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一年級數學教案>數學一年級 教案

    數學一年級 教案

    時間:2023-01-21 13:33:58 一年級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北師大版數學一年級 教案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北師大版數學一年級 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北師大版數學一年級 教案

    北師大版數學一年級 教案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初步建立米的長度概念,根據1厘米和1米的實際長度,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學會估測物體的長度。

     。、過程與方法: 發展觀察能力、空間想像能力、動手操作能力、估測能力以及相互合作學習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把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相聯系,感知數學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對數學產生親切感。

      教學重點:

      建立一米的表象,掌握米和厘米間的關系,知道1米=100厘米。

      教學難點:

      能恰當的選擇單位表示物體的長度。

      教學教法:

      情境示范、操作演示法

      教學學法:

      自主探究和小組合作交流

      教學準備:

      多媒體、米尺、1厘米長的小木棒。

      教學過程:

      一、設疑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一個長度單位——厘米。想一想1厘米大約有多長?打手勢告訴老師。老師帶來了一些1厘米長的小棒,誰來用這些小棒測量這枝粉筆的長度?投影顯示學生測量過程,誰來用這些小棒測量教室的長度? 提問學生不愿意測量的理由。 學生說明理由:教室太長,小棒太短,測量起來費時費力且容易出錯。教師小結:厘米是用來測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而要測量教室地面的長,或者比較長的距離,那就需要用到一個比較大的長度單位,它就是米(板書:米)。它用符號“”來表示。(板書:) 米在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我們經常會遇到它。這不,長頸鹿大哥帶著它的小烏龜弟弟到游樂園去玩,就遇到了米,我們一起去看看吧。(大屏幕顯示教材第16頁主題圖) 引導學生觀察主題圖,明確圖意。提出問題: 1米有多長呢?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對“米” 的理解。

      二、新課教學

      1、認識“米” 出示米尺,介紹:同學們,這是一把米尺,它的長度是1米。你們伸開雙手比劃一下,1米大約有多長呢?

      學生伸開雙臂比劃1米大約有多長,師逐一測量。

     。1)比一比 請同學們比一比1米會從我們手臂伸平一邊的指尖到手臂另一邊的什么地方? 學生比劃并說一說。師小結兩臂伸長的長度和我們每個同學的身高差不多,一般來說個子高的同學手臂要長一些。 將米尺豎放,引導學生認識1米有多高。 學生估一估自己的身高,猜一猜一米會到自己身體的哪個部位, 和米尺比一比,驗證自己的猜測。

     。2)找一找 找一找教室里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米? 學生回答,師引導學生實地測量。

     。3)估一估 請同學們估一估,我們的教室有多長、有多寬? 師帶領學生實地測量,對于估測較好的同學應給予肯定或表揚。

     。4)量一量 學生用手中的尺子量一量自己身邊的物體,看看它們到底是多長?測量課桌、講臺的長、寬。.....

      2、認識探究米和厘米的關系 師:請同學們拿出你們帶來的尺,找出1米的準確長度。 (大屏幕顯示米尺。)

      師:請同學們認真觀察米尺,想一想:米和厘米之間有什么關系呢?1米有多少厘米?

      生:1米有100厘米、1米等于100厘米。

      師:你們是怎樣知道的?

      生:尺子的末端有一個數100,所以1米有100厘米。

      生:尺子上有10個大格,每個大格是10厘米,10個大格就 是100厘米。

      生:米尺上面有很多小格,一小格就是一厘米,我一格一格(一厘米一厘米)的數,共數了100格才數完,所以我想到1米就等于100厘米。

      師:我們一起來數一數。

      提問: 90厘米里面有幾個10厘米?90厘米再增加10厘米是多少厘米?100厘米里面有幾個10厘米呢?

      師小結:現在我們知道了1米=100厘米,它也可以寫成1 = 100 c。我們把它齊讀一遍。

      (板書1米 = 100厘米或1 = 100 c)

      認識了米和厘米,我們在用的時候一定要仔細思考,認真辨別,不能用錯,下面是小明在學習了米和厘米之后寫的一篇日記,我們共同來看一看。師生共同讀一讀,引導學生理解內容,做出評價并改正。 小明的日記 今天是星期一,早上洗臉后我用60米長的.毛巾擦臉。第一節上課我用長約17米的鉛筆寫了一篇田字格。第二節課下課是升旗儀式,在全校同學的注目下,國旗升上了高約8厘米的旗桿。

      三、練一練

      1、大屏幕顯示教材第16頁“試一試”圖。

      師:請同學們看第一個題,門高約2什么?你選什么做單位?

      生:我選米(),若是2厘米(c)就連我的一個手都塞不進去呢!

      師:是!說得真好!下面看第二個題,黃瓜長約20什么?

      生:黃瓜長約20厘米。

      師:如果黃瓜長約20米那該破世界紀錄,震驚全世界了。我們要依據現實情況來恰當的選擇單位表示物體的長度。剩下的小題學生小組合作完成。 各小組代表回答,師生共同交流評定。

      2、這張課桌大約有多高?

     。ㄕl猜得對?)

      剛才我們對自己的課桌已經測量過了,現在請同學們想一想,剛才自己在測量課桌之前所做的估計與所測量的結果,然后再對書上各個小朋友的估計做出判斷吧。

     。▽W生自主發表意見,師生交流后得出較為合理的結論。)

      3、說一說

      回到主題圖,學生說一說1米有多長,判斷小動物的身高并說一說誰應該買票。

      四、課堂小結

      學生暢談收獲。

      五、作業布置

    北師大版數學一年級 教案2

      教學目標

      1.結合情境圖,進一步體會部分與整體的關系,豐富對加減法意義的理解。

      2.鞏固8和9的加減法,能夠正確地計算;會用學過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養成教育訓練點

      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引導學生感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想玩猜謎語的游戲嗎?

      生:(齊說)想。

      師:白襯衣,黑大褂,走起路來左右擺,冰天雪地也不怕。猜猜是什么動物?

      生:企鵝。

      師:你們喜歡企鵝嗎?

      生:喜歡。

      師:知道企鵝生活在哪里嗎?

      生:南極。

      師:(出示掛圖美麗的南極)今天,可愛的企鵝來到了我們的身邊,想請你們去幫忙解決一些數學問題,誰愿意去呢?

