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資料大全>詩詞名句>正月十五詩詞

    正月十五詩詞

    時間:2025-02-07 09:21:32 詩詞名句 我要投稿

    正月十五詩詞

    正月十五詩詞1

      古詩原文

    正月十五詩詞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游伎皆秾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譯文翻譯

      明燈錯落,園林深處映射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嬌艷的花朵一般;由于四處都可通行,所以城門的鐵鎖也打開了。

      人潮洶涌,馬蹄下塵土飛揚;月光灑遍每個角落,人們在何處都能看到明月當頭。

      月光燈影下的歌妓們花枝招展、濃妝艷抹,一面走,一面高唱《梅花落》。

      京城取消了夜禁,計時的玉漏你也不要著忙,莫讓這一年只有一次的元宵之夜匆匆過去。

      注釋解釋

      火樹銀花:比喻燦爛絢麗的燈光和焰火。特指上元節的燈景。此句對后世影響甚大,如宋辛棄疾《青玉案·元夕》詞有:“東風夜放花千樹……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薄都t樓夢》十八回:“只見庭燎繞空,香雪布地,火樹琪花,金窗玉檻”

      星橋:星津橋,天津三橋之一,“洛水貫都,以像星漢”此處或以星津橋指代天津三橋!睎|都洛陽,洛水從西面流經上陽宮南,流到皇城端門外,分為三道,上各架橋,南為星津橋,中為天津橋,北為黃道橋 。開元年間,改修天津橋,星津橋毀,二橋合而為一。

      鐵鎖開:比喻京城開禁。唐朝都城都有宵禁,但在正月十五這天取消宵禁,連接洛水南岸的里坊區與洛北禁苑的天津橋、星津橋、黃道橋上的鐵鎖打開,任平民百姓通行。

      暗塵:暗中飛揚的塵土。

      逐人來:追隨人流而來。

      游伎:歌女、舞女。一作“游騎(jì)”

      秾李:此處指觀燈歌伎打扮得艷若桃李!对娊洝ふ倌稀ず伪硕屢印罚骸昂伪硕屢,華如桃李!

      落梅:曲調名。

      金吾:原指儀仗隊或武器,此處指金吾衛,掌管京城戒備,禁人夜行的官名,漢代置!短苾删┬掠洝吩疲骸闭率迦找,敕金吾弛禁,前后各一日以看燈,光若晝日!

      不禁夜:指取消宵禁。唐時,京城每天晚上都要戒嚴,對私自夜行者處以重罰。一年只有三天例外,即正月十四、十五、十六。

      玉漏:古代用玉做的計時器皿,即滴漏。

      創作背景

      蘇味道武則天時居相位數年,居洛陽次北宣風坊。此詩大約作于武則天神龍元年正月(705年),描寫的即是武則天時期神都元夜的景象。也有學者認為,此詩作于武則天長安元年(也即大足元年正月,701年)。

      詩文賞析

      這首詩是描寫長安城里元宵之夜的景色。據《大唐新語》和《唐兩京新記》記載:每年這天晚上,長安城里都要大放花燈;前后三天,夜間照例不戒嚴,看燈的真是人山人海。豪門貴族的車馬喧闐,市民們的`歌聲笑語,匯成一片,通宵都在熱鬧的氣氛中度過。

      春天剛剛才透露一點消息,還不是萬紫千紅的世界,可是明燈錯落,在大路兩旁、園林深處映射出燦爛的輝光,簡直象明艷的花朵一樣。從“火樹銀花”的形容,我們不難想象,這是多么奇麗的夜景!說“火樹銀花合”,因為四望如一的緣故。王維《終南山》“白云回望合”,孟浩然《過故人莊》“綠樹村邊合”的“合”,用意相同,措語之妙,可能是從這里得到啟發的。由于到處任人通行,所以城門也開了鐵鎖。崔液《上元夜》詩有句云:“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笨膳c此相印證。城關外面是城河,這里的橋,即指城河上的橋。這橋平日是黑沈沈的,今天換上了節日的新裝,點綴著無數的明燈。燈影照耀,城河望去有如天上的星河,所以也就把橋說成“星橋”了!盎饦洹薄般y花”“星橋”都寫燈光,詩人的鳥瞰,首先從這兒著筆,總攝全篇;同時,在“星橋鐵鎖開”這句話里說出游人之盛,這樣,下面就很自然地過渡到節日風光的具體描繪。

