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資料大全>詩詞名句>中考詩詞賞析試題及答案

    中考詩詞賞析試題及答案

    時間:2024-12-16 08:51:26 敏冰 詩詞名句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中考詩詞賞析試題及答案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我們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試題,借助試題可以更好地檢查參考者的學習能力和其它能力。一份好的試題都具備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考詩詞賞析試題及答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考詩詞賞析試題及答案

      中考詩詞賞析試題及答案 1

      一、古詩詞鑒賞。(3分)

      次北固山下

      【唐】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7.展開想象,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展現的畫面。(2分)

      8.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1分)

      答案

      7.略。評分:共2分。開放性試題,描繪應表現出平也開闊、大江直流、波平浪靜的景色特點,語言流暢即可。

      8.思念故鄉評分:共1分。

      二、閱讀下面的宋詞,回答7~8題。

      水調歌頭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才匕篇,兼懷子由。

      明月兒時有?把酒問青天。不多。天上官閉,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高處不勝寒。魚生元竟色j勉座上且。轉朱閣,低績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國?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婢娟。

      7.請就詞中加線句子的內容質疑(只提一個疑問,不作答)。(2分)

      答:

      8.簡析“轉朱閣,低椅戶,照無眠”一句中加著重號詞語的表達效果。(2分)

      答:

      答案

      7.示例一:是在月宮(天上)起舞,還是在人間起舞?

      示例二:“何似在人間”是說天上好,還是人間好?

      示例三:“清影”是月亮的.影子,還是人的影子?

      三、閱讀古詩《過零丁洋》,完成10-11題。(4分)

      過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0.“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在詩的頸聯,詩人很巧妙地借“惶恐灘”和“零丁洋”兩個地名,寫出了和,地名與處境融合在一起,恰到好處地表現了詩人當時的心境。(2分)

      11.“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傳誦的名句,影響深遠。請說說你的理解。(2分)

      答案

      10、形式的險惡,境況的?

      11、這兩首詩表現了詩人以死明志、為國捐軀的豪情壯志,人難免一死,為祖國舍生取義,一片丹心永垂史冊;直抒胸臆,表現了以死明志的決心,表現了民族氣節。

      中考詩詞賞析試題及答案 2

      觀滄海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18、概括作者筆下“滄!钡膬蓚特點。(3分)

      19、作者借“觀滄!币浴霸仭逼洹爸尽,請寫出所詠之“志”的含義。(3分)

      【答案】

      18、氣勢雄偉,胸襟開闊。

      19、奮發進取,立志統一國家的'偉大抱負和壯闊胸襟。

      中考詩詞賞析試題及答案 3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厶疲萃醪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19、首聯“風煙望五津”的“望”改成“看”,好不好?請談談你的看法。(2分)

      20、人們常用“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作為臨別贈言。畢業在即,請另外選用一兩句古詩詞,寫一段話,表達你對同學的祝愿。(2分)

      【答案】

      19、不好!巴弊謴目臻g著眼,寫作者自長安遙望千里之外朋友即將宦游的.巴蜀之地,流露出對朋友的深情厚意;“看”則距離較近,表達不出作者的這種情感。評分標準:觀點正確,能結合詩意加以分析,得2分。意思對即可。共2分。

      20、[示例一]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希望我們分開之后,依然能彼此牽掛,友誼天長地久。[示例二]希望你充滿信心,努力實現自己的遠大抱負。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凼纠荨澳钋奥窡o知己”,希望你在新的環境滿懷信心,抖擻精神,開啟新征程。評分標準:詩句選用符合情境,書寫無誤,得1分;表達的愿望符合詩意,得1分。共2分。

      中考詩詞賞析試題及答案 4

      【20xx黑龍江龍東地區】

      山坡羊·潼關懷古

      張養浩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請自選角度品析“峰巒如,波濤如,山河表里潼關路”句中的加點字。(2分)

      【答案】

      示例一:此句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方法。用“聚”“怒”將山的雄偉與水的奔騰之勢生動形象地勾勒出來,表現了潼關地勢的險要。

      示例二:此句從視覺和聽覺兩個方面,通過“聚”和“怒”的動態描寫,用動靜結合的方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潼關地勢的險要。

      評分標準:(2分)答出任意一點即。

      【20xx遼寧大連】

      游東田

      謝眺

      戚戚苦無悰①,攜手共行樂。

      尋云陟累榭②,隨山望菌閣。

      遠樹暖阡阡③,生煙紛漠漠。

      魚戲新荷動,鳥散余花落。

      不對芳春酒,還望青山郭。

      [注]①悰(cóng):快樂。②陟(zhì)累榭:登上多層的臺榭。③阡阡:通“芊芊”,草木茂盛的樣子。

      請描繪詩中畫線句呈現的景象,并寫出全詩所表現的詩人情感的變化。(3分)

      【答案】魚兒追逐嬉戲,觸動了水中新荷;鳥兒四處飛散,搖動了樹枝,枝上的余花紛紛飄落。詩人的情感從愁苦(憂愁)到快樂(愉悅)。

      【20xx遼寧營口】

      秋浦①途中杜牧

      蕭蕭山路窮秋雨,淅淅溪風一岸蒲。

      為問寒沙新到雁,來時還下杜陵②無?

      【注釋】①秋浦,即今安徽貴池,唐時為池州州治所在。會昌二年(842)杜牧受李德裕排擠,由吏部員外郎外放黃州刺史,四年(844)又由黃州(今湖北新洲)刺史移任池州刺史,此詩即為此次行役而作。②杜陵,在長安西南,杜牧老家樊川即在那里。

      13.賞析“蕭蕭”“淅淅”兩詞的表達效果。(2分)

      14.詩的后兩句表達了作者怎樣復雜的情感?(2分)

      【答案】

      13. “瀟瀟”和“淅淅”使用了擬聲手法,“瀟瀟”摹秋雨聲,“淅淅”摹溪風聲,凄風若雨,表現了作者旅途的艱辛,襯托了作者的孤寂悲涼之情。

      14.詩的后兩句表達作者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因無人可問,所以問新雁,表現了旅途的孤獨,孤獨使思鄉之情倍增。至于“來時還下杜陵無”,則直接表現了對故鄉的牽掛。譯文:山路上蕭蕭秋雨下個不停,淅瀝溪風吹著溪邊的蒲葦。問剛來到寒沙安家的鴻雁,來時經過我的老家杜陵嗎?

      【20xx遼寧丹東】

      選出對詩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

      城東早春

      楊巨源

      詩家①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若待上林②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

      【注釋】①詩家:詩人的統稱。②上林:即上林苑,是漢武帝劉徹于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在秦代的一個舊苑址上擴建而成的宮苑。

      A.首句中“新春”就是早春!扒濉辈粌H寫早春景色本身的清新可喜,還指這種景色剛剛顯露出來,環境清幽,別有一番風情。

      B.第二句是對早春景色的具體描寫,“才”“半”二字,不僅照應題目中的“早”字,而且把早春之柳的風姿寫得十分生動逼真。

      C.三、四句“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理趣渾然,告訴我們要善于捕捉新生事物的道理,是千古傳誦的名句。

      D.詩歌前兩句是實寫,后兩句由實入虛,虛實結合,開拓了意境,更加突出了詩人對上林苑暮春時節花團錦簇之時的無限向往和喜悅之情。

      【答案】D

      【解析】D項“突出詩人對上林苑暮春時節花團錦簇之時的無限向往和喜悅之情”有錯。首先,詩題為“城東早春”,可見作者要描寫的是早春景色;其次,首句“詩家清景在新春”,突出了作者對“新春、早春”的喜愛;第二句描寫“綠柳才黃半未勻”,“才”“半”不僅照應了詩題的“早”,也刻畫出了柳剛剛生發嫩芽的色澤與姿態;三四句想象上林苑繁花似錦時,看花的人太多的`盛況,是虛寫,實際上卻更加反襯了早春的獨特與詩人的慧眼,說明詩人善于捕捉新生事物,善于發現早春美景;故選D。

      【20xx遼寧阜新】

      【甲】

      春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乙】

      前出塞(其六)

      杜甫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殺人亦有限,列國①自有疆。茍能制侵陵②,豈在多殺傷?

      【注】①列國:各國。②侵陵:侵略。

      A.甲詩中“搔更短”“不勝簪”以特寫鏡頭將憂國、傷時、思家之情濃縮在詩人蒼老的形象中。

      B.乙詩以“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指明作戰取勝的關鍵。并用比喻說明凡事擊中要害就容易成功的道理。

      C.兩首詩都寫到戰爭,甲詩寫出了在連綿的戰火中,久盼家書而不至的急迫心情;乙詩用反問強調了以強兵制止侵略的思想。

      D.兩首詩都表達了杜甫愛國憂民的情懷,甲詩融情于景,乙詩在記敘中抒情。

      【答案】D

      【解析】乙詩以議論取勝,前四句寫戰斗的關鍵,要擁有強大的軍隊,制敵有方,智勇兼施,才能克敵制勝。后四句,詩人提出觀點,擁有強大的軍隊是為了守衛邊疆,而不是為了征伐。無論是為制敵而“射馬”還是“擒王”,都要以“制侵陵”為限。所以D選項“乙詩在記敘中抒情”說法錯誤。故選D。

      【20xx遼寧撫順】

      選出下列對辛棄疾的《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享》賞析有誤的一項()(2分)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A.這首詞是辛棄疾擔任鎮江知府,在登上北固山時創作的一首著名的懷古永志之詞。

      B.“悠悠”指時間久遠,也指詞人思緒無窮“不盡長江滾滾流”透露出時光流逝的傷感。

      C.下闕兩次用典,借贊頌孫權不畏強權來諷刺南宋朝廷茍且偷安,表現詞人的愛國情懷。

      D.全詞簡潔明快,以三問三答、層層推進來結構全篇,既相互呼應,又層次分明。

      【答案】B.有誤,“不盡長江滾滾流”透露出作者對歷史的懷念。

      【20xx遼寧盤錦】

      【甲】江城子·密州出獵

      蘇軾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乙】江城子

      李好古

      平沙淺草接天長。路茫茫,幾興亡。昨夜波聲,洗岸骨如霜。千古英雄成底事,徒感慨,漫悲涼。少年有意伏中行①,馘②名王,掃沙場。擊楫中流,曾記淚沾裳。欲上治安雙闕③遠,空悵望,過維揚④。