      (二)合作探究,自主學習

      師:比一比,看誰今天幫小企鵝解決的問題多。

      (掛圖上左邊原來有6只企鵝,師在冰山上又貼了3只企鵝,演示是從冰山后面走來的。)

      師:你們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雪地上原來有6只小企鵝在玩耍,后來又從冰山后面走來3只。

      師:那么誰能幫助小企鵝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呢?

      生:請問冰山上現在一共有幾只企鵝?

      師:在圖上怎樣表示剛才提的問題呢?(師畫大括號和問號。)

      1現在圖上多了什么符號,知道它們叫什么名字嗎?

      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答出:

      大括號的樣子好像要把上面的這些企鵝怎么樣?(合起來。)

      問號的作用是什么?(生:要求的問題。)

      師:誰能用學過的數學知識解決這個問題呢?

      (同桌兩人討論,把算式寫在作業本上,并匯報。)

      師:哪兩個同學愿意展示一下你們討論的結果呢?

      生:我和的算式是6+3=9(只),雪地上一共有9只企鵝。

      師:同學們真能干,那么多同學都在幫企鵝解決問題,企鵝們可高興了。

      2出示第2幅圖。

      師:請看這一幅畫面,仔細觀察小問號跑到哪里去了(生:跑到冰山上去了)。那么大括號和下面的9只表示什么意思?(生:雪地和冰山上合起來一共有9只。)誰能把這幅圖表示的意思完整地說一說?

      生:雪地上有9只企鵝,左邊有6只,冰山上有幾只呢?

      師:誰能解決這個問題呢?

      生:9-6=3(只)。

      3出示第3幅圖。

      師:大家認真看一看小問號又跑到哪里去了?(生:跑到左邊上去了。)

      這幅圖表示一個怎樣的`數學問題呢?怎樣解答小問號提出的問題呢?

      (學生解答,教師板書:9-3=6(只)。)

      4觀察3幅圖,比一比,找規律。

      師:看來生活中有些問題需要用加法解決,有些問題需要用減法解決。那么什么時候用加法,什么時候用減法呢?請小組討論一下,匯報。師總結。

      師:同學們又聰明又能干,通過這些畫面,就可以發現這么多的數學問題,還想出了好辦法解決,你們還愿意繼續幫小企鵝解決問題嗎?

      生:愿意。

      師:9只小企鵝聚在一起,現在它們想分成兩組活動,但不知道怎么分,你有辦法嗎?

      生:可以分成1只和8只,2只和7只

      師:今天,同學們幫助小企鵝解決了這么多的問題,它們非常滿意,它們請老師轉告大家,如果你們能在數學王國里連闖四關,它愿意留下來做我們的好朋友,你們歡迎嗎?大家努力吧!

      三、回顧小結,贊美激勵

      師:這節課很快地結束了,說說你們的收獲吧,你們認為自己表現得怎么樣呢?

      今天,同學們表現得真不錯,小企鵝對你們的學習很滿意,愿意留下來做大家的好朋友,和你們一起學習更多的數學知識。你們高興嗎?

      教學反思:

      《可愛的企鵝》一課,繼續鞏固8、9的加減法,孩子們對單純的計算題掌握得還不錯,難點是根據情境圖能列出正確的算式。在突破這個難點的過程中,我采用先讓孩子講清圖意,然后再寫算式的方法,感覺還不錯,不過仍有少數孩子不能理解,我相信通過后面的練習和孩子們認知的成熟,能夠解決這種現象。

    北師大版數學一年級 教案3

      教學目標:

      1、學會“十幾減8、9”的退位減法。

      2、初步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獨立性。

      教學重點:

      學會“十幾減8、9”的退位減法。

      教學難點:

      探討“十幾減8、9”的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

      鉛筆、投影。

      教學過程:

      一、模擬表演,提出問題

      請表演的小朋友上臺表演,師口述內容,生表演,一只大兔子開了一家文具店,小老鼠和袋鼠也在文具店里,這時來了一只小兔,它對大兔說:“我買9支鉛筆”。大兔把鉛筆都拿出來了:一捆(10支)和散的`5支,這時大袋鼠提出了一個問題:15支鉛筆,賣出9支,還剩多少支?

      二、猜一猜,列出式子

      1、想一想,猜一猜,還剩多少支鉛筆呢?

      2、列出算式,15—9

      三、討論15—9的算法

      1、讓學生獨立思考,嘗試解題。

      2、小組討論:你是怎樣算的?

      3、說說你是怎么算的?

     。1)、一根一根地減。

     。2)、15分成10和5,10-9=11+5=6

     。3)、把9分成5和4,15-5=1010-4=6

     。4)、9+6=1515-9=6……

      4、嘗試練習

     。1)、讓學生拿出學具擺一擺,計算試一試各題。

     。2)、交流,你是怎么算的?

      四、鞏固算法

      1、基本練習

     。ň氁痪毜1題)

     。1)、讓學生獨立計算。

     。2)、選3題跟同桌說說你是怎么算的?

      2、摘蘋果(練一練第2題)

      在游戲中進行計算。

      3、發展練習

     。ň氁痪毥虒W游戲)

     。1)、讓學生自由看圖描述故事,提出問題,并嘗試解決。

     。2)、交流。

      五、總結

      板書:買鉛筆

     。1)15-9=6(2)15-9=6(3)15-9

      因為9+6=

      10-9=115-5=10所以15-9=6

      1+5=610-4=6……

    北師大版數學一年級 教案4

      教學目標

      1. 培養學生從具體情境中發現問題,并用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2.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3.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教材分析

      教材提供了一幅情境圖,給學生提供了豐富多樣的信息,讓學生從中發現數學問題,提出數學問題。因此,我的設計思路是從以下幾方面考慮的。

      1. 從學生喜愛的童話故事引入,讓學生充當童話里的角色,用數學知識去幫助可憐的丑小鴨,從而獲得成功感,萌發學習的愿望。

      2.我校正在進行一節課35分鐘的課改實驗,因此教學環節要少,要保證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去發現問題,提出不同的問題,去思考交流。

      3.老師教的目的是為了不教,因此最后要讓學生評價、反思自己的表現, 促進學生的不斷發展。反思是一種隱性的教育資源,讓每位學生學會反思,無疑等于給每人配備了一位盡責的老師,可以隨時調整自己的行為。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學校教學條件較好,配備了電腦、實物投影儀,為使用多媒體課件提供了可能,非常有利于低年級的教師創設生動的情境,開展豐富活潑的課堂教學活動。

      我班共有學生45人,通過近一個學期的學習,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發展,但學生愛提一共有多少?還剩多少?等順向思維的問題,而且學生如果上課伊始提不起興趣,就很懶得去表達。因此,如何創設一個能調起學生積極性的情境至關重要。

      課堂實錄

      (一)導入激趣

      1. 創設情境,練習口算。

      師:同學們聽過《丑小鴨》的故事嗎?

