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資料大全>詩詞名句>《回鄉偶書》古詩詞賞析

    《回鄉偶書》古詩詞賞析

    時間:2023-11-06 17:35:06 詩詞名句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回鄉偶書》古詩詞賞析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古詩吧,古詩的格律限制較少。那么都有哪些類型的古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回鄉偶書》古詩詞賞析,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回鄉偶書》古詩詞賞析

    《回鄉偶書》古詩詞賞析1

      《回鄉偶書》

      作者: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催,唐詩三百首之賀知章:回鄉偶書。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注解】:

     。、鬢毛摧:兩鬢的頭發已經斑白。

      【韻譯】:

      少年時離鄉,到老了才回家來;

      口音沒改變,雙鬢卻已經斑白。

      兒童們看見了,沒有認識我的;

      他們笑問:這客人是從哪里來?

      【評析】:

      這是一首久客異鄉,返回故里的感懷詩,古詩大全《唐詩三百首之賀知章:回鄉偶書》。全詩抒發了山河依舊,人事不同,人生易老,世事滄桑的感慨。一、二句,詩人置于熟悉而又陌生的故鄉環境中,心情難于平靜。首句寫數十年久客他鄉的事實,次句寫自己的“老大”之態,暗寓鄉情無限。三、四句雖寫自己,卻從兒童方面的感覺著筆,極富生活情趣。詩的感情自然、逼真,內容雖平淡,人情味卻濃足。語言樸實無華,毫不雕琢,細品詩境,別有一番天地。全詩在有問無答中作結,哀婉備至,動人心弦,千百年來為人傳誦,老少皆知。

      譯文

      年少時離鄉老年才歸家,我的鄉音雖未改變,但鬢角的毛發卻已經疏落。

      家鄉的兒童們看見我,沒有一個認識我。他們笑著詢問我:你是從哪里來的呀?

      注釋

      偶書:隨便寫的詩。偶:說明詩寫作得很偶然,是隨時有所見、有所感就寫下來的。

      少小離家:賀知章三十七歲中進士,在此以前就離開家鄉。老大:年紀大了。賀知章回鄉時已年逾八十。

      鄉音:家鄉的口音。無改:沒什么變化。一作“難改”。

      鬢毛:額角邊靠近耳朵的頭發。一作“面毛”。衰(cui):現一些教材版本讀“shuāi”。減少,疏落。鬢毛衰:指鬢毛減少,疏落。

      相見:即看見我;相:帶有指代性的副詞。不相識:即不認識我。

      笑問:一本作“卻問”,一本作“借問”。

      賞析

      這是一首久客異鄉、緬懷故里的感懷詩。寫于初來乍到之時,抒寫久客傷老之情。

      “少小離家老大回”,詩一開始,就緊扣題目,單刀直入,點明離家與回鄉相距年歲之久、時間之遙,其中已蘊藏著很深的感慨。這感慨在同題第二首詩中即有明白的描寫:“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鄙胶右琅f,人事消磨,將自然的永恒與人生的多變作了鮮明的對照。這里是明寫,在“少小離家老大回”中是隱含,表現手法不同,藝術效果也不同。

      第二句“鄉音無改鬢毛衰”用的也是對比法,但不是自然與人生的對比,而是語言與鬢發的對比。語言習慣一經形成,雖經歲月磨礪也難以更改;美好青春難以永駐,童顏黑發轉眼即可衰頹!班l音無改”既是故鄉在詩人身上打下的永遠抹不掉的烙印,又是詩人親近故鄉兒童的媒介,所以彌足珍貴;“鬢毛衰”本是離鄉數十年來宦游奔波的必然結果,幸而葉落歸根,在白發飄蕭的垂暮之年,終于返回朝思暮想的.故鄉,因而倍覺幸運。詩人這時的感情是悲喜交集,感慨與激動參半。

      三四句從充滿感慨的一幅自畫像,轉而為富于戲劇性的兒童笑問的場面!靶柨蛷暮翁巵怼,在兒童,這只是淡淡的一問,言盡而意止;在詩人,卻成了重重的一擊,引出了他的無窮感慨,自己的老邁衰頹與反主為賓的悲哀,盡都包含在這看似平淡的一問中了。全詩就在這有問無答處悄然作結,而弦外之音卻如空谷傳響,哀婉備至,久久不絕。

