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行政管理論文>管理科學論文>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化與協同管理研究

    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化與協同管理研究

    時間:2023-02-20 08:26:21 管理科學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化與協同管理研究

       引言
      20世紀70年代以來,以硅谷的成功為契機,高新技術產業區在全球興起并取得了突飛猛進的增長。硅谷模式成為各國競相追逐的高新技術產業區發展模式。研究我國高新技術產業區的特點及其與硅谷存在的差距與不足,尋找適合我國國情的高新技術產業區發展途徑是本文的研究初衷。
        一、集聚優勢與硅谷成功因素
      Bahrami,Evans和Cohen認為,硅谷成功源于以下因素:供應商網絡(Saxenian,1994),接近大學和研究機構(Storper,1993;Storper和Salais,1997),勞動力的流動性(Angel,1991;Saxenian,1994),邊緣技術,豐富的風險投資以及企業家精神(Gilder,1989)。究其原因,集聚優勢在其中發揮了很大作用。許多發達國家及發展中國家的實踐表明,以產業集群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是一種有效并且可行的途徑。
        二、我國高新園區產業集聚現狀
      自1988年我國批準建立北京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以來,我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下簡稱高新區)發展迅猛。目前,全國已有53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加上許多地方創辦的高新區,我國高新區的數目估計在世界上是絕對領先的。從高新區創造的效益來看,到2001年年底,53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實現技工貿總收入12000億元,產值10000億元,財政收入570億元,出口創匯達210億美元,高新區主要經濟指標年均增長高達60%以上。事實上,我國大部分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已形成一定規模的企業空間聚集,但這種集聚多停留在“地理”上的集中,尚未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產業集聚,這也是導致我國大部分高新區區內企業資源配置效率不高和競爭力不強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國高新區的產業集聚有著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1.“形聚而神不聚”,高新區企業的聚集具有明顯的脆弱性
      目前我國多數高新區是通過提供土地和優惠政策來吸引企業入區而形成企業聚集的。這種聚集充其量不過是一種“物理”上的集中,而未形成真正意義上的集聚體。隨著經濟的發展以及高新區數量的增加,各地政策空間日益縮小,靠優惠政策的生存理念漸已成為過去,使得這種聚集的脆弱性暴露無疑。此外,由于我國大多數高新區的技術創新水平不高、持續創新能力不強。對于產品生命周期短暫的高新技術產業來說,產品從創新出世到成熟、衰退的時間較傳統產業要短得多。
      2.缺乏完善的產業群集機制