      人潮一陣陣地涌著,馬蹄下飛揚的塵土也看不清;月光照到人們活動的每一個角落,哪兒都能看到明月當頭。原來這燈火輝煌的佳節,正是風清月白的良宵。在燈影月光的映照下,花枝招展的歌妓們打扮得分外美麗,她們一面走,一面唱著《梅花落》的曲調。長安城里的元宵,真是觀賞不盡的。所謂“歡娛苦日短”,不知不覺便到了深更時分,然而人們卻仍然懷著無限留戀的心情,希望這一年一度的元宵之夜不要匆匆地過去!敖鹞岵唤倍,用一種帶有普遍性的心理描繪,來結束全篇,言盡而意不盡,讀之使人有余音繞梁,三日不絕之感。這詩于鏤金錯采之中,顯得韻致流溢,也在于此。

    正月十五詩詞2

      十五夜觀燈

      盧照鄰〔唐代〕

      錦里開芳宴,蘭缸艷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譯文

      在色彩華麗的燈光里,夫妻舉辦芳宴玩樂慶祝,精致的燈具下,年輕人顯得更加光鮮艷麗。

      燈光絢麗的色彩遙遙看來好像分開了大地,繁多的燈火遠遠的點綴著天際。

      連接天河的燈光煙火好像是星星墜落下來,靠著高樓的燈似乎月亮懸掛空中。

      還有美麗女子的美好笑容映照在九枝的火光下。

      注釋

      錦:色彩華麗,這里指色彩華麗的花燈,正月十五有放花燈的習俗。

      開芳宴:始于唐代的一種習俗,由夫婦中的男方主辦,活動內容一般為夫妻對坐進行宴飲或賞樂觀戲。宋羅燁其實是朱淑真所作,長期以來被認為歐陽修所作,其實是當時怕壞了女子的風氣,才將作者改為了歐陽修的。

      詞的上片回憶從前幽會,充滿希望與幸福,可見兩情是何等歡洽。而周圍的環境,無論是花、燈,還是月、柳,都成了愛的見證,美的表白,未來幸福的圖景。情與景聯系在一起,展現了美的意境。

      但快樂的時光總是很快成為記憶。詞的下片,筆鋒一轉,時光飛逝如電,轉眼到了“今年元夜時”,把主人公的情思從回憶中拉了回來!霸屡c燈依舊”極其概括地交代了今天的'環境!耙琅f”兩字又把人們的思緒引向上片的描寫之中,月色依舊美好,燈市依舊燦爛如晝。環境依舊似去年,而人又如何呢?這是主人公主旨所在,也是他抒情的主體。詞人于人潮涌動中無處尋覓佳人芳蹤,心情沮喪,辛酸無奈之淚打濕了自己的衣襟。舊時天氣舊時衣,佳人不見淚黯滴,怎能不傷感遺憾?上句“不見去年人”已有無限傷感隱含其中,末句再把這種傷感之情形象化、明朗化。

      物是人非的悵惘,今昔對比的凄涼,由此美景也變為傷感之景,月與燈交織而就的花市夜景即由明亮化為暗淡。淡漠冷清的傷感彌漫于詞的下片。燈、花、月、柳,在主人公眼里只不過是凄涼的化身、傷感的催化劑、相思的見證。而今佳人難覓,淚眼看花花亦悲,淚滿衣袖。

      世事難料,情難如愿。牽動人心的最是那凄怨、纏綿而又刻骨銘心的相思。誰不曾渴慕,誰不曾誠意追索,可無奈造化捉弄,陰差陽錯,幸福的身影總是擦肩而過。舊時歡愉仍駐留心中,而癡心等候的那個人,今生卻不再來。無可奈何花落去,但那只似曾相識的燕子呢?那曾有的愛情真是無比難測嗎?如果真的這樣,那些兩情相悅、纏綿悱惻的美麗韶華難道是在歲月中流走的嗎?誰也不曾料到呵,錯過了一季竟錯過了一生。山盟雖在,佳人無音,這是怎樣的傷感遺憾,怎樣的裂心之痛!

      古人如此,今人亦然。世間總有太多的傷感和遺憾。世事在變,滄海桑田;仨鴮ね,昔人都已不見,此地空余斷腸人。滾滾紅塵,茫茫人海,佳人無處尋覓,便縱有柔情萬種,更與何人說?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任君“淚濕春衫袖”,卻已“不見去年人”,此情此傷,又怎奈何天?歐陽修的詩詞甚多,而我獨愛《生查子·元夕》。反復低吟淺唱“去年元夜時……”無限傷感,隱隱一懷愁緒化作一聲長嘆: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此恨綿綿無絕期?

