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二年級數學教案>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時間:2022-08-20 15:41:34 二年級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4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選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4篇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1

      第1課時 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

      教學內容

      人教二年級下冊教材第37~38頁例1及“做一做”。

      內容簡析

      例1 與主題圖中做小旗的情境緊密相連,教學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在編排上分為三個層次。首先,將第一組學生所做的56面旗子用矩形模型呈現出來,為學生溝通乘除法之間的關系提供了具體形象的支撐;其次,用乘法算式表征一共有多少面旗子,激活學生用乘法口訣求積的已有知識,確定用哪句乘法口訣計算,為用乘法口訣求商奠定基礎;最后,呈現了兩個有聯系的除法算式,讓學生利用知識的遷移進行求商的計算,并感受用同一句乘法口訣計算3個算式的道理,讓學生進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間的關系。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的過程,理解用乘法口訣求商的算理,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一般方法。

      2.借助矩形模型使學生進一步感受乘法與除法間的關系。

      3.初步學會運用遷移的方法進行探究,體驗成功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一般方法,理解用乘法口訣求商的算理。

      教法與學法

      1.本課主要采用遷移規律,充分運用多媒體課件及實物投影,運用引導法,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合作、討論、自主探究、比較分析等方式進行學習。

      2.本課時學生的學習主要是自主合作探究,運用已有知識經驗自主探究“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的一般方法。

      承前啟后鏈

      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設,導入課題

      課件展示法:

      師:同學們,我們將要迎來一個節日,一個屬于同學們的節日,你們知道那叫什么節嗎?

      生:六一兒童節。

      師:同學們喜歡過六一兒童節嗎?為了準備這個屬于我們小朋友自己的節日,二(1)班的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忙著準備布置教室要用的東西。瞧,他們在干什么呢?(課件出示第37頁情景圖)【品析:直接用課件出示主題圖,充分利用主題圖,讓學生經歷從情景中發現信息、提出問題的過程。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為新知的構建搭建了橋梁! 任務實踐法:老師拿著疊小旗,揮動手中穿小旗的繩子說:“馬上要過六一兒童節啦!我們打算用小旗串布置一下我們的教室。老師這里一共有56面小旗,我們要把它們平均穿在7條繩子上,每條繩子上要穿幾面小旗?如果每條繩子上穿8面小旗,需要幾根繩子?誰最先解決這兩個問題,誰就擔任這項任務的小組長!薄酒肺:以任務實踐法導入,非常有挑戰性,學生會躍躍欲試,積極開動腦筋,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進入學習亢奮狀態之中! 口算競賽法:老師用卡片制作競賽題,按要求說答案和應用的口訣:

      (1)①7×7=( ) 口訣:

     、8×7=( ) 口訣:

     、8×8=( ) 口訣:

      (2)①3×( )=21 口訣:

     、( )×6=48 口訣:

      (3)將12個桃子平均分給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多少個?

      用( )法計算,列式( ),口訣:

      在學生興奮的競賽搶答后,教師揭示課題。今天學習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酒肺:競賽能夠極大地調動學生的思維能動性,氣氛熱烈,每個學生都會積極參與其中,全身心投入。同時梳理已學的知識,激活已有的經驗,為學生進一步探究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師生合作,探究新知

      (一)引導解決掛小旗的情景問題。

      1.課件出示例1情景圖,學生說說看到的信息。

      明確:8行小旗,每行7面。

      2.學生回答:怎樣很快知道共有多少面小旗?

      (1)算一算:學生列式計算共有多少面小旗。如:7×8=56或8×7=56。

      (2)想一想:你是怎樣計算出結果的,用了哪句口訣?

      3.改變條件并探究。

      結合情景圖,教師提問:如果我們做了56面小旗,要掛8行,每行掛幾面?

      (1)數一數:引導學生觀察情景圖,發現每行7面。

      (2)算一算:根據除法意義,引導學生列式。(56÷8)

      (3)說一說:怎樣求商,匯報交流想法。(用七八五十六的口訣)

      結合情景圖,引導學生提問:如果我們做了56面小旗,每行掛7面,可以掛幾行?