      課件出示畫面:一只丑小鴨抬頭仰望著天空中飛過的白天鵝,眼里流露出悲傷、郁悶的眼神。

      師:丑小鴨多想變成美麗的白天鵝啊,你們愿意幫助它嗎?

      學生脫口而出:愿意。

      師:怎么幫呢?你們看,每只丑小鴨都帶有5道口算題,只要同學們把這些題目都解答對了,就會有一只丑小鴨變成美麗的天鵝。試試吧!

      課件逐一出示口算題(2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學生非常踴躍。

      5道口算題得數正確后,就有一只丑小鴨變成美麗的天鵝。學生積極性更高了。

      2.鋪墊引入。

      師:丑小鴨變成美麗的天鵝后,高興地與同伴們一起飛呀飛,來到了一個美麗的地方。(板書課題:美麗的田園)

      課件出示畫面:美麗的田園

      (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師:美麗的田園里都有什么?看到這么美的環境,你想說些什么?

      生1:我們不能亂砍樹,要愛護樹木。

      生2:不能隨便亂丟垃圾。

      師:聽了同學們的話,老師真高興,你們小小年紀就已經懂得了要保護環境,真了不起。從圖上,你獲得了哪些數學信息?

      給學生1分鐘,使之充分地感知畫面的各種信息,為提出問題打下基礎。

      學生反饋。

      生1:湖里有8只天鵝,岸上有6只天鵝。

      生2:天空中有12只小鳥,樹上有5只小鳥。

      師: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學生先互相交流,然后反饋。

      生1:湖里有8只天鵝,岸上有6只天鵝,一共有幾只天鵝?(教師板書)

      師:誰會解答這個問題?并說說你是怎樣想的。(8+6=14)

      師:誰能提出不同的問題?

      生2:草地上一共有11只羊,白羊有6只,黑羊有幾只?(教師板書)

      讓學生解答這個問題,并說想法。

      生3:11-6=5,11只羊去掉白羊,剩下的.就是黑羊。

      生4:5+6=11。

      這個算式很特別,出乎我的意料,我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

      生4:6只白羊加上5只黑羊就是11只羊了。

      師:那你的答案是?

      生4:6。

      師:你的答案在加號的后面,我們用括號把它標出來,醒目一些,好嗎?

      學生滿意地坐下。

      生5:湖的左邊有9棵樹,湖的右邊有7棵樹,

      其他學生有不同意見,打斷了他的發言。

      生6:湖的右邊應該是8棵樹,這兒還有一棵。

      生7:不止8棵,還沒畫完。(畫面湖右岸遠處有7棵樹,近處一棵樹只畫了一半,學生認為湖右岸近處應該還有幾棵樹。)

      師:這位同學的想像力真豐富,不過,我們就看屏幕上出現的,好嗎?

      教師帶著學生一起數一遍,并板書:

      湖的左邊有9棵樹,右邊有8棵樹。

      師:你能提出哪些問題呢?

      生8:一共有幾棵樹?

      生9:湖的左邊比右邊多幾棵樹?

      生10:湖的右邊比左邊少幾棵樹?

      學生繼續提問,解答問題。

      師小結:每個同學都在積極地動腦筋,提出了許多問題,真棒!老師想同學們在生活中也一定是個有心人。

      (三) 練習

      學生獨立完成練一練的第2題。

      (四) 介紹數字朋友(從多角度認識一個數)

      師:我們學習數學,就要和數字交朋友,你能不能介紹一下數字朋友呢?比如說9,你打算怎樣介紹它呢?

      本想讓學生看書,問題剛問完,幾個學生馬上舉手。

      生1:4+5=9。

      生2:10-1=9。

      師:有沒有其他的說法呢?

      生5:9里面有9個一。

      生6:媽媽買回來10個蘋果,我吃了一個,還剩9個。

      師評價:這位同學還懂得聯系生活呢。

      生7:9比8多1。

      師:每個小組選一個自己喜歡的數字,說說可以怎樣介紹這個數字朋友。

      小組反饋。

      (五)總結

      今天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略)

      你覺得這堂課同學們的表現怎么樣?

      生:上課,小朋友們太吵了,沒有聽別人發言。

      教學反思

      1. 課堂教學中要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也要讓學生學會傾聽。

      美國創造力研究專家托勞斯認為,創造力的發展,必須在自由而安全的氣氛中才能進行。所謂自由、民主,就是盡量減少對兒童行為思維的無謂限制,使學生自由暢想。所謂安全,就是對兒童的獨特想法不輕易批評和挑剔,消除其對批評的顧慮,獲得創造的安全感。這節課,引入環節創設的《丑小鴨》的童話情境,結合電腦畫面,使學生一開始就將情感注入到學習中,這樣的學習過程學生是自覺、主動的?磮D根據信息提出問題,當學生提出不同的列式或對畫面信息產生爭執時,我都讓學生將自己的想法說完,沒有因為與預定教案不同而一筆帶過。整堂課的氣氛是寬松、活潑的,學生心情愉快,在這種積極情緒的帶動下,學生學習投入,積極舉手發言。

      但也存在著不和諧的一面。學生急于表達自己的想法,有的學生就會打斷其他同學的發言,課堂氣氛顯得浮躁了些。因此平時教學中注重激發學生積極動腦的同時,更要注重培養學生傾聽的習慣。這是合作的前提,試想一個只在乎自己的表現,而不會傾聽他人發言的學生,怎么會與他人合作。教師要大力贊賞和表揚那些會認真傾聽的學生,讓學生知道什么行為是有價值的,表現出什么樣的行為,可以受到特定的認可,暗示所有的學生去關注這些良好的行為,讓學生在模仿中進步,在教師不斷的肯定中強化。

