編類似的題目,口算說出得數。

      3.從學生編題中抽取十位上的數除以一位數有余數的除法。

      (1)學生嘗試練習,說各種方法。

      (2)歸納方法:

      4.練習:

      (1)比一比,算一算。

      9÷3 24÷4 56÷7

      90÷3 240÷4 560÷7

      900÷3 2400÷4 5600÷7

      (2)算算,填填。

      40÷2=□ 90÷3=□ 70÷7=□ 80÷4=□

      8÷2=□ 6÷3=□ 7÷7=□ 4÷4=□

      48÷2=□ 96÷3=□ 77÷7=□ 84÷4=□

      5.鞏固

      39÷3 26÷2 42÷2 55÷5

      88÷8 93÷3 48÷4 76÷4

      87÷3 56÷4 30÷2 91÷7

      6.光榮題:從自編題中找出一位數除三位數。

      693÷3 說出口算方法。

      三、作業:課堂練習

      四、教學后記:

      筆算除法例1(第2課時)

      教學內容:P3 例1

      教學目標:使學生懂得除的順序、商的定位。

      確進行被除數最高位的數不小于除數的一位數除二、三位數計算。

      教學重點:除的順序和商的定位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口算

      44÷4 36÷4 84÷2 63÷3

      75÷5 81÷9 52÷4 42÷3

      69÷3 48÷3 56÷4 78÷2

      談口算過程

      在算兩數之商時,我們可用口算的方法,也可用筆算的方法,今天這節課我們要學習"筆算除法"。也就是列豎式做除法,這里要求用同學們注意豎式的格式、除的順序、商的定位等。

      二、展開

      1.出示例1,讀題、理解題意,列式,怎么分?

      列豎式計算 69÷3

      (1)順序:①從被除數的最高位除起,十位上的"6"除以"3"商幾寫在哪一位上(十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寫在哪一位。

     、 23=6 6-6=0 0不用寫。

      劃--,如果把這過程比喻下一檔樓梯,那這一檔樓梯可不方便。

      (2) 把個位上的9移下來,對齊,9除以3,商幾?寫在哪一位上?這里的0一定要寫,表示最后的作數為0。

      (3)請大家邊說邊把這題做一遍,請一位同學說一說筆算順序,及各部分數字各表示什么?

      (4)光榮題 邊做邊說過程

      2.練習:課本練一練。

      四、布置作業:課堂練習

      五、教學后記:

      筆算除法例2(第3課時)

      教學內容:P5 例2

      教學要求:掌握"除某一位時有余數,要把余數和后一位的數合起來繼續除"的方法。

      教學過程:

      課前進行一位數除整十數和表內除法組合的口算訓練。

      1.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三年級三個班搞活動,共用去342元人民幣,平均每個班用去多少錢?電腦顯示課本上的圖示。

      提出問題:你能說一說你是怎么分的嗎?

      學生匯報分法。

      2. 嘗試練習

      (1)你能用筆算的方法計算出342÷3嗎? 獨立嘗試,列出豎式。

      (2)組內交流,自主評價。說說你的計算過程。

      (3)自學課本,比較差異。翻開課本,比較一下自己的算法與課本上有哪些不同?師板演(邊寫邊說三句話)

      著重強調:在十位上商1,還余1,把余下的1怎么寫?十位余下的1與個位上移下的2合起來是12,12除以3,商幾?寫在哪一位上?

      (4)形成方法。比較342÷3與69÷3有什么區別?(每一位除好都沒有余數,而這題十位除好有余數,余數怎么辦?如果不是最后一位的余數,都要與下一位合起來繼續除)

      3.正誤辨析。余數要比除數小 余數要和后一位繼續除

      4.練習:試一試,練一練。啟發學生說出各題哪些們除后帶余數,哪些位除后不帶余數。

      5.課堂小結:今天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6.課堂練習。

      三、教學后記:

      練習一1--5(第4課時)

      教學內容:P7 1--5

      教學要求:能熟練地進行一位數除二、三位數的計算

      教學過程:

      1.口算。

      2.對比練習。

      243 165 128 194

      72÷3 80÷5 96÷8 76÷4

      計算并比較上、下題之間有什么關系?