      (1)學生獨立解決。

      (2)反饋各自想法。

      4.引導比較,提煉方法。

      (1)比較:兩道除法算式的計算過程。

      (2)提煉:用七八五十六的口訣可以解決這兩道除法計算。

      (二)自主解決分星星的情景問題。

      1.課件出示:我們做了49顆星星,平均分給7個小組。每組分了多少顆?

      2.獨立完成。

      3.學生列式計算:49÷7=7。

      4.學生比較小結:用七七四十九的口訣只能寫一道除法算式,因為寫出的除數和商相同。

      5.學生舉例:哪些口訣只能寫一道除法算式!酒肺:通過情景問題的解決,引導學生經歷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的過程。在比較中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乘法與除法的聯系,體會一道乘法算式有的能改成兩道除法算式,有的只能改成一道除法算式。同時在教學中體現由扶到放的過程,引導學生利用知識遷移進行獨立探究!

      三、反饋質疑,學有所得

      在學習完例1的基礎上,引領學生及時消化吸收,請學生同桌之間互相敘述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的算理和算法。然后教師提出質疑問題,引領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系統整理。

      質疑一: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與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學生討論后得出結論。

      相同點:

     、儆贸朔ǹ谠E求商時,都是想除數和幾相乘得被除數。

     、诮鉀Q有關平均分問題的方法:總數÷每份數=份數,總數÷份數=每份數。

      不同點:

      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使用2~6的乘法口訣;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使用7、8的乘法口訣。

      質疑二: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解決實際問題的步驟是什么?

      這個問題可以指導學生組內討論,歸納總結。

     、僬页鲆阎獥l件;

     、谡页鏊蟮膯栴};

     、鄯治鰲l件與問題間的關系。

     、芰惺接嬎憬鉀Q問題!酒肺:本環節設置在本課新授知識完成之后,通過“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與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引導學生進行知識遷移,形成系統知識鏈!

      四、課末小結,融會貫通

      說說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在師生共同總結之后,簡單回顧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的計算方法:想除數和幾相乘得被除數,商就是幾。

      五、教海拾遺,反思提升

      在新授部分,為了讓學生了解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我先引導學生仔細觀察主題圖,同時要求學生說說圖中出現了哪些數學信息,教師再根據學生的回答用小黑板出示相關的.內容,然后讓學生根據圖中的信息提出問題。通過以上的引導進入例1的教學,也就是第一個數學信息。為了讓學生掌

      握解答實際問題的方法,我先讓學生找出實際問題中的條件、問題,由問題的分析找到所需要的條件。使學生初步掌握解答實際問題的一般方法,同時也讓學生明白要求平均每行掛幾面小旗,也就是求56里面有幾個8,用除法計算,讓學生熟練掌握包含除法的題型。怎樣計算56÷8呢?學生先回憶前面學過的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即想乘算除。為了便于解答方法的學習,我教給學生一些通俗的語言,如:看著被除數背除數的乘法口訣。其次,通過改變條件的辦法,讓學生明白一句乘法口訣可以寫兩道除法算式。其余的兩道題放手讓學生自己解答,同時提出要求:邊算邊想用了哪句口訣。

      我的反思:

      板書設計

      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

      7×8=56 口訣:七八五十六

      56÷8=7 口訣:(七)八五十六

      56÷7=88 口訣:七(八)五十六

      ↑ ↑

      除數是幾就說幾的乘法口訣

      第2課時 用9的乘法口訣求商

      教學內容

      人教二年級下冊教材第39頁例2及“做一做”。

      內容簡析

      例2 教學用9的乘法口訣求商。其呈現方式與例1相同,繼續利用矩形模型引出除法算式,只是將乘法算式去掉了,讓學生繼續利用遷移學習用9的乘法口訣求商,進一步形成“用一句乘法口訣可以計算兩個除法算式”的認知結構。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用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過程,進一步理解用乘法口訣求商的算理,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

      2.借助矩形模型使學生進一步感受乘法與除法間的關系,培養學生正確計算的能力。

      3.初步學會運用遷移的方法進行探究,體驗成功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在自我探究中掌握用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正確運用9的乘法口訣求商。

      教法與學法

      1.本節課求商的思路和方法與前面是一致的,教學中采用談話、指導相結合的數學方法,讓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中歸納出求商的方法,利用所學的知識更進一步地了解乘除法的內在聯系,并在游戲中鞏固新知。

