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報告總結>工作匯報>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產業化

    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產業化

    時間:2023-02-26 20:31:26 工作匯報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產業化


    文章標題: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產業化

    今年以來,我委在石家莊市委農工委的正確指導下,立足于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實際,積極探索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有效形式,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在實踐中積累了一些經驗,取得了一定成績,現將情況匯報如下:

    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產業化

    一、發展情況

    按照石市建設北方特色農業區規劃和“一特三化”發展縣域經濟指導思想,立足傳統優勢和區域特色,圍繞“三種、兩養、一綠”六大特色產業,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壯大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推動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截止目前,共建成年銷售收入在500萬元以上的龍頭企業14家,年銷售收入在500萬元以上的專業市場2個,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9個。各類協會、專業合作社等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48個,注冊登記的有32個,共輻射全市12個鄉鎮(街道)120個村的3.2萬農戶。全市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年經營服務收入達1500多萬元。西瓜種植協會被評為石家莊市十大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之一。今年4月份,省委農工辦領導來我市指導,對我市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建設和農業產業化給予了充分肯定。

    二、主要做法和措施

    1、創新組織形式,增強農戶聯動能力。農業的出路在調整,農民的出路在組織。為此,我們多次召開會議研究農業產業化經營和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問題,要求各級各部門把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作為推進農業結構調整的一項重要擺上重要議事日程,提高認識,明確職責,促進發展。一是抓政策,扶持發展。制定下發了《關于加快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意見》,明確了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指導思想、發展目標和措施,并嚴禁各級部門不得借管理和其它名義向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亂攤派、亂收費、亂集資。市里每年拿出部分資金用于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運作和開展各項服務,并在稅賦上給予優惠,在項目上給予扶持。二是抓典型,帶動發展。我們有選擇地扶持發展了龍頭企業帶動型、技術能人牽頭型、專業服務組織牽頭型、行業主管部門牽頭型等4種類型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促進全市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如:我市西瓜種植協會由西瓜大王馮秋須任會長,擁有會員1500多個,協會以產前物資供應、產中技術指導、產后市場銷售等向會員提供全程、優質、低償服務。并通過注冊“新沙蜜”西瓜商標,印發宣傳畫吸引大批客商來新樂,從而形成了“協會找客商聯系訂單、瓜農按訂單組織生產、銷售后由協會統一結算”的客商 協會 瓜農的利益聯結機制,解決了“一家一戶不能銷、外來客商不好購”的矛盾。今年以來,該協會共為瓜農提供種子、農藥、化肥、塑料薄膜等計3500多噸,培訓技術骨干200多人,舉辦西瓜技術培訓班35次,銷售優質西瓜10萬多噸,經營額近160萬元,獲利120多萬元。又如2002年5月,由市畜牧局牽頭,成立了養豬協會,協會對會員實行“五統一分”服務,即:統一品種、統一防疫、統一飼養標準、統一銷售、統一檢疫;分戶飼養,獨立合算,受到廣大會員的歡迎,但由于資金短缺,造成協會的作用不能充分發揮。為此,我們積極協調資金10萬元,支持養豬協會開展業務經營,該協會抓住春節前肉源緊缺這一有利時機,與北京、太原、大同、天津等大中城市客商簽訂合同,統一組織會員銷售,有效的解決了會員銷售的難題,提高了效益。截止目前,養豬協會會員已發展到1700多個,豬存欄8萬頭,統一銷售6萬多頭,銷售額達3600萬元,實現利稅540多萬元。在該協會帶動下,全市養豬業發展迅速,今年上半年,全市豬出欄達35萬頭。三是抓機制,規范發展。為確保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健康發展,我們針對農民素質較低,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運作不規范的實際,我們按照“建章立制高起點,執行起來慢步走”的思路,制定了《新樂市農民專業協會示范章程》,明確了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性質、宗旨、組織形式等具體內容,并制定了相配套的規章制度,使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有章可循。