      根據這一關系,求下列□。

      1233=□ 2434=□ 1377=□

      □÷3=□ □÷4=□ □÷□=□

      3.算一算,填一填。

      30÷3=□ 80÷4=□ 60÷6=□ 50÷5=□

      18÷3=□ 16÷4=□ 12÷6=□ 35÷5=□

      48÷3=□ 96÷4=□ 72÷6=□ 85÷5=□

     、僮鳛榭谒,分拆成兩位數

     、谧鳛楣P算,除的順序,從高位算起,十位除后余數和個位上的數合起來繼續除。

      4.列豎式計算。

      (1)競賽80÷6 92÷3 85÷5

      68÷4 72÷9 90÷5

      98÷7 84÷6 96÷4

      (2) 864÷4 715÷5 765÷3

      936÷2 762÷6 966÷7

      696÷4 984÷8 625÷5

      教學后記:

      練習一6--12(第5課時)

      教學內容:P8 6--12

      教學要求:熟練掌握除數是一位數筆算除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1. 6□<38 □8<55

      8□<73 7□<48

      □4<25 □5<33

      2.對照訓練。

      1)看: 45÷8=□......□ 寫:□8+□=45

      73÷9=□......□ □9+□=73

      58÷7=□......□ □7+□=58

      2)看:□5+□=47 寫:47÷5=□......□

      □8+□=52

      □7+□=47

      □6+□=50

      根據有余數除法算式寫乘加算式。

      根據乘加算式寫有余數除法算式。

      3.在□內填數。

      68=□4 □3=89

      76=□3 2□=69

      84=□2=□3=□4=□6

      4.應用題:①要求幾個問題。

     、跀盗筷P系是什么?

     、哿惺接嬎。

      5.作業:課堂練習。

      教學后記:

      筆算除法(第6課時)

      教學內容:P9--10 例3

      教學要求:1.掌握被除數前一位不夠除要看前兩位的方法。

      2.掌握一位數除多位數的筆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在□里填數

      (1) 744=296 52÷7=364

      296÷4=□ 364÷7=□

      (2) 280÷4=□ 350÷7=□

      16÷4=□ 14÷7=□

      296÷4=□ 364÷7=□

      二、展開:

      1.嘗試計算29÷4 296÷4

      2.小組交流討論

      (1) 看被除數的前一位,2除以4,不能商1,怎么辦?

      (2) 看被除數的前兩位,29除以4,商7要寫在哪一位上面?前后兩個7表示相同的意思嗎?

      (3) 余數1移下來,16除以4,商4要寫在哪一位的上面?

      3.匯報并完整地說出計算過程。

      4.總結出法則:學生用自己語言總結(簡單板書)。與書上比較,哪個更好,突出關鍵字。

      三、鞏固。

      練一練,列豎式計算。

      四、 作業,課堂練習。

      五、教學后記:

      筆算除法(第7課時)

      教學內容:P11--12 例4、例5

      教學要求:掌握乘法驗算除法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 根據上面的算式,你能直接寫出得數嗎?

     、 273=81 ② 467+3=325

      81÷3=□ 325÷7=□......□

      二、展開。

      1.觀察: 81÷3=27 273=81

      有什么聯系,說明了什么?→驗算方法。

      2.筆算:322÷7 板演,并說計算過程。

      猜想:325÷7 有無余數,是幾? 做一做。

      根據②式你能得出什么結論?→方法

      3.練一練:3427÷7 并驗算。

      4.小結:今天的作業能保證萬無一失嗎?

      為什么?用什么方法?

      沒余數除法:除數商=被除數

      有余數除法:除數商+余數=被除數

      三、鞏固:

      練一練:

     、 先估商位數,再列豎式,驗算,反饋。

     、 根據有余數與無余數分成兩類,得出被5整除數的特征,驗證。

      四、教學后記:

      練習二1--4(第8課時)

      教學內容:P13 1-4

      教學要求:初步認識乘除法關系,能準確并熟練地試商。

      教學過程:

      1. 口算。

      2. 算算,填填。

      200÷5=□ 400÷8=□ 420÷7=□ 540÷6=□

      35÷5=□ 24÷8=□ 28÷7=□ 12÷6=□

      235÷5=□ 424÷8=□ 448÷7=□ 552÷6=□

      3. 對照練習。

      275 367 486 539

      135÷5 252÷7 288÷6 477÷9

      4. 在□里填正確的數。

      2□4=104 8□7=588 6□6=372

      8□5=425 4□8=392 5□9=486

      方法: 204=80 □4=104-80=24 104÷4 (基礎好的)