    正月十五詩詞3

      1、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渡显埂罚ㄌ疲┐抟

      2、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妒逡褂^燈》(唐)盧照鄰

      3、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唐)李商隱

      4、元宵爭看采蓮船,寶馬香車拾墜鈿;(宋)姜白石

      5、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肚嘤癜冈Α罚ㄋ危┬翖壖

      6、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渡樽釉Α罚ㄋ危W陽修

      7、中山孺子倚新妝,鄭女燕姬獨擅場。齊唱憲王春樂府,金梁橋外月如霜。李夢陽《汴京元夕》

      8、火樹銀花元夕夜,彩燈萬盞熠霞流。龍溪笑語連天際,鳳垸歡歌滿埠頭。華夏巍巍縈紫氣,堯鄉蕩蕩燦紅樓。良辰美景多宏愿,圓月昭昭照九州。伯永《壬辰元宵夜詠》

      9、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滿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唐寅《元宵》

      10、雨點稀疏掩月明,無妨今夜盡歡情。闌珊意散煙花閃,豪放心收爆竹鳴。鼓擊鑼敲迎福景,龍騰獅舞伴春聲。萬家燈火元宵鬧,一碗湯圓瑞氣盈。楊璐《雨夜元宵》

      11、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蘇味道《正月十五夜》

      12、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正月十五夜燈(唐)張祜

      13、玉漏銀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崔液《上元夜》

      14、滿城燈市蕩春煙,寶月沉沉隔海天?吹搅椣捎袦I,神山淪沒已三年!丘逢甲《元夕無月》

      15、花市無塵,朱門如繡。嬌云瑞霧籠星斗。沈香火冷小妝殘,半衾輕夢濃如酒。毛滂《踏莎行·元夕》

      16、明月一輪虛畫屏,春寒催雨下空庭。江南過盡無人識,留得梅花試眼青!对鼰o月》

      17、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后。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歐陽修《生查子·元夕》

      18、風緩月圓夜,炮竹連宿宵。不為去歲人,只作佳人告。歲歲復年年,何向寄柳梢。年年復歲歲,卻報黃昏早。董郎猶有時,百鳥筑鵲橋。嘆將杜宇心,泠風自知曉。古堡長煙《元宵夜》

      19、五光十色花千樹,姹紫嫣紅不夜天。艷艷燈籠高高掛,唯求福祉百萬年。颯然《元宵》

      20、服華妝著處逢,六街燈火鬧兒童。長衫我亦何為者,也在游人笑語中。元好問《京都元夕》

      21、簫鼓喧,人影參差,滿路飄香麝。 ——周邦彥《解語花·上元》

      22、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鷹;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使君出時皆有準,馬前已被紅旗引;

      23、身閑不睹中興盛,羞逐鄉人賽紫姑。 ——李商隱《觀燈樂行》

      24、玉漏銀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 ——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

