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赴日本學習考察報告
一、日本果業概況
日本國土總面積37.7萬平方公里,人口1.26億,其中農業人口1200萬人,農戶307萬戶,現有耕地479萬公頃,人均0.57畝。
蘋果在日本有120多年的栽培歷史,總面積70萬畝,年產量100萬噸,主要分布在青森、長野等縣,其中青森縣是日本果業的代表,生產技術世界領先,面積和產量分別占到全日本的50。
日本的果業生產有以下幾個明顯的特點:
1、科技含量高。日本蘋果生產歷史悠久,果農積累了豐富經驗,加之現代科學技術的應用,把生產力水平推向了世界一流。日本果園耕作便利,通風透光條件好;果園放蜂,人工授粉,以花定果,噴施無公害農藥以及摘葉轉果、分批采收;園內一般2-3種草混種,覆蓋率非常高(本資料權屬,查看更多精彩文章請登錄原創網站);蘋果多為無袋栽培,占到70以上;反光膜普及應用,果實全面著色濃紅,既見不到紅綠相間的斑塊,更見不到75以下的小果。日本果園的商品果在80-90,什么位置結果,什么時候結果,果的大小色澤都是精心安排的,日本蘋果主栽品種是富士,約占50以上,果樹的整形、修剪細致,樹形規范,整齊劃一。
2、生態條件高。日本蘋果園一般海拔在
3、產業化程度高。日本蘋果生產的組織化程度較高,產前、產中和產后的問題都通過農協來解決,農協不僅有自己的果品加工廠、冷藏庫、采后處理系統和專門的技術指導人員,還有自己的銀行、保險公司。日本蘋果采收后商品化處理程度相當高,必須經過專業的清洗、打蠟、分級包裝,包裝箱外注明了產地、品種、個數、等級、生產者姓名和監督電話。
4、機械化程度高。日本果業的機械化程度很高,自走式噴藥機、割草機、旋耕機、施肥機、采果梯、田間升降式作業車,小形運輸車一應俱全,而且果園建到哪里,道路就硬化到哪里。果品采收后直接進入冷庫,其貯藏量占到85,全部實行冷鏈運輸,勞動效率非常高。
二、幾點啟示
啟示一:提高土地肥力是果業發展的根本出路
通過考察,我進一步認識到導致##蘋果樹弱化、花芽形成難、連續結果能力差、果個大小不整齊、著色慢而不均勻、嗜口性愈來愈差的根本原因是土壤有機質含量低、各種營養分配不合理,土壤正在走向貧瘠化。日本果園的有機質含量一般在6-7以上,最高達10,而我縣平均0.6-0.7,不足1。這樣的土壤肥力,任憑我們怎樣加強樹上管理,也很難生產出高質量的果品。要真正改變目前果品質量差、效益低的現狀,就必須把加強果園土壤管理、培肥地力始終放在果業工作的首位,采取得力措施,千方百計增加有機質,增強優質果品生產的動力源泉。
啟示二:抓好以大改形為主的四大措施落實是提升果業質量效益水平的關鍵所在
在日本考察中我們發現日本果園有各種密度,不同樹齡和品種的果樹,且每種類型都具有很強的說服力,無論哪種類型均枝平緩,掛果均勻,果個、果形整齊一致,通風透光及作業條件非常好。日本蘋果樹的壽命平均為60年,最高的有130年仍掛果。大改形的目的是解決群體個體密閉問題,重點是所有掛果果園要全部進行大改形,并且嚴格按技術措施,一步到位;對新建樹園,要調整好密度,降低枝量,培養強壯的中干。
啟示三:培育和發展農民協會是保證實現最佳效益的有效途徑。
日本果業實行政府和農協雙軌推廣制。農協對果農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指導,包括經營項目、規模、土壤改良、栽培技術、農藥施用、技術革新、建立果園檔案等。幫助果農籌集果業資金,辦理果業保險。在果品流通方面,農協利用自己的組織系統,及擁有保鮮、加工、包裝、運輸、信息網絡等現代化的優勢,將果品集中起來,統一銷售,起著重要的中介作用。由于經農協上市的農產品具有統一的規格和質量要求,上市計劃性強,銷售量大,銷售(本資料權屬文秘家園,查看更多精彩文章請登錄原創網站)穩定;果品價格在批發市場內以競拍方式形成,對果農較為公平,且數天內就可結算付款;農協受理銷售所得手續費是以定率按銷售額計算,代政府扣除相應的稅收和相關費用,省去了繁雜的手續,便于果農集中精力管理果園。因此,果農約2/3果品都委托農協銷售。農協還充分發揮其調節供求、了解市場的功能,指導果農根據消費者需求變化組織生產與銷售,指導果農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啟示四:搞好配套技術服務是促進果業可持續發展的得力措施。
