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數學論文>高中數學作業的模式探討

    高中數學作業的模式探討

    時間:2022-08-05 15:30:14 數學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高中數學作業的模式探討

      高中數學作業的模式探討
      
      宜賓市一中      鄭達平
      
      數學作業是數學教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組成部分,數學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的作業反饋教學的信息和效果,學生可以通過完成作業,鞏固所學內容和知識。教師設計數學作業的模式,是提高教學效果、更好的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關鍵。因此我們數學教師應該認真地研究數學作業的模式。
      
      1. 高中數學作業的必要性:
      
      高中數學作業是數學課堂的延伸和補充,是三維目標的生成過程和體現,也是數學教學的重要一環。數學作業的完成,就會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學生完成作業的情況也是教師獲得信息反饋的重要渠道。高中數學作業的特點有:一方面:數學作業對學生的完成沒有明確的時間要求,學生可以獨立完成,更加利于學生學習獨立性的培養,有利于自主學習習慣的養成。學生在沒有課堂紀律的限制,是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合作的好時機,學生個人更有機會在寬松的環境下對數學作業的深入思考,積極反思、拓展。另一方面:高中數學的作業,抽象性、嚴謹性、邏輯性更強,要求學生有較強的觀察分析和推理能力。
      
      基于上面的分析,數學作業具有的特點和功能,說明:高中數學在教學過程中,當然不能搞題海戰術,但是也不能夠完全不在課外練題。讓學生練習適當的數學題是必要的,練題是高中生必須的基礎工作。既然是適量的練習,作為高中教師就應該尊重規律的同時,應該花功夫思考如何才能高效的問題。
      
      2.傳統高中數學教學中的作業模式。
      
      2.1 教師布置作業的方式
      
      作為教師在傳統模式的教學中,布置作業模式一般情況是:學習完一節新課后,教師選擇課本后的習題和相應的練習冊的練習。這些題目之間相對比較獨立,沒有讓學生完成這些題之后,能夠進行深層次的歸納、整理得基礎。對學生的知識結構不易形成牢固的框架,合理與科學的知識鏈不易形成,有利于學生對單個知識點的鞏固、機械式的訓練較多。缺少針對性,對學生的科學的學習方式的形成不利。
      
      2.2 學生完成作業的方式
      
      學生在學習的整個流程中,基本上是一種被動依賴的方式在學習。從課堂上依賴于教師的問題提出、分析、講解和歸納整理,完全是由教師的“權威”答案;課后學生完成作業基本上是在機械套用公式,沒有更多的回顧與反思,更談不上整理與歸納。通過這種方式確實使學生能夠有效的掌握較多的基礎知識,對于學生應試是有較好的效果。
      
      3.新課程背景下的數學作業模式探討。
      
      新課程背景下,數學作業一定要體現教師的指導作用和學生的學習的主動性,數學作業的過程一定要體現數學教學的三維目標的實現,將教師在備課環節中的預設和課堂教學中的生成一定要有機結合。要落實新課程的理念,適應時代教育的要求。這里我們需要討論數學作業的模式。
      
      3.1 教師布置作業的方式改變
      
      教師對布置作業的理念就必須改變。教師布置作業的模式,體現了老師自己的教學理念的實質。在新課改理念下,教師教學的重心要前移,在學生的自主預習的時候,教師就應該給學生提出適當的問題,這些問題應該包括:對知識的要求的,對思維和方法的要求,還可以包含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問題。教師在備課的時候一定要花功夫在這一點上,要提好這一問題,教師一定要做好學情分析,教材的分析,新課程的理解。然后是在課堂上一定要研究那些問題需要講,哪些問題需要在課堂上認真仔細的處理,處理到什么程度。課后要研究學生需要多大的練習量,如何設置練習等。
      
      建議: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對學生課后作業的布置,一定要自己編可是訓練。因為可是訓練時鞏固知識、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一個有效的途徑。教師一定要掌握學生的個性差異,找準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更要體現教師對三維目標的分析和確定。讓每一位學生在課后的作業中都能體現出自己的成功。如果能夠體現分層要求,就會有很多優點。如更能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更具有針對性,適合各層次學生的發展的需要。不要使數學作業成為一種負擔。當一個學生只是需要考80分的數學,而老師就想要學生考100分,這樣老師就拔高要求,學生困難,久而久之失去信心,對這個學生的成長沒有好處,更不符合新課改的要求。
      
      在布置作業的時候,教師要注意有一定的重復訓練?梢酝ㄟ^,在學生女工學習一段時間后,如一個星期以后,教師可以將這段時間學生在作業中出現的典型的錯誤,或者是關鍵性的錯誤題目,教師收集起來再編程練習題,這樣能夠促進學生的理解和鞏固。這樣做的好處在于,不僅讓學生鞏固和理解,更重要的是還可以發揮某些靈活的習題的更多的用途。
      
      3.2學生作業的方式改變
      
      學生在課前的時候一定要完成老師提出的探究問題,這些問題的設置,本身就是老師們精心設計的,是包含了三維目標的要求。同時學生可以帶著問題有針對性地自主預習,使學生自己的學習更有目的性和針對性。進一步在學生的聽課過程中更加有針對性,提高學生自己的聽課有效性。課后完成老師的題組形式的題單,學生一定要反思、整理、歸納、總結。
      
      3.3 課改背景下的數學作業的評價方式的探討
      
      數學作業的形式較多,不同方式都可能取得較好的效果。數學作業是師生之間的信息反饋的紐帶,教師如何利用這一紐帶分析學生的考試中的非智力因素,解決學好數學的這一問題。對于學生的數學作業,作為教師不能簡單地就是一個對和錯就評判了的,一定要體現教學中的人文關懷。作為數學作業本身而言,一定要體現分層要求,對待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不同的方式。對后進生,教師能否在其作業之后,又一些鼓勵性的評語,讓他們在其中感到老師的關心和愛護,從中獲得信心,或許就是老師一句樸實無華的鼓勵,就此改變一個學生的一生,或許改變學生對待數學的態度;對中等生,我們是否可以給與更多的督促,讓他們不要松懈,不斷進步;優生而言,給與學生更多的針對性地指導。學生總體都很看重教師的評價和批語。
      
      數學作業的優化和質量,是提高學生學習數學興趣和學習數學能力的關鍵。教師在新課程背景下,一定要多研究課程標準,多注重學情分析、了解高考動向、提高個人課改理念,使自己在作業的布置上展現教師較高的綜合素養,為學生的健康、和諧的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這正是我們每一位數學教師不懈追求的方向和目標。

    【高中數學作業的模式探討】相關文章:

    探討領導模式的大師08-17

    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數學互動合作學習模式探討08-18

    關于德育模式的理論探討08-17

    關于教學設計模式的探討08-17

    關于教學設計模式的探討08-09

    數學講評課教學模式的探討08-17

    探究新的作業模式08-17

    對現代德育工作模式的初步探討08-17

    構建主體性德育模式的探討08-17

    構建案件速裁運行模式之探討08-15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