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報告總結>調查報告>縣鎮留守學生的調查與思考

    縣鎮留守學生的調查與思考

    時間:2022-08-16 12:25:03 調查報告 我要投稿

    縣鎮留守學生的調查與思考


    讓愛留守
    余清華
    “農村富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是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必然趨勢”(摘自十六大報告),明確地闡述了勞務輸出不僅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繁榮農村經濟的必由之路,而且已經成為增加農民收入的一條重要途徑,更成為農民子女教育費用等支出的重要經濟來源。伴隨著農村富余勞動力大批量向外轉移,農村留守學生這一特殊群體應運而生,并且在當前乃至將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這個群體還將繼續存在并且不斷擴大。農民工能夠把孩子帶到城里讀書的只是極少一部分,更多的人將孩子留守在家鄉。留守學生長期與父母分離,親情缺失導致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在農村大規模人口流動的背后,留守學生賴以生存和成長的家庭環境也發生了巨大變化。龐大的留守子女隊伍中的很多孩子或由單親撫養,或寄人于祖輩及其他親朋的籬下。由于家庭親情和家庭教育的缺位,他們無法享受到正常的雙親關愛和家庭教育,心理問題明顯高于其他同齡人。父母外出務工,子女留守家鄉究竟有多大的比例?他們的生活、學習、品行狀況究竟怎樣?帶著這些問題,2005年4月15日——22日,筆者對xx縣xx初中初一、初二兩個年級10個班共579名學生做了為期一周的《農村留守學生情況》隨機抽樣問卷調查、隨訪和分析,內容涉及父母是否外出務工,現任監護人,以及他們的學習、生活、行為等方面情況。

    縣鎮留守學生的調查與思考

    一、留守學生現狀與存在的主要問題

    調查表明:在被調查的579名學生中,父母雙親外出務工的學生有119人,占被調查學生總數的20.55;單親外出務工的學生有206人,占被調查學生總數的35.58;近四成留守學生品行評定等級在中等以下;超過八成留守學生學習成績在班級中等以下;大多數留守學生的家庭教育嚴重缺失。

    在206名留守學生中,有112人被托付祖輩照管,占54.4;有18人被托付給其他親朋好友照管,占8.7;有76人是由母親在家照管,占36.9;有12人是由父親照管,占5.8。也就是說,留守學生托付給臨時監護人照管居第一位,母親照管居第二位,其它親朋好友照管居第三位。

    調查表明,留守學生的零花錢主要用于吃零食的多達58.3,用于買學習用具的只占22.2,用于上網玩游戲的占17.5,32的留守學生感到學習困難,6.3的留守學生有逃學現象,22的留守學生有吸煙、打架等不良行為。

    留守學生由于缺少父愛或母愛的心理營養,與監護人缺少共同語言和心靈溝通,普遍感到生疏、有隔膜,生活不快樂,因而影響了學習情緒。加之祖輩過于溺愛,親友疏于管教,長期處于無人管束狀態,大多數性格內向、冷漠、自私、任性,缺乏責任感和愛心,逆反心理重,進取心、上進心不強,心理不夠健康,學習目的不明確,集體主義觀念差,對生活和學習中往往缺乏熱情,常有違規、違紀行為,有的還養成了吸煙、喝酒、進網吧、愛打架的壞習慣。不少留守學生還屬于學習差和品行差的雙差生。他們有的被放任自流導致輟學,有的因監護不力而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他們的學習、生活、品行等現狀實在是令人憂慮。

    二、主要原因

    1、臨時監護失職

    父母是孩子天然的監護人,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和其他親朋好友都只是孩子的臨時監護人。較之孩子的父母親而言,任何臨時監護人無論是在責任心,還是在精力、能力和效果等各方面都不能與孩子的父母親同日而語。調查表明,留守學生的臨時監護存在著以下兩方面的問題:

    ①監護責任認識不清。留守學生的臨時監護人普遍將臨時監護責任理解為讓孩子吃飽穿暖,不發生安全事故等,存在著重吃穿,輕學習,重身體,輕性情的思想,忽視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全面發展,對留守學生的思想、道德、學習、安全、行為習慣等方面沒有足夠的重視。

    ②監護精力能力不夠。祖輩或親朋等臨時監護人不但要承擔繁重的農業勞動,還要承擔繁瑣的家務勞動,他們的精力受到了較大限制,難有更多的時間教育和引導留守學生,更不要說進行學習輔導和心理溝通。即便是單親監護,同樣存在由于生產勞動、家務勞動落在留守的父親或母親一人身上,造成家庭教育精力嚴重不足的問題。加之留守學生的祖輩由于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滯后,忽視孩子心理健康和人格塑造,明顯存在溺愛、放任的隔代教育傾向,客觀上造成了留守學生道德教育的缺失。