      2.鼓勵多向思維,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數學課程,相對于其他課程,對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起著獨特的作用。而創新思維又是現代社會所必需的。創造性思維包括發散思維和集中思維,發散思維又叫求異思維,在數學教學中,注重一題多說、一題多解、一題多變的練習,是培養學生思維深刻性和靈活性的重要手段,也是發展創新思維的有力措施。這節課,為學生提供了大量豐富的數學信息,讓學生提出問題。一開始,學生思維平靜,習慣于順向思維,因此問題直觀明了,只是一共有多少個?這在我的意料之中,我及時指導,鼓勵學生展開聯想,學生提出草地上一共有11只羊,白羊有6只,黑羊有幾只?這個比較難得,這是學生的逆向思維。我在課堂上沒有好好地利用。這個環節可以改進一下:肯定、贊賞這個學生所提的問題,并以此為契機,適時加以引導,關于黑羊、白羊,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呢?鼓勵學生進行多向思維,層層引導,進一步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拓展思維空間。

      3.注重評價,也要注重讓學生反思。

      新課程標準倡導發展性評價,突出評價促進發展的功能,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體現尊重與愛護。因此教師評價學生一定要發自內心,而且語言要豐富,感情要真摯而富有感染力。這樣的評價才會給學生自尊、自信,讓學生越來越愛學。這節課,當學生積極舉手發言,回答正確時,我就給予及時的評價,如介紹數字朋友,學生能聯系生活,發現生活中的數學,我就贊賞地說:這位同學還會聯系我們的生活呢!當學生的回答,其他學生有異議時,我采取延時評價,如對湖右岸有幾棵樹的討論,我先讓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然后才進行評價。

      注重評價,也要注重學生的反思。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而反思則為自我教育開啟了第一道門。學生學會了反思,就會從心靈深處知道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就會站在元認知的高度審視自己的心理特點和行為特點,從而提高學習的效果和效率。我在教學的最后設計一個環節:讓學生想想這節課,同學們表現得怎么樣,主要是想讓學生反思自己的表現,就有學生提到課堂上有些同學沒有聽別人的發言,看來學生意識到了這一點,只是由于時間的關系,我沒有讓學生進一步深入。相信經過一段時間反思的培養,學生的學習面貌會有所改觀,學習品質也會得到提升。

    北師大版數學一年級 教案5

      一、復習引入。

      我們已經認識了厘米和米,1厘米有多長呢?請你用手比一比。

      1米有多長呢?請同學們伸開兩臂比一比。

     。▽W生站起來比劃,教師拿著米尺到學生中巡視,發現誤差大的進行糾正。)

      二、實際測量教室的物品。

      1、想不想知道我們每天使用的課桌有多高?

      請同學們估計一下你們的桌子大約有多長?把估計的結果告訴同桌,然后你們倆一起量一量,看誰估得準?(學生活動)

      2、活動結束后,請學生匯報估計和測量的結果。

      3、請估計準確的同學把估計的方法給同學們介紹一下。

     。▍R報過程中引導學生對其他同學估計的方法進行評價)

      4、你們測量的課桌的高度是多少?

      說說你是怎么量的?

      5、活動后集體匯報。

     。▽τ跍y量同樣物體長度的小組進行比較,檢驗測量是否準確。)

      三、尋找并使用自身的'測量工具。

      同學們,其實我們身上也有很多尺子,下面,我們就來找一找我們自己身上的尺子好嗎?

      1、請同學們測量一下自己的身高。

     。1)身高是指什么?(從腳底到頭頂的高度)

     。2)先估計,再測量?梢宰约簻y量,也可以同桌合作。

     。3)說說測量的方法。

      2、測量自己的步長。

     。1)步長是指什么?(腳尖到腳尖或腳后跟到腳后跟的距離。)

      強調:步長是平時走一步的長度,不要刻意邁大步。

     。2)先估計一步有多長,再測量?梢孕〗M合作。

     。3)誰估計的最準,請給同學們介紹一下方法。

     。4)你是怎樣測量的?

      3、測量雙手平伸時兩指尖的距離。

      4、利用身體上的尺子進行估計活動。

      剛才同學們量出自己的身高、步長和雙手平伸時兩指尖的距離,其實這都是很好的尺子。下面老師要檢驗一下你的尺子管不管用。

     。1)請兩名同學到前面來,請同學估計他的身高,并說說是怎樣估計的。

     。2)再估計一下這2位同學的腰圍、頭圍是多少。

     、僦朗裁词茄鼑、頭圍嗎?

     、谡埞烙嬕幌聝晌煌瑢W的腰圍和頭圍是多少,你是怎樣估計的?

     、郜F在我想知道這兩位同學的腰圍和頭圍的準確長度,要怎么測量呢?誰有比較好的方法?

     。3)利用步長進行估計活動。

     、倌阒懒俗约旱牟介L,請你以這條線為起點,估計一下10米大約到哪里,自己做一個記號。

     、谠賮碜咭蛔,看這10米你大約需要多少步?看著這么長的距離,請你估計一下,需要多少個同學手拉手才夠10米?誰想來試一試?

     、弁ㄟ^這些活動,使你想到了什么?你會對物體的長度進行正確的估計嗎?

      5、介紹人體各部分長度關系小常識。

      四、練習。

      1、P18第2題。

     。1)看圖,你知道了什么?

     。2)請學生估計一下小明和機靈狗分別有多高,說說你是怎樣估計的。

     。3)引導學生注意記錄的方法。

      2、P19第3題。

     。1)看圖理解題意。

     。2)學生獨立完成后進行交流。

      五、總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北師大版數學一年級 教案6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86頁至87頁《小小商店》。

      教學目標:

      1.加深對人民幣的認識,進一步掌握人民幣的換算和計算方法。

      2.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進行數學交流和與他人合作的意識;

      3.對學生進行文明、環保等品德教育。

      課前準備:收集好同學帶到學校的各類玩具、學習或生活用品。物品標簽牌、售貨員、回收員掛牌。

      教學過程:

      一、課前復習:

      同學們去過超市嗎?看一看圖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售貨員阿姨手里拿著是什么呀?

