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報告總結>調查報告>我縣林業跨越式發展的思考

    我縣林業跨越式發展的思考

    時間:2023-02-26 20:31:03 調查報告 我要投稿

    我縣林業跨越式發展的思考


    文章標題:我縣林業跨越式發展的思考

    一、__縣林業正處在治理與破壞的相持階段
      二、當前林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三、實現__林業跨越式發展的對策
    __縣幅員面積267820公頃,擁有豐富的森林資源。林業用地218423.5公頃,占幅員面積的81.56。全縣有林地面積11.9萬公頃,活立木蓄積1580萬m3,森林覆蓋率49.48。建立了貢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__保護處和四川栗子坪自然保護區,保護區面積80556.9公頃,占幅圓面積的30.06,有大熊貓、小熊貓等珍稀獸類,以及藍馬雞、紅腹角雉、等珍稀鳥類,另有多種蛇類分布,魚類57種。如此眾多的動植物資源為__林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在新的歷史時期,林業被推向了生態建設的首要地位,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地位。林業跨越式發展是加速生態建設、再造秀美山川的重大舉措;是增加資源供給、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是促進農村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的一條重要出路;是根本改變林業自身落后面貌的必然選擇。

    一、__縣林業正處在治理與破壞的相持階段

    建縣50多年來,__林業經過了以木材生產為主向生態建設為主轉變的兩個階段。在以木材生產為主的發展階段,林業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大量的木材,以木材為原料的國有、集體企業發展到9戶,從業人員近千人,帶動了運輸業等敏感產業的發展,在縣級財政收入中占了50以上。這一階段,雖然大力開展植樹造林,但破壞大于治理,森林資源蓄積持續下降,各種山地災害逐年上升,社會對林業發展、改善生態狀況的要求越來越迫切。從1998年開始,國家在我縣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退耕還林工程、野生動植物保護和自然保護區工程建設(以下簡稱“三大工程”)以來,對18.17萬畝天然林實施了全面管護,森工企業職工從采伐人轉變為管護人和造林人。6年來,累計完成公益林人工植苗6.7萬畝,封山育林10.38萬畝,飛播造林16.69萬畝。完成退耕還林10萬畝,配套荒山造林8.3萬畝。國家級貢嘎山自然保護區__保護處、四川栗子坪自然保護區開始籌建,林業在保持水土、涵養水源、美化環境、減少山地災害等方面發揮作用,同時為全縣農業結構調整、農民增收、改善城鄉居民人居環境的作用逐步表現出來。目前,我縣林業也同全國一樣,一只腳剛剛從木材過度利用階段拔出,另一只腳才踏入邊治理、邊破壞階段的初期,正處在治理與破壞的相持階段。

    二、當前林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由于我縣林業正處在破壞與治理的相持階段,與可持續發展的現代林業相比有著很大的差距。必須采取超常規的辦法,實現跨越式發展,更好地滿足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求。但由于歷史和現實的原因,當前存在著不少限制林業發展的矛盾與問題。

    (一)生態優先的原則沒有真正樹立起來。一是對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的宣傳不到位,宣傳乏力。普通群眾認為,搞生態建設是公益事業,花錢多,周期長,短期內無法見效,現在重要的是把經濟建設搞上去,人民得到實實在在的收入,搞生態建設短期內沒有政績,收入實惠不明顯;二是在工程占用林地和生態保護的關系上,更多地是以項目為中心,生態保護服務于項目建設,森林被砍伐,植被遭到破壞,生物多樣性減少,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得不到改善,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的矛盾突出。

    (二)沒有林業發展的中、長期規劃,思路和目標不明確。一是“三大工程”實施停止后,林業系統職工何去何從不清楚,面臨失業的危險。二是目標和思路不精,上面給項目指標就發展,沒有任務就無所事事,見子打子,缺乏生態和經濟可持續協調發展的項目和措施;三是政府和群眾參與度不強,缺乏群眾基礎。

