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赴區學習考察報告
以先進為鑒求奮進之策
——赴崇川、鐘樓、武進三區學習考察報告
12月2日至3日,xx區黨政代表團赴南通崇川、常州鐘樓和武進三個區進行學習考察,以學習先進地區的發展經驗,進一步貫徹落實省委書記李源潮視察鎮江時的講話和全市領導干部大會精神,推動全區奮力實現“雙超半”,為沖刺“百億”勇立新功?疾靾F一行參觀了麥德隆超市、易初蓮花等大型市場,富士通微電子、莫本通訊、新科集團等高新技術企業,南亞塑膠、常松訊匯、裕興樹脂等工業企業,也領略了常州大學城、武進市民廣場等人文風采。崇川等地發展速度之快、手筆之大、亮點之多、面貌之新,給我們以強烈的震撼:
一是大解放意識強。這幾個地方發展速度之所以快,關鍵在于思想解放邁出的步伐大。南通和常州兩市在稅收地方留成、拆遷安置政策、標準廠房建設規費等方面,都為區級政府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區級政府在園區開發和項目建設的推進中,并不按部就班、死搬教條,而是創新思維進行巧干,充分做好應做的一切手續,嚴格按照程序做好各項工作,贏得了市里部門的充分支持。
二是大項目支撐強。這些區域的發展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大項目的支撐和帶動作用十分明顯。武進區超億元企業達到100家,在全國民營企業500強中占有10個席位。崇川區不搞星羅棋布,只求頂天立地,超億元企業有15家,在骨干企業的帶動下,形成了以臺資為主體,以塑膠、電子為特色的產業集群,去年骨干企業拉動工業增幅16個百分點。
三是大開發勢頭猛?疾靾F所到之處,都能感受到熱火朝天的開發氛圍。武進津通國際工業園占地近1500畝,建筑面積110萬平方米,一期就建成標準廠房20萬平方米,租出80%。鐘樓經濟開發區作為全省最年輕的開發區,2003年1月27日正式啟動,經過兩年多的發展,現在已擁有企業74家,僅去年就實現業務總收入65.7億元,財政收入2億元。鐘樓區在去年大環境趨緊的情況下,仍然克服萬難全力推進拆遷,全年共拆遷10余萬平方米,累計拆遷100萬多平方米,使得園區建設和項目落戶能夠快速推進。
四是大市場結構優。原創:http://www.annahuzar.com鐘樓區的服務業發展十分迅猛,主城區商貿服務業和物流業投入以百億計,市場建成后市場成交額將達到300-500億元。崇川區和鐘樓區在三產發展上突出錯位競爭,既有旗艦型的集購物、餐飲、休閑、商貿、辦公于一體的南大街商業步行街,也有嘉業國際廣場、中油國際大酒店等現代化商務辦公樓;同時在地域上避免集中,形成錯落有致的發展格局。武進區著力發展一鎮一品、一鄉一品的特色產業,在避免重復建設、惡性競爭的同時,起到了優化產業布局、促進經濟協調發展的良好效果。
五是大人文氛圍濃。在感受經濟發展撲面熱潮的同時,我們也體味到人文關懷的清新氣息。鐘樓區安置拆遷居民秉承“三優”(群眾利益優先、事情處理優待、生活環境優化)的理念,拆遷工作得以順利開展。他們都非常注重城市環境、人文景觀的建設,武進區斥資興建900畝的森林公園,武進市民廣場、常州大學城的建設折射著現代文明的光芒。武進區還大力開發文化資源,將春秋淹城打造成文化遺產和自然風光相結合的旅游圣地,在商業文化價值的疊加中獲取雙贏。
。统绱ǖ葏^同處長三角地區,地域相近,大環境相似,面臨的發展機遇和發展瓶頸也是同質的,他們的快速發展為我區帶來了很多有益的啟示:
1、振奮精神是靈魂。同這些地區相比,我們的發展理念并不落后,發展思路也是不謀而合,但發展的成效為什么不能一致,值得我們深思。在同樣的困難面前,他們以生動的發展實踐證明,只要具備攻堅克難的勇氣和智慧,就一定能夠贏得發展的空間和機遇。
2、高點規劃是基礎。這些地區的飛速發展,還由于他們有超前的規劃和高遠的定位。武進已經描繪出全區發展的總體藍圖,為經濟社會事業的跨越發展指明了方向;鐘樓開發區瞄準“高效園區、綠色園區、精品園區”目標,著力打造“電子信息、新材料、精密儀器”三大高新技術產業。只有堅持規劃先行,才能為今后抬升發展的起點,奠定騰飛的基石。
3、園區突破是核心。三區的發展實踐證明,園區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增長極,是工業經濟騰飛最重要的載體。鐘樓開發區規劃面積11.65平方公里,已經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2億元,利用外資占到全區總量的85%。武進高新區去年培植產值超2000萬元以上企業70家,其中超億元企業16家,工業銷售達148億元,占全區經濟總量的1/7,成為武進經濟最大的增長極。
4、規模培植是關鍵。三區在宏觀環境趨緊、市場要素波動的情況下,仍然能夠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有大項目在支撐,而且
【赴區學習考察報告】相關文章:
赴新加坡學習考察報告08-18
赴外校學習考察報告08-18
赴酒鋼學習考察報告08-24
赴廣州、天津開發區考察報告08-17
赴蘇州外出學習考察報告08-18
赴外地學習考察報告08-17
赴日本學習考察報告08-17
赴山東學習綜合實踐課考察報告08-24
赴費縣、滕州市學習考察報告08-17
赴新加坡考察報告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