      就全詩來看,一二句尚屬平平,三四句卻似峰回路轉,別有境界。后兩句的妙處在于背面敷粉,了無痕跡:雖寫哀情,卻借歡樂場面表現;雖為寫己,卻從兒童一面翻出。而所寫兒童問話的場面又極富于生活的情趣,即使讀者不為詩人久客傷老之情所感染,也不能不被這一饒有趣味的生活場景所打動。

      此詩運用了三種對比:通過少小離家與老大回鄉的對比,以突出離開家鄉時間之長;通過鄉音難改與鬢毛易衰的對比,以突出人事變化速度之快;通過白發衰翁與天真兒童的對比,委婉含蓄地表現了詩人回鄉歡愉之情和人世滄桑之感,并且將這兩種迥不相同的感情交融地凝合在一起。全詩采用白描手法,在自然樸素的語言中蘊藏著一片真摯深厚的感情。讀之如飲醇醪,入口很淡,而后勁無窮。

      作者簡介

      賀知章(659—744),字季真,號四明狂客,漢族,唐越州(今紹興)永興(今浙江蕭山)人,賀知章詩文以絕句見長,除祭神樂章、應制詩外,其寫景、抒懷之作風格獨特,清新瀟灑,著名的《詠柳》、《回鄉偶書》兩首膾炙人口,千古傳誦,今尚存錄入《全唐詩》共19首。

    《回鄉偶書》古詩詞賞析2

      回鄉偶書二首

      賀知章 〔唐代〕

      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

      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回鄉偶書二首(其二)拼音解讀

      lí bié jiā xiāng suì yuè duō ,jìn lái rén shì bàn xiāo mó 。

      wéi yǒu mén qián jìng hú shuǐ ,chūn fēng bù gǎi jiù shí bō 。

      相關翻譯

      離別家鄉已經有很多年了,最近回來發現家鄉的人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只有門前的鏡湖水、在春風的吹拂下,水波一如既往地粼獻可鑒。

      相關賞析

      這是《回鄉偶書》中的第二首,雖不及第一首有名,卻也蘊含著一股雋永的情味。

      返鄉后的賀知章在同故舊親朋交談中,發現家鄉的人事已發生了滄海殺田的巨變,感情細膩的詩人由是生發出人事無常的感慨、“離別家鄉歲月多”,相當于上一首的“少小離家老大回”。

      因為詩人的一切感慨皆是由數十年背井離鄉而引發的,故一再重復這同一意思。下一句籠而統之議論人事變化,多年離鄉,當有許許多多深深觸動詩人感情的`具體內容,不勝枚舉,故只好一筆帶過。三、四句寫景兼議論。故鄉的人事俱已變換,只有門前那一.湖碧波依舊蕩漾,不改昔時模樣。詩人妙用反襯,“不改”反襯“半消磨”,“惟有”進一步映襯“半消磨”之意,在湖波不改的襯映下,人事日非的感慨顯得愈益深沉了。

      全詩通過“歲月多”、“近來”、“舊時”等表示時間的詞語貫穿而下,形成一一種低回沉思、若不勝情的氛圍。

      與第-首詩人初進家門見到兒童時那種若悲若喜的情感不一樣,在聽了親朋介紹故鄉人事后,詩人獨立于波光粼粼的鏡湖之旁時,情感已變得更加感傷了。整首詩是詩人自然而然地從肺腑流出,毫不雕琢修飾,樸實無華,卻最能深深打動讀者的心。

      作者介紹

      賀知章賀知章(659 744? ),字季真,越州永興(今浙江蕭山)人,自號“四明狂客”。武后證圣元年(695)登進士第,官至秘書監,故稱“賀秘監”。天寶三年,請度為道士,回鄉不久卒。為人曠達不羈,好飲酒。杜商作《飲中八仙歌),將其列為“八仙”之首。善詩歌及草隸書,與張旭、包融、張若虛號為“吳中四士”。其詩大多散失,今存二十首!度圃姟反嫫湓娨痪。有《賀秘監集)。

    【《回鄉偶書》古詩詞賞析】相關文章:

    回鄉偶書作文08-24

    回鄉偶書作文03-09

    回鄉偶書教學反思02-05

    《回鄉偶書》教學反思04-02

    《回鄉偶書》優秀作文06-21

    《回鄉偶書》解讀小設計08-20

    回鄉偶書改寫作文02-05

    《回鄉偶書》改寫作文02-05

    回鄉偶書教學反思15篇04-04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