      【注】①中行:中行說,西漢文帝時太監,后降匈奴,成為漢朝大患。②馘(guó):殺敵后割取左耳以記功。③雙闕:指代朝廷。④維揚:即揚州。宋室南渡后金人多次攻入揚州,破壞慘重。

      對兩首詞理解和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甲詞運用典故:“親射虎”作者以孫權自喻,表示勇武可用;“遣馮唐”,作者以魏尚自許,表示可以為國戍邊;“射天狼”,喻指打敗侵擾邊境的西夏軍隊。

      B.乙詞中的“沙”“草”“天”“路”這些意象,為我們展現了維揚劫后的荒涼景象,再加上“平”“淺”“長”“茫!钡刃揎椪Z,共同營造了遼遠凄迷的意境。

      C.甲詞上片記敘此次出獵的情況,下片以議論為主。乙詞上片前五句描寫見聞,下片結尾處點維揚,全詞中間部分集中抒情,這種寫法能使結構緊湊。

      D.兩首詞都表現了作者想奔赴沙場、英勇殺敵的報國壯志。蘇軾雖帶著不得重用的無奈,但更有進取的“狂氣”。李好古雖目睹維揚破敗,痛心惆悵,但仍有御敵情懷。

      【答案】C(根據甲詞下片關鍵句“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西北望,射天狼!笨芍,詩人抒發了渴望報效朝廷的壯志豪情,表達方式是抒情)

      【20xx北京】

      黃鶴樓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8.詩歌頷聯、頸聯用精當的詞語寫出了景物的特點:用“悠悠”(形容白云的飄蕩無定,用“___①___”形容漢陽樹的清晰可數,用“萋萋”形容___②___。(2分)

      9.《藤野先生》中有這樣一段文字:“我就往仙臺的醫學專門學校去。從東京出發,不久便到一處驛站,寫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現在還記得這名目!庇腥送茰y魯迅“還記得這名目”與本詩尾聯抒發的情感有關,你認為這種推測合理嗎?請說明你的理由。(3分)

      答:_______________

      【答案】

      8.:①歷歷②芳草的茂盛(共2分。共2空,每空1分)

      9.示例:

      合理!叭漳骸睍r分萬物思歸,而詩人漂泊在外,產生了無限鄉思。求學途中的魯迅見到供人住宿的驛站名為“日暮里”,很可能聯想到“日暮鄉關何處是”,生發了對家國的思念,所以“記得這名目”。(共3分。尾聯的情感,1分;魯迅的心情,1分;二者關系,1分。有其他答法,視其合理程度給分)

      【20xx河北】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5.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___________(人名)。(1分)

      6.說說你對這首詩題目的理解。(2分)

      7.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這首詩從“風”寫起,一個“卷”字,一個“折”字,就寫出了風之大、風之猛,表現出塞北之風的狂暴肆虐。

      B.“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將梨花比作雪花,設喻新穎,造語奇警,不落窠臼,充滿了浪漫的想象,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

      C.“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寫送行者目送行人遠去,直到無法望見,卻還在凝望留在雪地上的馬蹄印跡,言盡而意無窮。

      D.這首詩氣勢宏大,筆力矯健,流暢灑脫,意氣飛揚,離愁別緒中富有豪邁氣概,是邊塞詩中的佳作。

      【答案】

      5.(1分)岑參

      6.(2分)題目點明了詩歌的主要內容(大雪中送別好友武判官)和詩的體裁(歌行體)。

      7.(3分)B【解析】該選項中將“梨花比作雪花”有誤。

      【20xx內蒙古鄂爾多斯】

      【甲】錢塘湖春行

     。ㄌ疲┌拙右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乙】行香子

     。ū彼危┣赜^

      樹繞村莊,水滿陂塘。倚東風,豪興徜徉。小園幾許,收盡春光。有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

      遠遠圍墻,隱隱茅堂。飏青旗,流水橋旁。偶然乘興,步過東岡。正鶯兒啼,燕兒舞,蝶兒忙。

      3.【乙】詞中的“倚”字用得好,好在哪里?(2分)

      4.兩詩詞運用的表現手法,通過描繪春日圖景,表達了作者之情。(2分)

      【答案】

      3.【答案】“倚”字化無形的東風為有形,具體可感/“倚”,倚靠,使東風具體可感(1

      分);表現出詞人悠閑愜意(或舒暢閑適/愉悅)的心境(1分)。

      【評分標準】①共2分。②關注兩個要點,理解1分,心境1分。③出現影響句意的錯別字扣1分。

      4.【答案】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寄情于景(1分)喜愛(熱愛)和贊美/愉悅(1分)

      【評分標準】①共2分。②表現手法1分,情感1分。

      【20xx內蒙古通遼】

      水調歌頭

      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對這首詞理解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這首詞句句扣住“月”來寫,情感多次起伏變化,在抑揚之間反復轉換,有很強的感染力。

      B.上片望月,懷逸興壯思,既表達對明月的贊美,對天上美好生活的向往,又表達詞人想逃離人間,與明月一同歸去的思想感情。

      C.“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寫月兒轉過朱紅色的樓閣,低低地掛在雕花的門窗上,照在不能入眠的詞人身上。

      D.宋代胡仔《笤溪漁隱叢話》評價本詞:“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余詞盡廢!

      【答案】B

      【20xx內蒙古赤峰】

      萬山潭作

      孟浩然

      垂釣坐磐石,水清心亦閑。魚行潭樹下,猿掛島藤間。

      游女昔解佩,傳聞于此山。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還。

      9.對本詩的理解和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A.劉熙載說:“詩品出于人品!薄度f山潭作》一詩,就像孟浩然的人一樣,沖淡得像一杯白開水,沒有一點斧鑿的痕跡。

      B.首聯的“垂釣”,極顯安閑,且潭水清澈,與作者的心境相契合。

      C. “魚行潭樹下”一句,詩人直接描寫樹的倒影,我們從中可以領悟出樹的倒影的動蕩美。

      D.頸聯運用典故,為萬山潭增添了迷人的風采。

      10.詩歌尾聯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結合詩句分析(分析一種即可)。

      【答案】

      9. C

      10.尾聯以動為主,寓靜于動。沖淡之風,顯隱于動靜之中。

      【20xx天津】

      下面對《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一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A.首句用“楊花”和“子規”兩個景物,點明暮春時令,烘托出凄涼悲惋的氛圍。

      B.第二句寫詩人得知摯友被貶偏遠之地,含蓄地表現了詩人的驚愕痛惜之情。

      C第三、四句抒情寄慨,詩人因懷才不遇而生的“愁心”,給詩中意象涂上浪漫的色彩。

      D.詩人將明月人格化,把明月看成知人意、達人情的使者,有助于情感的表達,使考試院詩味更加醇厚。

      【答案】C

      【20xx福建】

      卜算子詠梅

      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3.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以“卜算子”為詞牌的詞,形式以五言為主,間或七言,句式富有變化。

      B. “驛外斷橋邊”點明梅的生長環境偏僻,“更著風和雨”突出其處境惡劣。

      C.詞中“妒”的意思是“嫉妒”,作者以“妒”寫梅,使梅具有了人的情思。

      D.詞以獨特的抒情方式詠梅,讀者可以從中感受到作者真實的內心世界。

      4.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是作者的人格寫照,請簡要分析。

      【答案】

      3. C

      4. 【示例】“碾作塵”喻指作者屢遭挫折,“香如故”突出強調其心志始終如一。這兩句作者以梅自比,表現不懼厄運、堅持正義的精神。

      【20xx江蘇淮安】

      漁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4.明代的瞿佑在《歸田詩話》中說:“予久羈關外,每誦此詞,風景宛然在目,未嘗不為之慨嘆也!痹~中,“宛然在目”的風景有怎樣的特點?(3分)

      5.“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一句中蘊含了哪些情感?(3分)

      【答案】

      4.寥廓荒僻、蕭瑟悲涼。

      5.抒發了詞人壯志難酬的感慨和憂國的情懷;表現了將士們對戰爭的厭惡和無奈,以及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心情。

      【20xx江蘇連云港】

      閱讀岑參的兩首詩歌,完成賞析任務。(6分)

     。祝┬熊娋湃账奸L安故園

      岑參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ㄒ遥┥椒看菏露祝ㄆ涠

      岑參

      梁園日暮亂飛鴉,極目蕭條兩三家。

      庭樹不知人去盡,春來還發舊時花。

     。ㄖ尘埃┘自娐。

      乙詩:天寶元年(742)春,作者游梁園。這首懷古詩寫于游園之后。

     。ㄎ鰣鼍埃┘自娗皟删鋵懗鲋仃栔H,流落在外的詩人內心愁苦,勉強去登高賞菊,卻無人送酒,無人相伴。

     。ɡL畫面)乙詩前兩句_________________(2分)

     。ㄙp寫法)甲詩后兩句__________________(2分)

      乙詩后兩句__________________(2分)

      【答案】

      日暮時分,群鴉亂飛,叫聲嘈雜;極目遠眺,只有兩三戶人家。梁園一派蕭條破敗的景象。

      甲詩:運用聯想,想象了故園菊花在淪陷的都城開放的場景,虛實結合,表達了詩人的思鄉之情,寄托了對飽經憂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對和平的渴望。

      乙詩:運用以樂景寫哀情(反襯)的手法,用庭院中春花盛開情景反襯詩人憑吊古人的傷痛之情;蜻\用擬人的手法,庭樹不知道已人去樓空,春花依然盛開,襯托了詩人憑吊古人的傷痛之情。