    2、培育龍頭企業,增強輻射帶動能力。為增強龍頭企業的輻射帶動能力,今年以來,我們按照“高位起步、多元投入、扶優扶強、制度創新”的思路,進一步加大了龍頭企業建設力度。一是高枝嫁接,育龍頭。即借助大城市、大公司、大商家的名牌、技術、資金、人才及市場優勢,通過合作培育龍頭企業。市食品公司破產后,被個人購買,由于資金技術等,企業一直不能正常生產,該企業通過與省農業廳合作,建立了河北省食用菌中心新樂基地,該基地擁有固定資產3900萬元,千噸高、低溫菌種儲存庫兩座,制種車間9個,該企業今年又投資400萬元,新上了食用菌出口加工車間,為帶動食用菌產業發展,該企業采取“公司 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以優惠價為菇農提供種子,免費技術指導,簽訂回收合同,對食用菌實行保護價收購,共簽訂合同近萬份,涉及唐山、邢臺、滄州、邯鄲和石家莊各縣市9000多農戶,回收各類食用菌


    1800多噸,出口日本200多噸,今年上半年,實現銷售收入2000多萬元。二是活化資本,建龍頭。利用存量資產,即通過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招商引資活動,盤活存量資產,重新組建新的龍頭企業。如勝亞公司原來生產“勝亞”牌豬飼料,由于技術不過關,產品滯銷,300多萬資產閑置,該公司與北京大北農公司積極合作,組建了石家莊大北農飼料有限公司,今年1-5月份,產銷量達2000多噸,實現利稅40多萬元。三是重點扶持,強龍頭。即對原有的優勢龍頭企業,實行重點傾斜,促其迅速膨脹,擴大規模,增強其輻射帶動能力。我們在對清真公司、種子公司、新冷肉聯廠、食品飲料有限公司、賈莊種雞場、華日面粉公司等十家龍頭企業實行重點保護的同時,進一步加大了對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食品飲料有限公司投資20多萬元對“六孔橋”牌怪味花生生產車間進行了改造;市種子公司投資36萬元新建了杜固、化皮、青同三個二級種子批發站,落實西瓜制種面積1500畝,涉及1400多個農戶;賈莊種雞場投資100萬元對孵化大廳進行了改造,并引進新型孵化箱10臺,使該場年生產能力達到了1500萬只;清真肉類有限公司引進了真空包裝機和南韓切塊機等先進設備,使企業新增生產能力近千噸,上半年該公司銷售收入達1160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5。

    3、搞好基地建設,夯實產業化基礎。今年,圍繞我市“三種(西瓜、花生、蔬菜)、兩養(奶牛、豬)、一綠(林業綠化)農業調整重點,我們一方面重點加大了優質農產品基地建設力度。今年新發展大棚西瓜5000畝,中小棚西瓜4000畝,四棚五膜西瓜1000畝,使我市西瓜種植面積達到了8萬多畝,總產近28萬噸;新增食用菌種植面積50萬平方米,達200萬平方米;新引進“大約克”優種豬5000頭,今年上半年,全市豬存欄30萬頭。另一方面,為給農戶樹立“看的見、摸的著”的學習樣板,引導農民“跟著干、學著干”,我們還進一步加大了科技示范園區建設力度,規劃建設了“三園三區”。一是萬畝高效農業觀光示范園。該項目總投資8000萬元,已完成投資4000多萬元,一期工程已經完成,二期工程已開工建設,開發商已入園經營,新發展玫瑰、彩葉樹3000多畝。二是邯邰西瓜精品園。該項目占地500畝,總投資500萬元,主要從事優質大棚西瓜標準化生產,目前該項目已完成準備。三是綠龍植物園。該項目占地1000畝,總投資500萬元,該項目于2002年年底開工建設,目前該項目已建成,主要從事優質果品標準化生產,豐產期年產值可達800多萬元。四是三個奶牛養殖小區。今年我們投資500萬元對閔鎮、大流畜牧場奶牛養殖小區進行了改造擴建,并新建了北齊同奶牛養殖小區,目前三個小區土建已基本完成,小區建成后,可新增奶牛1000多頭,全市奶?蛇_2萬多頭,年產值可達5000萬元。