      25、望千門如晝,嬉笑游冶。 ——周邦彥《解語花·上元》

      26、共駭群龍水上游,不知原是木蘭舟。云旗獵獵翻青漢,雷鼓嘈嘈殷碧流。

      27、今年華市燈羅列。 ——趙佶《醉落魄·預賞景龍門追悼明......》

      28、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崔液《上元夜六首》

      29、將壇醇酒冰漿細,元夜邀賓燈火新。 ——趙時春《元宵飲陶總戎家二首》

      30、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意內稱長短,終身荷圣情。

      31、吳天五月水悠悠,極目煙云靜不收。拾翠有人盧女艷,弄潮幾部阿童游。

      32、元宵爭看采蓮船,寶馬香車拾墜鈿。 ——姜白石《詩曰·元宵爭看采蓮船》

      33、五月符天數,五音調夏鈞。舊來傳五日,無事不稱神。穴枕通靈氣,長絲續命人。

      34、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K味道《正月十五夜》

      35、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盧照鄰《十五夜觀燈》

      36、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蘇味道《正月十五夜》

      37、更釵鳧朱符,臂纏紅縷。撲粉香綿,喚風綾扇小窗午。

      38、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歐陽修《生查子·元夕》

      39、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蘇味道《正月十五夜》

      40、長衫我亦何為者,也在游人笑語中。 ——元好問《京都元夕》

    正月十五詩詞4

      1.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 —— 李清照《永遇樂·落日熔金》

      2.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 —— 張祜《正月十五夜燈》

      3.吳天五月水悠悠,極目煙云靜不收。拾翠有人盧女艷,弄潮幾部阿童游。

      4.簫鼓喧,人影參差,滿路飄香麝。 —— 周邦彥《解語花·上元》

      5.已是難聽,中宵無用怨離別!獏桖槨洱R天樂·秋聲館賦秋聲》

      6.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葉里黃驪時一弄。猶瞢忪。等閑驚破紗窗夢。

      7.聽元宵,往歲喧嘩,歌也千家,舞也千家。 —— 王磐《古蟾宮·元宵》

      8.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里賣元宵。 —— 符曾《上元竹枝詞》

      9.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 崔液《上元夜六首》

      10.微雨止還作,小窗幽更妍。盆山不見日,草木自蒼然。

      11.尚書勛業超千古,雄鎮荊州繼吾祖。裁縫云霧成御衣,拜跪題封向端午。

      12.愛元宵三五風光,月色嬋娟,燈火輝煌。 —— 失名《折桂令·元宵》

      13.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 歐陽修《生查子·元夕》

      14.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 —— 李商隱《觀燈樂行》

      15.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 盧照鄰《十五夜觀燈》

      16.長衫我亦何為者,也在游人笑語中。 —— 元好問《京都元夕》

      17.三百內人連袖舞,一時天上著詞聲!獜堨铩墩率逡篃簟

      18.愛元宵三五風光,月色嬋娟,燈火輝煌!墩酃鹆睢ぴ

      19.玉漏銀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 —— 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

      20.群品欣欣增氣色,太平依舊獨閑身。 —— 趙時春《元宵飲陶總戎家二首》

      21.五更鐘動笙歌散,十里月明燈火稀。 —— 賀鑄《思越人·紫府東風放夜時》

      22.望千門如晝,嬉笑游冶。 —— 周邦彥《解語花·上元》

      23.想今宵、也對新月,過輕寒、何處小橋。 —— 趙汝茪《戀繡衾·柳絲空有千萬條》

      24.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意內稱長短,終身荷圣情。

      25.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 歐陽修《生查子·元夕》

      26.身閑不睹中興盛,羞逐鄉人賽紫姑。 —— 李商隱《觀燈樂行》

      27.九衢雪小,千門月淡,元宵燈近。 —— 晁端禮《水龍吟·詠月》

      28.將壇醇酒冰漿細,元夜邀賓燈火新。 —— 趙時春《元宵飲陶總戎家二首》

      29.元宵爭看采蓮船,寶馬香車拾墜鈿。 —— 姜白石《詩曰·元宵爭看采蓮船》

      30.更釵鳧朱符,臂纏紅縷。撲粉香綿,喚風綾扇小窗午。

      31.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鷹;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使君出時皆有準,馬前已被紅旗引;

