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報告總結>調研報告>中國當代社會階層透視

    中國當代社會階層透視

    時間:2023-02-24 14:12:23 調研報告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中國當代社會階層透視

    江澤民同志在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80周年的講話中,集中全 黨的智慧,系統、全面、深刻地闡述了三個代表思想,體現了與時俱 進的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質和實事求是的優良傳統。由中國社科院完 成的、日前正式公開出版的《當代中國社會階層研究報告》,從專家視角, 對當代中國社會階層變動狀況進行了分析,有助于我們進一步學習三個代 表重要思想,加深對三個代表的理解!  。保苍拢保比,中國社科院《當代中國社會階層研究報告》正式公開出 版,該報告對中國社會階層的分析富于時代感,引起了海內外輿論的關注。   課題組組長、社科院社會學所專家陸學藝接受了本報記者采訪。據介紹 ,這項研究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社科院院長李鐵映直接布置的;199 9年初,數十位專家就開始進行調查研究;在這個過程中,李鐵映同志多次 聽取匯報,作出指示。   這位負責人稱,報告提前問世,因為江澤民同志七一講話發表后, 社會上對當前社會階層變動狀況特別關注,有關方面要求課題組能及早提供 調查數據和成果!∈箅A層  。保梗罚改暌詠淼母母镩_放,促使中國社會階層發生結構性的改變。研 究報告對這種改變描述為:原來的兩個階級一個階層(工人階級、農民 階級和知識分子階層)的社會結構,變成了十大階層;各階層之間的社會、 經濟、生活方式及利益認同的差異日益明晰化。   馬克思針對19世紀早期歐洲資本主義或毛澤東針對20世紀二三十年 代的中國社會提出的階級分析理論,在報告看來,已不能簡單地照搬來分析 當代中國的社會階層問題。   課題組的專家指出,馬克思和毛澤東的分析主要用來指導革命,比 較強調階級關系之間的對抗性;而現階段的研究則是用來指導建設,主 要是更好地協調各階層之間的利益關系,以便更充分地調動各種社會力量的 積極性,促進社會經濟進一步穩定發展。   原來的階層分化是以政治身份、戶口身份和行政身份為依據,報告提出 的新的社會階層劃分標準,則依據各個階層對組織資源(政治資源)、經濟 資源、文化資源的占有情況。   按新標準劃分的10個社會階層是:國家與社會管理者階層、經理人員 階層、私營企業主階層、專業技術人員階層、辦事人員階層、個體工商戶階 層、商業服務人員階層、產業工人階層、農業勞動者階層和城鄉無業失業半 失業者階層;它們分屬五種社會地位等級:上層、中上、中中、中下、底層 等(如圖)!‰A層政治地位的變化   研究人員指出,在據以劃分階層和排列位序的三種資源中,組織資源仍 具有決定意義,而經濟資源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變得越來越重要,文化 (技術)資源的重要性則在近十年上升得很快,它在決定人們的社會階層位 置時的重要性并不亞于經濟資源。   報告采用考察各階層中黨團員所占比例的方式(這種方式被認為簡單而 又基本有效),對各階層的政治地位進行了測量,與以往的一些數據相比, 有幾個階層的黨團員比例發生了升降變化,這反映出這幾個階層的政治地位 有所變化。   第一,私營企業主階層中的黨員比例明顯上升。1993年私營企業主 中黨員比例為13·1%,1995年上升至17·1%,2000年進一 步上升到19·8%。   第二,產業工人中的黨團員比例明顯下降。這與原來的產業工人隊伍發 生分化有一定的聯系。一些工人黨員退休了,另一部分工人黨員實現了上升 的社會流動,進入了其他社會階層,還有一部分處于下崗失業狀態。而目前 產業工人的一個新的主要來源是農民工,他們基本上都不是黨員,黨組織也 很少在這批人當中發展黨員。   