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演講稿>會議發言>沈氏宗譜續編委員會成立會議發言稿

    沈氏宗譜續編委員會成立會議發言稿

    時間:2022-08-18 23:32:40 會議發言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沈氏宗譜續編委員會成立會議發言稿

      沈氏宗譜續編委員會成立會議發言稿
      
    各位宗親:大家好!
      
      我是明廿五房的沈春達。
      
      今天師橋沈氏宗親在此聚會,共商續譜大事,充分體現了我們師橋沈氏大家族的力量,為此我感到非常的高興。
      
      下面我向大家匯報,交流我們發揚光大師橋沈氏家族文化和續修《師橋沈氏家譜》前期準備工作情況,講得不全面的地方,請各位宗親補充,如有差錯,請各位宗親批評指正。
      
      《師橋沈氏宗譜》是我們師橋沈氏的家族歷史書、宗譜里有師橋沈氏世代相傳的血脈聯系,宗譜里有豐厚的文化遺產,這些都是老祖宗傳給我們的珍貴的精神財富。續修家譜是繼承歷史、弘揚文化、啟迪后人、團結族人的極好機會,是留給后人的無價之寶、永恒的紀念。
      
      最近幾年師橋各房陸續開展續修家譜,這既是一個家族富足興旺發達的象征,也是一個家族團結和睦及政治經濟實力的體現。續修家譜是師橋沈氏的大事,我們沈氏宗親要人人參與,責無旁貸。
      
      各位宗親:讓我們攜起手來,齊心協力,為早日圓滿修好廿一世紀的《師橋沈氏宗譜》作出貢獻。
      
      一、 師橋沈氏的修譜歷史。
      
      公元1127年,師橋始祖從溫州貼水橋到寧波做海關關長,花甲年以后,定居于慈溪縣北鄉的嗚鶴場濱海之地,蓋房屋于新浦西岸,名曰河北草堂,至今已有886年。明朝洪武年后,師橋沈氏子孫逐步壯大,號稱浙東大族,至今已形成了十里不問姓,有幾萬子孫的龐大宗族。還有相當數量的師橋沈氏子孫走向全國各地,將師橋沈氏的血脈,文化遺產帶到全國各地。不管走到那里,我們都永遠記得自己是“沈師橋人”,我們的根在沈師橋。師橋沈氏的子孫中出現了很多杰出人物,創造了輝煌的歷史。師橋沈氏在新老慈溪都是名門望族, 這些歷史史實在慈溪縣志,在寧波府志,在我們的《師橋沈氏宗譜》中都有詳細的記載。先人在千年長河中,一代代地遠去,但留下的珍貴文化遺產依然與歲月同在,永遠留駐在人們的心中。
      
      回憶過往的歲月,尋覓先人曾經的足跡,繼承和發揚先人創造的精神財富,為后人提供一份珍貴的精神財富,遂成為一代代后人揮之不去的念想和縈繞于心的夙愿。
      
      《師橋沈氏宗譜》此前曾經修過6次:宋朝景炎二年(1277),五世祖慶一公創譜。元朝至正二十四年(1364),沈圭孫續修。明朝弘治十四年(1501),沈鐘正等續修。萬歷四十四年(1616),沈忠卿等續修。清朝咸豐元年沈春華、凌颿先生為五修。民國二年沈高生提議修譜為六修。我們這次是第七次續修。
      
      師橋沈氏宗譜曾在明初、清初,分別中斷過將近一、二百年。咸豐元年(1851),在義烏經商行醫的明十房春華公花甲年后回鄉定居,春華公出資,請亮西房的凌颿公,將師橋沈氏分散于各房的手抄宗譜編修為《師橋沈氏宗譜》,木刻印制三十二套,交各房32位宗親保管。
      
      1913年清水浦的沈氏族人來師橋聯宗,到恒興門頭的修本學校查譜,師橋僅剩2-3套。民國三年,明四六房沈高生先生提議大宗祠,將譜翻印一千套,并安排師橋十二大房,編修續譜,各印三百套。為方便印譜,沈高生先生當時還在家中開辦了印刷廠。今年,正好是高生先生提議印譜100周年,現在全國各大圖書館都保存著《師橋沈氏宗譜》,目錄本上寫的編輯者都是:沈嘉玱,這是沈高生先生的名號,高生先生的豐功偉績是我們師橋沈氏子孫永遠銘記的。
      