      中國的.錢叫做人民幣。你知道人民幣分哪些類型嗎?(元、角、分)

      以元為單位的人民幣有哪些?(幻燈出示樣幣圖片)

      以角為單位的人民幣又有哪些?(幻燈出示樣幣圖片)

      以分為單位的人民幣因為面額太小,現在已經很少用到了。

      二、活動準備

      人民幣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常用,我們購物的時候就需要用到它。今天我們把教室布置成一個小小商店,讓大家一起感受一下自己購物的樂趣。我們先進行一個有獎問答的游戲。答對問題的同學可以在小組長那里得到一張5元的現金代用卷。

      幻燈播放問題,學生回答:

      小組討論問題,匯報:

      到商店購物需要注意什么?

      如果你是售貨員,你應該怎么做。

      老師歸納:

      三、分小組活動,一部分同學扮演售貨員,另一部分同學進行購物。

      四、小組之間交流交流,說得好的同學組長獎勵現金代用卷,每一小組選同學進行全班交流。

      五、角色調換進行第二輪的購物。

      六、小結:

      數一數回收站收了多少個瓶子。

      說一說用剩下的錢應該怎么辦?

      同學們已經學習了人民幣的知識,我們要學以至用,以后可以幫爸爸媽媽買東西,做爸爸媽媽的好幫手。

    北師大版數學一年級 教案7

      教學目標

      1、 經歷探索8加幾的計算方法的過程,能正確計算8加幾的加法。

      2、 能運用所學的知識,提出并解決相應的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掌握8加幾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體會不同的'“湊十”方法。

      教學方法 問題探究

      教具準備CAI課件,小棒。

      教學活動設計 修訂

      一、游戲導入

      師:我們來做一做找朋友的游戲,老師問你們答。9的好朋友是幾?

      二、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還記得春姑娘來了,萬物都睜開了眼睛,冰雪融化了,柳樹發芽了,動物們樂了,這種景色美嗎?

      師:為了讓天更藍,水更綠,人們將每年的3月12日定為植樹節,這一天人們都要種很多很多的樹綠化我們的環境,學校也為了保護環境,使小朋友有更好的學習氛圍,淘氣他們在校園里開展了植樹活動,這是他們一年級兩個班的植樹情況:[出示課件] 先引導學生觀察情境圖,

      數一數一班種了幾棵樹?

      師:我們再來看看二班種了幾棵樹?

      師:從圖中你都知道哪些數學信息?可以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呢?

      三 、探索新知

      1、師:我們來一起解決“兩個班一共植了多少棵?”

      想一想,你是如何列式呢?

      生:8+6或6+8

      2、師:請同學們先試著做一做,可以把我們的好朋友小棒找來幫忙,用它來幫一幫。

      師:把你認為好的想法說給小組的同學們聽聽吧!

      3、 全班交流8+6你是怎樣算的?

      誰來展示一下你們小組的方法?

      小組討論交流,尋找最優計算方法。

      4、觀察這兩個算式,看看它們有什么共同點?這兩種方法你覺得哪個計算更簡便呢?

      5、試一試8+8=7+8=8+4=5+8=

      6、小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學會8+幾的加法,在計算時,我們往往看大數,分小數,先湊十,在計算,這樣計算起來更簡便。

      四、鞏固練習

      1、圈一圈,算一算。

      讀圖,動手圈一圈,如:先把10個圈在一起,再計算出結果。

      2、指導完成練一練。

      第1題:通過擺一擺,結合數學模型來鞏固“湊十”法。

      第2題:通過圈一圈,算一算,體會“湊十”的過程,鞏固“湊十”的計算方法。

      第3題:結合圖進一步鞏固進位加法。

      第5題:通過連一連來鞏固進位加法。

      第6題目的:結合生活實際問題,運用進位加法來解決問題。

      五、在這節課有哪些收獲?請一位小朋友給大家說一說。還有哪些問題沒有解決?

      板書設計 有幾棵樹(8加幾)

      8 + 6 = 14 8 + 6 = 14

      作業設計 練一練 P82 第4題。

      課后反思

    北師大版數學一年級 教案8

      教學目標:

      1、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會數、會讀100以內的數。

      2、會用不同的`方法來數數。

      3、通過觀察、操作、解決問題等活動,感受數的意義,體會數在表達和交流中的作用,初步建立數數感。

      4、在數數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積極參與數學活動的興趣。

      教學重點:

      會認100以內的數。

      教學難點:

      能用不同的數數方法數出數量在100以內的物體個數。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樣東西(出示裝有花生的盒子),知道里面是什么嗎?引導學生猜一猜,使學生明確盒子里裝的是花生。

      那么,我們怎么知道盒子里到底有多少個花生呢?

     。ò鍟n題:數花生)

      二、數花生

     。1)想一想,一把花生有多少個呢?學生猜測,小組交流。

     。2)數一數,問:一把花生有多少個呢?指名回答。

      你是怎么知道的?先抓一把花生,再數一數。

      剛才你是怎樣數的?學生匯報:一個一個的數。

    北師大版數學一年級 教案9

      教學內容:

      古人計數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讓學生認、讀、寫11~20各數,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初步建立數位的概念。

      2、培養學生能夠準確地用數學語言對概念進行表達的能力。

      3、培養學生勤于動手和勤于動口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11~20這些數的個位和十位上各數的含義是重點;對“數位”的'理解是難點。

      教學方法:

      實物演示法。

      課前準備:

      小棒,計數器。

      教學過程:

      一、教學導入

      同學們,你們看,老師今天給大家準備了這么多精美的禮品,一會兒將把它們獎給今天表現最好的那些同學,我們來看看老師準備了多少個獎品.(師生一起數,個數大于10)咦?這大于10的數該怎樣表示呢?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一下.

      二、活動一:建立數位概念.

      一、數一數,有幾只羊,用小棒代表羊的只數,需要幾根小棒?(課件:主題圖)

     。ㄒ唬⿺敌“

      1.老師手里有幾根小棒?我們來數一數,1、2、3、4、5、6、7、8、9、10.

      2.一根一根數,有10根小棒,也就是10個1.現在我們把它捆成一捆,它就成了1個十.

      3.學生自己數出10根小棒,并將10根捆成一捆,體會10個一就是1個十.

      4.讓學生再拿出1根小棒.

     。1)現在是幾根小棒?

     。2)它是由什么組成的?(是由1個十和1個一組成的)

     。3)它里面有幾個十和幾個一?(它里面有1個十和1個一).

     。ǘ┙榻B計數器及數位

      1.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十位上的1就表示是10.

      2.讓學生在計數器上撥出11.