第三,專業技術人員中的黨團員比例在經濟改革后有所波動,但總的來 說,這一階層的政治地位一直在提高,執政黨較為重視從專業技術人員中提 拔干部和發展黨員。   報告說,綜合上述各階層的政治地位的變化情況來看,執政黨的社會基 礎在逐步地向擁有經濟和文化資源的階層(經理人員階層、專業技術人員階 層、私營企業主階層)傾斜,這是執政黨要實現經濟發展目標的必然選擇。 但另一方面,執政黨近年來在人口比例較大的產業工人階層和農業勞動者階 層中的社會基礎受到部分削弱!慕鹱炙偷介蠙煨   中國正處在轉型期中,社會階層結構同樣也在不斷地變遷。那么,中國 社會階層結構會朝著什么樣的方向演變?我們需要一個什么樣的社會階層結 構呢?   陸學藝告訴記者,關于現代化的社會階層結構,學術界有一種比較形象 的說法,即兩頭小中間大的橄欖型等級結構,它有龐大的社會中間層。與現 代社會階層結構相反的是傳統社會階層結構,即頂尖底寬的金字塔結構,在 這種結構中,極少數人居于社會的上層,而絕大部分人則處于社會的下層。   歷史經驗表明,在社會中間層規模大的社會,社會資源的配置一般都比 較合理,經濟社會分配差距比較小,社會各階層之間的利益矛盾和沖突一般 都不會很大,這樣的社會最穩定、最可持續發展。   亞洲金融風暴中韓國和印度尼西亞的不同表現證明了這一點。研究者分 析,在此次危機中,韓國是應對能力最強、恢復也最快的國家,而這與韓國 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就已經形成一個龐大的社會中間階層不無關系。相 反,作為中下等收入國家的印度尼西亞,迄今尚未從此次危機中恢復過來, 除了其他原因外,也與印尼社會缺少一個龐大社會中間層有關。   報告稱,判斷一個國家、地區是否實現了現代化,僅有3000美元的 人均國民收入是遠遠不夠的。只有研究和揭示出一個國家或地區是否具有現 代化的社會階層結構形態,才足以更深刻、更本質地判斷這個國家或地區的 整體現代化水平!≈袊A層變化呈良性   陸學藝指出,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原來的階層發生分化,新 階層已經形成和壯大;與發達國家相比,現代化社會階層結構的基本構成成 分在中國已經具備,凡是現代化國家所具備的社會階層,都已經在中國出現 ,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出現了一個不斷擴大的社會中間階層和企業家階層; 但中國現代化的社會階層結構還只是雛形。   研究報告分析,社會中間階層不是某個階層的代稱,而是幾個具有相近 或相似特征特別是收入處于中等或接近中等以上水平的階層的合稱。按照國 際學術界的分類,社會中間階層主要由兩大部分人組成:一部分是所謂老社 會中間階層,包括中小私營企業主、個體工商戶和富裕的自耕農;另一部分 是所謂新社會中間層,主要包括大部分專業技術人員、經理人員、行政與管 理人員、辦事員、商業服務人員和技術工人等。   報告說,1978年以來,中國的社會中間層規模有了非?斓臄U張, 可以說是各階層中擴張最快的。在社會階層結構現代化的過程中,對每個人 來說,社會流動日益取決于公平競爭,能力主義準則逐步取代身份主義原則 !〗Y構還只是洋蔥頭型   盡管中國已形成了現代化的社會階層結構的雛形,但按照陸學藝的說法 ,還只是一個洋蔥頭型,并沒有形成成熟的橄欖型。他說,可以認 為,現階段中國的社會階層結構形態并不是合理的,這可以概括為兩句話: 該縮小的階層還沒有小下去,該擴大的階層還沒有大起來。   研究表明,目前我國農業勞動者階層規模過大,據統計,1999年在 全部勞動人口中農民所占比例仍然高達44%左右。而1992年,農業就 業比重在英國為2%,在德國和美國為3%,在日本為7%,在韓國也僅為 17%。   與此同時,我國社會中間階層規模過小,目前能夠納入中間階層的就業 人口所占比例僅為15%左右。報告稱,這直接意味著社會資源分配較為不 平等。   對造成中國社會階層結構發育滯后的深層原因,報告認為是呈自發性狀 態,制度安排和社會政策滯后和缺位。   