      【20xx江蘇蘇州】

      中宵

      杜甫

      西閣百尋馀,中宵步綺疏。

      飛星過水白,落月動沙虛。

      擇木知幽鳥,潛波想巨魚。

      親朋滿天地,兵甲少來書。

      【注】①此詩是大歷元年(766)杜甫寓居夔州西閣時作。中宵,半夜。②綺疏,指雕花的窗戶。

      8.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西閣百尋余”,“尋”,古代長度單位,八尺為一尋。這一句與“飛來山上千尋塔”一樣,是以夸張手法寫建筑物之高

      B.“中宵步綺疏”寫詩人被壯麗景色吸引而無心入睡,直至半夜還在窗下徘徊,反映了詩人寓居他鄉時難得的歡愉之情。

      C.“飛星過水白”寫詩人看見一道白影從水掠過,其中“飛”“白”兩字從速度、顏色的角度描寫了流星經過時的情景。

      D.詩歌第三聯,詩人以“幽鳥、巨魚”尋求安居之地來暗示自己沒有理想的環境可供棲身,委婉表達了他對戰爭的態度。

      9.詩歌最后一聯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你讀過的杜甫詩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兩句意思和它相近。(5分)

      【答案】

      8.B

      9.親人朋友流落在天下不同的地方;因為戰爭,很少能收到他們的書信。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20xx江蘇泰州】

      閱讀張琰①的《出塞曲》,完成小題。

      腰間插雄劍,中夜②龍虎吼。

      平明登前途,萬里□□□。

      男兒當野死,豈為印如斗③。

      忠誠表壯節,燦爛千古后。

      【注】①張琰,南宋廣陵人。②中夜:半夜。③印如斗:斗大的印章,喻高官厚祿。

      6.請將“首”“不”“回”三個字按恰當順序填入頷聯空格中。

      7.全詩表現了詩人怎樣的生命價值觀?

      【答案】

      6.“不”“回”“首”

      7.剛烈之氣和報國之志。

      【20xx江蘇無錫】

      登賞心亭

      陸游

      蜀棧秦關歲月遒,今年乘興卻東游。

      全家穩下黃牛峽,半醉來尋白鷺洲。

      黯黯江云瓜步雨,蕭蕭木葉石城秋。

      孤臣老抱憂時意,欲請遷都涕已流。

      [注釋]此詩寫于陸游奉詔回臨安路上,經建康登亭有感而作。作者曾建議遷都至建康,有利于抗金,但朝廷置之不理。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辛棄疾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蓱z白發生!

      閱讀上面詩詞,回答問題。(6分)

     。1)第一首詩的感情脈絡,由首聯的“”字引出,到尾聯的“”字收束;中間寫景,主要渲染秋天的氛圍。(3分)

     。2)第一首詩的尾聯與第二首詞,表達的情感有哪些共通之處?(3分)

      【答案】

     。1)興憂肅殺凄涼(2)猶憶當年忠勇,然而英雄遲暮,壯志難酬。

      【20xx江蘇宿遷】

      小園(其一)①陸游

      小園煙草接鄰家,桑柘②陰陰一徑斜。

      臥讀陶詩未終卷,又乘微雨去□□。

      [注]①這是淳熙八年(1181)四月陸游在浙江山陰三山居住時,寫的一首田園詩。②柘(zhè):樹名,其葉可養蠶。

      4、這首詩前兩句通過寫“煙草”“”“斜徑”等景物,營造一種的氛圍。(2分)

      5、“臥讀陶詩未終卷“中“臥”字歷來為人稱道,請簡要賞析其妙處。(3分)

      6、請你從下面兩個選項中選擇一項填入尾句□□處(填序號),并說出理由。(4分)

      A.捉蝦B.鋤瓜

      你的選擇是(),理由:

      【答案】

      4.桑柘清麗寧靜

      5、“臥”寫出詩人生活的閑適,悠閑地躺著讀著陶淵明的詩作,這是作者心情閑適的表現。陶淵明的許多田園詩頗能引起陸游的共鳴,因此他閑居期間特別愛讀陶淵明的詩。一個“臥”字更顯出他悠閑自得的情態。

      6、鋤瓜;根據題目《小園》,可知在園子里的勞作只能是“鋤瓜”。

      【20xx江蘇徐州】

      中秋月

      蘇軾

      暮云收盡溢清寒②,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注:①該詩是蘇軾任職徐州時與其弟蘇轍中秋相聚所作。②清寒:這里指月光清亮。

      9.簡要賞析“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這兩句詩。(3分)

      10.詩的后兩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2分)

      【答案】

      9.這兩句描寫了中秋月圓的美景!耙纭北緛韺懰,此處用來寫月光,寫出了月光如水滿而流出的動感,突出了月光的清亮和動態美;“轉”字寫出了月亮的運行狀態,“玉盤”則通過比喻寫出了月亮的渾圓,突出了月亮的形態美。詩人寓情于景,表達了對中秋月圓人團圓的歡樂喜悅之情。

      10.表達了詩人對親人團聚的珍惜和對未來相聚的渴求(期盼)憂慮(擔憂)、哀傷。

      【20xx江蘇揚州】

      [宋]辛棄疾

      繞床饑鼠,蝙蝠翻燈舞。屋上松風吹急雨,破紙窗間自語。

      平生塞北江南,歸來華發蒼顏。布被秋宵夢覺,眼前萬里江山。

      [注]這首詞為辛棄疾賦閑隱居江西上饒一帶時所作,(1)簡要概括“屋上松風吹急雨,破紙窗間自語”渲染了什么氣氛。

     。2)下片采用了虛實結合的寫法,請賞析。

      【答案】

     。1)詞人通過環境的蕭索破敗,渲染了荒涼孤獨的氣氛。

     。2)從塞北輾轉江南,如今歸隱山林,已是容顏蒼老,滿頭白發。這是詩人回顧自己的一生經歷,是實寫;詞人突然從夢中驚醒,眼前依稀還是夢中的遼闊河山,則是虛寫;虛實結合的寫法,表現詩人即使年邁,也不忘收復失地、一統國家的大業。

      【20xx江蘇鎮江】

      中考詩詞賞析試題及答案 5

      1.在“經典誦讀”活動中,有同學在讀下面兩首詩的時候提出兩個問題,請你幫助解決。(6分)

      【甲】夜雨寄北李商隱【乙】芙蓉樓送辛漸①王昌齡

      君問歸期未有期,寒雨連江夜入吳,

      巴山夜雨秋漲池。平明②送客楚山孤。

      何當共剪西窗燭,洛陽親友如相問,

      卻話巴山夜雨時。一片冰心在玉壺③。

      【注釋】①辛漸:王昌齡的朋友。②平明:黎明。③冰心:像冰一樣純潔明凈的心。玉壺:玉制的剔透明亮的壺。冰心、玉壺都喻指高潔、清白的品質。

     、拧鞍蜕揭褂昵餄q池”“寒雨連江夜入吳”,這兩句中詩人寫“雨”有什么作用?(2分)

     、七@兩首詩都表達了作者思念親友的思想感情,但側重點有所不同,【甲】詩中“何當共剪西窗燭”表達了的情感;【乙】詩中“一片冰心在玉壺”表達了的志向。(4分)

      答案:⑴(2分)渲染氣氛,融情于景。(各1分,意思對即可)

     、疲4分)急切與妻子(親人)見面堅守高潔、清白的`品格(節操)(意思對借款)

      2.詩詞鑒賞。

      西歸絕句①

     。厶疲菰

      五年江上損容顏,今日春風到武關。

      兩紙京書②臨水讀,小桃花樹滿商山。

      【注釋】①本詩作于元和十年春元稹從被貶地奉召還京途中。②書:信。這里指元稹的好友李復言和白居易的書信。

      21.詩歌前兩句都是通過敘事來抒情,其中第一句對第二句起到了作用。(2分)

      22.景語皆情語,第四句以景語收住全篇。請用自己的話,對此句加以描述。(2分)

      答案:21.反襯或襯托

      22.(詩人臨水讀罷友人書信)猛一抬頭,忽見岸上嫣紅一片。放眼遠眺,只見商山開滿桃花,春色妍麗,喜悅之情更為濃郁。

      3.詩詞鑒賞。閱讀下面一首詞,完成6~7題。(共5分)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辛棄疾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蓱z白發生!

      6.對這首詞內容理解不當的一項是。(2分)

      A.上闋中“八百里分麾下炙”一句描繪了將士們飽餐烤牛肉的熱鬧場面。

      B.下闋中“馬作的盧飛快”一句表現了將士們勇往直前、勢不可擋的銳氣。

      C.全詞刻畫了一個雖人近暮年,仍雄姿英發,親自領兵上陣殺敵的英雄形象。

      D.全詞反映了作者渴望完成抗金大業卻壯志難酬的現實。

      7.對這首詞賞析不當的一項是。(3分)

      A.“沙場秋點兵”一句寫閱兵場景,“秋”字為閱兵場景增添了悲涼之氣。

      B.“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一句呼應題目,是作者與陳同甫的共勉之詞。

      C.詞的上下闋一般會“換意”,但這首詞卻突破傳統,詞意上下貫通,展現了一幅戰爭場景,甚為獨特。

      D.“可憐”兩字凸顯詞中人物的情感變化,從前九句的壯懷激烈陡然變為末句的黯然傷神,波瀾起伏,言近意遠,實為大家手筆。

      答案:6、c7、a

      中考詩詞賞析試題及答案 6

      陳毅

      斷頭今日意如何?

