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九年級化學《常見的酸和堿》說課稿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借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九年級化學《常見的酸和堿》說課稿,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說教材:
1.本節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常見的酸和堿》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級化學下冊第十單元課題一第二課時。本節內容在本課程的學習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學內容包括鹽酸、硫酸的物理性質及酸的化學性質幾個部分,是在學習了氧氣、碳及其化合物的性質和用途的基礎上,完善學生們對酸、堿、鹽的看法。本節課十分鮮明的體現了新教材的特點,通過實驗探究的方法獲得感性認識,代替了枯燥的概念性的文字,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實驗技能和實驗創新能力。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和我對教材的理解,我擬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2.教學目標:
a.知識與技能目標:使學生了解酸的性質,培養學生的動手、觀察、思考、歸納等能力;并能運用所學知識解釋生活和生產中的有關知識,解決有關問題。
b.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硫酸、鹽酸性質的探究學會運用觀察、實驗等方法獲取信息,并學會用歸納、概括等方法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加工。
c.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對酸的性質探究,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探究精神,同時培養學生尊重科學遠離的學習態度。
根據教學目標和我對學生的了解,我確立了以下重、難點:
3.重點、難點:
重點:常見酸和堿的化學性質。
難點:酸雨金屬氧化物的反應及有關方程式的書寫。
接下來我說說本節課的教法,本節課我主要采用實驗探究法教學,另外結合多媒體輔助法。
二、說教法:
1.實驗探究法: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實驗能給學生帶來只管深刻的認識,對本節課,我準備采用微型實驗輔助法教學,在課堂上能讓人人參與,極大提高每個人的熱情,而且實驗現象明顯又節約試劑,充分發揮實驗對學生認知、情感、態度、方法的激勵和引導作用,有助于做到實驗、引導和啟發思維相統一。
2.多媒體輔助法:用投影儀顯示有關演示實驗中沒有的現象,用可見顯示要點強化感受。
好的教法一定要輔以好的學法,“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下面我講講學法指導:
三、說學法:
讓學生主動的體驗探究過程,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合作的學習方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設計實驗:讓學生根據疑問創設實驗,例如濃硫酸的稀釋能像一般溶液的稀釋那樣直接加入蒸餾水嗎?采用小組討論的方法,激發調動學生興趣,培養學生的探究思維方式。
。2)實驗驗證:通過推測、實驗、觀察、記錄、歸納總結獲得知識。例如:酸溶液能和金屬氧化物進行反應嗎?反應會有什么現象?據此進行探究,并進一步了解化學探究的方法,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和學習方法。
。3)溫故知新:梳理舊知并及時聯系生活,例如:在已學過的活潑金屬與酸反應的基礎上思考生活中的應用。在學生理解的知識層面上促進知識向應用層面的轉化。
。4)反思評價:歸納總結已得的結論,并在討論交流中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本節課的特點,我設計了如下教學程序。
四、說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導入新課
讓學生進行思考在生活中、化學課中,你接觸或聽說過哪些酸?請你列舉出你在化學課上和生活中所接觸的酸。由此開始引導學生建立對酸的初步認識。
【九年級化學《常見的酸和堿》說課稿】相關文章:
化學常見的酸和堿教案12-16
教學反思《常見的酸和堿》03-15
《常見的酸和堿》教學反思04-17
常見的酸和堿教學反思04-17
教學反思《常見的酸和堿》11篇04-09
常見的酸和堿教學反思9篇04-17
《酸的和甜的》說課稿04-19
《酸的和甜的》教學反思05-26
酸的和甜的教學反思08-24
《酸的和甜的》教學的反思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