      5. 先判斷商是幾位數,再計算。

      480÷5 810÷6 376÷8 364÷7

      512÷8 315÷9 846÷3 272÷4

      6. 計算并驗算。

      288÷3 392÷8 738÷9

      956÷4 342÷9 235÷5

      7、教學后記:

      練習二5--12(第9課時)

      教學內容:P13--14 5-12。

      教學要求:鞏固一位數除多位數的筆算除法。

      教學過程:

      1. 口算(第6題)

      34÷2 72÷3 84÷3

      45÷3 96÷4 78÷2

      64÷4 58÷2 75÷5

      說一說,你是怎么算的?

      30÷2 4÷2 分用別豎式方法口算。

      2.計算并驗算。

      288÷3 392÷8 738÷9

      956÷4 342÷9 235÷5

      并改成乘法算式

      3.在□里填正確的數。

      6□8=504 5□7=371 4□9=432

      3□6=228 9□8=760 7□4=312

      4.應用題(9、10、12)

     、 口述數量關系

     、 解答

     、 改編成一乘一除

      5.開放題(11)

      獨立設計方案,交流匯報。

      6、教學后記:

      練習二13--17(第10課時)

      教學內容:P15 13-17

      教學要求:理解乘加兩步計算題和有余數除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

      初步培養函數思考能力。

      教學過程:

      1. 在□里填數。

      756÷□ = 875÷□ =

      2. 觀察下面的算式,在□里填上正確的'數。

      534+3=215 215÷4=□......□

      768+5=613 613÷8=□......□

      347÷8=43......3 □8+□=347

      3.第15題。

      4.填表。

     、倌膫數量是不變的(每分飛行的米數)

     、谀膬蓚數量是變化的(飛行時間和飛行的米數)③變化的兩個數量中,哪一個數量的條件是已知的,用什么方法求出未知數量

     、茏兓膬蓚數量相除,得到的是什么數量,這個數量的值是不是一定的。

      5、教學后記:

      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第11課時)

      教學內容:P16--17 例6、例7

      要求:掌握求出商的最高位以后,遇到被除數的哪一位不夠商1,就在那位上商0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出示104×4=416 1003×4=4012

      416÷4=□ 4012÷4=□

      先求出積,再轉化為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看看商有什么特點?

      二、展開

      這兩道題商中間都有0,怎樣用豎式計算?

      1.學生嘗試 416÷4

      2.師生共同列豎式計算,邊討論邊板演計算:十位上為什么商0?

      用4去除被除數十位上的1,不夠商1,就要在十位上寫0,把個位上的6移下來,再繼續除。

      3、4012÷4 學生獨立練習

      中間有幾個0?它們是怎么來的?

      4、光榮題:563÷8

      學生獨立嘗試并驗算,師板演

      說:商末尾為什么會有一個0,這個0是怎么來的?計算時應注意什么?怎樣驗算?

      5、討論:什么時候用0占位?

      三、鞏固:

     、 1700÷5 722÷3(先說商的位數再計算)

     、诰氁痪殻1.

     、鄹腻e:說說錯誤原因。

      四、教學后記:

      練習三 1-4(第12課時)

      教學內容:P18 1--4

      要求:能熟練掌握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

      教學過程:

      1.在方框里填上商和余數。

      3 □......□

      6 □......□

      242÷ 7 = □......□

      8 □......□

      9 □......□

      2.列式計算

      (1)520里包含多少個5。

      (2)138是6的多少倍?

      (3)一個數的7倍是840,這個數是多少?

      (4)619除以3,商和余數各是多少?

      5題的解法有什么共同之處?說明了什么?