      2.本課時在學生掌握了用2~8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的基礎上,采用小組合作研討法,讓學生通過知識的遷移、比較和推理,自主探究用9的口訣求商的方法。

      承前啟后鏈

      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設,導入課題

      課件展示法:課件出示主題圖片。上節課我們一起探索了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但是主題圖片上還布置了很多心形的氣球,還有一個問題沒有解決,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特寫問題圖片:同學們,仔細觀察,你能發現哪些數學信息?我們帶來27個心形氣球,每9個擺一行。問題:根據信息,你能利用手上的學具擺一擺嗎?課件出示例題2圖片!酒肺:這種導入方式,與課本例題內容貼合,可直接過渡到教材例題中! 故事描述法:嗨,小朋友們,過六一啦,我們心形氣球來給小朋友們慶祝六一,要裝扮咱們的教室,我們一共來了27個伙伴,怎么站呢?站9列,那要站成幾行?站3行,每行要站幾個?怎么計算,我頭都大了。哈哈,其實我的頭本來就大!我們只會飛,我們可以不會數學,現在都講究合作共贏。哪位小朋友能幫我們解決這些數學問題,我們就跟他一起玩,慶祝我們的六一兒童節!酒肺:把心形氣球卡通擬人化,用故事的形式引出問題,吸引同學們的注意力,進入數學情境中,開始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為后面開啟生動活躍的課堂氛圍做了鋪墊! 趣味兒歌法:同學們喜歡兒歌嗎?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一首非常優美的兒歌,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吧!(多媒體出示《數九歌》,配樂朗讀,并一一出示相對應的景色)學生說說聽兒歌的感受。這首《數九歌》告訴了我們數九寒天的一些天氣變化,你們知道嗎?這首兒歌里還有很多的數學知識呢!下面我們一起來探討!酒肺:用學生喜愛的兒歌導入新課,既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又為后面練習的設計做好了鋪墊!

      二、師生合作,探究新知

      1.課件出示例2情景圖。

      (1)看圖填一填。

      ( )×( )=( )

      ( )÷( )=( )

      ( )÷( )=( )

      (2)匯報交流。

     、俨是虻目倐數。

      提問:用什么方法求的,你是怎樣想的?

      預設:用乘法求。從行數考慮,每行擺9個,擺了3行,共27個;從顏色考慮,紅、紫、綠三種顏色,每種顏色9個,共27個。

     、诳磮D提問題。

      預設:有27個心形氣球,每行9個,可以求什么?(能擺多少行?)

      如果知道有27個氣球,每行擺9個,怎么求一共可以擺幾行呢?

      學生提問并列式,集體交流,27÷9怎么計算,用哪句口訣呢?(三九二十七)

      追問:根據“三九二十七”,你還能想到和它有關的另一道除法算式嗎?

      如果知道有27個氣球,擺了3行,怎么求每行擺幾個呢?(列式27÷3,根據口訣“三九二十七”可以計算出結果是9)

      是不是所有的乘法口訣和所有的乘法算式都能寫出兩道除法算式呢?

      2.學生舉例。

      像例題一樣用9的乘法口訣寫一道乘法算式和兩道除法算式,并注意特殊情況。(如九九八十一的口訣)

      3.感悟算理。

      讓學生明白用一句9的乘法口訣可以計算三道算式的道理!酒肺:通過在情景圖下面直接給出三組算式的形式,讓學生利用知識的遷移直接得出結論。在匯報交流中讓學生進一步理解乘法與除法的聯系,充分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反饋質疑,學有所得

      在學習完例2的基礎上,引領學生及時消化吸收,請學生同桌之間互相敘述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和算理。然后教師提出質疑問題,引領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系統整理。

      質疑一:用9的乘法口訣與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學生討論后得出結論。

      相同點:①用乘法口訣求商時,都是想除數和幾相乘得被除數。

     、诮鉀Q有關平均分問題的方法:總數÷每份數=份數,總數÷份數=每份數。

      不同點: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使用7、8的乘法口訣;用9的乘法口訣求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進位),兩位數減兩位數(不退位、退位),問題解決:求比一個數多(少)幾的數,連加、連減、加減混合,加減法估算。

      教學目標:

      知識點:

