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人與環境共存發展--珠海發展模式初探
珠海經過20多年的創辦與建設,由一個落后的漁農小縣發展成為頗具綜合實力的中等城市,實現了從傳統的農業社會向工業化初級階段的轉變,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珠海發展模式。珠海的發展是新興城市運用后發優勢,科學規劃城市的一個典型范例,它的基本經驗對我國新老城市加快實現城市化、現代化也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一、戰略選擇──建設現代化生態城市。
。、確定綠色戰略,堅持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統籌兼顧,構建合理的自然生態系統,努力提高城市的發展質量。按照生態系統發展的觀點,在進行經濟建設過程中,注重抓好環境保護,保持兩者協調統一,是堅持經濟與社會全面協調持續發展的最基本要求。珠海以建設一個環境優美的現代化花園式的海濱城市為目標確定城市發展戰略,從實際出發并科學地預測城市發展需要,按照高起點、高標準、高效能的要求,避免經濟建設中的先污染、后治理的陳規老路。
。、實施人本戰略,致力于社會全面進步與經濟建設同步推進,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的物質和精神需求,不斷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發展的核心目標是人的生存、自尊和自由,其宗旨是滿足人的物質和精神需求,為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提供必要的物質條件和社會條件。珠海努力加大對城市基礎設施、居住條件的投資,為市民創造了優美、舒適的居住環境。同時,運用多種形式營造特區文化氛圍,積極促進文化精品生產,積極籌建大型文化設施,預示了未來珠海在建?quot;精神家園方面,將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3、選擇可持續發展戰略,在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同時,遵循發展的整體性、長遠性和持續性原則,實現城市經濟與社會全面協調地發展。珠海摒棄了關于發展單純指經濟增長的傳統觀點,珠海積極控制人口增長,與此同時,大力發展市場中介組織和第三產業,實?quot;再就業工程,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和城市下崗職工安排問題,深入發展城鄉集體經濟以及個體私營經濟,拓寬就業領域。
二、未來發展中具有挑戰性的問題。珠海經過20年的建設和發展,城市化、現代化發育程度已達到一定水準,投資環境日趨完善,成為初具規模的現代化花園式海濱城市。但是,同珠海要在2007年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要求相比,珠海在經濟與社會發展的許多方面還存在明顯的差距。
。、基礎資源短缺,經濟總量不足,經濟質量偏低,基礎工業薄弱,成為制約珠海經濟發展的突出問題和癥結所在。追趕知識經濟的列車的壓力和巨大的跨越正等待著珠海人去勇敢地面對和肩負。
。、經濟社會發展在整體上、層次上還有許多不協調之處,人口、環保工作和相應政策還有待調整。
。、文化積淀上先天不足,內涵不夠豐厚,品位也不高。文化代表了一個城市的形象。如何最大限度地滿足市民日益增長的多樣化的精神生活需要,已成為刻不容緩的重大課題。
【人與環境共存發展--珠海發展模式初探】相關文章:
市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報告08-21
班級評優模式初探08-18
論發展證券信用交易的意義及模式選擇08-18
討論發展證券信用交易的意義及模式選擇08-18
火文化與原始社會發展之初探08-17
環境保護對產業發展的影響08-19
優化發展環境宣傳標語08-18
優化經濟發展環境標語08-23
基于電子商務模式的農村經紀人創新發展探究08-18
區域電子商務產業集群發展模式研究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