      創業艱難百戰多。

      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

      別云間

      夏完淳

      三年羈旅客,今日又南冠。

      無限山河淚,誰言天地寬。

      已知泉路近,欲別故鄉難

      毅魄歸來日,靈旗空際看

      6.從《梅嶺三章》“”和《別云間》“”中,可以看出這兩首詩均屬絕命詩。(各填一句詩)(2分

      7.《梅嶺三章》中,“百戰多”寫戰斗之頻繁,“旌旗十萬”言犧牲之巨大,表現斗爭歷程之艱難。那么,《別云間》一詩又是怎樣表現斗爭歷程之艱難的?請結合首聯分析。(2分)

      8.兩首詩,一首想象人去陰間,一首想象魂歸人間。請結合“去”“來”的目的,說說兩位詩人表達的`思想情感有何不同。(2分)

      【答案】

      6.斷頭今日意如何(或“此去泉臺招舊部”);已知泉路近。

      7.首聯敘述了詩人三年輾轉飄零、艱苦卓絕的抗清生活。其中“羈旅“一詞將詩人從父起兵抗清到身落敵手這三年輾轉飄零、艱苦卓絕的抗清斗爭生活作了高度簡潔的概括,深含著詩人滿腔心酸和深切感。

      8.人去陰間,是為了為了“招舊部”“斬閻羅”,以此表達同敵人斗爭到底的決心(或不屈不撓的戰斗意志”);魂歸人間,是為了看戰旗在空中飄揚,以此表達壯志未酬的悲憤(或“表達對山河故鄉的無限留戀”,或“表達對勝利的渴盼”)。

      中考詩詞賞析試題及答案 7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秋詞

      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天凈沙·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2分)

      A、《秋詞》描繪了一幅鶴飛沖天的畫面,在生機勃勃的景象中傾訴詩人的情懷。

      B、《天凈沙·秋思》精選了多種有代表性的`景物,組成一幅暮色蒼茫的秋野圖畫。

      C、兩首詩詞都采用了直抒胸臆的寫法,形象地表達出各自對秋天的獨特感悟。

      D、在表達手法上,前者是議論、描寫兼抒情,后者則是動靜結合,借景抒情。

      2、同是寫秋,兩位作者表露的心境有什么不同?(4分)______________

      【答案】(一)1、C2、《秋詞》表達了豪邁樂觀之情!肚锼肌繁磉_了游子悲秋思鄉之情。

      3.欣賞下面書法作品,并指出它是哪種字體()

      A.楷書B.行書C.草書D.隸書

      【答案】B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梅花

      陳亮

      疏枝橫玉瘦,小萼點珠光。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后香。

      欲傳春信息,不怕雪埋藏。玉笛休三弄①,東君②正主張。

      注釋:①三弄:指笛曲名“梅花三弄”。古有笛曲謝梅花之說。②東君:司春之神。

     。1)詩中梅花形象具有怎樣的特征?(2分)

     。2)這首詩寄寓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和愿望?(2分)

      【答案】(1)答案:清瘦明麗,敢為花先,傳報春信,傲雪凌霜。評分:答對兩點得1分,共2分。意思對即可。

     。2)答案:寄寓了對梅花高潔、堅韌品格的由衷贊美之情和讓梅花及其品格永留世間的愿望。評分:情感愿望各1分,共2分。意思對即可。

      中考詩詞賞析試題及答案 8

      壽陽曲①

     。ㄔR致遠

      花村外,草店西。晚霞明雨收天霽②。

      四圍山一竿殘照里,錦屏風③又添鋪翠。

      壽陽曲

     。ㄔR致遠

      鳴榔④罷,閃暮光。綠楊堤數聲漁唱。

      掛柴門幾家閑曬網,都撮⑤在捕魚圖上。

      【注釋】①兩首詩歌均選自《元散曲一百首》。壽陽曲,曲牌名。②霽:雨停。③錦屏風:這里指像屏風一樣的一排排山頭。④榔:同“桹”,漁人系在船舷上敲擊以驅魚入網的長木棒。⑤撮:聚集。

      19、請根據所寫內容推斷兩首詩歌的標題,下面選項中最貼切的一項是( )(3分)

      A. 邊塞出獵 江頭懷古 B. 山中別友 晨起出漁

      C.山市晴嵐 漁村夕照 D. 野渡新晴 綠楊春曉

      20、兩首詩歌都展現了美好的.情景。第二首詩歌的情景中,有榔聲、歌聲,可能還有人們曬網時交談的聲音。如果第一首詩歌的情景中也有聲音,哪兩種聲音最恰當?請簡要描繪這個情景。(4分)

      【答案】

      19、C

      20、示例:流水聲、鳥鳴聲。雨過天晴,天空明凈如洗,晚霞照得滿天絢艷,山谷小溪里傳來嘩嘩的流水聲。雨水洗濯過的山巒,飄散著薄紗似的水汽,格外青翠,不時傳來鳥歸山林的鳴叫聲。

      中考詩詞賞析試題及答案 9

      渡荊門送別

      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對這首詩的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 )(3分)

      A.“唐代是詩的時代”,這首五言律詩以敘事開端,交代了地點和事由,詩人將乘舟離開楚地去往蜀國,表達詩人外出游歷的喜悅之情。

      B.頷聯以雄健的筆力,化靜為動,寫出了景物的.變化,看似無理,卻正是行舟觀景時的真實體驗,也符合江水進入楚地后一馬平川的特征。

      C.頸聯以靜觀的視角描摹江上美景,富有畫面感:朗月映照下江水澄凈明澈,黃昏天邊云朵高高堆壘,猶如海市蜃樓,變幻多姿,讓人陶醉。

      D.尾聯由欣賞美景轉入深沉的思鄉之嘆,詩人用多情的筆調,寫出了家鄉水的情深意重,將全詩用一根無形的線收束在一起,余音裊裊。

      【答案】A

      中考詩詞賞析試題及答案 10

     。ㄒ唬┕旁娰p析(4分)

      春望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11.這是一首寫景抒情詩,詩中所望所感都緣自“”一詞,通過這個詞,我們讀出了詩人深深的愛國情懷。(2分)

      12.下面對這首詩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前四句寫眼前所望春天都城的破敗之景,后四句抒發思念親人的.盼望之情。

      B.在頷聯中,詩人移情于物,通過花鳥的情態表達了自己感時傷世的內心情感。

      C.詩人得不到家信,是因為戰亂引發了長安城內一場持續了三月之久的大火。

      D.全詩意脈貫通,情景兼具,內容豐富,感情強烈,懸一篇膾炙人口的佳作。

      答案:11.國破或:破(2分)

      12.C(2分)

     。ǘ╅喿x下面古詩,完成后面題目。(4分)

      春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14.本詩首聯作者寫春望所見。一個“_________________”字,使人怵目驚心;一個“深”字,讓人_________________。雖是寫景,但實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2分)

      15.請對本詩尾聯刻畫的詩人形象作簡要賞析。(2分)

      答案:14.破滿目凄然(意思相近即可)

      15.描畫出了詩人蒼老的形象,展示出了詩人悲涼的心情。

     。ㄈ┕旁娢拈喿x

      行路難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10.(2分)請你賞析“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中動詞的妙處。

      11.(2分)誦讀下面句子,請分別用“/”把句中一處主要停頓標示出來。

     、僦睊煸品珴鷾婧"诜蠲谖ky之間

      答案:10.停、投、拔、顧一連串的四個動詞形象地寫出了詩人理想不能實現,內心苦悶、壓抑的心情。

      11.①直掛云帆/濟滄海②奉命于/危難之間

      中考詩詞賞析試題及答案 11

      中考語文古詩詞賞析試題及答案(九)

      1.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涼州詞

      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1)詩中的“春風”除了指自然現象之外,還指的是。(1分)

     。2)下列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2分)

      A.詩歌前兩句以遠川高山襯托“孤城”,描繪出邊地的雄闊蒼涼之景。

      B.“楊柳”是雙關語,既指音樂的曲調,又指現實中的`楊柳樹。

      C.詩歌用“何須”二字,由邊地圖景描繪轉入情感抒發。

      D.全詩極寫戍邊者不得還鄉的怨情,情緒消極悲切。

      【答案】(1)某種溫暖關懷或某種人間春意春象。(2).D

      2.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晚次樂鄉縣①

      陳子昂

      故鄉杳無際,日暮且孤征。

      川原迷舊國,道路入邊城。

      野戍荒煙斷,深山古木平。

      如何此時恨。噭噭②夜猿嗚。

      【注釋】①本詩是詩人從故鄉蜀地東行,途經樂鄉縣時所作。②噭:同“叫”。

     。1)概括引發詩人思鄉的事由。(2分)

     。2)下面對詩歌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詩人以時間為線索架構全詩,從“日暮”開始,到夜色漸濃,至“夜”結束全詩。

      B.頸聯以“煙斷”、“木平”逼真地寫出了夜色的濃重。

      C.尾聯自問自答,以景寫情,情景交融,更添無盡鄉思之愁。

      D.此詩與詩人的《登幽州臺歌》寫法相同,粗獷、直抒胸臆。

      【答案】(1).異鄉孤征(意思相同酌情給分)(2).D

      3.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有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旁娭凶钅芡怀鲈娙烁星榈囊粋詞語是:。(1分)

     、普堖x了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2分)

      A.首聯交代了踏春的去處,簡潔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輪廓。

      B.頷聯抓住了“爭”、“啄”兩個動詞,描繪了一幅早鶯爭暖、新燕啄泥的畫面。

      C.頸聯用“沒馬蹄”寫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密、綠色醉人的景象。

      D.尾聯直抒胸臆,表達了詩人春行錢塘湖的喜悅心情。

      【答案】⑴最愛。(1分)⑵C(2分)

      中考詩詞賞析試題及答案 12

      【20xx貴州畢節】

      湘中

      【唐】韓愈

      猿愁魚踴水翻波,自古流傳是汨羅。

      蘋藻滿盤無處奠,空聞漁父扣舷歌。

     。ㄟx自《唐詩百家全集》)

      【注釋】蘋藻,一種水草,可當祭物。

      18、這是一首詠懷詩,詩人在字里行間流露出什么情感?

      19、一、三句和二、四句為什么要從虛實不同的角度描寫?

