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嘉善生態工業建設規劃
嘉善生態工業建設規劃
一、生態工業建設的有利條件和制約因素 。ㄒ唬┥鷳B工業建設的有利條件
1、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
進入21世紀,全球社會生產和生活方式正在發生深刻變化,追求可
持續發展已成為經濟發展的主旋律。黨的十六大把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實現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作為黨領導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
會主義必須堅持的基本經驗之一,把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作為全面建設
小康社會的四大目標之一。我們既要追求經濟總量的增長,又要轉變增長
方式,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
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促進人與自然相和諧的可持續發
展。在此形勢下,浙江省于2003年3月全面啟動建設生態省的計劃,嘉
善縣又同時被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列為第七批國家級生態示范區試點單位
之一。發展生態工業、促進生態經濟的發展,已成為省、縣政府的共識和
要務。
2、擁有優越的區位優勢
嘉善位于中國長江三角洲東南側,江、浙、滬兩省一市交會處,是浙
江省接軌上海的第一站,距上海70公里、杭州90公里、蘇州75公里。
嘉善交通便捷,境內鐵路、高速公路、國道、水路縱橫交錯,大大縮短了
與三大城市的距離。位居三大經濟發展節點的中心地帶,嘉善在接受三大
城市技術、人才、資金等資源要素輻射方面擁有得天獨厚的條件,也易于
與這幾大城市形成工業產業互補的態勢,錯位發展,共享資源與市場,實
現相互的協調發展。優越的區位交通優勢不僅有利于本地生態工業的良好
發展,而且也有助于促進區域生態工業的發展。
3、具有良好的經濟基礎
嘉善縣已連續多年被評為全國百強縣,2001、2002年連續兩年位列
全國百強縣(市)第31位,2003年又躍居全國百強縣第29位。2003年全
縣經濟發展邁上了新臺階,生產總值達到102.3億元,人均GDP達到3150
美元,列全省第6位;財政總收入達到10.3億元,增長32.5,增速列
嘉興市第一;合同利用外資4.3億美元,列嘉興市第一、全省第三;實際
利用外資1.75億美元,列嘉興市第一、全省第六;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
達13335元,增長10.2,農民人均純收入6138元,增長9。
在綜合經濟實力不斷提高的同時,嘉善縣的工業經濟得到了迅猛發
展。業已形成木業、電子、五金機械、紡織服裝等四大支柱產業,四大產
業占全縣工業總量的比重超過60。2003年,實現工業增加值54.13億元,
比2002年增長16.9;規上企業實現工業增加值27.04億元,比2002年
增長22.8;規上企業實現利稅總額9.37億元,比2002年增長30.0。
隨著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和升級,生物化工、精細化工等一批高新技
術產業也開始崛起,成為工業經濟新的增長點。優勢產品產量持續增長,
呈現強有力的市場需求。2003年,水泥、絲等產品的產量增長幅度均超
過100;配混合飼料、塑料制品、水泥預制構件、電子元件等產品的產
量增長幅度也高達50左右;人造板、機制紙板、標準緊固件、軸承等傳
統優勢產業則繼續保持旺盛的增長勢頭,充分顯示了優勢產品的市場競爭
力。
4、初具生態工業雛形
在工業經濟迅猛發展的同時,對生態經濟的關注也取得了較好的成
效,生態環境保護已成為工業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一項重要內容。2003年,
工業廢水達標排放率達到97.3,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97.4;規
模以上工業企業萬元產值綜合能源消耗量為0.3201噸標準煤,低于全省
平均水平;項目投資區域集聚度明顯提高。2004年1-8月,縣經濟開發
區、木業城的合同利用外資和實際利用外資占全縣總量的60多,而“一
心四點”五個鎮的合同利用外資和實際利用外資占11鎮的總量的90多。
招商重點從單純追求項目數量和項目金額不斷向追求引資質量轉變:無論
是單個項目的投資額,還是土地的投資密度、產品的技術含量都比去年有
了進一步的提高,一些投資密度低或污染重、能耗大的項目遭到婉言拒絕。
5、生態工業建設的組織保證日趨完善
根據省委、省政府關于生態省建設的要求,為保障生態縣建設規劃的
順利實施,嘉善縣早在2003年底就成立了由縣委書記任組長、由縣委主
要領導任常務副組長、副組長,縣委、縣政府相關職能部門主管為成員的
生態縣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切實加強對生態縣建設的領導。各政府職能部
【嘉善生態工業建設規劃】相關文章:
生態文明建設作文07-20
生態文明建設征文04-07
生態文明建設主題征文05-30
網站建設規劃書06-08
工業園區規劃方案05-17
生態林建設工作總結08-24
林業生態建設實施意見08-24
生態文明鄉村建設代表發言08-24
生態文明建設征文15篇04-13
生態建設工作總結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