    4、積極開拓市場,擴大產品銷售。我們按照“依托優勢、合理布局、重點突破”的思路,進一步加強了市場體系建設力度。一是圍繞基地建市場。圍繞主導產業,今年我們先后在優質農產品主產區規劃建設了閔鎮奶牛市場、東楊家莊大牲畜市場、金地裝飾材料市場等3個農產品專業批發市場,從而在全市形成了優質農產品基地為依托,以專業市場為主體,以農村集貿市場為補充的農產品流通網絡。為完善市場功能,今年我們又投資50多萬元對小流西瓜專業批發市場進行了改造,對承安花生米市場進行了完善,今年上半年,承安花生米市場完成成交額達24700萬元。二是培育壯大經紀人隊伍。通過制定優惠政策,積極鼓勵農民從事農產品經銷販運,目前全市經紀人達2100多個。今年我們針對“非典”疫情對西瓜產業帶來的沖擊,分別在邯邰、東王、大岳、杜固等西瓜主產區舉辦了四期“防非知識和市場營銷”培訓班,參訓人員近千人,通過培訓,消除了西瓜經紀人的恐懼心理,調動了他們從事西瓜經銷的積極性,提高了經營水平,經紀人聯系全國各地西瓜客商1500多個,使非典對西瓜銷售的影響降到了最低限度。三是開發名牌產品。通過實施標準化工程,即通過對農產品實行標準化種植、規格化包裝積極開發名牌產品,提高農產品品質和市場競爭力,我們先后注冊了“新沙蜜”牌西瓜、“新冷”牌肉食、“百年”牌驢肉、“六孔”牌系列怪味花生、“伊味美”牌牛羊肉、“農環”牌系列食用菌等40多個名牌優質農產品商標,其中省食用菌中心新樂基地利用玉米秸桿二次發酵生產的“農環”牌雙孢菇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5、創造良好環境,促進農業產業化健康發展。一是加強領導。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書記掛帥,四大班了主管領導參加的農業產業化領導小組,實行四大班子領導包片包企業制度,定期召開協調調度會議,專題分析研究產業化進程中出現的問題和困難。對產業化實行“一把手”工程,并且將農業產業化列入各鄉鎮和有關部門年度考核目標,由于各級領導的重視,全市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合力抓產業化的良好局面。二是制定和落實優惠政策。為推動農業產業化快速發展,我們結合實際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相繼制定下發了《新樂市農業產業化規劃》、《新樂市支持鼓勵西瓜、奶牛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等政策性文件,對龍頭企業在征地、辦證、融資、稅收等方面制定扶持政策,規定在資金投放方面實行傾斜,在科技人員領辦方面給予政治上和經濟上的支持,開辟了農產品流通的“綠色通道”,對龍頭企業生產基地出來的農產品,在收購、運銷上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隨意攔車檢查、扣壓車輛貨物和罰款,確保暢通無阻。2003年6月又出臺了《關于進一步發展民營經濟的意見》,把2003年定為“優化環境年”,為民營經濟的發展創造更加寬松的環境。三是搞好協調服務。重點是對龍頭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遇到自身不能解決的問題時,市委政府及有關部門及時做好協調和服務的,努力為企業排憂難。今年3月份市政府有關部門出面協調,我市清真肉類有限公司與江蘇進出口公司簽訂了間接向今阿聯酋出口500噸羊肉的合同,7月份該公司又簽訂了向巴基斯坦優素夫·拉馬丹獨資食品公司年出口2132噸羊肉、總價值319.5萬美元的合同。

    三、存在問題

    雖然我市在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建設和農業產業化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與上級要求比,與先進縣市比,還存在一定差距,一是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內部管理機制不夠健全;個別鄉村對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重要意義認識不足,缺乏積極有效地扶持和引導;農業產業化中龍頭企業數量少,規模小,帶動力不足;企業與農戶之間利益關系不密切,缺少法律約束等等。下一步,我們將按照上級要求,把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與農業產業化有機結合起來,統籌謀劃,相互兼顧,因勢利導,共同發展,提高到一個新的臺階。

    四、對策和建議

    1、農業產業化是一項系統的工程,業務范圍涉及到方方面面,僅靠農工委一個部門很難解決,因此很有必要將農業產業化辦公室設為常設機構,掛靠農工委,定編制,定人員,增撥經費,使農業產業化辦公室確實能夠履行起其職責,真正發揮職能作用。

    2、要加緊制定有關法規,如:《合作組織法》、《農民協會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為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壯大提供法律支持。有關部門依據法律幫助新型經濟組織解決好各種矛盾與糾紛。

    3、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是一個新生事物,“民辦、民管、民受益”不等于黨政部門撒手不管,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從一誕生就比較脆弱,這就要求各級政府要指導幫扶合作經濟組織建設,尤其是在資金方面給予大力支持。

    4、政府有關部門要搞好服務,在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辦照注冊、占地、信息、技術、信貸、稅收等方面提供方便和優惠服務。同時,杜絕亂收費亂攤派等隨意加重農民合作經濟組織負擔的現象,為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創造一個健康寬松的發展環境。