      【答案】

      18、英魂無處憑吊的迷惘、惆悵。

      19、虛實結合,將眼前神秘愁慘的氣氛與神秘空靈的意境融為一體,更深刻地表現了世無知音的寂寞悲涼,抒發了無端遭貶的悲憤。

      【20xx貴州黔東南】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辛棄疾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1)題目《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中的“有懷”的意思是。(1分)

     。2)運用典故是這首詞的一大特色,作者在用典中提到了哪三位歷史人物?(3分)

     。3)這是一首懷古詠志之作,作者采用三問三答來結構全篇,你從這三問三答中讀出作者怎樣的情感?(3分)

      【答案】

     。1)(1分)有感而發、有感想(意思相近即可)。

     。2)(3分)曹操或曹孟德;劉備或劉玄德;孫權或孫仲謀(每空1分)。

     。3)(3分)讀出了作者渴望建功立業(收復失地)的壯志(1分);同時也暗含年華老去、報國無門的憤懣(1分);以及對統治者偏安江南、不思復國的慨嘆(1分)。(圍繞以上3點作答,意思相近即可。)

      【20xx貴州黔西南】

      山房春事(其二)

      [唐]岑參

      梁園日暮亂飛鴉,極目蕭條三兩家。

      庭樹不知人去盡,春來還發舊時花。

      9、本詩描繪了哪兩幅畫面?請概括作答。

      10、本詩和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都是寫春天,抒發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請簡要分析。

      【答案】

      9、描寫了梁園日暮的蕭條之景和庭樹繁花盛開的艷麗之景。

      10、本詩抒發了詩人對物是人非(或盛衰無常)的感慨,《錢塘湖春行》則表達了詩人踏春的喜悅和對春天的熱愛。

      【20xx貴州銅仁】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1)上闕中“悠悠”一語雙關,既指,又指。(2分)

     。2)作者融典故入詞,寄情委婉深沉。請對“天下英雄誰故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作出賞析,(4分)

      【答案】(1)時間之漫長久遠;詞人思緒之無窮。

     。2)詞人借用曹操贊嘆孫權的語言,表明希望南宋有像孫權那樣的有志之士,暗示了自己就如孫權一樣,有奮發圖強、收復失地的偉大理想,也暗含了自己對南宋朝廷主和派的憤恨。

      【20xx貴州遵義】

      關雎

      《詩經》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米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筆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2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流”即求取,“采”即采摘,“芼”即挑選,幾個動詞生動地表現了女子的勤勞。

      B、“琴瑟友之”“鐘鼓樂之”實寫青年與意中人熱戀的時光和舉行婚禮的歡樂場面,C、本詩表現了古代青年對愛情婚姻大膽執著的追求,感情坦率樸素、熱烈濃郁

      D、本詩運用雙聲詞、疊韻詞,采用了重章疊句,增強了詩歌的音樂感、節奏感。

      22、本詩開頭為什么要從“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寫起?(4分)

      【答案】

      21、B

      22、此詩在藝術上巧妙地采用了“興”的表現手法。開頭從“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寫起以雎鳥相向合鳴,相依相戀,興起淑女陪君子的聯想,貼切自然,意蘊豐富。

      【20xx四川德陽】

      鷓鴣天①

     。ㄇ澹┘{蘭性德

      握手西風淚不干,年來多在別離間。遙知獨聽燈前雨,轉憶同看雪后山。

      憑寄語,勸加餐,桂花時節約重還。分明小像沉香縷,一片傷心欲畫難。

      注:①友人梁汾回南方奔喪,作者送友人一幅小肖像畫,并為之題詞。

      21、對這首詞的理解和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

      A、首句描寫出一幅在蕭瑟秋風之中,與友人握手話別,淚水止不住滑落的場景。

      B、回憶起以前交往的種種:有分離時的孤燈相伴,也有相聚時在雪后觀山的快樂。

      C、詩人特意叮囑友人別后注意飲食,保重身體,并約定要在桂花時節從南方回來。

      D、全詞描寫生動傳神,富有畫面感,表達了對友人的不舍和關心,情感真摯濃烈。

      22、借助注釋,分析“分明小像沉香縷,一片傷心欲畫難”兩句的虛實結合的手法。(4分)

      【答案】

      21、B

      22、實寫在沉香的輕煙中的`肖像畫,虛寫傷心離別的感受。畫容貌容易,想要畫出自己的傷心難。用襯托手法,表現自己不忍離別的傷心程度之深。

      【20xx四川成都】

      錦城竹枝詞四首(其三)

      彭懋琪

      百花潭對百花莊,小小朱樓隱綠楊。

      聽得門前花擔過,隔簾呼買夜來香。

     。ㄟx自《同治重修成都縣志》卷十一)

      1、全詩多處提及“花”,有何用意?請結合全詩,簡要作答。(2分)

      答:______________

      2、詩句處處寫人卻未見其人,下面哪一項表述更符合詩中人物身份?請作出判斷并結合詩歌內容簡要分析。(2分)

      A、避世獨居的隱士B.辛勤勞作的婦人C.嬌羞可愛的女子

      答: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分)通過寫“花”,描繪了雅致的居住環境,表現出高雅的生活情趣。

      2.(2分)選C!靶⌒≈鞓恰狈吓由矸,“隔簾買花”寫出嬌羞可愛。

      【20xx四川達州】

      【甲】定風波蘇軾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厥紫騺硎捝,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乙】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蘇軾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葉已鳴廊?慈∶碱^鬢上①。

      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②。中秋誰與共孤光③。把盞凄然北望。

      【注】①[眉頭鬢上]指眉頭上的愁思,鬢上的白發。②[妨]遮蔽。③[孤光]指獨在中天的月亮。

      11、兩詞都是蘇軾被貶黃州時的作品,但基調和抒發的情感大不相同,試結合詩句加以闡釋。(5分)

      【答案】

      、甲詞基調昂揚、樂觀。詞人出游遇雨,卻不慌不忙,在雨中吟詠長嘯!澳牎薄昂畏痢薄罢l怕”三個詞將詞人樂觀曠達的人生態度表現得特別充分。

      乙詞基調低沉、哀婉。通過對秋涼夜中風葉、孤光明月景物的描寫,反映出詞人謫居后的苦悶心情(詠人生之短暫,嘆壯志之難酬,感世道之險惡,悲人生之寥落、慨知音之難覓)。

      【20xx四川資陽】

      漁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23、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與分析,錯誤的一項是()(3分)

      A、“星河欲轉千帆舞”中“轉”“舞”二字,逼真地寫出了詞人在風浪顛簸中的感受。

      B、經過海上航行,詞人的夢魂仿佛回到天國,聽到天帝殷勤地垂問自己要回到何處。

      C、詞人希望自己像大鵬一樣乘風高飛遠走,她疾呼:風把我的小船吹到海外仙山吧。

      D、該詞通過記夢,抒發詞人對現實的眷戀,表達了自己不被苦難磨滅的追求和向往。

      24、本詞別具一格,風格豪放。請簡析這首詞是如何體現這一風格的?(2分)

      【答案】

      23、D

      24、這首詞帶有氣魄雄壯的豪放詞風,在她的作品中別具一格。①大膽而又豐富的想象,壯闊意境:詞首的海天相接圖,詞尾的大鵬展翅圖。②闊大而豪邁的氣度。盡管自己孤苦無依、志不得伸,但仍未放棄理想,執著追求。③它所描繪的夢幻境界豐富多姿,使人神往,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

      【20xx四川廣安】

      南安軍

      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風雨濕征衣。出嶺同誰出?歸鄉如此歸!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時非。餓死真吾志,夢中行采薇。

     。1)詩歌頸聯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作用?(2分)

     。2)詩歌尾聯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2分)

      【答案】

     。1)運用了對比的修辭手法,(1分)將祖國山河依舊與城郭已面目全非進行對比,突出了詩人的亡國之痛。(意思相近即可,1分)(共2分)

     。2)表達了詩人至死不渝,以死明志,保持愛國的節操,誓死報國的決心。(意思相近即可,2分)

      【20xx四川廣元】

      金陵酒肆留別

      李白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1)柳花即柳絮,詩歌第一句“風吹柳花滿店香”,著一“香”字,初看似覺突兀,細品卻又妥帖!跋恪奔戎复猴L吹來的香,又指香。

     。2)本詩結語尤妙,李煜“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正是脫胎于此。請賞析本詩最后兩句的妙處。(4分)

      【答案】

     。1)花草樹木(春天的氣息);美酒。(2)最后兩句融情于景,化抽象為形象(化虛為實),抒寫離情別意,情深意長,形象地表現了詩人與朋友們的深情厚意。

      【20xx四川樂山】

      初授官題高冠草堂

     。ㄌ拼)岑參

      三十始一命①,宦情多欲闌。自憐無舊業,不敢恥微官。

      澗水吞樵路,山花醉藥欄②。只緣五斗米,辜負一漁竿。

      【注】①一命:最低的官職。②藥欄:草藥的柵欄。

      11、下列對詩歌的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

      A、首聯中“始”字點題,作者三十歲開始當官,對官場的想法和興趣變得更多了。

      B、第二聯說可憐自己沒有家業,盡管被授予的是一個小官,自己也不敢以之為恥。

      C、尾聯反映了作者只因為一份微薄的官俸,放棄隱逸山林、水濱的矛盾心理。

      D、作者運用典故,在對比中表現了自己愧對前人、憋屈而無可奈何的真摯情感。

      12、第三聯“澗水吞樵路,山花醉藥欄”中“醉”字用得好不好?請簡要分析原因。(3分)

      【答案】

      11、A

      12、示例:用得好。運用擬人手法,化靜為動形象地寫出了山花東倒西歪的情態,表現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向往。

      【20xx四川涼山州】

      咸陽城東樓

      許渾

      一上高城萬里愁,蒹葭楊柳似汀洲①。

      溪②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鳥下綠蕪③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

      行人④莫問當年事⑤,故國東來渭水流。

      注釋:①汀洲:水中的小洲。②溪:這里指咸陽城南的磻溪。下文的“閣”指城西的慈福寺。③蕪:叢生的雜草。④行人:這里指作者自己。⑤當年事:指秦、漢滅亡的往事。

      23、頷聯中使用了哪些意象營造了詩歌蕭條蒼涼的意境?