    (三)林業經營體制不靈活、不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制約了林業的發展,林業經營體制改革的滯后已嚴重不適應林業生產力發展的要求。目前,__森林資源雖有國有林、集體林、自留山、責任山之分,但實際上,都存在著林權(產權)不明晰的情況,管理權和經營權混為一談,都是國家在管,沒有明確的投資主體、收益主體、責任主體。一是不管是國有林地、集體林還是自留山,造林和管護也基本上國家投資組織實施,林權所有者的責任意識不強,有利益時爭,需投入進行病蟲害防治、森林防火、森林撫育等時撒手不管;二是林業企業雖然已改制,但大部分從事森林管護的職工認為是鐵飯碗,工資不高也要想在一棵樹上吊死,重新創業或重組企業積極性不高;三是非公有制林業發展不起來,一方面政策有不確定性,另一方面不愿投入資金從事林業,三方面是林權所有者林地面積不大。過去國家造林靠育林基金,現在靠的是公益林建設項目投入,市場化的投資體系沒有建立起來。

    (四)依法治林不完善。一是公安、林政、野保、森防執法力量不足,執法力度不大;二是執法水平不高,辦案質量有限;三是在利益的驅使下,仍然


    有破壞森林資源的案件發生,辦案過程中搜集證據取證難。依法治林涉及面廣,情況復雜,要確保森林資源不受破壞,保持林區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任務繁重。

    (五)林業服務體系不健全,科技興林舉步維艱。一是長期以來人們認為林業是粗放的,栽樹子誰都會,科技興林意識不強,學習林業科技興趣不高;二是科技人員不愿從事科技服務,一方面講科技老百姓不愿意聽,另一方面搞科技得不到實惠,有時下鄉搞技術服務連飯都找不到吃,費力不討好;三是科技人員更新知識慢,吃老本行,有的怕吃苦,不愿深入現場指導,老百姓也感到栽樹利益來得慢,不愿投入資金和精力管理,檢查驗收合格拿到國家補助后就放任幼林自生自滅,年年造林不見林的情況是明顯存在的;四是鄉鎮林業站人員責任心不強,科技服務水平和服務意識不高,只干一些林業的日常管理,甚至有些鄉鎮林業員只做鄉鎮中心,敷衍林業科技服務,不能落到實處,不能落實到山頭地塊和林農。

    三、實現__林業跨越式發展的對策

    要實現__林業的跨越式發展,必須確立以可持續發展理論為指導,以重點工程建設為主要途徑,以體制創新和科技創新為動力,加速由傳統林業向現代林業轉變。

    (一)繼續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高舉生態建設大旗。

    1、進一步深化對“三地位”(在貫徹可持續發展中,要賦予林業以重要地位,在生態建設中,要賦予林業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開發中,要賦予林業以基礎地位),“三生態”(生態建設、生態安全、生態文明)的再認識,組織和宣傳群眾,永續利用森林資源,實現中國特色的經濟與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2、要努力保護好現有的天然林,發展公益林。對在林地內的水電開發、礦產開發等各種建設項目一要符合生態環境建設功能區劃的要求,禁止在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和緩沖區建設項目;二是依法依規辦理手續,保持林業用地基數,三是加大檢查監督力度,杜絕未批先占,不批就占,少批多占等違法犯罪行為。同時,大力發展公益林業,利用天保、退耕還林工程,野生動植物保護和自然保護區建設工程,整合林業、水保、扶貧、交通、建設、農業、畜牧項目,加大生態建設的投入力度和廣度。經過長期不懈的努力,真正實現“城鎮園林化、城郊森林化、農村庭院化、道路林蔭化”的目標,從而改善人居環境,確保森林資源的安全和永續利用。

    (二)制定中長期林業發展規劃,以林業建設項目為支撐,促進林業跨越式發展。

    林業發展是公益性和基礎性的,需要大量的資金和長期幾代人不懈的努力,也需要全社會的積極參與,錢從哪里來,靠縣財政不現實,靠部門沒來源,靠農民沒基礎,還是要爭取和實施國家生態建設項目。

    1、繼續實施好“三大工程”,努力使我縣的幾大工程成為優質工程,這樣既保護了森林資源,同時也能充分發揮林業人的作用,在林業主戰場上不斷成長,林業系統職工有事情做,有崗位不失業。通過工程建設,充分利用工程資金進行“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建設生態化”的結合,使林區老百姓得到好處,積極支持和參與林業保護和發展。