    《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產業化》來源于網,歡迎閱讀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產業化。8AZ



    1800多噸,出口日本200多噸,今年上半年,實現銷售收入2000多萬元。二是活化資本,建龍頭。利用存量資產,即通過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招商引資活動,盤活存量資產,重新組建新的龍頭企業。如勝亞公司原來生產“勝亞”牌豬飼料,由于技術不過關,產品滯銷,300多萬資產閑置,該公司與北京大北農公司積極合作,組建了石家莊大北農飼料有限公司,今年1-5月份,產銷量達2000多噸,實現利稅40多萬元。三是重點扶持,強龍頭。即對原有的優勢龍頭企業,實行重點傾斜,促其迅速膨脹,擴大規模,增強其輻射帶動能力。我們在對清真公司、種子公司、新冷肉聯廠、食品飲料有限公司、賈莊種雞場、華日面粉公司等十家龍頭企業實行重點保護的同時,進一步加大了對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食品飲料有限公司投資20多萬元對“六孔橋”牌怪味花生生產車間進行了改造;市種子公司投資36萬元新建了杜固、化皮、青同三個二級種子批發站,落實西瓜制種面積1500畝,涉及1400多個農戶;賈莊種雞場投資100萬元對孵化大廳進行了改造,并引進新型孵化箱10臺,使該場年生產能力達到了1500萬只;清真肉類有限公司引進了真空包裝機和南韓切塊機等先進設備,使企業新增生產能力近千噸,上半年該公司銷售收入達1160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5。

    3、搞好基地建設,夯實產業化基礎。今年,圍繞我市“三種(西瓜、花生、蔬菜)、兩養(奶牛、豬)、一綠(林業綠化)農業調整重點,我們一方面重點加大了優質農產品基地建設力度。今年新發展大棚西瓜5000畝,中小棚西瓜4000畝,四棚五膜西瓜1000畝,使我市西瓜種植面積達到了8萬多畝,總產近28萬噸;新增食用菌種植面積50萬平方米,達200萬平方米;新引進“大約克”優種豬5000頭,今年上半年,全市豬存欄30萬頭。另一方面,為給農戶樹立“看的見、摸的著”的學習樣板,引導農民“跟著干、學著干”,我們還進一步加大了科技示范園區建設力度,規劃建設了“三園三區”。一是萬畝高效農業觀光示范園。該項目總投資8000萬元,已完成投資4000多萬元,一期工程已經完成,二期工程已開工建設,開發商已入園經營,新發展玫瑰、彩葉樹3000多畝。二是邯邰西瓜精品園。該項目占地500畝,總投資500萬元,主要從事優質大棚西瓜標準化生產,目前該項目已完成準備。三是綠龍植物園。該項目占地1000畝,總投資500萬元,該項目于2002年年底開工建設,目前該項目已建成,主要從事優質果品標準化生產,豐產期年產值可達800多萬元。四是三個奶牛養殖小區。今年我們投資500萬元對閔鎮、大流畜牧場奶牛養殖小區進行了改造擴建,并新建了北齊同奶牛養殖小區,目前三個小區土建已基本完成,小區建成后,可新增奶牛1000多頭,全市奶?蛇_2萬多頭,年產值可達5000萬元。