      24、詩歌抒發了詩人對歷史滄桑的無限感慨,請結合頸聯說說詩人是如何表達這一情感的。

      【答案】

      23、云、落日、山雨、風。(答對其中三個即可)

      24、詩人繼頷聯后,頸聯以秋天夕陽中“鳥下綠蕪”“蟬鳴黃葉”渲染勾勒出了一個更加蕭條蒼涼的意境,借秦苑、漢宮的荒廢,抒發了對歷史滄桑的無限感慨。

      【20xx四川瀘州】

      早歸

      唐·元稹

      春靜曉風微,凌晨帶酒歸。

      遠山籠宿霧,高樹影朝暉

      飲馬魚驚水,穿花露滴衣。

      嬌鶯似相惱,含囀傍人飛。

      12.請簡要賞析頷聯中“籠”與“影”兩字的妙處。(4分)

      13.尾聯寫出了黃鶯的哪些特點?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4分)

      【答案】

      12.(4分)籠,籠罩或縈繞之意,寫出遠山在晨霧縈繞之中若隱若現的朦朧之美;(2分)影,投影之意,表現了樹木在晨光映照下,樹影投在地上的明暗交錯的立體美。(2分)

      13.(4分)寫出了黃鶯的嬌小輕盈、皮可愛,叫聲婉轉動聽。(2分)通過寫鳥與人和相處的情景,表達了詩人愉悅閑適之情。(2分)

      【20xx四川眉山】

      恨別①

      杜甫

      洛城一別四千里,胡騎長驅五六年。

      草木變褒行劍外,兵戈阻絕老江邊。

      思家步月清宵立,憶弟看云白日眠。

      聞道河陽近乘勝,司徒②急為破幽燕。

      [注]①此詩為杜甫安史之亂時期在成都所作。②司徒:指唐軍將領李光弼。

      1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首聯點明詩歌的題旨,“四千里“恨離家之遠,“五六年”傷戰亂之久。

      B、頷聯第一句描述蜀中草木盛衰變易,承接上句暗示詩人已流落蜀中多年。

      C、頸聯通過“宵立晝眠,憂而反!钡纳罴毠澝鑼,委婉表達無限情思。

      D、尾聯意為詩人聽到唐軍連戰皆捷的喜訊,又擔心司徒不乘勝追擊而退縮。

      12、結合詩歌內容和寫作背景,說說本詩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4分)

      【答案】

      11、D

      12、①因戰爭而不得不流落他鄉的孤獨飄零之感;②遠離家鄉不得歸而產生的濃烈的思家憶弟之情;③不能重返故土而老于蜀中的年華逝去之悲;④連戰皆捷希望破幽燕平定叛亂的國家命運之憂。

      【20xx四川南充】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1)下列對詩歌理解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A.首聯寫送別的環境景色,透著輕快明麗的氣息。這里有山的青綠,有水的流轉,一靜一動,相映成趣。山的靜默,水的遠去,也暗示了離別的情景。

      B.頷聯詩意轉為議論,感嘆今此一別,友人即萬里游蕩,無所歸依,詩人對友人的擔憂之情,溢于字里行間。

      C.尾聯當離別真的來臨時,也只能瀟灑地揮一揮手,任憑這離群的馬嘶鳴。馬猶如此,人何以堪?全詩至此悠然而止,意蘊深遠,令人回味不盡。

      D.這首送別詩寫得新穎別致,不落俗套,自然美和人情美交織在一起,寫得有聲有色,氣韻生動。

     。2)本詩的頸聯與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都是經典名句,請你比較這兩聯詩在情感上的異同。(3分)

      【答案】

     。1)B(“議論”應為“抒情”)(3分)

     。2)相同點:都表達了在離別時對友人的深厚情誼;(1分)

      不同點:李詩主要表達“我”與友人離別時的難舍難分,對即將遠行友人的擔憂;(1分)王詩主要勸勉朋友不要因離別而傷感,要心胸豁達,坦然待之。(1分)(意近即可)

      【20xx四川內江】

      相見歡

      南宋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樓,倚清秋。萬里夕陽垂地大江流。中原亂,簪纓散,幾時收?試倩悲風吹淚過揚州。

      16、詞上片寫景,“”點明登臨的地點,“ ”一詞交代觀景的時節!叭f里夕陽垂地大江流”主要運用了的修辭手法,營造出氣魄宏大、蒼蒼涼沉郁的意境。(3分)

      17、詞的下片運用了什么抒情方式?表達了怎樣的情感?(4分)

      【答案】

      16、西樓(金陵城西樓)清秋(秋)夸張

      17、直抒胸臆與間接抒情相結合,表現了詞人強烈的亡國之痛和深厚的愛國精神。

      【20xx四川遂寧】

      峽口①送友人唐·司空曙

      峽口花飛欲盡春,天涯去、跍I沾巾。

      來時萬里同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注釋】①峽口:兩山夾水的地方,這里指長江出蜀的險隘。②去。褐缸叩娜撕土舻娜。

     。1)“峽口花飛欲盡春”這一句在全詩中有哪些作用?(3分)

     。2)本詩與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表達的情感有何異同?(3分)

      【答案】

     。1)交代了送別的地點和季節(時間)(1分),渲染了凄涼憂傷的氛圍(1分),烘托了詩人的惆悵之情(1分)。

     。2)同:都抒發了對友人的惜別之情(1分)。異:《峽口送友人》情感顯得憂郁低沉(1分);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則顯得樂觀曠達(1分)。

      【20xx四川宜賓】

      壽陽曲江天暮雪

      [元代]馬致遠

      天將暮,雪亂舞,半梅花半飄柳絮。江上晚來堪畫處,釣魚人一蓑歸去。

      19、下面關于這首元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元曲由天氣切入,寫天色漸晚,紛紛揚揚的大雪越下越大。

      B、緊接著描繪雪花姿態、色彩,像盛開的梅花像飄飛的柳絮。

      C、接下來承上啟下,寫江上、傍晚下雪的景象美得像畫一樣。

      D、最后由景及人,寫江面上漁翁急急忙忙地只披著蓑衣歸去。

      20、下面關于這首元曲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標題中的“壽陽曲”是小令題目,“江天暮雪”則是曲牌名。

      B、元曲屬于韻文,其中“暮”“舞”“絮”“處”“去”均押韻。

      C、“亂舞”二字巧妙顯現風聲、風勢,不著一字而盡得風流。

      D、詩人善于繪形、傳神,以虛實相生的筆法寫出無窮的韻味。

      【答案】

      19、D

      20、A

      【20xx四川自貢】

      江村①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來堂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

      但有故人供祿米②,微軀此外更何求?

      【注】①唐肅宗上元元年(760)夏,杜甫在朋友的資助下,在四川成都郊外的流花溪畔蓋了一間草堂,這首詩作于這期間。②祿米:古代官吏的俸給,這里指錢米。③微軀:微賤的身軀,是作者自謙之詞。

      14、以下對這首詩的理解和鑒賞,正確的請選“A”,錯誤的請選“B”。(5分)

     。1)首聯中的“抱村流”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了草堂周圍的環境,一彎清流繞宅而過。

     。2)首聯中“長夏”點明時間,“江村”二字照應題目,“事事幽”則統領整首詩。

     。3)頸聯對“老妻”和“稚子”的細節描寫,寫出了杜甫一家在浣花溪生活的富足。

     。4)詩人顛沛半生,生活暫時得到了安寧,妻兒同聚一處,重新獲得了天倫之樂。

     。5)這首詩將寫景、敘事、抒情相結合,景中有情,情景交融,充滿浪漫主義色彩。

      15、頷聯描繪了怎樣的畫面?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4分)

      【答案】

      14、①A ②A ③B ④A ⑤B

      15、①頷聯寫梁上的燕子自由自在地飛來飛去,水中的鷗鳥互相追逐嬉戲,親親熱熱。以燕子和鷗鳥的動作表現江村景色之幽靜。

     、诒磉_了作者生活得到安定后閑適愉悅的心情。

      【20xx云南省】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14.王維筆下的“雨中草色綠堪染,水上桃花紅欲燃”與本詩的頸聯都寫到了花草,請問這兩個景象中所描寫的花草有什么不同?

      15.對錢塘湖早春的喜愛之情,詩人是如何來表達的?

      【答案】

      14.王維筆下的花草碧綠鮮艷,表現了盛春的景象;白居易筆下的花草零星矮小,表現了早春的景象。

      15.詩人運用融情于景和直抒胸臆的方法表達了對錢塘湖早春的喜愛之情。

      譯文:

      行至孤山寺北,賈公亭西,暫且歇腳,舉目遠眺,水面平漲,白云低垂,秀色無邊。幾只黃鶯,爭先飛往向陽樹木,誰家燕子,為筑新巢銜來春泥?鮮花繽紛,幾乎迷人眼神,野草青青,剛剛遮沒馬蹄。湖東景色,令人流連忘返,最為可愛的,還是那綠楊掩映的白沙堤。

      【20xx云南昆明】

      【甲】飲酒(其五)

      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乙】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朱光潛說:“情趣不同則景象雖似而實不同!薄炯住俊疽摇績稍姸紝懙搅孙w鳥歸林的景象,但詩人借此表達的思想感情不同,請結合詩歌內容簡要分析。

      【答案】

      示例:甲詩,山林中的霧靄在夕陽下升騰,若有若無,繚繞于峰際;成群的鳥兒相伴飛回巢,歸隱山林。詩人好像完全融化在自然之中,景中流露出詩人歸隱后怡然自得的情懷。乙詩,“歸鳥”是投林還巢的鳥,可知時已薄暮,詩人還在望。表達詩人對祖國河山的熱愛、贊美之情。

      【20xx廣東廣州】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12、 “陰陽割昏曉”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13、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案】