      目前,我國除個別高新區外,真正的聚集體尚未形成。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方面高新區內產業協同網絡尚未形成。Saxenian的研究表明,硅谷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硅谷相互結網、相互依存的協同網絡體系。而目前,我國大部分高新區區內企業間業務關聯性較弱,中小企業為大企業提供專業化配套環節也較少,加上為高新技術產業服務的中介服務產業發展相當遲緩,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高新區產業網絡的構建。尤其值得指出的是,我國大多數的高新區都是緣大學或研究機構而建,可以說,這些大學和研究機構都擁有相當的研究開發能力,但由于缺乏良好的合作與互動機制,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三螺旋結構”作用的發揮,使得高新區企業并未很好地利用來自大學和研究機構知識溢出,影響了聚集體的形成以及其作用的發揮。
      3.缺少植根于本地化的區域文化
      Saxenian在其研究中指出,硅谷的成功受益于其鼓勵冒險也接受失敗、專業忠誠而非企業忠誠以及講求合作和重視非正式交流等的硅谷文化。而這種所謂的硅谷文化正是與高新技術產業成功發展相容,如高新技術產業具有高風險的特征,它需要敢冒風險的創新。此外,高新技術產業的創新具有高度的不確定性,它的成功在相當程度上依賴于各種信息的迅速收集與處理以及對各種資源的快速整合,而非等級制度帶來的靈活,職業的高流動率和講求合作及重視非正式交流所導致的信息與技術的快速擴散則明顯地有助于這種快速整合。顯然,我國高新區的茁壯成長需要具有本地特色的中國文化的扶持,也需要有這種異質文化的引入與共生。而目前我國的高新區,無論是鼓勵冒險的企業家精神還是那種重視合作與非正式交流的社團文化都是相當匱乏的。
        三、高新技術產業區協同網絡管理模式
      事實上,企業資源的稀缺性賦予集聚更為重要的內涵就是協同網絡中各成員的資源,從而實現資源的帕雷托最優。J.B.Barney曾把公司資源劃分為實體資本、人力資本和組織資本。它涵蓋了公司的能力、組織要素、價值觀以及土地、設備和廠房等實體資產。雖然每個公司都擁有多種資源,但最為關鍵的還是那些可以產生競爭優勢的資源。本文根據高新技術企業自身的特點,就其內、外部資源的協同進行了有益的探討。
      1.企業內部資源的協同
      企業內部資源是企業的主要資源,企業內部資源的協同就是將企業內部有形或無形的資源協同起來,以使它們的使用效率最大化。
      (1)人力資源的協同?萍籍a品的研制開發(R&D)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紛繁復雜的各子系統組成了產品研發的全過程。如在軟件業中一個復雜的軟件包往往由許多相互獨立的子程序組成。如果在研制開發過程中,按照產品設計過程逐一完成,則往往由于科技產品的時效性而使產品失去競爭力。因此,高新技術企業在研發時可以根據研發人員的不同特點(特長),將其組合成一個個獨立的“工作組”,每個工作組負責其中一個子部分,由各工作組組長負責,并由項目管理人員負責其中的銜接,最后項目主管將各個獨立的子課題協同起來,如圖1所示。這樣做的結果,不僅使高新技術企業的人力資源得到了更為充分的利用,更為重要的是使研發周期大為縮短,從而為提高科技產品的市場競爭力贏得了時間。
      附圖
      圖1 企業內部人力資源的協同
      (2)資金的協同。資金匱乏是制約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一大瓶頸。解決資金短缺主要有兩種方法:一是外部融資;二是內部融資。就目前我國的情況來看,由于高新技術企業經營規模小、經營風險大以及企業資信差等特點,加之近年來亞洲金融危機的沖擊,使中央銀行多采取謹慎的信貸政策,無疑加重了高新技術企業融資的困難。其次,由于我國一板市場對上市公司經營業績、實收資本及盈利情況等條件的嚴格限制,二板市場又遲遲不能浮出水面,使高新技術企業通過內部融資(上市籌資)也遇到了一定的困難。因此,高新技術企業往往只能通過高息在民間拆借籌集資金,但這又會使企業背負沉重的利息負擔。這樣,高新技術企業不能茁壯成長,區域的內源力得不到提高,企業的后續發展受到影響。在引入協同的概念后,我們將為高新技術企業緩解資金問題提供一種新的思路。資金協同的核心內涵是,即使企業資金的使用效率最大化。高新技術企業通過協同企業內部資本結構和經營計劃以及高新技術企業之間的資金,使得高新技術企業網絡中的資金得以充分利用。
      2.企業外部資源的協同
      由于高新技術企業自身資源有限,企業抗風險能力差以及資源外尋的特點,使得高新技術企業應充分協同企業外部資源,進行社會化合作和建立動態聯盟,為企業的發展創造機遇和條件。
      (1)采購協同。高新技術企業自身規模小,產品產量有限,原材料使用量相對較少,故在采購價格、