    2、制定__林業的中長期規劃,整合生態建設資源。一是組織相關科技人員結合“十一五”林業保護和發展規劃制訂__林業中長期規劃,明確方針、目標和措施。二是加強對規劃的宣傳和按規劃組織實施,使生態建設成為各級政府、組織、企業和人民群眾的自覺行動。三是把中長期規劃項目同調整產業結構和農民增收有機結合起來,重點從以下項目上狠抓落實:(1)生態保護,全面實施保護區和天然林的常年管護和科學研究;(2)充分利用好用材林,管護現有人工林和規劃營造用材林,重點是提高造林成效和人工林的采伐利用,使造林人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3)經濟林發展,同農民增收調結構和四旁植樹結合,發展干果、水果、蠶桑、花卉;(4)提高綠化檔次,講究質量,增加綠地面積;(5)生態旅游。

    (三)改革林業經營體制,實現分類經營,搞活林業經濟。

    1、實現森林分類經營是全面發展林業的一條捷徑。按照“三生態”的戰略思想,逐步建立和完善新型的公益性林業和商品性林業。公益性林業建立生態補償制度,由政府投資將保護區和天然林部分林地進行管護,以發揮生態效益為主。商品性林業主要從事用材林、工業原料林,經濟林等項目,以經濟效益為主,以非公有制林業公司、私營林場、個體造林等按市場來經營,自我投資,政府在項目上給予扶持。

    2、大力發展非公有制林業。林權是非公有制林業發展的基礎和核心,關鍵要理順產權(林地所有權、林地使用權、林木所有權、林木使用權)、管理權、經營權、受益權等,實行以林業業主為主體的自我經營管理。政府及林業主管部門實行指導和監控,真正實現“務林有其山、山林有其主、林主有其權”,才能實現非公有制林業的持續發展。鼓勵和扶持企業、單位、個人承包造林,使投資者得到回報,實現林業投資多元化。運用新的經濟思想、經營理念,積極推進林地流轉,調動社會各方面的造林積極性,實現林地資源向林地資本轉變,廣泛吸引民間資金興辦林業企業,實現民間資金向民間資本轉變,充分挖掘林業科技管理人才的潛力,實現人力資源向人力資本轉變。

    (四)進一步強化依法治林。森林資源的公益性決定了必須依法治林,保障國土生態安全。必須嚴格執行各項林業法律、法規,打擊違法犯罪行為。

    1、加強基層執法隊伍建設,將森林資源保護管理置于法律、法規的約束之中,加強基層執法隊伍的建設,實現森林資源保護管理的規范化、制度化。公安、林政、森防、野保等執法人員,應通過公務員公開招聘,經過培訓后上崗,執法人員主體合法化。建立內部執法體系,整合執法人力資源,形成合力,克服各自為陣的趨向。嚴格執行行政許可法和林業法規,嚴格依法辦事,高度敏感地重視和打擊一切破壞森林資源的活動,確保森林資源的安全。

    2、嚴格實行森林采伐限額管理,控制森林資源過量消耗,健全管理機制,加大管理力度。認真執行憑證采伐和運輸木材制度,嚴格對木材經營加工單位的監督管理。

    3、加強林地管理,防止有林地逆轉,實行林地用途管制,嚴厲打擊毀林開墾和亂占林地的違法犯罪行為。加大林區的巡查力度,不留死角,杜絕重特大案件的發生。建立林地征占用檔案,定期進行檢查、監督。

    (五)培育、發展林業產業。

    我縣日照充足,干濕季節明顯,森林資源豐富。根據我縣的生態地理條件,林業產業發展繼續以板栗、核桃、花椒等名優經濟林、工業原料林和森林旅游為重點。

    1、工業原料林培育業。按照建設大生態、大基地、大產業的發展思路,在突出治理重點,確保生態目標的前提下,采取承包、有償扶持造林等形式,營造工業原料林基地,培育高產、優質、高效工業原料林基地和大徑級優質用材林,重點以發展杉木為主。