      1.使學生會計算100以內的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會計算加減兩步式題。

      2.使學生能結合具體情景進行加、減法估算,并說明估算的思路。

      3.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100以內的加減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能力點:

      1.培養學生計算能力和估算的能力。

      2.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

      3.培養學生分析對比的能力。

      4.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知識的能力。

      5.培養他們從日常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德育點:

      1.使學生知道數學問題的提出是有現實意義的,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2.鼓勵學生提問題的意識和習慣。

      3.結合課本內容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會計算100以內的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會計算加減兩步式題。

      教學難點: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100以內的加減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教學模式:“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1.兩位數加兩位數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點:

      1.使學生學會兩位數加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2.通過實際操作、自主探究、小組協作等手段幫助學生掌握計算方法,能正確的進行計算。

      能力點:培養學生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德育點:對學生進行公德教育。

      教學重點:兩位數加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教學難點:掌握計算方法,能運用多種方法正確計算。

      教學模式:“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教具準備:小棒。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學校決定組織我們二年級的小朋友去參觀博物館,出示圖。4個班的同學只給了兩輛車,每輛車只準乘70人,如何安排呢?你們能幫老師解決這個問題嗎?大家估算一下哪兩個班可以合成一輛車呢?(小組交流)

      匯報不同的乘車方法。

      師:有這么多的方法,我們如何驗證呢?(把兩個班的人數加起來看看是否超過70人)

      二、自主探究:

      1.驗證二(1)和二(2)班的同學能否乘一輛車。小組合作,也可以請小棒來幫忙。 學生匯報:(1)用口算30+30=60 ,60+6=66沒有超過70,可以兩個班合乘一輛車。

     。2)想40+30=70,36+30肯定比70少,所以兩個班可以和乘一輛車。(3)用小棒,先擺3捆6根,再擺3捆,合起來是6捆零6根,也就是66,比70少?梢詢蓚班合乘一輛車。

     。4)我使用豎式計算的,個位6+0=6,在個位寫6,十位3+3=6,在十位下面寫6,所以等于66。

      你認為哪一種方法又快又準確?

      2.用你喜歡的方法驗證二(3)班和二(4)班能否和乘一輛車。選出比較快的人,說一說是用的什么方法。

      3.用豎式計算應注意什么?(個位和個位對齊,十位和十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個位相加的數寫在個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數寫在十位下面。

      三、拓展運用:

      1.計算下面各題。

      59+40= 20+67=24+63= 46+53=

      62+17= 35+24=3+84= 43+40=

      2.數學醫院:

      17+20=19 50+26=42+3=72

      1 7 5 04 2

      + 2 + 2 6 +3 0

      1 9 7 67 2

      3.老師有一位鄰居小明非常喜歡運動,媽媽給他買了一雙跑鞋、一個足球共用多少錢呢?一身運動服又用多少錢?

      4. 3 74 5

      + 2 ? +? 4

      5 97 9

      開放題: 3 6

      + 6 3你能寫出幾個象這樣的算式。

      9 9

      課后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點:

      1.使學生理解進位加法的算理,掌握進位加法的計算法則。

      2.會正確計算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的筆算加法。

      能力點:培養學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德育點:培養學生積極思考、大膽探索的良好品質。

      教學重點:會正確計算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的筆算加法。

      教學難點:理解進位加法的算理。

      教學模式:“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教具準備:小棒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計算:36+21= 23+75 56+30 4+52

      2.二(1)和二(3)班能合乘一輛車嗎?需要什么信息?如何計算?

      二、自主探究:

      1.出示36+35=,學生試算。交流算法。

      2.擺小棒:小組說擺法。問:怎么多了一捆?捆好的一捆放在哪?單根還剩幾根?整捆的有幾捆?合起來是多少?

      3.怎樣列豎式?要注意什么?從哪一位加起?6+5超過了10怎么辦?師:我們一般在十位的右下角寫上一個小小的“1”字表示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在加十位時不要忘記加上這個1,也可以從這個1加起。

      4.比較36+21與36+35有什么不同?

      5.計算46+24,試算,可以借助于小棒。個位的0可不可以不寫,為什么?

      6、小組合作討論:筆算加法要注意什么?

      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個位相加滿十向十位進1。

      你認為還應該提醒同學們什么問題?

