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壯大民營經濟實現振興夢想
壯大民營經濟實現振興夢想作者/張志勇
在沿海發達地區,民營經濟不斷創造著一個又一個春天般的“奇跡”,形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二”的發展格局。當省委書記王儒林在全省突出發展民營經濟大會上指出“我們和發達省份的差距,主要就是差在民營經濟發展滯后”時,雙遼市委、市政府開始對比發展找差距,冷靜思考找出路,適時提出了“加速趕超跨越,實現全面振興”的“雙遼夢”,并以此凝聚人心、振奮精神,著重從四方面入手,全力壯大民營經濟,實現振興夢想。
打開思想之門,讓創業的激情奔涌為最大限度地激發全市干部群眾的創業熱情,雙遼市多渠道加大思想解放力度,努力破除思想枷鎖,鼓勵大家積極投身到創業洪流中來。
一是開展了民營經濟建設年活動。為營造出全民思考、全民討論、全民參與民營經濟發展的濃厚輿論氛圍,雙遼市召開了民營經濟建設年動員大會,進行全面動員,面向全市機關干部、社會群眾廣泛開展了“我為民營經濟發展進一言、獻一計”大討論活動;顒影l起后,全市各界對突出發展民營經濟表現出極大關切,通過填寫征求意見表、打電話等形式積極反饋意見。經過梳理,共征集到涉及民營經濟發展方面的意見和建議828條。雙遼市政府對這些意見和建議給予高度關注,對好的建議積極予以采納。一股“人人談發展、人人思創業”之風悄然興起。
二是開展了突出發展民營經濟宣講活動。為加深對突出發展民營經濟的理解,雙遼市邀請省委民營經濟宣講團作了專題報告,邀請省工信廳專家就小微企業經營管理進行專題輔導,對機關干部和民營企業家進行再動員。另外,積極組建農民宣講團,從各鄉鎮懂政策、會發展的種糧大戶、養殖大戶、農村民營經濟致富帶頭人中精心挑選有理論基礎、視野開闊的“名星農民”作為宣講團成員,堅持“三結合”(將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宣講與全省突出發展民營經濟會議精神相結合、解讀黨和國家的富民政策與解放思想大討論相結合、農村民營經濟致富領頭人典型引路與帶動農村民營經濟全面發展相結合)、做到“三創新”(宣講形式新、宣講人員新、宣講內容新),宣講團先后深入到鄉鎮進行現身說法式的宣講,引導農民轉變思想觀念,迅速點燃廣大農民的創業熱情。
三是加大輿論宣傳,讓創業意識深入人心。為讓廣大干部群眾真正認識到發展民營經濟的深遠意義、崇尚積極創業實現自身價值觀念、將全市各界的思想統一到創業行動中來,雙遼市大力加強輿論宣傳。在報紙、廣播、電視、網絡上分別開辟新聞專題、專欄,大力報道全民創業中涌現出的優秀人物、突出事跡,形成全市共下民營經濟發展“一盤棋”的良好氛圍。如今,在雙遼的街頭巷尾,聽到人們談論最多的話題就是創業興業。
出臺優惠政策,“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優惠的政策環境是民營經濟大發展、快發展的“溫床”。雙遼市積極打破行業本位主義觀念,放棄眼前利益,謀求長遠發展利益,制定出臺了《雙遼市發展民營經濟的意見》、《關于進一步強化全民招商鼓勵全民創業的意見》等一系列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優惠政策,全方位培植適宜民營經濟發展的“沃土”。
一是加大財政政策扶持,首次設立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發展專項資金。從2013 年起將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發展專項資金列入財政預算,專項資金基數為500 萬元,以后每年按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比上年新增本級財政收入的5%遞增。
二是加大稅收政策扶持,對經過認定的民營高新技術企業,按15%的稅率減收所得稅。企業開發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發生的研發費用,按規定比例和方式在稅前扣除。企業從事技術轉讓、技術開發等取得的收入,免征營業稅。其中,技術轉讓所得不超過500 萬元部分,免征企業所得稅;超過500 萬元部分,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微型企業、個體工商戶和其他個人營業稅按期納稅的起征點上調到月營業額2 萬元,按次納稅的起征點上調到每次(日)營業額500元。對年應納稅所得額低于6 萬元(含6萬元)的小型微利企業,應納稅所得額減半,并按20%的稅率繳納所得稅。資產重組過程中涉及的不動產、土地使用權在企業內部轉讓按規定免征營業稅。對新辦企業,自辦理稅務登記起2 年內免征房產稅和土地使用稅。對經省級主管部門認定的孵化基地和創業基地,5 年內免征房產稅和土地使用稅。對貢獻較大的孵化基地和創業園區,給予專項資金補助。
