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行政管理論文>哲學理論論文>“興亡周期率”的由來與辨疑研究

    “興亡周期率”的由來與辨疑研究

    時間:2022-08-05 08:16:24 哲學理論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興亡周期率”的由來與辨疑研究

      “興亡周期率”的由來與辨疑研究
      
      摘 要: 從“其興也浡焉,其亡也忽焉”的原出表述來看,黃炎培先生所提之存在于傳統的社會政治領域的“周期率”的主要表現為“興”與“亡”,稱其為“興亡周期率”當是合乎出文意旨的正確概括。著眼于對原出文獻的文本解讀,并結合闡發者的一貫著論之主旨觀之,有論者代“率”為“律”,或變換“周期率”的前飾語為“歷史”、“興衰”或“盛衰”等的提法都是不正確的,當予糾正。
      
      關鍵詞: 毛澤東 黃炎培 “興亡周期率”
      
      從《禮記·中庸》載:“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到白居易《辨興亡之由》言:“興與亡,終系于人也!,再到顧炎武疾呼“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惫艁硌耘d亡之事者不可勝數,史不絕筆。而真正將之上升到“率”的概念,簡約而又明白地概括以周期,并啟迪人們深入思考如何跳出興亡轉換“周期率”的,卻是在那次與毛澤東主席具有歷史意義的談話中——產生于著名愛國教育家黃炎培先生之口。
      
      一、“興亡周期率”的原出表述
      
      這本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段佳話,廣為人知,但為下步論述之有的,也為申發不離原題論旨,還是錄其原文如下:
      
      “有一回,毛澤東問我感想怎樣?我答:
      
      我生六十多年,耳聞的不說,所親眼看到的,真所謂‘其興也浡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團體,一地方,乃至一國,不少都沒有能跳出這周期率的支配力。大凡初時聚精會神,沒有一事不用心,沒有一人不賣力,也許那時艱難困苦,只有從萬死中覓取一生。既而環境漸漸好轉了,精神也就漸漸放下了。有的因為歷時長久,自然地惰性發作,由少數演為多數,到風氣養成,雖有大力,無法扭轉,并且無法補救。也有為了區域一步步擴大了,它的擴大,有的出于自然發展,有的為功業欲所驅使,強求發展,到干部人才漸見竭蹶、艱于應付的時候,環境倒越加復雜起來了,控制力不免趨于薄弱了。一部歷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榮取辱’的也有?傊疀]有能跳出這周期率。中共諸君從過去到現在,我略略了解的了。就是希望找出一條新路,來跳出這周期率的支配。
      
      毛澤東答:我們已經找到新路,我們能跳出這周期率。這條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
      
      我想:這話是對的。只有大政方針決之于公眾,個人功業欲才不會發生。只有把每一地方的事,公之于每一地方的人,才能使地地得人,人人得事。把民主來打破這周期率,怕是有效的。
      
      不論黃老先生對命題的提出,還是毛主席作以應對的”民主“之策,都寄托著二人對歷史與現實的思考,并都認為訴諸個人、群體,或是制度的力量,能夠對社會的發展施以積極的影響。
      
      二、”興亡周期率“提出之前與后
      
      單就命題的得以提出與提出之初的效應來看,它確是承載了新中國成立前后的波詭云譎?箲鹦袑倮,為著避免內戰、實現團結、力促國共和談,黃炎培和褚輔成兩先生創議電延安,表達”恢復商談,促成團結“的愿望。得延安復電:樂于商談,并歡迎他們到延安去。于是有黃炎培、褚輔成、傅斯年、冷遹、左舜生、章伯鈞六人1945年7月1日至5日的延安之行。然行程的結束,恰是影響的開始。延安歸來,理想的切近,使黃炎培先生在思想主張上更傾向于延安;《延安歸來》的出版與廣播,也大為觸怒了蔣政權,成為后來黃先生重慶居所被抄與解放前夕其次子競武被害身死的一個要因。也正在這一連串的事實面前,黃先生漸由思想上的澄清轉為行動上的堅定,終于找到并投身于中國共產黨指引的正確道路。應該說,黃炎培先生是一個有明確的社會政治理想的人,其理想的集中體現便在其對于”興亡周期率“的表述和跳出路徑的思考上面。他說:”中共諸君從過去到現在,我略略了解的了。就是希望找出一條新路,來跳出這周期率的支配!坝终f:”延安五日中間所看到的,當然是距離我理想相當近的!罢沁@切近的希望與理想,決定了黃先生之后的人生選擇,也印證著中國的政治走向。我的理解,跳出興浡亡忽的”周期率“,至少當包括兩個方面的意思:一則通過自身與團體的努力,將不合理的存在逆挽之;一則盡力于維持與改進現存,不使之退化。新中國成立前后的情形,當屬第一方面的走勢,其實現,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包括黃炎培先生這樣的民主人士在內的愛國力量對亂世的逆挽。作為一種被認識的理性,對”興亡周期率“的闡述與實現的致力,是彼時社會大轉折的一個有力推手;其于現時代的錯綜形勢應對,也有頗值回味與借鑒之一面。
      
