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心得體會>教學反思>《鄉愁》教學反思:順著學情,慢慢走,欣賞啊

    《鄉愁》教學反思:順著學情,慢慢走,欣賞啊

    時間:2023-04-08 11:25:40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鄉愁》教學反思:順著學情,慢慢走,欣賞啊

      《鄉愁》教學反思:順著學情,慢慢走,欣賞啊

    《鄉愁》教學反思:順著學情,慢慢走,欣賞啊

      原創: 王益民  王益民名師工作室

      “王老師好,很感謝您這次給校長們帶來了驚艷全場的語文課,給年會增色許多!

      11月23日,江蘇省初中專業委員會第15次年會在江陰召開,《初中生世界》主編張彩萍半個月前約我上一節課。直到上課前兩天才想起確定上課的內容,頭腦中一閃念,定了《鄉愁》。2016年,這一課例曾在油菜花開時首秀南通,后不斷被期刊提起。2017年12月14日,余光中先生走了。再上一次,也算是一種懷念吧!詩云:詩壇守夜人,今日天地分。文本依舊在,作者何處尋?天堂無冷雨,人間正鄉愁。海峽更淺淺,何日生自由?

      南通版的雖然比較滿意,但設計的過多,對于詩歌的核心教學價值不夠突出。換句話,還是在用問題牽著學生走。

      這回不一樣了,我要讓學生處于完全的原生態的學習狀態,江陰一初中八(13)班學生課前不知道要上什么,甚至現場我也沒印發文本給他們。走進報告廳的時候,他們只有筆記本和文具,當然,還有一張張好奇的臉,好學的心?上,現在丟掉了錄音的習慣了,否則的話,孩子們的精彩就可以重現了。

      出示課題后,讓學生猜猜作者的情況,果然沒人熟悉,有個男生說,是個作家,著等于沒說。我給了他們一個“選擇題”,大陸的,還是香港的,臺灣的?有個男生,后來我戲稱之為“猜王”,說,是臺灣的,因為與大陸分離,才有“鄉愁”。孩子們果然不得了。猜后,我出示余光中的簡歷,并追問了一句,“1972年,創作《鄉愁》。離開大陸23年了”,這句為什么標紅,還是那位“猜王”,竟然推測出,這年大陸正在“文革”,詩人更回不來,我幽默了句,“你小子知道的太多了!

      關于作者,此時并沒有結束了解,出示余光中1988年的《還鄉》,“一封簡體字的來信問我/說暮春三月/江南草長!边@回是位女生,猜的也不錯,哪里來的信?來信說什么了?1988年,又是四年后才第一次回大陸,這是多么漫長的等待,又是多么刻骨銘心的鄉愁?

      這幾分鐘,雖然還沒看到詩歌,但鄉愁已經被釀制得有些濃烈了。

      出示全詩,學生自由誦讀后,請一位男生讀第一小節,有幾個讀音,還有語速,再讀,果然有改觀。第二小節,關于朗讀的基調她在如法炮制,效果欠佳,去請她推薦一人,一位跟她同樣有一雙大眼睛的女孩讀第二小節,完全是朗讀派的,但處理得過于高亢,還沒能走進吧,孩子們也發現了。第三小節的沉痛是孩子們難以表達的,但是可以體會的,我對這一小節的范讀讓學生有個直觀的體驗。(www.annahuzar.com)第四小節重在收尾的余音繞梁,準確的說,是鄉愁的綿延不絕。這個環節看起來是朗讀的學習,也是對詩歌的初步理解,現場對于整首詩的朗讀還缺了起承轉合的指導,引為一憾。

      “大家看這首詩,我們要當堂背誦,你覺得有哪些規律可以為背誦提供幫助?”孩子們略加思考后,我讓他們互相交流后匯報。有個男生言語表達很高明,記得我讓他重復了一次,以至于我想在這里還原都有些沒底了!坝袃牲c,一是每小節第一行都是時間詞,由遠及近構成了一段時間;第二點,第二行是個比喻句,把抽象的鄉愁比喻成了具體的事物,并且比喻物越來越大!蔽艺f,這是一個偉大的發現,于陌生化閱讀的狀態,尤為可貴。后來有位女生的發現也是了不得!懊抗澋牡谌、四行,都是詩人與別人分離狀態下的對話!