    4、積極開拓市場,擴大產品銷售。我們按照“依托優勢、合理布局、重點突破”的思路,進一步加強了市場體系建設力度。一是圍繞基地建市場。圍繞主導產業,今年我們先后在優質農產品主產區規劃建設了閔鎮奶牛市場、東楊家莊大牲畜市場、金地裝飾材料市場等3個農產品專業批發市場,從而在全市形成了優質農產品基地為依托,以專業市場為主體,以農村集貿市場為補充的農產品流通網絡。為完善市場功能,今年我們又投資50多萬元對小流西瓜專業批發市場進行了改造,對承安花生米市場進行了完善,今年上半年,承安花生米市場完成成交額達24700萬元。二是培育壯大經紀人隊伍。通過制定優惠政策,積極鼓勵農民從事農產品經銷販運,目前全市經紀人達2100多個。今年我們針對“非典”疫情對西瓜產業帶來的沖擊,分別在邯邰、東王、大岳、杜固等西瓜主產區舉辦了四期“防非知識和市場營銷”培訓班,參訓人員近千人,通過培訓,消除了西瓜經紀人的恐懼心理,調動了他們從事西瓜經銷的積極性,提高了經營水平,經紀人聯系全國各地西瓜客商1500多個,使非典對西瓜銷售的影響降到了最低限度。三是開發名牌產品。通過實施標準化工程,即通過對農產品實行標準化種植、規格化包裝積極開發名牌產品,提高農產品品質和市場競爭力,我們先后注冊了“新沙蜜”牌西瓜、“新冷”牌肉食、“百年”牌驢肉、“六孔”牌系列怪味花生、“伊味美”牌牛羊肉、“農環”牌系列食用菌等40多個名牌優質農產品商標,其中省食用菌中心新樂基地利用玉米秸桿二次發酵生產的“農環”牌雙孢菇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5、創造良好環境,促進農業產業化健康發展。一是加強領導。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書記掛帥,四大班了主管領導參加的農業產業化領導小組,實行四大班子領導包片包企業制度,定期召開協調調度會議,專題分析研究產業化進程中出現的問題和困難。對產業化實行“一把手”工程,并且將農業產業化列入各鄉鎮和有關部門年度考核目標,由于各級領導的重視,全市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合力抓產業化的良好局面。二是制定和落實優惠政策。為推動農業產業化快速發展,我們結合實際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相繼制定下發了《新樂市農業產業化規劃》、《新樂市支持鼓勵西瓜、奶牛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等政策性文件,對龍頭企業在征地、辦證、融資、稅收等方面制定扶持政策,規定在資金投放方面實行傾斜,在科技人員領辦方面給予政治上和經濟上的支持,開辟了農產品流通的“綠色通道”,對龍頭企業生產基地出來的農產品,在收購、運銷上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隨意攔車檢查、扣壓車輛貨物和罰款,確保暢通無阻。2003年6月又出臺了《關于進一步發展民營經濟的意見》,把2003年定為“優化環境年”,為民營經濟的發展創造更加寬松的環境。三是搞好協調服務。重點是對龍頭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遇到自身不能解決的問題時,市委政府及有關部門及時做好協調和服務的,努力為企業排憂難。今年3月份市政府有關部門出面協調,我市清真肉類有限公司與江蘇進出口公司簽訂了間接向今阿聯酋出口500噸羊肉的合同,7月份該公司又簽訂了向巴基斯坦優素夫·拉馬丹獨資食品公司年出口2132噸羊肉、總價值319.5萬美元的合同。

    三、存在問題

    雖然我市在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建設和農業產業化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與上級要求比,與先進縣市比,還存在一定差距,一是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內部管理機制不夠健全;個別鄉村對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重要意義認識不足,缺乏積極有效地扶持和引導;農業產業化中龍頭企業數量少,規模小,帶動力不足;企業與農戶之間利益關系不密切,缺少法律約束等等。下一步,我們將按照上級要求,把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與農業產業化有機結合起來,統籌謀劃,相互兼顧,因勢利導,共同發展,提高到一個新的臺階。

    四、對策和建議

    1、農業產業化是一項系統的工程,業務范圍涉及到方方面面,僅靠農工委一個部門很難解決,因此很有必要將農業產業化辦公室設為常設機構,掛靠農工委,定編制,定人員,增撥經費,使農業產業化辦公室確實能夠履行起其職責,真正發揮職能作用。

    2、要加緊制定有關法規,如:《合作組織法》、《農民協會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為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壯大提供法律支持。有關部門依據法律幫助新型經濟組織解決好各種矛盾與糾紛。

    3、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是一個新生事物,“民辦、民管、民受益”不等于黨政部門撒手不管,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從一誕生就比較脆弱,這就要求各級政府要指導幫扶合作經濟組織建設,尤其是在資金方面給予大力支持。

    4、政府有關部門要搞好服務,在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辦照注冊、占地、信息、技術、信貸、稅收等方面提供方便和優惠服務。同時,杜絕亂收費亂攤派等隨意加重農民合作經濟組織負擔的現象,為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創造一個健康寬松的發展環境。


    《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產業化》來源于網,歡迎閱讀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產業化。8AZ


    【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產業化】相關文章:

    關于培育和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調查與思考08-12

    關于全市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調查08-12

    關于全市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調查08-15

    關于加快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及對策建議08-12

    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建設情況匯報08-12

    論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法的科學名稱08-05

    試析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法的部門法屬性08-05

    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分配制度研究08-05

    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法基本法律原則的界定08-05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