      三、”興亡周期率“命名辨疑
      
      正所謂名滿天下也疑滿天下,疑滿天下自然也就議滿天下。那么人們對”興亡周期率“的所議之疑都在哪里呢?無非在其名與義上。單看對其命名的爭議也足可反映對其理解是如何的多元了。用以表達”興亡周期率“或專門對其進行釋疑的名諱與名釋,可說是五花八門、莫衷一是。有的專在”率“字上做文章,在該用”率“還是”律“上各持己見;有的在是什么的周期”率“或”律“上很有看法且用以為然?偟恼f來,除了在”率“與”律“上的不同外,舍”興亡“而用”歷史“、”興衰“、”盛衰“的皆有之。如此”歷史周期率“或”歷史周期律“、”興衰周期率“或”興衰周期率“、”盛衰周期率“或”盛衰周期律“等的錯誤表述便多到了足能以誤混正、混淆視聽的地步。我為什么說”興亡周期率“才是正確的表述呢?所據者三:(1)從黃炎培先生對毛主席說的原話看:”真所謂‘其興也浡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團體,一地方,乃至一國,不少不少單位都沒有能跳出這周期率的支配力!斑@里清楚地表明就是說的”興“與”亡“的”周期率“,而非其它,是無疑的;(2)從闡發者本人的觀點看,自黃炎培先生在1947年版的《延安歸來》小冊子中的《延安五日記》中首次披露”興亡周期率“,到其1964年寫成《八十年來》,又將之收入,再到1982年由文史資料出版社將之首版,并由其子黃大能復述”興亡周期率“在其中的《憶念吾父黃炎培》的文章附后,更至2010年7月其子黃大能辭世——63年間,黃氏父子對原有表述未改只字。我想,這應該足令那些不細讀原文就亂表述一氣或看后不深究其意就隨意揣摩者汗顏了;(3)從提出者本人的理解看,除”興浡亡忽“之述,印證著周期率之前飾”興亡“的正確外,黃炎培先生在《八十年來》的前言中寫道:”依著社會規律性的發展,時代的車輪在不息地推進。依我了解,它推進的速度,并不像那舞伴跟著樂隊絕對整齊地一拍一步,它的速度有時會特別大,越來越大,到某一時期會從斗爭中飛躍地突進!斑@時代車輪速度的以大小計,正印證著”興亡周期率“的尾字合為”率“,用以表進程中的速率不是不可變更,只能適應的規律之”律“.
      
      參考文獻:
      
      陳戍國。四書五經校注本(全四冊)。長沙:岳麓書社,2006:718.
      
      顧學頡校點。白居易集(全四冊)。北京:中華書局,1979:1300.
      
      詳見黃汝成集釋:日知錄集釋(全校本)(全三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755-757.
      
      黃炎培。八十年來。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82:148-149,111,149,149,148,1.

    【“興亡周期率”的由來與辨疑研究】相關文章:

    古文兩則注釋辨疑08-17

    《聽聽辨辨說說》 之一08-15

    激疑08-17

    設疑08-17

    激疑08-11

    《秦帝國的興亡》08-17

    周期問題08-16

    烽燧考辨08-11

    疑與信作文08-24

    周期教學反思04-12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