      一邊撥一邊說:“在個位上撥幾,在十位上撥幾.”

      3.同樣的方法讓學生學會數、認、讀、寫12~20各數.

      三、活動二:快速撥數.

     。ㄒ唬⿴熒ゾ

      1.教師說數,學生快速在計數器上撥出.

      2.說一說它的含義及是怎么撥的.

     。ǘ┥ゾ

      一人說數,另一人撥出,并說一說.兩人互換再練.

      四、活動三:對口令.

     。ㄒ唬⿴熒

      例:教師說16,學生對1個十和6個一.

      教師說1個十和7個一,學生對17.

     。ǘ┥

      五、活動四:填、讀尺子上的數.

     。ㄒ唬┏鍪緢D片:寫一寫

      師生一起將尺子上的數補充完整.

     。ǘ┙處熖釂

      1.比15小比11大的數有那些?

      2.17的前面是幾?后面是幾?

      ……

      3.你還能提出那些數學問題?

      六、活動五:

      找一找生活中的11~20各數,密切數與生活的聯系.

      找一找,說一說你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見到或用到了11~20各數.

      七、小結:

      說一說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北師大版數學一年級 教案10

      玩具總課時

      第3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數學生熟識的`玩具的數量,初步建立數感,并體會數與生活的聯系。

      2.學會書寫數字。

      3.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教學重點:

      正確書寫數字。

      教學準備:

      數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數一數,說一說

      1.小組內數一數,說一說圖上都有些什么?

      2.小組匯報。

      二、寫一寫

      1.師示范,生書寫。

      2.生描紅,師巡視。

      3.同桌互相比較、評比。

      三、練一練

      1.寫數

     、派毩⒖磮D完成,師巡視。

     、菩〗M內交流,分別說一說每幅圖中各個數所表示的意思。

     、切〗M內評比,對于優勝者給予獎勵。

      2.看數畫線

     、爬斫忸}意。

     、粕毩⑼瓿。

     、峭澜涣。

     、燃w訂正。

      3.數一數、填一填

     、爬斫忸}意。

     、菩〗M討論。

     、切〗M匯報。

      四、小結:

    北師大版數學一年級 教案1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結合具體情境,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探索9加幾的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2、過程與方法 借助擺小棒,撥計數器的直觀操作活動,初步感知計算方法的多樣性,理解湊十的計算策略和進位的計算道理。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具體的計算中,養成認真仔細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初步掌握用湊十法計算9加幾。

      教學難點:

      理解湊十法的思維過程。

      教具準備:

      CAI課件,小棒。

      教法運用:

      合作探究法、創設情境

      學法指導:

      分小組合作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z查預習) 創設情境:有幾瓶牛奶

      星期天,笑笑家來了幾位好朋友,媽媽買回2箱飲料招待他們,小客人走后,笑笑幫媽媽一起清理房間(出示掛圖)?粗渥永锏娘嬃,笑笑想起了一個數學問題,你能猜出她在想什么問題? (現在一共有幾瓶飲料?) 學生自主思考,并與同桌交流討論 讓學生通過具體的情景討論

      二、初學新課

     。ǔ醪教骄浚 你準備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把你的想法和小組的同學說一說,每一組請一個同學匯報你們的想法。

      根據這個問題請你能列一道算式嗎?怎么列?

      9+5=

      你能說說9加5可以怎樣算嗎?

     。ü膭顚W生說出不同的算法。)可結合學生的回答,可以指出湊成10來算的方法叫做湊十法。

      觀察小結:湊十法就是把沒有學過的9加幾變成已經學過的10加幾來計算。

      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匯報。學生按照書上的提示活動討論(可能出現不同的說法)

     。ü膭顚W生說出不同的算法。)可結合學生的回答,可以指出湊成10來算的方法叫做湊十法。

      學生動手操作。 出示具體的情景圖,讓學生明確知道怎么列式,了解本節課的知識點。

      更直觀的認識看圖列式的方法。

      三、引導釋疑

     。ê献鲗W習) 做一做,說一說。

      1、9+3=可以怎樣算,你能用小棒擺出你的算法嗎?自己想好后,擺給小組同學看,并說說你的想法。

      請學生匯報,在書上圈一圈,說一說。

      2、請學生自己擺一擺,算算6+9=?

      觀察書上的圖,圈一圈并填出得數。

      并問學生:虛線框是做什么的?

      3、圈一圈,算一算。

      請你也用圈一圈的方法,算一算練一練的第一題。

      請學生匯報自己的'想法,允許學生有不同的想法,拆大數或拆小數都可以。

      學生在開展觀察周圍的活動時,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在分清圖形的過程中,說一說理由

      請學生匯報,在書上圈一圈,說一說。

      學生在說理由的過程中自然地體會到看圖列式根據一定的標準。

      初步掌握用湊十法計算9加幾

      基本環節 教師授課過程(教師活動) 學生學習過程(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

      四、拓展學習

     。ㄉ钊胩骄浚 鞏固練習,內化新知

      1、隨機報題。

      9 + 2 = 9 + 5 = 9 + 8 = 9 + 6 = 9 + 9 = 4 + 9 =

      選擇1-2道題,學生所以說算法。

      學生分小組討論交流,并把掌握用湊十法計算9加幾

      同桌之間談談如何更快算出答案。

      學生說說自己對這種題目有哪些認識。

      學生能比較直觀地掌握用湊十法計算9加幾

      五、當堂檢測

     。▽W習診斷) 指導完成練一練第25題。

      1、第2題目的:在解決問題中鞏固進位加法。

     。▽嵤┓椒ǎ鹤屑毧磮D后,所以說圖意,獨立完成。)

      2、第3題:通過登山游戲,體會到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和一樣。

     。▽嵤┓椒ǎ盒〗M競賽后核對答案,交流發現規律。)

      學生先自己完成書本習題,在分小組討論各自完成的情況。 學生在討論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六、課堂小結

     。ㄊ崂須w納) 鞏固練習,內化新知

      隨機報題。

      9 + 3 = 9 + 7= 9 + 8 = 9 + 6 = 9 + 9 = 4 + 9 =

      選擇1-2道題,學生所以說算法。

      學生思考并舉手回答 鞏固新知識

      板書設計:

      1、 完成新概念配套練習。

      2、 完成書本練一練的習題。 有幾瓶牛奶(9加幾)