      12、山的南面陽光燦爛,山的北面幽暗昏黑,描繪了泰山明暗分明的奇麗畫面。

      13、詩人決心有朝一日登上泰山絕頂,俯視群山而小天下。表達了詩人不怕困難,敢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

      中考詩詞賞析試題及答案 13

      1.閱讀下面的古詩文,完成文后各題。(共18分)

      訪城西友人別墅

      雍陶

      澧水①橋西小路斜,日高猶未到君家。

      村園門巷多相似,處處春風枳殼花②。

      【注釋】①澧(lǐ)水:指唐代的澧州城(今湖南北部的澧縣)。②枳(zhǐ)殼花:枳樹的花。

      18.詩中“猶未”二字寫出了詩人怎樣的心情?(2分)

      19.這首詩只寫村野風光,沒有具體寫友人和別墅,這樣寫符合題意嗎?為什么?(2分)

      答案:18.寫出了詩人會友急切的心情。

      19.符合題意。這首詩巧妙地運用了烘托手法,通過對自然而優美的村野風光的.描寫,讓讀者想象到友人別墅的幽雅和友人的風采。

      1.在“分門別類輯古詩”活動中,有一本詩集收錄了下面幾首詩。請根據它們所抒發情感的相近點,給詩集命名。(2分)

      詩集名稱:《》

      【答案】示例:《思親集》《思鄉集》(包含思念親人、懷念家鄉等意即可)

     。7)下面是同學們對上述詩歌的品析,請選出不恰當的一項。()(3分)

      A.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生”、“入”兩字,形象地表現了時序的變遷、新舊的交替。此聯既寫美景,又含哲理。

      B.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搔”,寫解愁的動作;白發“更短”,突出愁的程度。詩人在離亂傷痛之時,嘆息衰老,更添悲愁。

      C.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夕陽西下,崇山峻嶺間,狼煙升起,城門早早關閉。此句營造了一種寧靜祥和的氛圍。

      D.小橋流水人家:小橋一座,流水潺潺,幾戶人家,幽靜安適。此句反襯出流落他鄉孤獨無助的游子內心的凄涼。

      【答案】C

      2.閱讀下面的古詩文,完成文后各題。(共18分)

     。ㄒ唬┙亲用苤莩鲐i蘇軾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韶裘,千騎卷平同。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13.“江城子”是這首詞的_______,“密州出獵”是這首詞的____________。

      14.請寫出“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大意及其所蘊含的情感。

      【答案】

      13.(2分,每空l分)詞牌名題目

      14.(3分)定將把弓拉得如圓月一樣去參加戰斗,去抵抗西北的侵略者。表達了作者要報效祖國,抵御入侵者,建功立業的決心。(意思相近即可)

      中考詩詞賞析試題及答案 14

      【20xx四川涼山州】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1)下列詩句中與本詩描寫的季節最接近的一項是()(3分)

      A.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B.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C.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D.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2)有學生將“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作為畢業贈詩送給同學,是否合適?請說明理由。(3分)

      【答案】

     。1)C

     。2)合適(1分),這句詩表達的是詩人與友人離別的牽掛擔憂、依依不舍之情,所以可以作為畢業季的贈詩送給同學,表達和同學離別的依依不舍之情(2分)。

      【20xx四川綿陽】

      寄友三首(其二)

      唐彥謙

      寒燈孤對擁青氈,牢落①何如似客邊。卻憶花前酣后飲,醉呼明月上遙天。

      寄友三首(其三)

      唐彥謙

      客里逢春一惘然,梅花落盡柳如煙。無情最恨東來雁,底事②音書不肯傳。

      【注】①牢落:孤寂的樣子。②底事:何事,為什么。

     。1)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詩人客居他鄉,夜里獨對寒燈、孤擁青氈時,不禁想起了與友人花前暢飲的場景。

      B.“醉呼”句生動再現了詩人和友人醉酒后的狂放情態,反襯出詩人此時的孤寂落寞。

      C.梅花凋零,柳絲如煙,“梅花”句在對春景的描摹中暗含季節更替、時光流逝的惆悵。

      D.兩首詩同是遙寄友人,都表達了詩人客居異鄉之愁和對與友人歡聚的時光的留戀。

     。2)詩人為什么“最恨東來雁”?你怎樣理解詩人對“東來雁”的“恨”?請結合第二首詩簡要回答。(4分)

      【答案】(1)D

     。2)①恨大雁“無情”,不肯給自己帶來友人的消息。

     、诮鑼Υ笱愕穆裨,委婉表達友人音訊不至的失落,抒發對友人的思念之情。

      【20xx四川南充】

      題破山寺后禪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由徑通出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

     。1)下列對詩歌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首聯寫詩人漫步山林,進入古寺!罢铡弊謱懗隽诵袢諙|升時的勃勃生機,反襯出詩人孤寂落寞的情緒。

      B.頷聯曲折的小路,幽深的花木,肅穆的禪房,構成一種寧靜祥和的氛圍,似乎可以洗濯身心,放飛靈魂。

      C.頸聯“空人心”對應上句“悅鳥性”,點出如此空靈純凈的世界可以凈化心靈,讓人參悟這空寂中的禪意。

      D.這首詩語言樸素、構思巧妙,善于引導讀者在平易中進入勝景,體會詩的旨趣,而不以描摹和詞藻取勝。

     。2)尾聯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請簡要分析。(3分)

      【答案】

     。1)A解析∶"反襯出詩人孤寂落寞的情緒"表述有誤。此處沒有運用反襯手法,表現的是詩人美好愉悅的心情。

     。2)答案示例∶尾聯運用了"以聲襯靜"的表現手法(1分,如答成"以動襯靜"亦可給分),大自然和人世間的所有聲響都寂滅了,只有鐘磬之音,回應著大自然的寂寞無語(1分,意對即可)。表達了詩人超脫、淡泊的情懷(1分,意對即可)。

      【20xx四川內江】

      咸陽城東樓(許渾)

      一上高城萬里愁,蒹葭楊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

      16、“_______________”一句常用來比喻重大事件發生前的緊張氣氛,是千古傳詠的名句!癬______________”二字指秦漢故都咸陽。(4分)

      17、結合詩歌內容,說說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4分)

      【答案】

      16、①山雨欲來風滿樓②故國

      17、家園故國之愁,吊古傷今之感。

      【20xx四川自貢】

      朝饑示子聿①

      陸游

      水云深處小茅茨②,雷動空腸慣忍饑。

      外物不移方是學,俗人猶愛未為詩。

      生逢昭代③雖虛過,死見先親幸有辭。

      八十到頭終強項④,欲將衣缽付吾兒。

      【注】①子聿:陸游的兒子。②茅茨:茅屋。③昭代:政治清明的時代。④強項:剛強,不肯低頭。

      20.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寫詩人的居住環境和食不果腹的窘況,“慣”字表明忍饑挨餓已成常態。

      B.頷聯告誡兒子,讀書治學要禁得起外界事物的干擾,要專心致志、心無旁騖。

      C.頸聯感嘆生逢昭代,歲月虛度,詩人因此心生愧疾,感到死后也無顏見祖先。

      D.這首詩是作者寫給兒子子聿的詩,全詩談治學,論詩歌,說希望,明白如話。

      21.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

      【答案】

      20. C

      21.告誡兒子要堅守自己的理想,不屈服、不放棄,不為外界的人或事而動搖,努力學習,做一個有真才實學的人及做一個有骨氣有操守的人。

      【20xx云南省】

      山坡羊潼關懷古

      張養浩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13、請對曲中的“望”作簡要賞析。(2分)

      14、請結合全曲內容,簡要分析作者“傷心”的原因有哪些。(2分)

      【答案】

      13、一個“望”字,作者撫今追昔,從歷代王朝更替,想到人民的苦難,一針見血地點出了封建統治階級與人民的對立,表現了作者的思索和深切的同情。

      14、作者赴任救災,看到百姓疾苦,心頭沉重;望向西都,想到王朝興亡,心生感慨,對百姓更增同情。

      【20xx云南昆明】

      【甲】天凈沙·秋思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乙】秋詞(其一)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古人云:“三分詩七分吟!睂W習古詩離不開朗誦,上面兩首寫秋天的詩歌,你會用什么樣的語調朗誦呢?請分別說明理由。

      【答案】

      示例:我會用悲傷低緩的語調朗誦甲詩,因為甲詩描寫的是蕭瑟凄涼的日暮秋郊之景,流露的是游子孤寂愁苦的思鄉之情;我會用輕快激昂的語調朗誦乙詩,因為乙詩描寫的是明麗的秋景,表達的是作者昂揚奮發的豪情。

      【20xx廣東廣州】

      游山西村

      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12.請找出詩中體現山西村民俗的詩句。(2分)

      13.請闡明“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蘊含的理趣。(2分)

      【答案】

      12、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13、不論前路多么難行、難辨,只要堅定信念、敢于探索,就會出現一個充滿光明與希望的新境界。

      【20xx廣西賀州】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1)“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詩人借的典故,表達的感情。(2分)

     。2)請賞析“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這兩句詩的妙處。(2分)

      【答案】

     。1)鴻雁傳書思念故鄉

     。2)這兩句詩寫“行舟”所見景色,“平”“闊”“正”“懸”四字用得好:“潮平”,兩岸才里得寬闊;“風正”,帆才有懸空的態勢,詩句對偶精準,意境開闊,情緒飽滿。

      【20xx廣西貴港】

      閱讀《江城子密州出獵》,完成下列小題。(每小題3分,6分)

      江城子密州出獵蘇軾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9、下列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首詞寫了“老夫”蘇軾“少年”“輕狂”的表現,上片側重表現“心狂”,下片側重表現“形狂”。