      二、 尋譜過程
      
      為能弘揚祖德,木本水源,十多年來我們經各方面尋找,找到的民國續譜有:亮東房、亮西房、明三房(附明三一房)、明六房、明十房、明廿五房、(恭房、倫二房)、明四六房,一共有八套。其余的杲東、杲西,倫四、倫五,因為當時有情況變化,續譜沒有付印,沒有留下來。(本文出自范文.先.生網 www.annahuzar.com)我們找到的還有《鎮海清水浦沈氏宗譜》,《師橋沈氏嘉興分支》。這些宗譜自出版以來,中國社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能重新找到,確實是很不容易的。
      
      1993年,岱山沈宏寬想尋找《師橋沈氏宗譜》,當時倫二房沈榮恩在供銷部門工作,對外發的銷售廣告地名、人名是沈師橋沈榮恩,為此沈宏寬先生抱了很大的希望,來信詢問。榮恩先生找了很久,后來榮恩遇見同學沈海堯,得知他家中有譜,原來他妻子在拆除老房子柴間時,偶然發現這套宗譜。榮恩把《師橋沈氏宗譜》復印并開始通讀,斷句標點,發到網上。從此網上匯聚了我們一批熱衷于續譜的族人。經過幾年的聯絡,我們在師橋找到的宗譜,除了沈海堯的以外,還有:明廿五房祥家先生、倫五彬三房建榮先生各保存老譜一套,明十房沈適飛先生、杭州沈有范先生、沈家才先生保存了明十房譜,舟山鹿頸明六房沈成久保存了明六房的譜,倫二房住塘下的沈康明先生有譜七冊,倫四房敬教堂沈增萱先生留有譜三冊,住在觀城的明三房沈品層先生,亮東房沈家仁先生,明四六房的錦堯都各有一冊。
      
      適飛是我們幾位網友的中心人物,我每年到師橋來2 -3次,每次都先到他家聚會。適飛先生出資購買掃描機,掃描了《師橋沈氏宗譜》,我們在網上辦了六個博客,廣泛宣傳師橋沈氏的譜牒文化,辦了《沈師橋人》、及《師橋大事記》的專欄,搭建師橋沈氏的尋親平臺,適飛、榮恩將1918年版宗譜中的世系內容全部用exal格式輸入電腦,便于檢索,尋找歷史人物。我們的網頁吸引了很多師橋沈氏后裔前來尋親,每次都熱情接待,他領著這些宗親看望沈師橋、走訪老宅,并在譜上幫助尋找祖先的信息,網民們評價這些都是功德無量的大好事。
      
      明十房在上海的族人敏賽先生是一位計算機專家,他弄來上海圖書館保存的全部師橋沈氏宗譜,總共有7000多頁。編輯成電子書。并用了將近二年的時間修改老譜中的紅字錯誤100多處(老版印刷錯誤)。2011年10月,明十房沈平華建議翻印老譜,在此以后,敏賽與榮恩一起分句,分段,加標點,校正老譜中的差誤,編輯成老譜的點校本,電子書十冊,并準備將師橋各房1918年的續譜及這次續譜中收集的資料,都按此式樣編輯成廿一世紀的《師橋沈氏宗譜》普及版。這套書凡是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都能閱讀,據此可以為師橋沈氏宗譜,木本水源,倫序昭穆,得以有效接續。
      
      三、 最近十來年,師橋修譜事在師橋族人中逐漸展開。
      
      1、沈鍾瑾先生是廈門頭星德老板的長子。當年他的父親在1931年出資,印刷明十房譜三百套。1995年明十房沈景柏退休后尋根問祖于鍾瑾公,在鍾瑾公號召下,得任永祥的幫助,知道醉漁(載裕)先生遺傳其子沈有范藏有的明十房譜,該譜從杭州帶至上海復印。沈景柏出資四百元復印費,另買電鉆自己裝訂成冊。鍾瑾先生將明十房譜復印四套,送一套到上海圖書館留存,后發現上海圖書館有老譜,天天到圖書館閱讀,寫了一系列考略文章,研究分析《師橋沈氏宗譜》的歷史意義,科舉情況。鍾瑾先生與沈景柏先生(國昌先生的岳父),一起收集了明十房三份屯的世系資料,帶動了一批師橋老人沈星耀、沈鴻模、沈書良、沈哲明、沈彰忠以書信、回憶錄的形式留下了師橋100年來的珍貴歷史資料。沈育靈老先生也審閱了師橋沈氏大事紀。
      