三是加大土地政策扶持,將民營企業用地納入年度用地計劃統籌安排。對投資10 億元以上的民營項目,實行省級用地指標“點供”政策;對重點民營經濟項目和投資億元以上民營經濟項目用地,分地區建立用地服務檔案,全程跟蹤服務。變“串聯”審批為“并聯”審批,實行林地審批與用地審查同步進行,確保項目及時落地;鼓勵民間資本投資標準化廠房等工業地產項目建設。另外,在放寬準入條件、支持升級創新、強化金融服務等方面也出臺了扶持政策。
提供優質服務,變“管理員”為“保姆”在全省新一輪突出發展民營經濟工作中,雙遼市政府各部門積極實現由“管理員”向“保姆”轉變,認真做好“加、減、除”三篇文章,精心為民營經濟發展保駕護航。
做好“加”的文章。一是加快辦事速度。規范審批行為,審批時限在現有的基礎上平均再壓縮20%,即辦件要達到85%以上。二是加長服務鏈條。政務大廳和各部門都要建立領辦、代辦制度。政務大廳和各部門都要建立領辦、代辦受理服務平臺,指定專人受理,并按企業意見無償領辦、代辦,建立受理、辦理情況記錄簿。三是加強電子監察系統建設。凡是有公開辦事大廳的部門,必須建立音視頻電子監察系統;公安、工商、國稅、地稅、建設、金融保險、法院等有基層面向企業公開服務的部門,除建立系統內部電子監察系統外,還要與市政務大廳電子監察系統連接。四是加大政務公開力度。各部門要將審批項目、時限、依據、收費標準等在審批和收費單位明顯處公布。
做好“減”的文章。全力減輕企業負擔。一是對新注冊的投資3000 萬元以上的企業,從注冊之日起到2015 年,免收省級設定的管理類、登記類和證照類行政事業性收費。二是從2013 年起,對省級和部分國家設定的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在現行標準的基礎上再降低5%;三是對確需保留的事業單位涉企經營服務性收費項目,在現行收費標準的基礎上一律降低5%。
做好“除”的文章。一是除去市本級和鄉鎮政府確定的收費性項目,市本級不準出臺新的行政事業性收費。二是進一步清除涉企亂罰款、亂檢查行為。各部門進一步量化、細化行政處罰裁量權,并由法制辦按照科學、規范、簡便、有效的要求,嚴格審定,暫時沒有細化的,處罰一律按下限執行。實行執法權和處罰權相分離,執法人員不得隨意對企業下處罰單,需按規程報批,營造出一個風清氣正的政務環境。
實施能人帶動,“眾人劃槳開大船”“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彪p遼市深入開展“三個帶動”,讓各方能人齊帶動,共同開動民營經濟發展“大船”。
一是干部帶動。雙遼市按照三個“三分之一”活動的部署,三分之一的黨員干部“闖出去”,學習借鑒發達地區發展民營經濟的先進經驗,開展招商引資、總部經濟、創業興業活動,掀起新一輪創業熱潮;三分之一的黨員干部“沉下去”,幫助鄉村、社區、企業謀發展、解難題、辦實事;三分之一的黨員干部“坐下來”,抓好項目攻堅、推動發展、改善民生、維護穩定、促進落實。目前,“闖出去”招商引資的干部緊緊圍繞電力能源、高載能、硅礦利用、粉煤灰加工、農副產品加工、大型專業市場、化工產業和遼東新區建設8 個主攻方向,成立8 個推進組,有針對性地開展招商活動,取得了明顯成效。
二是企業能人帶動。充分發揮福耀集團、博來德集團、海天農牧業集團、雙藥集團等企業老總的能人帶動作用,積極鼓勵和扶持他們走出去、引進來,瞄準行業龍頭企業和關聯產業大企業進行嫁接改造或戰略重組,建立緊密和穩定的合作發展架構,加快拉動提升企業發展檔次,做大企業規模,提高企業抗風險能力和行業競爭力。雙藥集團與山東辰欣藥集團進行了戰略重組后,企業在產品開發、經營管理、市場運營等各方面均取得了明顯突破。今年前5 個月完成工業總產值2176 萬元,實現銷售收入1802 萬元,同比分別增長了35%和36%,企業發展活力進一步凸顯。
三是新型職業農民帶動。抓好新型職業農民培養工程,大力發展農民培訓和職業教育,重點培養種田大戶、農機手、農民專業合作社、農產品經紀人、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建設適應現代農業發展需要的實用人才隊伍。茂林鎮新發村農民盛立國所創辦的合作社,經過幾年發展,在雙遼域內承包流轉土地達978 公頃。目前,合作社已經擁有一支60 人的農機工作隊、20 人的技術指導團隊,覆蓋3 萬多農戶,全年種糧純收入接近400 萬元,合作社的社員參加流轉的土地每公頃增收3000 元,解放出來的勞力務工或發展養殖業收入每人每年平均增收1 萬多元。在大量新型職業農民的引領帶動下,全市家庭農場發展到1446 個,已注冊50 個;土地流轉面積38233 公頃,占全市總耕地面積的28%;成立以土地聯合為基礎的種植專業合作社342 個,提高了農業組織化和社會服務化水平,帶動了農民增收致富。
。ㄗ髡撸褐泄搽p遼市委副書記、市長)
【壯大民營經濟實現振興夢想】相關文章:
實現夢想作文08-18
實現夢想的名言08-23
走進太空,實現夢想08-24
關于實現夢想的作文08-24
奮斗實現夢想的句子01-25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調研報告08-24
實現夢想的作文優秀范文09-27
鄉鎮民營經濟工作總結08-24
服務縣域經濟實現社農雙贏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