    2、經濟林果業。根據我縣的自然經濟條件、特色種質資源,抓好板栗、核桃、花椒等中山地區的特色經濟林種植,提高科技的貢獻率,首先建立高產優質的示范種植基地,改變群眾粗放的種植習慣,改變長期低產的局面。同時,鼓勵個人、企業參與板栗、核桃、花椒等產品的流通、加工,逐步形成產品營銷的市場主體,按照政府引導和市場配置資源相結合的原則,帶動林農增收。

    3、森林旅游業。抓住雅攀高速公路即將貫通和瀑電水庫建設的歷史機遇,加快公益海森林公園的建設步伐,使其與我縣紅色旅游相輔相襯,共同發展,成為我縣林業經濟新的增長點。

    (六)強化政府職能,采取行政干預手段,加快科技興林。

    科技成果的轉化是一項復雜的,在市場機制尚不健全的情況下,制約因素還很多。因此,在成果轉化中除充分利用市場機制外,政府采取行政干預的手段來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是非常必要的。在“三大工程”建設和林業產業化建設中,加大科技支撐的力度,加快先進適用技術的應用,通過項目的實施培養人才、鍛煉人才,不斷提高我縣的林業科技水平。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努力建設好鄉鎮林業站,在人員素質和基礎設施上下功夫,使鄉鎮林業站真正成為林業各項的支撐點和保障點,使林業科技服務的端口從縣局前移鄉鎮。

    2、建立科技人員從事科技服務的獎勵機制,使科技人員不但在從事科技服務中提高自己,得到鍛煉、有成就感,而且在物質和精神上得到實惠和享受。

    3、林業科技以引進新樹種、新品種,推廣適用技術、本地鄉土樹種繁育改良為重點,突出解決干熱河谷造林成效,退耕還林特別是中高山林業提高效益等。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不斷發育完善,不可避免地會遇到資源消耗強度不斷加大和環境負荷不斷加重的壓力,林業必須擔負起生態環境建設的重任。在__縣委、政府的領導下,在上級林業行政主管部門的指導下,按照“以山育林,以林養水,以水發電,以電興工,以工富縣(裕農)”的發展思路,__林業應緊緊抓住林業快速發展的歷史性機遇,全面貫徹落實《決定》精神,解放思想,開拓進取,突出重點,依法治林,扎實,全力推動__林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我縣林業跨越式發展的思考》來源于網,歡迎閱讀我縣林業跨越式發展的思考。JY7



    有破壞森林資源的案件發生,辦案過程中搜集證據取證難。依法治林涉及面廣,情況復雜,要確保森林資源不受破壞,保持林區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任務繁重。

    (五)林業服務體系不健全,科技興林舉步維艱。一是長期以來人們認為林業是粗放的,栽樹子誰都會,科技興林意識不強,學習林業科技興趣不高;二是科技人員不愿從事科技服務,一方面講科技老百姓不愿意聽,另一方面搞科技得不到實惠,有時下鄉搞技術服務連飯都找不到吃,費力不討好;三是科技人員更新知識慢,吃老本行,有的怕吃苦,不愿深入現場指導,老百姓也感到栽樹利益來得慢,不愿投入資金和精力管理,檢查驗收合格拿到國家補助后就放任幼林自生自滅,年年造林不見林的情況是明顯存在的;四是鄉鎮林業站人員責任心不強,科技服務水平和服務意識不高,只干一些林業的日常管理,甚至有些鄉鎮林業員只做鄉鎮中心,敷衍林業科技服務,不能落到實處,不能落實到山頭地塊和林農。

    三、實現__林業跨越式發展的對策

    要實現__林業的跨越式發展,必須確立以可持續發展理論為指導,以重點工程建設為主要途徑,以體制創新和科技創新為動力,加速由傳統林業向現代林業轉變。

    (一)繼續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高舉生態建設大旗。

    1、進一步深化對“三地位”(在貫徹可持續發展中,要賦予林業以重要地位,在生態建設中,要賦予林業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開發中,要賦予林業以基礎地位),“三生態”(生態建設、生態安全、生態文明)的再認識,組織和宣傳群眾,永續利用森林資源,實現中國特色的經濟與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2、要努力保護好現有的天然林,發展公益林。對在林地內的水電開發、礦產開發等各種建設項目一要符合生態環境建設功能區劃的要求,禁止在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和緩沖區建設項目;二是依法依規辦理手續,保持林業用地基數,三是加大檢查監督力度,杜絕未批先占,不批就占,少批多占等違法犯罪行為。同時,大力發展公益林業,利用天保、退耕還林工程,野生動植物保護和自然保護區建設工程,整合林業、水保、扶貧、交通、建設、農業、畜牧項目,加大生態建設的投入力度和廣度。經過長期不懈的努力,真正實現“城鎮園林化、城郊森林化、農村庭院化、道路林蔭化”的目標,從而改善人居環境,確保森林資源的安全和永續利用。