    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化與協同管理研究

    運輸費用上不占優勢。而高新技術企業之間則因其產品系列的相似性或互補性,使其在原材料的使用上有相似之處,鑒于此,此類高新技術企業之間可以組成“臨時性或流動性采購聯盟”。聯盟可以是臨時性的也可以是長期的,聯盟成員就其相同的原材料采用聯合采購的方式,利用批量優勢,降低采購成本,實現高新技術企業之間的采購協同。
      (2)銷售協同。通俗地講,協同就是搭便車,即不支付就可享受某種資源。體現在銷售協同上主要是:新產品進行銷售時,應盡可能地利用原有的已建立起來的銷售網絡(尤其是當新舊產品間是互補關系時)。實現銷售協同一方面使得新產品能以最快的速度推上市場;另一方面還節省了籌建新的銷售渠道所需的大量人員費用、廣告費用等。更為重要的是,在利用本企業享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的基礎上,繼續推出新產品,可以享受品牌這一無形資產所產生的效應。
      (3)管理協同。高新技術企業的創始人或管理人員多為從大學、研究機構獨立出來創業的工程技術人員,他們了解技術發展的最新動向,對潛在的新技術及可能的應用能做出快速反應,但普遍缺乏管理經驗。因此,高新技術企業在管理上的協同一方面表現在同行業管理人員的協同,高新技術企業通過“獵頭市場”引進在該行業具有豐富經驗的管理人員,利用其豐富的管理經驗管理企業,使高新技術企業盡可能避免陷入經營中的誤區;另一方面,隨著社會化服務體系和各類專業性公司的建立,高新技術企業應在保持競爭優勢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各專業公司的優勢,如在產品研發過程中,對于某些不涉及企業核心技術,而又占用大量人力資源、技術資源的通用技術,可采取OEM(即對外發包)的形式,使企業把更多的精力用于核心產品、核心技術的研發上。此外,企業還可以充分利用外腦——一些專業性的咨詢機構、法律服務機構、會計師事務所、大學及科研機構的力量來為企業的管理決策提供建議。
      (4)技術的協同。產品研發是高新技術企業的生命,但由于企業經濟實力所限,其研發力量受到了很大的局限。通過高新技術企業網絡中的技術協同,共享技術開發資源,不僅降低了產品的研發成本,還由于研發規模的擴大提高產品的創新性。同時對具有技術銜接關系的產品進行共享界面設計,使界面成本大大降低。
      (5)生產的協同。高新技術企業生產產量較少,難以產生生產的規模經濟效益,生產成本較高。也就是說,高新技術企業在生產中存在著資源的浪費。而通過生產的協同,生產相同或相似產品的高新技術企業之間可采取某種形式的“動態生產聯盟”,就相同或相似的產品聯合生產,可以充分利用企業現有的生產能力以及由規模經濟產生的效益,極小化企業的生產成本,從而獲取更多的競爭優勢。
      通過以上分析,就高新技術企業的協同特性(協同管理的類型、競爭優勢及協同可能帶來的成本)歸納如下,如表1所示:
        表1 高新技術企業的協同特性分析  
    協同類型 協同方式的來源  潛在的競爭優勢  協同帶來的成本
    采購協同 共同投入品             企業對投入品的質                       量要求不同
         共同投入品貨源地 降低投入品的成本 致成本高于要求較低                       的企業
    銷售協同 共享品牌     降低廣告成本   產品形象相互沖突
         共享銷售渠道   降低銷售成本   一種產品質量低劣使                       整體受損
         共享銷售隊伍
    生產協同 共享生產能力   提高生產能力   企業對質量或精度              的利用率     的要求之一
    技術協同 共享技術開發   降低產品研發成本 影響技術的獨特性                       及技術的保密性
         對有技術銜接   研發規模的擴大可
         關系的產品    提高產品創新性  非標準界面設計降低                       市場有效性
                  降低界面成本
          共享界面設計     通過卓越的專利界
                     面操作實現差異化
    人力資源 對人力資源的   降低人力資源成本, 人力資源的有效協同   共同需求     提高效率      配合
    資金協同 共同籌措資本、  達到籌資規模,降低 高效的資本市場
         利用資本     籌資成本
    無形資產 相似的價值鏈形式 降低受讓單元的成本 一種產品質量低協同   相似的價值活動  增強差異化程度   劣使整體受損

      
      協同管理方式可以廣泛運用于高新技術企業各類資源的管理上,然而,具體到每一個企業,則可根據企業自身的情況及其所處的環境選擇其中的一種或幾種組合使用。
     。ㄊ崭迦掌2002-04-25)
    【參考文獻】
      1 波特著,李明軒,邱如美譯,國家競爭優勢.臺灣天下出版社,1996.
      2 孫穎,王緝慈.硅谷和128公路的對比看技術創新能力的保持.中外科技政策與管理,1996.9
      3 王大洲.企業創新網絡的進化與治理:一個文獻綜述.科研管理,2001.5
      4 王緝慈.創新的空間:企業集群與區域發展.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5
      5 Saxenian  A.,Culture  and  Competition  in  Silicon  Valley  and  Route  128,Cambridge,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4.
      6 Michael  E.Porter,Cluster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Harvard  Business  
    Review,No.11~12,1998
      7 Barney,J.B.,"Fim  Resources  &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ournal  of  
    Management,Vol.17,no.1,1991


    【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化與協同管理研究】相關文章:

    多維度協同物流管理研究08-18

    物業管理與協同08-05

    國外政府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政策研究08-05

    電子商務環境中協同化物流戰略研究08-05

    論政府高新技術產業管理競爭力08-05

    軍工電子產品裝調協同流動化生產模式的研究與應用08-18

    我國大城市人口控制與教育資源配置的協同研究08-05

    利用民間資本發展我國高新技術產業風險投資的模式與政策研究08-05

    小學教育管理創新研究08-18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