      2、2009年6月,沈祥家先生作序,方東,沈巖巖編輯的《慈溪師橋沈氏史話》,收集了師橋沈氏的很多歷史資料,擴大了師橋沈氏在慈溪的影響,為師橋續譜開了先河。
      
      3、明廿五房在沈國文的倡議下2010年成立了宗親籌委會,得到沈祥家先生的大力支持。他們從慈溪檔案館借來明廿五房的續譜,在老年活動室張貼資料,廣泛宣傳師橋沈氏譜牒文化,接待舟山的尋親族人,蒙根老先生坐在老年活動室抄寫資料,炳江老人騎車到處收集資料,建新整理人文資料,F已收集了明廿五房50%左右,2100個族人的家譜數據,已輸入計算機,待進一步整理成冊。
      
      4、明六房沈國平出資從上海圖書館復印明六房宗譜,成立了包括上海南匯、舟山鹿頸及明六房各支派的宗親籌委會,接待南匯余姚村、黃巖寶山中藥堂后人的尋親族人。維增、維烈二位為續修譜事多方奔走,在師橋各村,他們白天為族人代填表格,夜間伏案整理資料輸入電腦到深夜,收集整理了將近1700個續譜人的資料信息。維增先生還走訪上海南匯、舟山等地的族人。
      
      5、亮西房沈俠,保存了祖父沈東寶留下的手抄家譜,身負家族的責任,立志續譜,不停的走訪亮西房族人,收集資料,已經收集了亮西房將近50%的資料。
      
      6、塘下倫五彬三房的建榮老先生,家中老譜是建榮父親在彬三房著火時,從大火中搶救出來的,這套譜的品樣是最好的,100年了,真是不容易,F在建榮先生,俠敏先生也正在收集彬三房的家譜資料。
      
      7、舟山沈順達老先生退休后多次到寧波、滸山,師橋查詢家譜,只知道自己是沈殿霞同一房份的。后經努力,查實自己是杲西孝八三房的一支。順達先生整理了杲西孝八三房的支譜,將于最近付印。
      
      8、其他還有沈友根先生,沈瑯先生,提供了倫四房的世系資料。沈家駒老師寫出了包括沈文棋老先生的部分杲西房世系資料。沈紀忠口述了杲東房近六十年來的世系資料。上海的沈士棟及杭州的沈鵬英先生提供了埂田夢家四兄弟、沈賢成、沈遐泉家族的詳細家譜資料,大夫第88歲的沈國寅先生提供了大夫第、新塘角兜的家譜資料,塘下馬文財、回憶出乾房祖先是雄九一公。住在東橋頭的沈水耀先生家中珍藏著《師橋沈氏宗譜》,最近也回憶出自己是倫五房,明四二公的后裔,支派名為華五八公,堂前為繼善堂。明四二公也是塘下乾房的先祖,與東樓屋的明四六公是親兄弟。我們通過近幾年廣泛采集信息,已初步收集了倫四、倫五、杲東、杲西的支派框架,為今后續譜做了準備。
      
      目前師橋沈氏各房的續譜工作正如春風細雨下的莊稼,慢慢的發芽,生根,長大,總有一天會結出豐碩的成果。師橋沈氏的家族文化還有很多可開發研究的課題,在山上有始祖墓莊的遺址,在師橋有各房祠堂遺址,在師橋還有很多保存良好的老房子。今后在觀海衛鎮的旅游開發中,我們可以整修一些師橋沈氏的遺址作為旅游點,讓遍布全國的師橋沈氏后人能經;貋砜纯。
      
      師橋沈氏后人慎終追遠,飲水思源,不忘祖根的觀念,是牢不可破的,必定永世流存。
      
      祝師橋沈氏第七次修譜能早成正果,流芳千古。
      
      謝謝大家
      
      沈春達
      
      2013年4月6日

    【沈氏宗譜續編委員會成立會議發言稿】相關文章:

    業主委員會成立申請書12-27

    成立業主委員會申請書范本07-28

    業主委員會成立申請書8篇12-27

    學生會成立大會會議總結08-20

    學術委員會成立大會發言稿08-21

    家長委員會會議發言稿08-28

    續編《坐井觀天》作文10-13

    家長委員會會議發言稿4篇08-29

    沈石溪作文05-28

    續編《狐假虎威》作文08-15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