報告分析說,根據國際經驗,如果說與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經濟政策 追求的是效率,那么為培育合理的現代社會階層結構所需要的社會政策,就 應當以公平為目標。這需要國家不僅關注經濟增長,也要注意制定相應的適 于培育現代社會階層結構的社會政策,因為經濟政策不能替代社會政策,也 不能自發產生社會政策所需要的結果。   目前中國收入分配的現實是,階層差距和區域差距都在擴大。而資料顯 示,1996年,占城鄉居民個人儲蓄總額40%的富有階層所納稅額占全 國個人所得稅總額的比例,還不到10%。報告據此認為,在社會階層分化 的過程中,中國的社會政策還沒有起到應有的調節作用。   社會制度創新明顯滯后,也阻礙了階層之間的相對自由的流動。其中最 突出的是戶籍制度,它使廣大農民陷入結構性的機會不公平狀態!   報告指出,目前,有關產業工人、農業勞動者以及其他各階層在現代化 的社會階層結構中的位置、地位,各自利益的表達和保障,以及相互利益的 調節和協調等問題,還沒有得到清晰、具體且符合公正原則和現代化社會階 層結構需要的說明。歸根到底,問題的實質在于,我們還沒有真正弄清楚, 在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過程中,社會發展的基本格局究竟應當是怎樣的, 究竟應該形成一個怎樣的社會階層結構,以及如何培育這樣一種階層結構。 這樣一種基本思路的欠缺,不僅難以真正澄清社會上廣為流行的各種思想認 識,也導致了一些制度創新的方向不明,導致了社會政策的搖擺不定和嚴重 滯后。   陸學藝強調,聽認自發性不行,國家這只有形的手必須發揮作用, 培育合理的現代社會階層結構應該成為今后社會制度安排和政策選擇的核心 ,藉此建構一個較為完整的社會制度與社會政策體系!「麟A層共贏   報告認為中國現在社會各階層不存在傳統意義上的敵我關系,因為 作為階層而存在的各社會集團,都是社會主義的勞動者,都是社會主義現 代化事業的建設者。報告指出:現階段研究中國社會階層結構的目的, 與革命時代不同:已經不是為了斗爭的需要去分清敵我友,而是為了實現 各階層共贏。   為此,有4個重大現實問題被認為需要認真回答:   一是關于整個社會階層結構中誰是主導階層的問題。報告認為,現代社 會階層結構的主導階層應該是:國家與社會管理者階層、經理人階層、私營 企業主階層和專業技術人員階層;   二是關于社會中間階層在社會穩定和發展中的作用問題;   三是關于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理解產業工人的主人翁地位的問題;   四是關于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理解工農聯盟的問題。報告認為, 對于工農聯盟這個概念,應當根據新時代的社會階層結構特征加以擴展 或發展。對于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事業來說,現在和將來所需要的 ,已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工農聯盟,而是社會各階層的廣泛合作和 聯盟。   陸學藝說,合理的社會階層結構是穩定的、開放的、有活力的,各階層 可以通過廣泛妥協和合作來實現共同利益,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實現 共贏。  
    中國當代社會階層透視一文由www.annahuzar.com搜集整理,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中國當代社會階層透視】相關文章:

    鄧科:中國當代社會階層透視08-17

    透視代詞it08-17

    透視文學08-15

    再次透視884808-06

    英語虛擬透視08-17

    透視“0教案”08-17

    透視教科研08-17

    透視優秀作文05-10

    透視眼作文11-09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