      32.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方殿臨華節,圓宮宴雅臣。

      33.三百內人連袖舞,一時天上著詞聲。 —— 張祜《正月十五夜燈》

      34.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 蘇味道《正月十五夜》

      35.不是暗塵明月,那時元夜。 —— 蔣捷《女冠子·元夕》

      36.看燈記得年時節。 —— 趙佶《醉落魄·預賞景龍門追悼明...》

      37.共駭群龍水上游,不知原是木蘭舟。云旗獵獵翻青漢,雷鼓嘈嘈殷碧流。

      38.故園今夕是元宵,獨向蠻村坐寂寥。 —— 王守仁《元夕二首》

      39.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R照鄰《十五夜觀燈》

      40.遂令色香味,一日備三絕。報君不虛授,知我非輕啜。

      41.越人傳楚俗,截竹競縈絲。水底深休也,日中還賀之。

      42.錦里開芳宴,蘭缸艷早年。 —— 盧照鄰《十五夜觀燈》

      43.紫府東風放夜時。 —— 賀鑄《思越人·紫府東風放夜時》

      44.香翻桂影燭光薄,紅沁榆階寶靨勻。 —— 趙時春《元宵飲陶總戎家二首》

      45.好燈爭奈人心別。 —— 趙佶《醉落魄·預賞景龍門追悼明...》

      46.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 蘇味道《正月十五夜》

      47.美人慵翦上元燈,彈淚倚瑤瑟。 —— 朱敦儒《好事近·春雨細如塵》

      48.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 歐陽修《生查子·元夕》

      49.五月符天數,五音調夏鈞。舊來傳五日,無事不稱神。穴枕通靈氣,長絲續命人。

      50.兩岸羅衣撲鼻香,銀釵照日如霜刃;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

      51.今年華市燈羅列。 —— 趙佶《醉落魄·預賞景龍門追悼明...》

      52.靄芳陰未解,乍天氣、過元宵。 —— 周端臣《木蘭花慢·送人之官九華》

      53.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 盧照鄰《十五夜觀燈》

      54.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K味道《正月十五夜》

      55.明月一輪虛畫屏,春寒催雨下空庭。江南過盡無人識,留得梅花試眼青!对鼰o月》

      56.競渡岸傍人掛錦,采芳城上女遺簪。九嶷云闊蒼梧暗,與說重華舊德音。

      57.聽元宵,今歲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 —— 王磐《古蟾宮·元宵》

      58.青杏園林,一樽煮酒,當為澆凄切。南薰應解,把君愁袂吹裂。

      59.已是難聽,中宵無用怨離別。 —— 厲鶚《齊天樂·秋聲館賦秋聲》

      60.此意憑誰向說。紛兩岸,游人強生區別。勝負既分,些個悲歡,過眼盡歸休歇。

    正月十五詩詞5

      唐代:蘇味道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游伎皆秾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正月十五夜》譯文

      明燈錯落,園林深處映射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嬌艷的花朵一般;由于四處都可通行,所以城門的鐵鎖也打開了。

      人潮洶涌,馬蹄下塵土飛揚;月光灑遍每個角落,人們在何處都能看到明月當頭。

      月光燈影下的歌妓們花枝招展、濃妝艷抹,一面走,一面高唱《梅花落》。

      京城取消了夜禁,計時的玉漏你也不要著忙,莫讓這一年只有一次的元宵之夜匆匆過去。

      《正月十五夜》注釋

      火樹銀花:比喻燦爛絢麗的燈光和焰火。特指上元節的燈景。此句對后世影響甚大,如宋辛棄疾《青玉案·元夕》詞有:“東風夜放花千樹……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薄都t樓夢》十八回:“只見庭燎繞空,香雪布地,火樹琪花,金窗玉檻”

      星橋:星津橋,天津三橋之一,“洛水貫都,以像星漢”此處或以星津橋指代天津三橋!睎|都洛陽,洛水從西面流經上陽宮南,流到皇城端門外,分為三道,上各架橋,南為星津橋,中為天津橋,北為黃道橋 。開元年間,改修天津橋,星津橋毀,二橋合而為一。

      鐵鎖開:比喻京城開禁。唐朝都城都有宵禁,但在正月十五這天取消宵禁,連接洛水南岸的里坊區與洛北禁苑的天津橋、星津橋、黃道橋上的鐵鎖打開,任平民百姓通行。

      暗塵:暗中飛揚的塵土。

      逐人來:追隨人流而來。

      游伎:歌女、舞女。一作“游騎(jì)”

      秾李:此處指觀燈歌伎打扮得艷若桃李!对娊洝ふ倌稀ず伪硕屢印罚骸昂伪硕屢,華如桃李!

      落梅:曲調名。

      金吾:原指儀仗隊或武器,此處指金吾衛,掌管京城戒備,禁人夜行的官名,漢代置!短苾删┬掠洝吩疲骸闭率迦找,敕金吾弛禁,前后各一日以看燈,光若晝日!

      不禁夜:指取消宵禁。唐時,京城每天晚上都要戒嚴,對私自夜行者處以重罰。一年只有三天例外,即正月十四、十五、十六。

      玉漏:古代用玉做的計時器皿,即滴漏。

      《正月十五夜》賞析

      農歷正月十五為上元節,后來也稱元宵節。據《大唐新語》記載,武則天時,每年這天晚上,京城長安都要大放花燈,夜間照例不戒嚴,觀賞花燈的真是人山人海。豪門貴族車馬喧嘩,市井之民歡歌笑語,通宵都在熱鬧的氣氛中度過。文人數百人賦詩記其盛景,當時以蘇味道、郭利貞、崔液三人所作為絕唱。該詩描繪的是神龍元年(705年)上元夜神都觀燈的景象。

      詩的首聯總寫節日氣氛:徹夜燈火輝煌,京城馳禁,整個城池成了歡樂的海洋!盎饦溷y花”形容燈采華麗。史載: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正月十五、十六、十七日在皇城門外作燈輪,高二十丈,衣以錦綺,飾以金銀,燃五萬盞燈,豎之如花樹。這雖不是作者筆下的那個夜晚,但由此也可以推想其盛況如許!昂稀弊质撬耐缫坏囊馑,是說洛陽城處處如此。唐代,孫逖《正月十五日夜應制》詩中說:“洛城三五夜,天子萬年春。彩仗移雙闕,瓊筵會九賓。舞成蒼頡字,燈作法王輪。不覺東方日,遙垂御藻新!笨膳c此詩相印證,可見隋唐時代洛陽皇城端門的元宵節觀燈盛況。是說原本黑洞洞的城門與黑沉沉的.城河在節日的夜晚也點綴著無數的明燈,遠遠望去有如天上的星橋銀河了。