      B.“千騎卷平岡”,千騎奔馳,騰空越野,好一幅壯觀的出獵場面!“卷”極言行走之快。

      C.“鬢微霜,又何妨”表達了詞人不服老的心境。其言外之意是:我雖然年紀大了,但是仍能躍馬疆場。

      D.本詞是蘇軾最早的一首豪放詞,是他在藝術創作上一次大膽的嘗試,在詞的發展史上有著里程碑的意義。

      10、“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用了典故,請分析其作用。

      【答案】

      9、A

      10、詞中運用馮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罪的典故。這里作者用“馮唐持節”(作者以魏尚自比),表達了希望能得到朝廷重用,實現殺敵報國之志。

      【20xx廣西百色】

      登飛來峰

      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第一句概括峰和塔的高度,古代八尺為尋,“千尋塔”,極言塔的高峻。

      B.第二句寫在晨雞報曉時分,便可以看到旭日東升,進一步渲染塔之高。

      C.第三句用典來直抒胸臆,“浮云”在古代詩歌中,往往用來借代品德高尚的人。

      D.這首詩是登高抒懷之作,詩人登上飛來峰,觸景生情,抒發豪情壯志。

      16、有人評價此詩有“哲理的詩化,詩化的哲理”之妙,請結合詩的內容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4分)

      【答案】

      15、C

      16、這句話的意思是把哲理蘊含在詩句中,詩句中的意象體現深刻的道理(1分)。如這首詩通過寫“千尋塔”“最高層”等意象(1分),形象地揭示“站得高,望得遠”的道理(表現作者變法革新的政治理想和遠大的抱負,以及大無畏的精神)(2分)

      【20xx廣西河池】

      江城子密州出獵

      蘇軾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16.這首詞的詞牌名是:___________________,從本詞的__________及語言風格看,是一首豪放詞。

      17.古人用詞講究推敲,“千騎卷平岡”中的“卷”一字傳神,請簡要賞析。

      【答案】

      16.江城子題材

      17.“卷”字極言行走之快,可見出獵者情緒高昂,精神抖擻。

      【20xx海南省】

      過零丁洋

      [南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本詩領聯運用了_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辭手法,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和詩人的人生遭遇。(2分)

      7、緊扣詩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說說你對愛國主義精神的理解。(3分)

      【答案】

      6、比喻對偶

      7、示例:這一詩句告訴我們,人世間誰能免于一死?真正的英雄只求留下一顆赤膽忠心,永遠照耀在史冊上。我認為,愛國主義精神就是要始終把國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心里,當國家和民族需要的時候,要勇于擔當、樂于奉獻、舍生取義。

      【20xx河南省】

      雁門太守行

      李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17.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將士們怎樣的情感?

      18.這首詩中的“秋色”應該理解為絢爛的景象還是肅殺的景象?請結合詩歌內容談談你的看法。

      【答案】

      17.贊美將士們艱苦卓絕的斗爭精神(誓死報國的決心)。(意思對即可)

      18.示例一:肅殺的景象。從本詩中“霜重鼓寒聲不起”一句看,此時天氣已非常寒冷,可以想見當時的邊塞應是草木凋零、一片蕭條的肅殺景象。

      示例二:絢爛的景象。本詩多處使用描繪色彩的詞語,形成一種濃墨重彩、雄渾悲壯的美,秋色的絢爛可與整首詩畫面風格一致。

      示例三:兩種理解都可以。無論哪種理解都有助于表現戰爭的悲壯慘烈,絢爛的景象可與之形成強烈反差,肅殺的景象則可以從正面烘托。

      【20xx湖北鄂州】

      渡荊門送別

      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7、下面對這首詩的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A.首聯緊扣詩題,以敘事為主,寫詩人乘舟來到遙遠的荊門外,將到楚地游覽,交代了此行的地點和事由。

      B.頷聯以移動的視角來描寫景物的變化。一個“隨”字,將群山與平野位置的逐漸變換、推移,生動地展現出來,給人以空間的流動感。一個“入”字,寫出江水流向遠方,水天相接的開闊境界。

      C.頸聯以靜觀的視覺描摹江上的美景。詩人將水中月影比喻成明鏡,用海市蜃樓形容江上云霞之美,想象大膽、奇特。

      D.尾聯筆鋒突轉,由欣賞美景轉入抒情,用擬人的手法寫故鄉之水不遠萬里送自己行舟遠游,表達了盡快到達楚地的急切心情。

      【答案】D

      【20xx湖北恩施】

      贈從弟(其二)

      劉楨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風聲一何①盛,松枝一何勁!

      冰霜正慘凄,終歲常端正。豈不罹②凝寒③?松柏有本性。

     。ㄟx自統編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八年級上冊)

      【注釋】①一何:多么。②罹:遭受。③凝寒:嚴寒。

      17.請你賞析“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中疊詞的表達效果。

      18.詩中松柏的“本性”是什么?詩人寫松柏“本性”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

      17. “亭亭”表現了松的傲岸姿態,“瑟瑟”模擬刺骨的風聲,兩個疊詞富有音樂性,突出了松柏挺立不屈。

      18.亭亭(挺拔),勁(剛勁),端正(直立、正直)。詩人寫松柏“本性”,歌頌了松樹的高潔,同時運用了象征手法,用松樹象征自己的志趣、情操和希望,以此自勉,也借以勉勵從弟。

      【20xx湖北黃岡】

      【甲】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宋·辛棄疾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乙】秋日登吳公臺上寺遠眺

      唐·劉長卿

      古臺搖落后,秋入望鄉心。野寺來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陽依舊壘,寒磬滿空林。惆悵南朝事,長江獨至今。

      【注釋】①吳公臺:在今江蘇省江都縣,原為南朝宋將沈慶之所筑,后陳將吳明徹重修。②搖落:零落、凋殘,這里指臺已傾廢。③磬:寺院中敲擊以召集眾僧的鳴器,這里指寺中報時拜神的一種器具。

      25.【甲】詞“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句中的疊詞含義豐富,意蘊深厚,請你說說“悠悠”一詞中所蘊含的內涵。(4分)

      26.【甲】【乙】兩首詩詞都是通過吊古來抒懷的,但抒發的情感不相同,請具體概括。(4分)

      【答案】

      25.參考答案:“悠悠”一語雙關,意指眾多、悠長。疊詞的運用,表現古今興亡事之多,時間悠長久遠,詞人思緒無窮。

      26參考答案:甲詞通過對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頌,表達了渴望建功立業的壯烈情懷,也流露出報國無門的無限感慨,蘊含著對茍且偷安、毫無振作的南宋朝廷的嘲諷之情。乙詩通過觀吳公臺,抒發懷鄉思歸的感情,同時也表達了因歷史興衰無常(昔盛今衰、歷史滄桑)而產生的惆悵悲傷之感。

      【20xx湖北黃石】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11、對這首詩分析正確的一項是()(2分)

      A.首聯寫詩人以游客身份乘舟去“青山”游玩。

      B.由于潮水上漲、江面開闊,詩人因此感到懸心。

      C.詩人把“日”與“春”作為新生美好事物的象征。

      D.家鄉的書信從何處傳來,原來是大雁從洛陽捎來。

      12、這首詩抒發了哪些情感?(3分)

      【答案】

      11、C

      12、這首詩寫的是鄉愁,表達的是詩人的思鄉之情。(寫出思鄉之情即可)

      中考詩詞賞析試題及答案 15

      秋日田園雜興(其八)

      [宋]范成大

      新筑場泥鏡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聲里輕雷動,一夜連枷①響到明。

      【注】①連枷:農具,由一個長柄和一組平排的`竹條或木條構成。使用時,操作者將連枷把上下甩動,使連枷拍旋轉,來拍打敲擊曬場上的作物穗頭,使之脫粒。

      詩中農人秋季收獲打稻的場景有什么特點?請結合詩歌內容,具體分析。

      【答案】

      場面平坦、霜后天晴、歡聲雷動、晝夜不停的特點。

      中考詩詞賞析試題及答案 16

      山坡羊·潼關懷古

      張養浩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10、曲中表現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表達了作者____________的思想情感。(2分)

      11、請從感官角度賞析“峰巒如聚,波濤如怒”的表達效果。(3分)

      【答案】

      10、①興,百姓苦;亡,百姓苦②憂慮國計民生和同情百姓

      11、視覺與聽覺相結合!熬邸薄芭睆囊曈X和聽覺兩個方面突出了潼關地勢險要的特點,表現作者路經潼關時的所見所想。

      中考詩詞賞析試題及答案 17

      鷓鴣天 送廓之秋試①

     。鬯危菪翖壖

      白苧②新袍入嫩涼。春蠶食雖響回廊,禹門③已準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鵬北海,鳳朝陽。又攜書劍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卻笑人間舉子忙。

      【注】①秋試:科舉時代秋秀舉行的考試。 ②白苧(zhù):用白色苧麻織成的'布 ③禹門:即龍六,古時以“魚躍龍門”喻指考試得中。

     。ǎ保鞍灼r新袍入嫩涼”句中的“嫩”字帶給你怎樣的感覺?(2分)

     。ǎ玻谤i北海,鳳朝陽。又攜書劍路茫!痹鯓芋w現了辛詞的豪放特點?(3分)

     。ǎ常┱埮e一例分析本詞虛實相生的藝術手法。(3分)

      答案:

     。ǎ保┹p微、新鮮、清爽等

     。ǎ玻┐簌i、丹鳳、意象豪邁;北海、太陽、路茫茫、意境開闊;攜書佩劍,顯示出既儒雅又剛健的氣概。

     。ǎ常├骸鞍灼r新袍入涼”“春蠶食葉響回廊”是實寫,點明時令和環境;“明年此日青云去,去笑人間舉子忙”是虛寫,想象金榜題名后輕松愉悅的心情。虛實相生,表達對應考者的良好祝愿。

    【中考詩詞賞析試題及答案】相關文章:

    中考古詩詞鑒賞試題及答案07-18

    柳永詩詞賞析08-27

    李清照詩詞賞析07-02

    詩詞賞析范文11-02

    《定風波》詩詞賞析10-22

    《人日思歸》詩詞賞析09-27

    杜牧《赤壁》詩詞賞析01-20

    詩詞意思及賞析04-27

    古詩詞賞析06-24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