日本果園的生態非常好,杜絕禁用農藥使用,真正實現了無公害生產。他們十分重視果樹授粉問題,認為人工授粉、果園放蜂是解決果園授粉受精不良、果形不端正、果個不均勻不可缺少的技術措施,而我們為了提高果品外觀質量,競把套袋作為無公害生產的重要措施,這種以犧牲果品內在品質為代價的栽培理念,充其量只能作為權宜之計。
我們必須加快建設“果、畜、沼、窖、草”五配套生態果園,推廣果園養蜂,努力提高果園土壤的有機質和生態水平。
啟示五:加強果品的貯藏加工是增加果農收入的重要環節。
日本蘋果出口量少,主要供國內鮮食,加工僅10,因而外觀要求很嚴,蘋果分級多在農協選果場統一進行,選果場都是電腦控制,可從三個側面監測果實色澤、大小、果型。分級質量與整個農協、產地、信譽聯系在一起,有問題可直接追究到果農。蘋果以泡沫塑料網袋單果包裝,特級果單果銷售,每果(300
三、幾點建議
通過學習考察,與日本果業相比,我縣果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土地肥力差、有機質含量低;重視樹上,忽視地下;四大技術措施落實不到位,生產水平低;產業鏈條短,思想觀念滯后,經濟效益差,而解決問題出路就在于提高土地肥力,關鍵在于抓好四大技術措施的落實,途徑在于發展農民協會,提高果品的貯藏和加工能力,措施在于搞好配套技術服務,提高果農的整體素質。
1、大力實施沃土工程。這是提高土地肥力,增加有機質的關鍵。要圍繞“巧施肥,無公害”兩大目標,積極發動廣開有機肥源,加大果園有機肥料施入,盡快提高我縣果園有機質含量,增強優化蘋果生產的動力。一是由林業局劃定林區,林場負責,以成本價向果農出售腐殖質,并由各鄉鎮組織果農運回施入果園,據調查,林區腐殖質含有機質2-3左右,施入果園可(本資料權屬文秘家園,查看更多精彩文章請登錄原創網站)以在短時間內提高果園土地有機質。二是加大果園種草力度,要大力推廣果園套草,種2-3種草,每年割草2-3次,將草覆蓋樹盤或埋入地下,改善土壤理化結構,增加有機肥源。三是積極推廣果園建沼養畜,支持和鼓勵發展養畜業,多渠道開辟有機肥源。
2、堅定不移地搞好果樹大改形。果樹大改形是我縣今冬明春果業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改形中,要堅決把該挖的挖,該剪的剪,該降的降,該提的提,必須按照要求,采取強力措施,加大改形力度,嚴格改形標準,一步改形到位,保質保量完成改形任務。
3、積極培育和發展果農協會和龍頭企業,要遵循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按照自愿、互惠、互利的原則吸收會員,支持和重視果協和龍頭企業的建立,開展物資供應,信息、技術服務、貯藏加工、組織銷售等配套服務,并逐步發展,使協會、企業真正成為幫助農民增收的載體,成為保進果業產業化的載體。
4、加強技術培訓和交流合作。一方面縣果業局要加緊培訓縣、鄉果業技術人員,聘請專家講課,統一技術標準,另一方面,縣果業局也要組織專業人員逐鄉逐村,對農民技術員層層開展培訓,同時,縣果業局要和省、市農業部門聯系,積極和日本的青森、長野兩縣結為友好合作伙伴,建立固定的聯系,每年請他們的專家來我縣講課,培訓技術骨干,提高技術水平。
【赴日本學習考察報告】相關文章:
赴新加坡學習考察報告08-18
赴酒鋼學習考察報告08-24
赴山東學習綜合實踐課考察報告08-24
赴新加坡考察報告07-28
赴河北衡水一中考察報告08-21
名師考察團赴江蘇、上海小學考察報告08-18
外出學習考察報告06-13
赴三門、縉云、龍游招投標工作考察報告08-18
校長外出學習考察報告02-17
中學學習考察報告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