      三、拓展運用:

      1.“做一做”,圖中有什么信息?根據信息提出問題。自己動手解決問題。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本單元學生主要學習一些簡單的統計圖表知識,初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學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掌握統計數據的記錄方法,并能根據統計圖表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使學生了解統計的意義和作用,初步了解統計的基本思想方法,認識統計的作用和意義,逐步形成統計觀念,進而養成尊重事實、用數據說話的態度。

      學情分析

      上學期學生已經學習了比較、分類,能正確地進行計數,所以填寫統計表時不會感到太困難,其關鍵在于引導學生學會收集信息,整理數據,根據統計表解決問題。學生在生活中積累了較多的生活經驗,能利用統計圖表中的數據作出簡單的分析,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體會統計的作用。本單元教材選擇了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系的生活場景,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學生的校服、講故事比賽、春游的人數情況統計等,同時滲透一些生活基本常識,使學生明確統計的知識是為生活服務的。教學內容更加注重對統計數據的初步分析。在教學時,教師要注意讓學生經歷統計活動的全過程,要鼓勵學生參與到活動之中,在活動中不斷培養動手實踐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并加強與同伴的合作與交流。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使學生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能利用統計表的數據提出問題并回答問題。

      數學思考:了解統計的意義,學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

      問題解決: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并能夠進行簡單的分析。

      情感態度:通過對周圍現實生活中有關事例的調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精神。

      教學重點:使學生初步認識簡單的統計過程,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提出問題、回答問題,同時能夠進行簡單的分析。

      教學難點:使學生親歷統計的過程,在統計中發展數學思考,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1 數據收集整理

      第1課時 數據收集整理(一)

      教學目標:

      1、體驗數據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了解統計的意義。

      2、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同時能夠進行簡單的分析。根據統計表的數據提出有價值的數學問題及解決策略。

      教學重點:

      使學生初步認識簡單的統計過程,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提出問題、回答問題,同時能夠進行簡單的分析。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合作討論找到切實可行的解決統計問題的方法。

      教法:

      談話、指導相結合法,引導學生通過對情境問題的探討,師生互動,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讓學生親身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師引導提問:同學們,你們入學都要穿上我們學校的校服,你們喜歡我們校服的顏色嗎?(指名3~5個學生說一說)。

      師:有的同學喜歡這個顏色,有的同學不喜歡,如果我們學校要給一年級的新生訂做校服,有下面4種顏色,請你們當參謀,給服裝廠建議下該選哪種顏色合適。

     。ㄖ该麑W生回答,并說明理由。)

      教師引導:張三喜歡紅色,學校就決定將校服做成紅色的,怎么樣?你有什么意見?

      教師小結:你們剛才說的只是根據自己的喜好來決定你想穿的校服的顏色,不能代表學校大多數同學想穿的,那如何知道哪種顏色是大多數同學喜歡的呢?(學生可能回答,調查全校學生喜歡的顏色。)

      教師追問:如果我們現在要馬上把信息反饋給服裝廠,你覺得調查全校的學生這個方法怎么樣?(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小結:全校學生那么多,要調查全校的學生,范圍太廣了,我們可以先在班級里調查,通過班級中的數據作為代表,找出大多數同學喜歡的顏色,也能代表全校大多數學生喜歡的顏色。那這節課就以我們班級為單位,在班級中進行調查統計,看看在這四種顏色中,大多數同學最喜歡哪種顏色。

      二、互動新授

      1、討論收集數據的方法。

     。1)教師提問:剛才我們確定了要在班級里進行調查,我們班級的人數也不少,應該怎樣調查呢?你有什么好的辦法?(指名學生回答。)

      學生討論收集數據的方法。

     。2)出示統計表

      顏色

      紅色

      黃色

      藍色

      白色

      人數

      可以用什么方法來完成這張統計表呢?

     。3)學生說出各種不同的方法。(學生可能回答:把自己喜歡的顏色寫在紙張上、舉手、小調查等。每人報喜歡的顏色,我們在自己的表中做記號,如畫“正”;舉手表示自己在哪一個范圍的,老師數一下,再把結果填在表中……)

     。4)教師提問:你認為以上各種方法中,哪一種方法最方便?