      頷聯寫元夕車馬游人之盛。由于車馬交馳、游人雜沓,揚起了道路上的陣陣塵土。在平常的夜間,即使有塵土飛揚,人也是看不見的。但元夕之夜,由于月光燈影的照耀,卻分明可見隨著車馬的飛馳而去,后面便揚起一陣飛塵,這就是所謂“暗塵隨馬去”。本不可見的“暗塵”因“正月十五夜”的月光燈影而見,這正是對元夕的傳神描寫。著一“去”字,寫出了馬的奔馳和塵土飛揚而去的態勢。紀昀說此句得神處在一“暗”字,固極有見。其實,“去”字也同樣精彩,從中仿佛可見車馬飛馳時卷起的氣流,下句專寫人的活動,卻不忘交代元夕的特點。由于是望月,所以滿月的清光映照著東都城的每一個角落。游人熙熙攘攘,摩頂接踵,月亮的光輝始終與人相隨。由此“明月”還可進一步想象燈月交輝的熱鬧場景。

      頸聯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專挑出一類人來寫,這就是“游妓”。她們可能是王公貴戚之家的歌舞妓人,為了相互夸示而讓她們出來表演助興的,她們自己也可借此觀賞元夕燈月交輝、人流如織的熱鬧景象?傊,既是觀賞者,又是元夕的一道亮麗風景。兩句一句寫她們的美貌,一句寫她們的技藝。單有火樹銀花的燈影和眾多的游人車馬,還不足以充分顯示元夕京城的熱鬧繁華,必須再加上美貌如花的歌妓和徹夜笙歌,才是聲色光華交相輝映,極喧闐熱鬧之能事。

      這就逼出了結尾兩句:“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薄敖鹞帷,又稱“執金吾”,指京城里的禁衛軍。據史記載唐代設左、右金吾衛,主管統率禁軍。玉漏,指古時的計時器,用銅壺滴漏以記時。統觀全詩詞采華艷,絢麗多姿;而音調和諧,韻致流溢,有如一幀古代節日的風情畫,讓人百看不厭。

      《正月十五夜》創作背景

      這首詩大約作于公元705年(武則天神龍元年正月),描寫的是武則天時期神都元夜的景象。也有學者認為,此詩作于武則天長安元年(也即大足元年正月,701年)。

      《正月十五夜》作者介紹

      蘇味道(648—705),唐代政治家、文學家。趙州欒城(今河北石家莊市欒城縣)人,少有才華,20歲舉進士 ,累遷咸陽尉。武則天時居相位數年,茍合取容,處事依違兩可,時稱“蘇模棱”。因阿附張易之,中宗時貶郿州刺史,死于任所。與杜審言、崔融、李嶠并稱為文章四友,與李嶠并稱蘇李。對唐代律詩發展有推動作用,詩多應制之作,浮艷雍容。但《正月十五夜》(一作《上元》)詠長安元宵夜花燈盛況,為傳世之作。原有集,今佚!度圃姟蜂浧湓16首。蘇味道死后葬今欒城蘇邱村,其一子留四川眉山,宋代“三蘇”為其后裔。

    正月十五詩詞6

      1、《傳言玉女·錢塘元夕》

      (宋)汪元量

      一片風流,今夕與誰同樂?