    (二)制定中長期林業發展規劃,以林業建設項目為支撐,促進林業跨越式發展。

    林業發展是公益性和基礎性的,需要大量的資金和長期幾代人不懈的努力,也需要全社會的積極參與,錢從哪里來,靠縣財政不現實,靠部門沒來源,靠農民沒基礎,還是要爭取和實施國家生態建設項目。

    1、繼續實施好“三大工程”,努力使我縣的幾大工程成為優質工程,這樣既保護了森林資源,同時也能充分發揮林業人的作用,在林業主戰場上不斷成長,林業系統職工有事情做,有崗位不失業。通過工程建設,充分利用工程資金進行“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建設生態化”的結合,使林區老百姓得到好處,積極支持和參與林業保護和發展。

    2、制定__林業的中長期規劃,整合生態建設資源。一是組織相關科技人員結合“十一五”林業保護和發展規劃制訂__林業中長期規劃,明確方針、目標和措施。二是加強對規劃的宣傳和按規劃組織實施,使生態建設成為各級政府、組織、企業和人民群眾的自覺行動。三是把中長期規劃項目同調整產業結構和農民增收有機結合起來,重點從以下項目上狠抓落實:(1)生態保護,全面實施保護區和天然林的常年管護和科學研究;(2)充分利用好用材林,管護現有人工林和規劃營造用材林,重點是提高造林成效和人工林的采伐利用,使造林人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3)經濟林發展,同農民增收調結構和四旁植樹結合,發展干果、水果、蠶桑、花卉;(4)提高綠化檔次,講究質量,增加綠地面積;(5)生態旅游。

    (三)改革林業經營體制,實現分類經營,搞活林業經濟。

    1、實現森林分類經營是全面發展林業的一條捷徑。按照“三生態”的戰略思想,逐步建立和完善新型的公益性林業和商品性林業。公益性林業建立生態補償制度,由政府投資將保護區和天然林部分林地進行管護,以發揮生態效益為主。商品性林業主要從事用材林、工業原料林,經濟林等項目,以經濟效益為主,以非公有制林業公司、私營林場、個體造林等按市場來經營,自我投資,政府在項目上給予扶持。

    2、大力發展非公有制林業。林權是非公有制林業發展的基礎和核心,關鍵要理順產權(林地所有權、林地使用權、林木所有權、林木使用權)、管理權、經營權、受益權等,實行以林業業主為主體的自我經營管理。政府及林業主管部門實行指導和監控,真正實現“務林有其山、山林有其主、林主有其權”,才能實現非公有制林業的持續發展。鼓勵和扶持企業、單位、個人承包造林,使投資者得到回報,實現林業投資多元化。運用新的經濟思想、經營理念,積極推進林地流轉,調動社會各方面的造林積極性,實現林地資源向林地資本轉變,廣泛吸引民間資金興辦林業企業,實現民間資金向民間資本轉變,充分挖掘林業科技管理人才的潛力,實現人力資源向人力資本轉變。

    (四)進一步強化依法治林。森林資源的公益性決定了必須依法治林,保障國土生態安全。必須嚴格執行各項林業法律、法規,打擊違法犯罪行為。

    1、加強基層執法隊伍建設,將森林資源保護管理置于法律、法規的約束之中,加強基層執法隊伍的建設,實現森林資源保護管理的規范化、制度化。公安、林政、森防、野保等執法人員,應通過公務員公開招聘,經過培訓后上崗,執法人員主體合法化。建立內部執法體系,整合執法人力資源,形成合力,克服各自為陣的趨向。嚴格執行行政許可法和林業法規,嚴格依法辦事,高度敏感地重視和打擊一切破壞森林資源的活動,確保森林資源的安全。

