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中國通史有感800字
讀中國通史有感800字
信商經管一支部
通過閱讀中國通史,使我受益匪淺,讓我懵懂的心靈漸漸領悟了以史為鏡的道理。
呂思勉在我國現代史學史上,是唯一一位在通史、新代史和專史等諸多領域里都作出重大貢獻的歷史學家,其史學研究通貫各時代,周瞻各領城,長于綜合研究和融會貫通。著名史學家嚴耕望先生說:"論方面廣闊,述作宏富,且能深入為文者,我常推重呂思勉誠之先生、陳垣援庵先生、陳寅恪先生與錢穆實四先生為前輩史學四大家。"呂思勉一生著有兩部中國通史、四部斷代史、五部專門史,加上在史學界享有盛譽的大量史學札記,共計1000多萬字!吨袊ㄊ贰啡蹲孕捱m用白話本國史》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 用白話文寫成的中國通史。呂思勉說自己"少年時,因沒有名師指導,情力、時間浪費甚多,因未得門徑,繞掉的圈兒也屬不少。"
歷史,究竟是怎樣一種學問?研究了它,究竟有什么用處呢?關于這個問題,呂思勉給出了他的回答:歷史是前車之鑒。什么叫做前車之鑒呢?他們又會毫不遲疑地回答道:昔人所為而得,我可以奉為模范;如其失策,便當設法避免,這就是所謂"法戒".這話驟聽似是,細想就知道不然。世界上哪有真正相同的事情?所謂相同,都是察之不精,誤以不同之事為同罷了。遠者且勿論。歐人東來以后,我們應付他的方法,何嘗不本于歷史上的經驗?其結果卻是如何呢?然則歷史是無用了么?而不知往事,一意孤行的人,又未嘗不敗。然則究竟如何是好呢?
全書分為上下兩編:上編 中國文化史 下編 中國政治史
1840年來中國發生前所未有之變局。"世界是無一息不變的,人因其感覺遲鈍,或雖有感覺而行為調滯之故,非到外界變動,積微成著,使其感覺困難時,不肯加以理會,設法應付,正和我們住的屋子,非到除夕不肯加以掃除,以致塵埃堆積,掃除時不得不大費其力一樣。"這話,在緒論中,業已說過了。中國自有信史以來,環境可說未曾大變。北方的游牧民族,憑恃武力,侵人我國的疆城之內是有的,但因其文化較落后,并不能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而且它還不得不棄其生活方式而從我,所以經過若干年之后,即為我們所同化。當其未被同化之時,因其人數甚少,其暴橫和掠奪,也是有一個限度的,而且為時不能甚久。
先生治學嚴謹,作風踏實,為人誠樸,謙虛謹慎,深為時人所稱道,為我輩之學習榜樣。
【讀中國通史有感】相關文章:
讀《中國通史》有感04-21
初讀《中國通史》有感08-21
《中國通史》讀書心得01-30
《中國通史》讀后感04-25
《中國通史》讀后感09-08
中國通史讀后感06-10
《中國通史》讀書心得13篇03-30
《中國通史》讀書心得15篇02-22
《中國通史》讀書心得(15篇)04-10
中國通史讀后感600字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