      月臺花館,慨塵埃漠漠。

      豪華蕩盡,只有青山如洛。

      錢塘依舊,潮生潮落。

      萬點燈光,羞照舞鈿歌箔。

      玉梅消瘦,恨東皇命薄。

      昭君淚流,手捻琵琶弦索。

      離愁聊寄,畫樓哀角。

      2、正月十五夜燈

      張祜〔唐代〕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帝京。

      三百內人連袖舞,一時天上著詞聲。

      譯文

      元宵佳節,千家萬戶走出家門,街上亮起無數花燈,好像整個京都都震動了。

      無數宮女盡情的歡跳連袖舞,人間的歌舞樂聲直沖云霄,傳到天上。

      注釋

      千門:形容宮殿群建筑宏偉,眾多,千門萬戶。

      內人:宮中歌舞藝人,入宜春院,稱“內人”。

      著:同著,猶“有”。此句形容歌聲高唱入云,又兼喻歌樂聲悅耳動聽,宛若仙樂下凡。

      賞析

      本詩描寫家家出門、萬人空巷、盡情而來、盡興方歸鬧上元夜的情景,使上元燈節成為了最有詩意,最為銷魂的時刻。

      唐宮內萬燈齊明,舞衲聯翩,歌聲入云,有鳥瞰式全景、有特寫武近景,場面壯觀,氣象恢宏。

      千門開鎖萬燈明:“千門開鎖”就是指很多門的鎖都打開了,“千門”泛指很多門,門鎖都打開了即人都出門了。

      “萬燈明”萬燈,泛指很多燈,明則是亮起來了。正月中旬動帝京:“正月中旬”正月的中旬就是指正月十五!皠印闭饎。形容熱鬧!暗劬笔侵妇┏、國都百內人連袖舞:“三百內人”應該是指很多的宮女!叭佟币彩切稳萑藬当姸嗟,非實指!斑B袖舞”是指一時天上著詞聲跳舞!耙粫r”是說當時,“天上著詞聲”是指人間的歌舞樂聲直沖云霄,傳到天上。也是極言歌舞的熱鬧和盛大,以及街上人數的眾多,聲可直傳天上。

     3、《解語花·上元》

      (宋)周邦彥

      風消絳蠟,露浥紅蓮,燈市光相射。桂華流瓦。纖云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闯w腰一把。簫鼓喧,人影參差,滿路飄香麝。

      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門如晝,嬉笑游冶。鈿車羅帕。相逢處,自有暗塵隨馬。年光是也。唯只見、舊情衰謝。清漏移,飛蓋歸來,從舞休歌罷。

      4、十五夜觀燈

      盧照鄰〔唐代〕

      錦里開芳宴,蘭缸艷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譯文

      在色彩華麗的燈光里,夫妻舉辦芳宴玩樂慶祝,精致的燈具下,年輕人顯得更加光鮮艷麗。

      燈光絢麗的色彩遙遙看來好像分開了大地,繁多的燈火遠遠的點綴著天際。

      連接天河的燈光煙火好像是星星墜落下來,靠著高樓的燈似乎月亮懸掛空中。

      還有美麗女子的美好笑容映照在九枝的火光下。

      注釋

      錦:色彩華麗,這里指色彩華麗的花燈,正月十五有放花燈的習俗。

      開芳宴:始于唐代的一種習俗,由夫婦中的男方主辦,活動內容一般為夫妻對坐進行宴飲或賞樂觀戲。宋羅燁《醉翁談錄》“常開芳宴,表夫妻相愛耳!遍_,舉行。

      蘭缸:也作“蘭釭”,是燃燒蘭膏的燈具,也常用來表示精致的燈具。

      早年:年輕的時候,這里指年輕人。

      縟彩:也作“縟采”,絢麗的'色彩。

      漢:天河,銀河!短鎏鰻颗P恰分杏小梆ê訚h女”,即為銀河中的織女星。

      依:靠著,依靠!墩f文》依,倚也。

      千金笑:指美麗女子的笑。

      九枝:一干九枝的燈具,枝上放置蠟燭或加燈油,也泛指一干多枝的燈。

      簡析

      新正元旦之后,人們忙著拜節、賀年,雖然新衣美食,娛樂游賞的活動卻比較少;元宵節則將這種沉悶的氣氛打破,把新正的歡慶活動推向了高潮。絢麗多彩的元宵燈火將大地點綴得五彩繽紛,甚至一直綿延不絕地與昊昊天穹連成一片,遠處的(燈光)恍若點點繁星墜地,靠樓的(燈光)似明月高懸。為這節日增光添彩的,當然還少不了美麗姑娘的歡聲笑語。宋代以后,元宵節的熱鬧繁華更是盛況空前,人們不但在節日之夜觀燈賞月,而且盡情歌舞游戲。更為浪漫的是,青年男女往往在這個歡樂祥和的日子里較為自由地相互表達愛慕之意。

    正月十五詩詞7

      1.簫鼓喧,人影參差,滿路飄香麝。 ——周邦彥《解語花·上元》

      2.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鷹;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使君出時皆有準,馬前已被紅旗引;

      3.身閑不睹中興盛,羞逐鄉人賽紫姑。 ——李商隱《觀燈樂行》

      4.玉漏銀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 ——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