      對于這個環節,我以為是最滿意的,是讀一讀、議一議、猜一猜的發現之旅,可能也正是這一次,課結束后的能當堂背誦有點順理成章了。更重要的,接下來要接觸文本最核心的所在,也就是那四個比喻了,F場時進入下個環節,是缺少過渡的,又為一憾。

      “郵票”“船票”“墳墓”,這里都有背景,不展示這些支架,學生是無法理解比喻之妙的。而展示,又不能生硬,我選擇了余光中先生其他詩歌中的資料,讓穿插也變得詩意濃郁,余先生的詩歌與散文我是喜歡的,也讀過很多,其實,任何教學的成功的背后不僅有教學法的深諳,還有文學功底的支撐,我跟我的小伙伴們說,“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币粋人的課,能走多遠,不在花架子,而在內力。當然,賞析這三個意象少不了對于句子表達的把握的,如,“是”“AA的”疊音詞。這些可以理解為鋪墊。

      “四小節,都在寫鄉愁,哪小節鄉愁才是詩人最深的鄉愁?”孩子們的回答是出奇的一致,并不奇怪,問題是要說說為什么,與母親、“新娘”的分隔是短暫的,是可以傾訴的。而與大陸的分隔卻是漫長的,遙遙無期的?磥砬懊娴匿亯|是有效果的。我就勢追問了一句:“與母親的陰陽相隔,不是更沉痛嗎?”這個問題孩子們一下子陷入了不解境地。此時正處于“憤悱”之時,現場沒有找到更好的支架,只好告知,也是一憾:與母親是個人情感,與大陸是一代人,幾代人的分離,“生離”有時候更甚于“死別”。更重要的,從“鄉愁”來看,“生離”才是真正的鄉愁。所以,前三小節各有其“愁”,最后落點才是“鄉愁”。

      大約是為了學生更好的理解這種表達,我出示了我寫的一首小詩:

      鄉愁,是因為那一次別離

      有的,還能重逢

      有的,不再相見、不能相見。

      1972年,月光下,20分鐘

      把沉睡了20年的最痛最痛的鄉愁告訴了全世界

      但,你的母親聽不見,你的大陸聽不見。

      又是20年,“母親”聽見了,接回雪滿白頭的孤兒

      海峽仍淺淺,鄉愁總依依

      心靈的傷口,一闋《鄉愁》,寒風吹徹……

      一節課,就這樣結束了,孩子們有些不舍,我吟唱了《鄉愁》,孩子們跟著和唱,大有林籟泉韻的味道。還贈送了我的詩集《望悠悠》給三位小朋友,他們走出了會場,又折回,要我的簽名呢!

      走下舞臺,偶遇連外、東廬校長,愧得贊許,后又得更多人認可。彩萍主任還親手拍照,留下難得的紀念,第二天在微信里說了一句文章開頭的那句話。

      轉而一想,“驚艷”也好,“震撼”也罷,無非是更好做到了——順著學情,慢慢走,欣賞啊。

    【《鄉愁》教學反思:順著學情,慢慢走,欣賞啊】相關文章:

    《慢慢走,欣賞啊》教參[蘇教版]08-16

    鄉愁教學反思08-25

    《鄉愁》教學反思08-22

    《鄉愁》教學反思04-13

    鄉愁教學反思04-24

    慢慢走啊,老師!08-15

    誦讀欣賞《鄉愁》08-16

    搖啊搖教學反思08-25

    搖啊搖教學反思02-01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