    2、留守學生內因  

    ①厭學。由于教育觀念落后和市場經濟的沖擊,近年來,“讀書無用論”在農村家長中迅速蔓延并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學生,加上當前就業形勢嚴峻,即使是中專、大專畢業也難以找到稱心的,使學生看不到讀書的出路,繼而產生讀書無用、無望的想法。同時由于臨時監護人疏于管教和引導導致成績滑坡,令留守學生深感學習困難大,產生厭學思想,進而導致成績滑坡,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留守學生輟學現象的產生。

    ②心理失衡。留守學生


    由于長期缺少父母的關愛,他們成了情感意義上的“孤兒”或是“單親孩子”,絕大部分被親情的渴望長期困擾。這種感情的欠缺嚴重影響了與他人的社會交往,導致他們對社會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心理失衡,性格、智力、行為習慣等方面都具有與其他學生不同的特征,甚至出現人格缺陷,內向的往往自卑孤僻,外向的往往驕橫冷漠。

    3、學校社會忽視

    留守學生的健康成長,不僅涉及千家萬戶的幸福,更關系到全民素質的提高,不僅要家長重視,更需要學校與社會特殊關注。雖然近年來農村留守學生問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但是職能部門對留守學生的特殊教育和保護措施幾近空白。學校對留守學生問題的重要性認識不夠,應對措施不力甚至缺乏,沒有對留守學生進行特殊關愛和心理疏導,整個社會關愛保護留守學生的意識還比較薄弱。

    三、對策與思考

    1、創新辦學模式

    留守學生教育這一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應當引起學校和政府的重視和關注。學校和政府應針對留守學生現象,積極探索農村辦學的新模式,通過增加政府投入,大力開辦寄宿制學校等形式,讓學校承擔更多監管留守學生的責任和義務,讓留守學生受到更多的關愛、監督和保護,盡可能減少留守學生特殊教育的斷層和真空!

    2、強化家庭責任

    ①精心挑選監護人。為了家庭和孩子,父母外出務工掙錢無可厚非。但是將孩子托付給親朋監護,不僅要考慮孩子的生活問題,更應考慮孩子的教育環境。因此,家長應該盡可能地為孩子選擇有精力和能力照顧孩子生活和學習的親朋履行臨時監護職責。譬如有的祖父母不識字沒文化又溺愛孫兒,父母就應該讓其他能勝任監護職責的親朋多過問孩子的學習和生活以及成長情況。由于學生的差異是后天大于先天,所以后天教育是至關重要的。特別是小學、中學階段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家長外出務工一定要慎重挑選臨時監護人。

    ②離家不忘家教責。家庭教育以其與生俱來的天然性、親子溝通的情感性、潛移默化的滲透性,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長外出務工,將孩子托付給臨時監護人后切不可一托了之,萬事不管,要通過電話、書信等方式經常與孩子取得聯系,離家不遠的應抽空;丶铱纯春⒆,并且經常主動與老師、臨時監護人聯系,掌握孩子的學習與思想動態,做到心中有數。

    3、學校特殊教育

    留守學生的教育問題最主要的是缺乏關愛和有效監護,學校應充分發揮教育主陣地作用,加強對留守學生的引導、教育和管理。運用閱覽室、圖書室、興趣小組等陣地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讓留守學生課余生活過得充實、豐富,積極向上;建立“留守學生檔案”,及時補充和更新檔案內容,并確保與家長及監護人聯系的經常性和實效性;積極開展“幫扶活動”,讓科任老師、學生干部與留守學生結對子,既增進師生、同學之間的相互交流,又激發留守學生的上進心;班主任經常和留守學生談心,對留守學生進行心理疏導,有條件的學校應開設留守學生心理咨詢;學校如果發現留守學生的臨時監護人不太管事,應主動找其他親朋幫助監護,并與家長取得聯系,爭取家長的重視。

    4、部門齊抓共管

    ①凈化社會環境。公安、工商等部門密切配合,協調聯動,加強對校園周邊環境的整治和管理,清理校園附近的三室一廳一吧,開展經常性的“掃黃打非”行動,加大對社會閑散人員的管理、教育和監督,對引誘、教唆、傷害未成年人的不法分子嚴厲打擊,通過切實有效的措施,凈化未成年人的成長環境;

    ②營造關愛氛圍。共青團組織、婦聯和關工委、文化等部門積極開展各類健康有益的活動,給留守學生營造積極向上的成長環境;實施“留守學生關愛工程”,讓學校、家庭和社會給留守學生多一些關懷、多一點愛心、多一份幫助、多一層保護,努力打造全方位立體式留守學生教育網絡。

    ③增加就業崗位。通過加快經濟發展,創造更多就業崗位,讓更多農民本地就業,就近務工,降低留守學生的比例。

    【縣鎮留守學生的調查與思考】相關文章:

    縣鎮留守學生的調查與思考08-15

    大學生村官計劃實施現狀的調查與思考08-26

    農村留守兒童的調查報告(高中學生調查)08-27

    【精選】留守兒童調查報告04-04

    留守兒童調查報告09-05

    留守兒童調查報告07-13

    某縣農村勞務開發的調查與思考08-16

    選拔干部力度的調查與思考08-24

    關于職工思想狀況的調查與思考08-17

    縣村務公開的調查與思考08-17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