      9 + 5 = 9 + 3 = 6 + 9 =

      教學反思:

      結合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創設情境,看看有幾瓶牛奶,這種實際的情景,既有感性認識的一面,又有理性認識的一面,極好的鍛煉了學生們的實踐能力,提高了他們的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初步掌握用湊十法計算9加幾是本節課的重難點,以創設情境以及游戲環節的形式讓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點。

    北師大版數學一年級 教案12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一年級數學下冊第八單元統計第一課時組織比賽

      教學目標:

      1、收集和整理數據的過程,認識簡單的條形統計圖,并能根據統計圖中的數據提出和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2、通過活動,培養合作、交流意識,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3、激發參與統計活動的興趣,感受到統計的必要性。

      教學重點:

      初步了解數據的整理過程,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會把統計的結果在方格圖上表示出來,并根據統計圖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教學具準備:

      課件、統計表、學生每人一支水彩筆、空白紙。

      教學過程:

      一、從生活情境出發,創設問題情境,導入統計

      1、六一兒童節的那天,我們五龍小學的小朋友開展了有趣的游園活動,你們想知道都有那些活動嗎?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úシ耪n件)都有哪些活動?

     。ㄉ饚煱鍟┠銈兿矚g這些活動嗎?那我們也來組織一次比賽,好嗎?

      板書課題:組織比賽

      2、(指黑板)可是這么多運動項目,我們只能選其中一項活動進行比賽,我們該組織什么比賽呢?(生自由發表意見)

      3、小朋友們意見不一致,這該怎么辦呢?(生自由發表意見,師適時導入)

      4、小朋友們的辦法可真不少!這節課我們就要繼續來學習統計。

      [從生活情境引入,創設問題情境組織什么比賽,意見不一致,找尋有效的辦法--統計。讓學生體會統計的實用性,必要性]

      二、小組合作,全班交流,體驗統計過程

      1、我們要怎樣才能知道全班小朋友的意見呢?(生自由答)現在我們就先在小組里調查,以小組為單位,每人只能選擇一項自己最喜歡的活動,由小組長做好記錄。(用師發的空白紙)看哪組最快?準備好了嗎?開始!

      2、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師巡視指導。

      [提出學習要求,培養學生合作意識,讓學生自主地進行統計。培養學生組織、動手操作能力,增強合作意識。]

      3、(各組討論完畢,排出先后次序)小朋友們表現得太棒了,我們先請冠軍來匯報一下你們的統計結果。▽W生匯報討論結果,并說說自己的記錄方法,將小組調查結果展示在黑板上)小朋友覺得他們調查得怎樣?

      [通過比賽,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加強合作意識,體會集體的力量大。在比賽之后,體驗集體合作成功的快樂感,吸取成功或失敗的教訓,為下一次合作作好準備]

      4、小朋友們覺得哪種方法更好一些呢?(小組討論交流)匯報。

      師總結:其實剛才小朋友們進行了一項很重要的工作-統計(師板書:統計)我們用來表示統計結果的這個圖就是統計圖。

      [通過交流成果,總結出統計方法,不硬性規定統計方法,讓學生自己去選擇合理的方法]

      5、剛才小朋友們的統計圖做得非常漂亮了,從這幾張統計圖里你能知道全班小朋友最喜歡什么活動嗎?(不能)那該怎么辦?(制一張大的.統計圖)師出示統計表,讓我們一起動手把這張統計圖填完整,好嗎?(師生一起動手填涂)

      6、我們的大統計圖制成了,漂亮嗎?看這個統計圖,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1)生自由提問,集體對每個問題進行系統解答。

     。2)師補充生未提出的問題,供學生解答(出示課件)。

      三、應用實踐

      1、除了舉行比賽活動,還需要一些獎品,買什么獎品好呢?(出示課件)小朋友們能應用今天學到的方法幫助老師解決這個問題嗎?

      2、下面請小朋友們一起來完成這張統計圖,請生一個接一個上臺來畫上自己最想要的獎品。

      3、請生說說自己的發現,師做總結。

      四、總結延伸

      同學們制作統計圖的熱情真高,不知不覺下課的時間到了,這節課你都有哪些收獲?

    北師大版數學一年級 教案13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鞏固退位減法的思考過程,并能正確20以內的退位減法。

      2.發現算式間的規律,做個減法表。

      3.通過整理減法表,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不同的算式結果可能一樣。

      教學難點:

      理解不同的算式結果可能一樣。

      教具:

      多媒體教學課件、減法算式卡片。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 ,提出問題

      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到了新的學校,感受到了心得氣息,大家高興嗎?我還給你們的小組起了好聽的名字,小組長告訴大家,你們組叫什么組?我們的同學們是最棒的,希望你們的表現比昨天更棒。

      1.師:同學們,你們聽過《喜洋洋與灰太狼》的故事嗎?那里有知識淵博的慢羊羊村長,聰明的喜洋洋……老師就帶領著大家到羊村去游玩吧,羊村里除了小羊以外,還有許多的數學知識寶寶,你們想去嗎?

      讓我們乘上小火車行動起來吧,小小火車開起來,開起來,哪兒開 請第一列小火車開起來,請第二列小火車開起來。

      2.學生進行開火車口算

      7+8= 16-7= 15-6= 2+9= 14-7= 13-5= 11-4=

      12-9= 6+8= 14-6= 13-7 17-9= 12-5= 15-8=

      師:回憶一下,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都有哪些方法?

      討論:你們喜歡哪一種方法?

      3.師:火車開的真快呀?一會兒我們就來到了羊村的大門口,喜洋洋走來了,看它在說些什么呢;(同學們,你們只要回答對村長爺爺突出的問題,羊村的大門就會為你們打開。)

      4.村長爺爺想考你們什么問題呢?