      師:在這些方法里,舉手表示是比較簡便的方法,現在由老師發布指令,每人只能選一種顏色,最喜歡哪種顏色就舉手表示。

      “用舉手數一數”的方法,師生合作完成統計表。

      師生活動,教師說顏色,學生舉手,教師數人數,學生填表格。

      2、從這張統計表中,我們可以知道些什么?(讓學生自由發言,說出自己的發現。)

     。1)師:從統計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樣計算?(把每種顏色喜歡的人數加起來,如果與全班人數不相符,說明我們在統計的過程中出現了錯誤。)

     。2)師:喜歡說明顏色的人數最多,那么這個班訂做校服,選擇該種顏色,那全校選這種顏色做校服合適嗎?為什么?

      組織學生分析表格,教師根據分析的情況加以引導,突出統計的意義。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課本P63頁第1題及練習十四的第1、2、4、5、6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學會根據除法的意義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懂得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學過的數學問題,并能夠解決問題,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3、培養學生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興趣,對數學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交流中養成傾聽他人想法以及尊重他人與人進行合作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溝通乘、除法的聯系,掌握口訣求商的方法。

      教學難點:

      靈活運用所學解決簡單問題,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教學方法:啟發學生思考,探究合作學習,

      教學準備:每人一張空白紙,口算卡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復習導入

      師:同學們,我們前幾天學過了哪些知識,誰能說一下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

     。ㄔO計意圖:直奔主題,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直接明確學習的內容和任務。)

      二、回顧整理,建構網絡

      1、教學第63頁主題圖(課件出示)

      師:你看懂了什么?

      引導學生觀察主題圖,同桌互相說一說題意。

      生:把除法算式有規律地排一下,還可以利用乘法口訣表的排列方式整理除法算式。

      師:(1)發下一張空白的表格紙

     。2)組織學生根據45句乘法口訣寫出45道除法算式

     。3)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按一定的規律合作整理除法算式,或者按除數相同的規律進行整理,培養學生井井有條的思維習慣,按規律辦事的思想方法。

     。4)歸納整理:一是把除數相同的算式歸類。二是按商相同的算式歸類(對于其他的方式也給予肯定)

     。ㄔO計意圖:利用乘法口訣的排列方式以小組為單位按一定的規律合作整理除法算式,培養學生井井有條的思維習慣,按規律辦事的思想方法。)

      三、重點復習,強化提高

      學生做第64頁的第1題

      先算出每道算式的結果,寫在對應動物的下面,然后再將所得7個結果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

      要求學生熟練應用乘法口訣求商,同時學會有序地思考問題的方法。

      游戲形式做第64頁第2題

      先讓學生看清加、減、乘、除的運算符號

      使學生初步形成百以內四則運算的口算技能

      學生獨立完成第65頁第4、6題,完成后找學生起來回答他是怎樣做的。

      做第65頁中第5題

      先讓學生看懂圖意

      再讓同桌兩人為一組進行對口令活動

      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間的關系,理解“倍”的意義。

     。ㄔO計意圖:用多種形式進行練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鞏固學生對表內除法計算的理解與熟練。)

      四、自主檢評,完善提高

      1、27÷9=36÷4=56÷8=35÷7=42÷6=64÷8=

      45÷5=8÷8=14÷7=18÷3=28÷7=54÷6=

      2、你能給下面這些算式排排隊嗎?

      7÷721÷345÷972÷936÷4

     。ǎ>()>()>()>()

      3、課堂總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整理和復習(一)

      除數相同商相同

      18÷9=2

      想:(二)九十八或9×()=18

      18是9得2倍

      教后反思:

      本節課的復習中,在引導學生復習用乘法口訣求商時,可以利用乘法口訣表的排列方式,整理除法算式。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按一定的規律合作整理除法算式。如,按除數相同的規律進行整理或按商相同的規律進行整理等。通過這樣的整理培養學生井井有條的思維習慣,按規律辦事的思想方法。同時,通過運算題的訓練,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使學生對乘除混合運算的順序理解得更牢靠。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相關文章:

    二年級人教版數學下冊教案02-16

    數學二年級人教版下冊教案02-24

    人教版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01-04

    二年級人教版下冊數學教案02-23

    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02-10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06-14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03-16

    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及反思10-14

    人教版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案(精選15篇)02-21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02-24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