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心得體會>義務教育課程方案解讀心得體會

    義務教育課程方案解讀心得體會

    時間:2022-11-14 13:18:19 心得體會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義務教育課程方案解讀心得體會

      為確保事情或工作高質量高水平開展,常常要根據具體情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具有內容條理清楚、步驟清晰的特點。怎樣寫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義務教育課程方案解讀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義務教育課程方案解讀心得體會

    義務教育課程方案解讀心得體會1

      自20xx年11月19日教育部印發“《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的通知”至今,已經過去了二十年的時間,可以說基本實現了“有學上”到“上好學”的歷史性跨越。如今,更需要解決的是“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和“為誰培養人”的歷史性課題。由此,《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xx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xx版)》正式出臺。

      新版的《方案》和《課標》出臺后,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積極的相應,各級教育行政機構和業務主管部門都積極行動,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培訓和解讀活動。

      《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xx版)》作為教育教學改革的總綱和指南,需要每一名教育工作者認真學習掌握,并深刻領會。便于記憶,整理如下:

      1、課程改革的一個聚焦: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

      2、課程教材的兩個作用:培根鑄魂,啟智增慧。課程改革的兩個方向:中國特色,世界水準。

      3、人才培養的三個目標: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本次修訂的'三個原則: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創新導向。課程方案的三個變化:完善了培養目標,優化了課程設置,細化了實施要求。

      4、課程改革的四個任務:堅持德育為先,提升智育水平,加強體育美育,落實勞動教育。教學改革的四個舉措:堅持素養導向,強化學科實踐,推進綜合學習,落實因材施教。教材編寫的四個原則:思想性,科學性,適宜性,時代性。課程設置的四個變化:整合小學原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和初中原思想品德為“道德與法治”,進行九年一體化設計;改革藝術課程設置,一至七年級以音樂、美術為主線,融入舞蹈、戲劇、影視等內容,八至九年級分項選擇開設;科學、綜合實踐活動開設起始年級提前至一年級;將勞動、信息科技及其所占課時從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獨立出來。

      5、課程教材的五個體現:體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體現中國和中華民族風格,體現黨和國家對教育的基本要求,體現國家和民族基本價值觀,體現人類文化知識積累和創新。課程標準的五個變化:強化了課程育人的導向,優化了課程內容結構,研制了學業質量標準,增強了指導性,加強了學段銜接。課程改革的五個原則:堅持全面發展,育人為本;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聚焦核心素養,面向未來;加強課程整合而,注重關聯;變革育人方式,突出實踐。教育改革的五個主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革命文化,優秀傳統文化,國家安全,生命安全與健康。課程實施的五個步驟:科學規劃課程,深化教學改革,改進教育評價,強化專業支持,健全實施機制。

    義務教育課程方案解讀心得體會2

      20xx年x月x日,在xxx工作室的組織安排下,我參加了xx組織的《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xx年版)》解讀專題培訓,受益良多。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一個基本取向就是要改革學校教育與社會、生產、生活實際嚴重脫節的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新課程理念的核心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我想這就是評價新課程課堂教學的唯一標準。結合自己以前的教學實踐,下面談談自己的一點體會:

      1、創設情境,發揮效果。

      在教學實踐中,要嘗試從日常生活入手,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學習知識、理解知識,同時把學習到的語文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中,使學生親近語文,感受到學習語文的快樂,初步體會到學習與現實生活的聯系。

      2、獎勵激勵,提高學習積極性。

      在教學中,應充分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變化,采取積極的評價,較多地運用激勵性的語言。如:“說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少!”“你想象力非常豐富!”“真勤奮!”等等,調動了學生積極探求知識的欲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能動性,讓每個學生體驗成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課改:要能發揮學生主體性和積極性,有一個創新思維活動的空間,教師在平時備課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盡量地搜集,制作與教材有關的知識,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學生的心里,把自己當成學生,想學生之想,使學生能夠與老師發生共鳴。讓學生在愿意甚至是期盼的心理下去學習,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學生應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環顧周圍,在我們的教學中還存在許多這樣的現象:一些學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東西,教師還在不厭其煩地從頭講起;一些具有高綜合性和較高思維價值的問題,教師卻將知識點分化,忽視了學生自主探究和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一些本該讓學生自己去動手操作、試驗、討論、歸納、總結的內容卻被老師取而代之;一些學生經過自己的深思熟慮形成的獨特見解和疑問,往往因為老師的“就照我教的來”而扼殺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應該讓學生成為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造性,為學生提供從事活動的'機會,構建開展研究的平臺,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4、追求形式和效果統一的課堂。

      現在,一些課堂濫用討論、合作學習的方式,不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科學的指導,使課堂流于形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設計組織有效的、科學的活動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問題情境必須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活動內他們帶著自己的觀點去充分地討論研究,發現自己的不足,構建完整全面的知識體系;還有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許學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觀點,讓學生在交流、探究、比較的過程中將知識優化組合,完成篩選,做出正確判斷。

      這只是我一點不成熟的看法,也希望在以后的教學生活中能邊教邊學,與其他教師互相切磋,越做越好。

    【義務教育課程方案解讀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心得體會11-26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解讀培訓心得(通用10篇)05-07

    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心得體會5篇11-26

    課程標準解讀心得體會11-05

    課程標準的解讀心得體會01-03

    義務教育課程心得體會11-12

    新課程標準的解讀心得體會11-18

    義務課程標準解讀心得體會12-14

    新課程標準解讀心得體會01-14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