    2、嚴格實行森林采伐限額管理,控制森林資源過量消耗,健全管理機制,加大管理力度。認真執行憑證采伐和運輸木材制度,嚴格對木材經營加工單位的監督管理。

    3、加強林地管理,防止有林地逆轉,實行林地用途管制,嚴厲打擊毀林開墾和亂占林地的違法犯罪行為。加大林區的巡查力度,不留死角,杜絕重特大案件的發生。建立林地征占用檔案,定期進行檢查、監督。

    (五)培育、發展林業產業。

    我縣日照充足,干濕季節明顯,森林資源豐富。根據我縣的生態地理條件,林業產業發展繼續以板栗、核桃、花椒等名優經濟林、工業原料林和森林旅游為重點。

    1、工業原料林培育業。按照建設大生態、大基地、大產業的發展思路,在突出治理重點,確保生態目標的前提下,采取承包、有償扶持造林等形式,營造工業原料林基地,培育高產、優質、高效工業原料林基地和大徑級優質用材林,重點以發展杉木為主。

    2、經濟林果業。根據我縣的自然經濟條件、特色種質資源,抓好板栗、核桃、花椒等中山地區的特色經濟林種植,提高科技的貢獻率,首先建立高產優質的示范種植基地,改變群眾粗放的種植習慣,改變長期低產的局面。同時,鼓勵個人、企業參與板栗、核桃、花椒等產品的流通、加工,逐步形成產品營銷的市場主體,按照政府引導和市場配置資源相結合的原則,帶動林農增收。

    3、森林旅游業。抓住雅攀高速公路即將貫通和瀑電水庫建設的歷史機遇,加快公益海森林公園的建設步伐,使其與我縣紅色旅游相輔相襯,共同發展,成為我縣林業經濟新的增長點。

    (六)強化政府職能,采取行政干預手段,加快科技興林。

    科技成果的轉化是一項復雜的,在市場機制尚不健全的情況下,制約因素還很多。因此,在成果轉化中除充分利用市場機制外,政府采取行政干預的手段來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是非常必要的。在“三大工程”建設和林業產業化建設中,加大科技支撐的力度,加快先進適用技術的應用,通過項目的實施培養人才、鍛煉人才,不斷提高我縣的林業科技水平。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努力建設好鄉鎮林業站,在人員素質和基礎設施上下功夫,使鄉鎮林業站真正成為林業各項的支撐點和保障點,使林業科技服務的端口從縣局前移鄉鎮。

    2、建立科技人員從事科技服務的獎勵機制,使科技人員不但在從事科技服務中提高自己,得到鍛煉、有成就感,而且在物質和精神上得到實惠和享受。

    3、林業科技以引進新樹種、新品種,推廣適用技術、本地鄉土樹種繁育改良為重點,突出解決干熱河谷造林成效,退耕還林特別是中高山林業提高效益等。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不斷發育完善,不可避免地會遇到資源消耗強度不斷加大和環境負荷不斷加重的壓力,林業必須擔負起生態環境建設的重任。在__縣委、政府的領導下,在上級林業行政主管部門的指導下,按照“以山育林,以林養水,以水發電,以電興工,以工富縣(裕農)”的發展思路,__林業應緊緊抓住林業快速發展的歷史性機遇,全面貫徹落實《決定》精神,解放思想,開拓進取,突出重點,依法治林,扎實,全力推動__林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我縣林業跨越式發展的思考》來源于網,歡迎閱讀我縣林業跨越式發展的思考。JY7


    【我縣林業跨越式發展的思考】相關文章:

    我縣林業跨越式發展的思考08-15

    加快推進我縣交通建設跨越式發展的思考與建議08-15

    加快推進我縣交通建設跨越式發展的思考與建議08-12

    對我縣發展循環經濟的思考08-12

    對我縣莊園農業發展情況的調查與思考08-12

    我縣山羊養殖發展走圈養之路的思考08-15

    關于我縣紅薯產業發展的調查與思考08-12

    對我縣文化事業發展情況的調查與思考08-12

    對我縣勞務經濟發展情況的調查與思考08-12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