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市工業園區發展新走向的調查與思考
近幾年來,我市各級政府把工業園區作為吸引投資、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增強經濟總量的重要載體和推進產業升級的重要基地,并立足優勢,力求特色,不斷加快工業園區的開發、建設步伐。特別是上半年清理整頓并經省、市兩級政府重新確認后,工業園區開發取得新進展,規范性明顯加強,散小狀況得到改變,基礎設施更加完善,引資吸力不斷增強,經濟總量持續加大,已成為推動三明經濟發展的新動力和堅實的亮點。
一、工業園區新面貌
清理整頓前我市共有工業園區32個,經過清理整頓后,有4個由省政府批準設立開發的獲準保留,市政府批準設立的4個工業開發區擬保留,其余的被調整或撤銷。獲準保留和擬保留的工業園區分別是:##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金沙園和尼葛園、寧化華僑經濟開發區城區工業園、###瑞云工業園、##縣北郊工業園區、##縣豐元工業園區、##區工業開發區、##縣埔頭工業區。
。、規劃及歷年開發情況。8個工業園區規劃開發面積6175公頃,基礎設施計劃投資總額約30億元,其中金沙園的規模最大,規劃開發面積1800公頃,其次為尼葛園920公頃,再次為瑞云工業園為852公頃。截止2003年末,這8家工業園區共投入基礎設施開發資金43608萬元,開發工業用地1191公頃,入駐園區企業為207家,其中建成投產企業115家,在建企業49家,企業累計投資達到207512萬元;2003年入園工業企業實現工業產品銷售收入244915萬元、利稅總額36715萬元;園區企業吸納從業人員18754人。
。、上半年工業園區建設進展情況。一是園區開發步伐加快。上半年共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資金16282萬元,新開發用地面積335公頃,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2.4倍和1.7倍。二是工業園區引力加大。1-6月份,新增入駐工業園區企業54家,比2003年同期多入駐8家,比增17.4%;入園企業資金投入增加,上半年共投入固定資產和生產經營資金約49866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6.5%。三是園區企業發展勢頭良好。上半年園區內工業企業共完成現價工業總產值166857萬元,同比增長61.8%,增幅高于我市規模以上工業33.4個百分點;實現利稅6797萬元,同比增長16.5%。
。、基礎設施日趨完善。通過有效投入,我市工業園區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不僅交通便利,通訊發達,水、電設施具備,排水、排洪、排污條件較好。而且有的還擁有金融服務、旅游場所、居住小區、文體中心、醫療衛生、餐飲服務等服務網絡,治安穩定,環境優美,投資者甚感滿意。地方政府還在政策允許范圍內,簡化投資辦廠的手續,因地制宜地出臺稅收、征地、水電等優惠條件,以吸引更多的投資者。
。、實力增強,經濟帶動力提高,F工業園區擁有集農副產品加工、紡織、電力、食品、化工、冶金、機械制造、電子產品、林產加工等門類眾多的特色區域工業。這些企業充滿活力,生產經營良好,上半年8個園區工業產值相當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11.9%?平均每個園區產值20857萬元,比調整前提高2.4倍,每個企業639萬元;億元產值以上的園區有7個。園區企業主對企業的發展充滿信心,因此不斷加大投入,擴大生產經營規模,進行技術改造。至目前,8個工業園區的261家企業共投入資金257378萬元,平均每個園區投入32172萬元,比調整前提高4.6倍,平均每家企業投入986萬元,平均每公頃土地企業投入181萬元。
二、工業園區作用增強
清理整頓后,工業園區功能更結突出,在對外開放,引進內外資,促進經濟結構調整,推動我市經濟的新一輪發展起到了重要的窗口、示范和帶動作用。
。、吸引區外資金優勢明顯。我市地屬山區,交通不便,開放路子不寬,吸引外資先天不足,外資經濟所占比重相對偏小。通過開辦工業園區,提供較完善的基礎設施和靈活的優惠條件,增加了我市招商引資的籌碼,從而明顯增強外資的吸力。有的建區初衷就是大力吸引外資,發展外向經濟,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8個工業園區共引進區外資金83905萬元。
。、大大拓展城鎮發展空間。我市工業園區大多開辦在城郊或鄉鎮政府周邊地帶,園區的創辦和發展及其
【我市工業園區發展新走向的調查與思考 】相關文章:
關于對我市三大主導產業的調查與思考08-17
高師音樂教育專業發展的新思考08-26
金融創新物流業發展新思考08-27
農民股份公司發展情況的調查與思考08-17
關于我市廣播電視事業發展情況的調查報告08-17
青!盎▋骸钡陌l展走向08-19
關于加快我市山區綠化的調查與建議08-17
工業園區發展調研報告08-24
關于我市民族文化產業發展情況的調查報告09-05
中國:走向區域協調發展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