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外地學習考察報告
3月上旬,**市委、市政府帶著新世紀如何增強經濟發展后勁的問題,組織各縣(市、區)和有關部門到蘇州、無錫、南京和上海浦東新區考察。這次學習考察組織嚴密,內容豐富,形式活潑,我們跟隨**市黨政代表團日夜兼程,邊看邊議,深感受益匪淺,體會良多。
一、開闊了眼界,看到了差距
這次蘇滬之行,四市(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勢頭,給我們留下了至深的印象:一是工業園區起點高。二是招商引資力度大。三是產業結構層次高。四是投資環境引力強。五是人才儲備力量足。
看蘇滬,比自己,我們清醒地看到,我市當前加快發展還面臨著一些不足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創業條件先天不足。我市地屬丘陵地帶,創建大規模的工業園區難度相比較大;我們雖然地處沿海、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但是背靠大山,缺乏大都市的有效輻射,經濟發展的外界推力相比不足;全市至今既無科研院所,又無大專院校,人才配備條件和科技創新能力相比薄弱。二是園區建設魄力不大。我市工業小區數量不少、但小而雜亂,配套設施不完善,規模檔次低,孵化功能不具備,帶動作用不明顯,工業園區規劃建設的手筆和魄力遠不可比。三是招商引資力度不夠。雖然我市有一支龐大的供銷大軍和優勢顯現的海外僑親,但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市實際利用外資僅10億美元,“三資”企業工業產值僅占工業產值的18%,這不僅與先進地區的外資利用水平無法相比,還與我市全國著名僑鄉的地位極不相稱。四是服務環境質量不高。近年來,雖然我們加大了機關效能建設力度,但機關整體服務水平仍然不高,個別干部服務至上的意識不強,顧全大局的觀念淡薄,中梗阻現象時有發生,軟環境建設任重道遠,這些與人家自覺強烈的親商觀念和服務意識相距頗遠。五是科技創新步伐不快。我市雖然擁有國家級星火技術密集區1個、省級星火技術密集區1個、**市級以上科技示范企業和科技示范鎮為數不少,但制度、管理、技術創新力度不大,企業“星星”多、“月亮”少,自主開發能力不強,產品科技含量偏低,發揮高新技術優勢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利用科技進步推動經濟發展相比不足。此外,我們的思想觀念、市場意識、開拓精神、發展魄力等與先進地區相比,更是相形見絀,差距明顯。
二、得到了啟示,堅定了信心
蘇滬之行,是一次學習借鑒先進地區增強經濟發展后勁的好機會,也是一個反思不足、改進方法、謀劃重點、明確方向的好過程。蘇滬的成功實踐可圈可點,我們從中得到“五大啟示”:
一是有眼力才有魄力。蘇南這些城市的成功首先得益于他們具有搶抓機遇開拓進取的創業精神。他們不僅奪開放之先機,而且緊緊抓住鄧小平南巡講話和浦東開發等幾次大的機遇,以開闊的眼界、超前的思路、超凡的措施去實現跨越式的發展。面對經濟全球化、知識化的浪潮,尤其是加入WTO在即,我們再也不能固步自封、按部就班,坐失良機、止步不前,必須解放思想、登高望遠,善待機遇、只爭朝夕,勇于創新、敢拼愛贏,才能不辱使命,始終走在時代的前列。
二是有外力才有活力。四市(區)的僑臺優勢不如我們,民間資金也不如我們充裕。正當我們為資金投入不足而窘迫時,他們卻在引資、融資方面得心應手,經濟發展保持高投入、高產出的良好態勢。其主要得益于體制創新,善于借助外力,激發出經濟發展內部潛力,使經濟煥發活力。特別是他們在引進外資的措施上招招新、招招實,在資本運營的方式方法上敢于大膽創新,更是令人贊賞。對此,我們要認真借鑒,挖掘優勢,多出實招,多辟渠道,千方百計地借助外力來激活*發展的細胞。
三是有載力才有張力。規模經濟的擴張,高平臺的構筑,需要強有力的承載。四市(區)從90年代初開始大手筆規劃建設了一批高標準的各類工業園區,成為吸引外資的最佳載體,以高起點的規劃、完善的基礎設施、一流的管理服務,吸納了世界500強跨國公司入區落戶,開發區作“龍頭”拉動外向型經濟的作用十分突出!皼]有梧桐樹,就引不來金鳳凰”。要著實增強經崐濟發展的后勁,就應該把開發區的建設擺上“重中之重”的戰略地位,以建設一批規模大、配套齊、檔次高的開發區為突破口,以大開發引大資招大商,迅速提升經濟發展層次。
四是有引力才有實力。蘇滬之行,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他們確立營造投資環境的新理念,并通過軟硬環境的不斷提升和整合,使單一效應的環境因素產生疊加效應和“磁場”效應、“洼地”效應,吸引了更多人才和資金的聚集。環境代表著形象,蘊藏著后勁,體現著實力。新世紀的競爭,突出投資綜合環境的競爭。學習蘇滬,就是要樹立“軟環境也是后勁”的觀念,把環境營造從“物”的層面提高到“人”的層面,確立“親商、安商、富商”的意識,創造引得來、留得住、有奔頭的投資環境。要著眼21世紀的競爭,大手筆建設生態城市,變后發優勢為先發優勢。
五是有智力才有潛力。四市(區)之所以有強勁的發展后勁和巨大的發展潛力。究其原因,根本的在于他們在建設人才高地上有新突破,造就經濟發展的人才“金字塔”。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人的素質高低決定著事業的成敗。增強經濟發展后勁,離不開人才提供的智力支持。在科技競爭日趨劇烈的今天,招才引智工作愈加緊迫,科教興市步伐緩慢不得。
學先進,重要的是學精神、學思路、學作風、學膽略。贊嘆之余,我們并不妄自菲薄,喪失斗志。差距就是潛力,壓力就是動力,在困難中我們更多地看到了希望。加快*的發展,我們信心百倍,信心來自于基礎設施有保障,“九五”期間全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11.1億元,比“八五”期間增長1.4倍;信心來自于產業升級有潛力,“二區三鄉一軍一僑”發展戰略的全面實施,三次產業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區域產業特色凸顯,形成了建材支柱產業和紡服鞋帽、電子機械、石油化工、食品飲料、紙品紙業、家私裝璜等六大優勢行業;信心來自于市場開拓有基礎,市場發育走在全省各縣市前列,建材、糧食、花卉、家私、紡織、汽車、日用品等專業市場已初具規模;信心來自于招商引資有優勢,*是福建乃至全國著名的僑鄉,僑力資源十分豐富,臺港澳僑胞總計超過300萬人;信心來自于資金挖掘有空間,民間資金雄厚,全市存款余額超百億元,僅去年涌向股市一、二級市場的民間資金就有5億多元。加快發展,我們也有動力,動
赴外地學習考察報告一文由www.annahuzar.com搜集整理,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赴外地學習考察報告】相關文章:
赴外地學習考察報告08-17
赴外地幼兒園學習考察報告范文07-21
縣政府赴外地考察報告08-12
衛生系統赴外地衛生院學習考察報告08-15
關于赴外地等開發區考察報告08-15
外地學習考察報告08-15
赴浙江學習考察報告08-12
赴溫州學習考察報告08-15
赴區學習考察報告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