      5.望千門如晝,嬉笑游冶。 ——周邦彥《解語花·上元》

      6.共駭群龍水上游,不知原是木蘭舟。云旗獵獵翻青漢,雷鼓嘈嘈殷碧流。

      7.今年華市燈羅列。 ——趙佶《醉落魄·預賞景龍門追悼明...》

      8.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崔液《上元夜六首》

      9.將壇醇酒冰漿細,元夜邀賓燈火新。 ——趙時春《元宵飲陶總戎家二首》

      10.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意內稱長短,終身荷圣情。

      11.吳天五月水悠悠,極目煙云靜不收。拾翠有人盧女艷,弄潮幾部阿童游。

      12.元宵爭看采蓮船,寶馬香車拾墜鈿。 ——姜白石《詩曰·元宵爭看采蓮船》

      13.五月符天數,五音調夏鈞。舊來傳五日,無事不稱神。穴枕通靈氣,長絲續命人。

      14.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K味道《正月十五夜》

      15.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盧照鄰《十五夜觀燈》

      16.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蘇味道《正月十五夜》

      17.更釵鳧朱符,臂纏紅縷。撲粉香綿,喚風綾扇小窗午。

      18.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歐陽修《生查子·元夕》

      19.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蘇味道《正月十五夜》

      20.長衫我亦何為者,也在游人笑語中。 ——元好問《京都元夕》

    正月十五詩詞8

      長安正月十五日

      白居易〔唐代〕

      喧喧車騎帝王州,羈病無心逐勝游。

      明月春風三五夜,萬人行樂一人愁。

      譯文

      喧鬧成隊的'車隊行過長安,羈旅生病,沒有心情去各方游玩。

      正月十五元宵節的夜晚,眾人都在歡慶,只有我一人感到孤愁。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正月十五詩詞9

      《正月十五夜燈》

      唐代張祜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帝京。

      三百內人連袖舞,一時天上著詞聲。

      譯文/注釋全文賞析

      本詩描寫:

      家家出門、萬人空巷、盡情而來、盡興方歸鬧上元夜的情景,使上元燈節成為了最有詩意,最為消魂的時刻。唐宮內萬燈齊明,舞衲聯翩,歌聲入云,有鳥瞰式全景、有特寫武近景,場面壯觀,氣象恢宏。

      千門開鎖萬燈明:“千門開鎖”就是指很多門的鎖都打開了,“千門”泛指很多門,門鎖都打開了即人都出門了!叭f燈明”萬燈,泛指很多燈,明則是亮起來了。

      正月中旬動帝京:“正月中旬”正月的.中旬就是指正月十五!皠印闭饎。形容熱鬧!暗劬笔侵妇┏;

      國都百內人連袖舞:“三百內人”應該是指很多的宮女!叭佟币彩切稳萑藬当姸嗟,非實指!斑B袖舞”是指一時天上著詞聲跳舞。

      “一時”是說當時,“天上著詞聲”是指人間的歌舞樂聲直沖云霄,傳到天上。也是極言歌舞的熱鬧和盛大,以及街上人數的眾多,聲可直傳天上。

    正月十五詩詞10

      《木蘭花令·元宵似是歡游好》

      蘇軾

      元宵似是歡游好。何況公庭民訟少。

      萬家游賞上春臺,十里神仙迷海島。

      平原不似高陽傲。促席雍容陪語笑。

      坐中有客最多情,不惜玉山拚醉倒。

      《憶秦娥·中齋上元客散感舊》

      (宋)劉辰翁

      中齋上元客散感舊,賦《憶秦娥》見屬,一讀凄然,隨韻寄情,不覺悲甚。

      燒燈節,朝京道上風和雪。風和雪,江山如舊,朝京人絕。

      百年短短興亡別,與君猶對當時月。當時月,照人燭淚,照人梅發。

      《傳言玉女·錢塘元夕》

      (宋)汪元量

      一片風流,今夕與誰同樂?

      月臺花館,慨塵埃漠漠。

      豪華蕩盡,只有青山如洛。

      錢塘依舊,潮生潮落。

      萬點燈光,羞照舞鈿歌箔。

      玉梅消瘦,恨東皇命薄。

      昭君淚流,手捻琵琶弦索。

      離愁聊寄,畫樓哀角。

    【正月十五詩詞】相關文章:

    正月十五作文03-23

    【精選】正月十五作文01-17

    正月十五元宵節古詩詞01-31

    正月十五作文[優]01-18

    正月十五鬧元宵02-17

    正月十五作文15篇06-19

    正月十五鬧元宵作文11-17

    正月十五作文(精選42篇)02-27

    正月十五鬧元宵的作文11-20

    正月十五鬧花燈作文03-17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