      請你用不同的方式敘述520÷5

      3.計算并驗算(正確率比賽)

      602÷3 804÷5 848÷8

      368÷9 472÷6 515÷5

      4.在□里填數。

      23×6=120+□

      5、教學后記:

      練習三 5-9(第13課時)

      教學內容:P19--20 5-9

      教學目標:能熟練掌握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

      教學過程:

      1.對照上式,填寫□里正確的數。

      (1)72×3+1=217 85×9+8=773

      217÷□=□......□ 773÷□=□......□

      104×8+5=□ 255÷7=36......3

      □÷□=□......□ □×□+□=□

      2.在□里填正確的數,說說你是怎么想?鼓勵多種方法。

     、 可以先求出等式一邊的得數,再分析另一邊求什么算式的末知數。

     、 分析數與數之間的關系。

      3.第七題, 因為除數是8,所以最大的余數是7。

      4.第八題

      方法:①觀察,找突破口。

     、诜治龈鞣N可能的結果,逐一檢驗,依次求出所缺。

      5.第9題

      先分解為2個因數相乘的積,再分解為3個或4個因數相乘的積。

      教學后記:

      練習三 10-13(第14課時)

      教學內容:綜合練習 10-13

      教學目標:能熟練掌握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

      教學過程:

      1. 第10題。

     、 根據6個數的特點,要使一位數除三位數的商最接近200,則可考慮接近800的數除以4或接近1000的數除以5。

     、 列出可能的情況。

      856÷4=214

      798÷4=199......2

      987÷5=197......2

     、 選擇正確的。

      2.填表。

     、賹忣},分析題目中的三個數量,說出哪個量不變。

     、谇蟪瞿┲獢,數量關系如何?

     、蹚谋碇袛祿惆l現了什么?

      3.填表。

     、僬页鋈考叭恐g的數量關系。

     、谇蟪瞿┲獢。

     、壅f說除法算式都表示什么意思?

      4.第13題。注意解題策略的訓練

      5.智力游戲

      教學后記:

    小學數學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鼓勵學生運用猜測、舉例、驗證等數學方法學習乘法分配律。

      2、在學習的過程中,樹立用規律簡算,增強用規律驗算得意識。

      設計理念:

      1、體現了“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課堂上靈活處理教材,選擇適當的教法。

      3、提高了小組的合作學習有效性。

      4、促進了學生的主動性、個性化的.學習。

      課前準備:

      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出課題。

      出示數學掛圖:通過看圖,把圖意說一說。

      二、提出問題,解答質疑。

      弄清題以后,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嗎? (小組討論)

      生答師板書:濟青高速公路全長約多少千米? 怎樣解答呢?

      (1)要求全長多少千米,可以先求每輛車分別行駛的路程,再求全長的路程。

      110 × 2 + 90 × 2 = 220 + 180 = 400 (千米) 還可以先求兩輛車1小時行駛的路程,再求全長的路程。

      (110+90)× 2 = 200 × 2 = 400(千米)

      仔細觀察,你能發現什么規律? (小組合作探討)

      生交流:發現兩個算式的結果相等。 110×2 + 90×2 =(110+90)× 2 這是個什么規律呢?讓我們來驗證一下吧。

      (小組合作學習) 生自己舉例來驗證

      生答師小結:兩個數的和乘一個數,可以把它們分別乘這個數,再把乘得的積相加,這個規律就叫做乘法分配律。 你能用字母表示出這個規律嗎?

      生板書: (a + b).c = a .c + b .c 通過學習,讓學生思考運用乘法分配律解決實際問題。 讓學生討論交流自己的想法:

     、倏梢赃M行驗算。

     、诳梢允褂嬎愫啽。 運用乘法分配律能使計算簡便嗎? (生小組舉例探討)

      三、鞏固練習

      自主練習: 第一題:讓學生在小組中快速連接,并說一說運用了什么運算定律。

      第二題:先讓生自己解答,然后再組內互相說出師運用的什么定律。

      第三題:先觀察,再說出對錯,然后把錯的題重新做出來,集體訂 正,并說出錯題錯在哪里。

      板書設計: 乘法分配律

      110×2 + 90×2 (110 + 90)×2 = 220 + 180 = 200×2 = 400(千米) = 400(千米)

      兩個數的和乘一個數,可以先把它們分別和這個數相乘,再把乘得的積相加,這個規律就叫做乘法的分配律。

      ( a + b).c = a .c + b .c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經典)小學數學教案08-27

    小學數學教案(精選)07-26

    小學數學教案(精選)07-25

    【經典】小學數學教案08-05

    (經典)小學數學教案08-24

    小學數學教案【經典】08-06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