      村長爺爺說:這是一些20以內的退位減法,請你們從口算卡片袋中拿出算式結果為“7”的卡片,看誰動作快? 請找出都是減去9的算式或者找出都是12減幾的算式。

      (多數學生是把卡片全部倒出來,手忙腳亂地翻,好長時間也找不到需要的卡片。有的學生報怨卡片太多了,找不著。) 師:咱們能不能利用我們上學期制作20以內加法表的方法來做個減法表解決這個問題呢

      二、合作交流,構建減法表

      1.小組內商量方法。

      2.全班交流。我們把這些卡片按一定的順序排隊,就能很快找出指定的卡片。

      3.先商量一下打算怎樣排隊,然后再整理算式。

      要求:(1)將卡片進行整理,再貼在大紙上;

      (2)組內要分工合作,每人負責一項工作,可以找卡片、貼卡片、遞卡片、涂膠棒;

      (3)活動時間10分鐘,小鬧鐘一響,活動結束。

      4. 組長拿出學具,活動開始。師巡視,留心學生的'分類方法。

      師:哪組愿意向大家展示你們小組的成果 展示各組作品,各組成員介紹擺法。(將作品貼在黑板上)(組內成員可補充,其他同學幫他們看看算式擺得對不對。)

      5.將第17頁的減法表補充完整。

      師:仔細觀察第17頁的減法表,和你的同桌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師:說一說,豎著看、橫著看、斜著看,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三、聯系實際,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出示物品單價: 1瓶牛奶3元 一袋喜之郎5元 1個漢堡8元 一斤葡萄18元 一盒餅干15元 一斤橘子?元 一支黑人牙膏12元 一個牙杯9元

      猜價格:

      1.買一個漢堡和一支黑人牙膏一共要多少錢

      2.20元買一斤葡萄,夠嗎?

      3.(1)一盒餅干比一袋喜之郎貴多少錢?

      (2)一個牙杯比一支黑人牙膏少多少錢?

      4.一支黑人牙膏比一瓶牛奶多的錢正好是一斤橘子的價格,問一斤橘子多少錢?

      5、根據這些東西的價格,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6.給你20元錢,你會買些什么?

      7. 小結:村長爺爺高興地對大家說:小朋友們太棒了!會動腦,善于合作,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你能告訴我這節課你的收獲嗎?

      三、游戲

      結果是:得數是9的同學起立;減去7的同學微笑;被減數是12的同學拍拍手。

      四、全課小結

      大家的收獲可真多呀,老師給你們每個人還準備了一份神秘禮物呢,快來看看吧。咳硕加幸粡垖懹兴闶降目ㄆ,引導學生根據題目先計算,在按算式的結果排隊,最后按順序離開教室)

      結果是:得數是9的同學起立先離開;得數是8的同學離開。

    北師大版數學一年級 教案14

      教學目標:

      1、會寫100以內的數,進一步體會數位、基數、序數的意義。

      2、體會數位的意義。

      3、能對100以內的數進行估計,發展估計意識。

      教學重點:理解數位寫數

      教學難點:

      十位和百位的意義

      教學準備:

      計數器一個 計數圖印制(每生四幅) 小棒每生100根(生用)

      每生10個牛皮筋 黃豆2斤

      教學程序:

      1、 讓學生說說收集到的生活中的`數

      2、 猜一猜,誰最準

      一人抓一把余人猜,數一數,大家寫數。相互輪流玩。

      數豆子,寫數

      討論寫法。小棒兩捆加6根,看圖選數(206、26、62),說說為什么。

      3、 報數寫數?磾禂[小棒。加深對數位的理解,概括數位的意義。

      4、 用計數器表示數。游戲啞謎。一生看數(34)用動作表示,另一生猜一猜中引用計數器。

      5、 用小手表示或在計數器圖上畫一畫。

      6、 說說你對這個數的理解。匯報交流。

      7、 學數位。強調從右往左數,第一位是( ),第二位( ),第三位是( )。

      最大的兩位數是( ),最小的兩位數是( ),最大的一位數是( ),最小的一位數是( ),最小的三位數是( )。

      練習:

      填空:

      1、從( )向( )數,第( )位是個位,第( )位是百位,第( )位是十位。

      2、28表示有( )個十,( )個一;35表示有( )個一,( )個十。

      3、7個十和2個一組成( );4個一和6個十組成( )。

      4、最小的三位數是( )。最小的兩位數是( )。最小的一位數是( )。

      最大的兩位數是( )。最大的一位數是( )。

      看圖寫數,看數畫珠。

    北師大版數學一年級 教案15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

      2、探索并掌握兩位數加、減整十數的計算方法。通過多樣化的計算訓練,提高計算的準確性。

      3、通過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提出兩位數加減整十數的問題。

      4、滲透環保和愛護動物的教育。

      教學重點:

      探索并掌握兩位數加減整十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探索,并交流得出正確的計算方法,提高計算的'準確性。

      教具學具:

      課件、小棒、計數器等。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老師這兒有個謎語,請聽謎語,小小游泳家,說話呱呱呱,常在田里住,捉蟲保莊稼。(打一動物)

      師:青蛙經常在上面地方?他們在田里做什么呢?今天我們就一起去看看青蛙吃蟲子。 (板書課題)

      師:青蛙對我們很有用處的,青蛙吃掉害蟲,就保護了莊稼。所以,青蛙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我們一定要保護青蛙,不能隨意捕殺。

      [設計理念:根據兒童的年齡特點,以猜謎語的形式引入,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望,活躍了課堂氣氛。在學生生活經驗得基礎上對學生滲透環保和愛護動物的教育。]

      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ㄒ唬﹦撛O情境,提出問題

      1、課件出示情境圖,引導學生分析畫面,并提出問題。

      生1:我發現青蛙媽媽和小青蛙在田野里吃蟲子。

      生2:我知道青蛙媽媽吃了56只蟲子,小青蛙吃了30只蟲子。

      2、根據故事情境提出一些數學問題?

      生1:兩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蟲?

      生2:青蛙媽媽比小青蛙多吃了幾只害蟲?

      生3:小青蛙比青蛙媽媽少吃了幾只害蟲?

      3、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現在我們先來解決第一個問題:兩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蟲?你們打算怎樣列式呢?

      生:56+30=?

      師:為什么用加法計算呢?

      生:求把兩部分合起來用加法計算。

      師:56+30=?該怎樣計算呢?

      [設計理念:在加強學生計算能力的同時,更側重學生理解加減法的意義。]

    【數學一年級 教案】相關文章:

    一年級數學《用數學》教案03-26

    《數學樂園》小學數學一年級教案03-28

    一年級數學用數學教案11-17

    數學下冊一年級教案02-02

    一年級下數學的教案02-14

    一年級上數學的教案01-03

    小學數學一年級教案02-22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02-23

    一年級數學加法教案07-21

    一年級數學教案11-06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