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心得體會>讀后感>讀《教出樂觀的孩子有感》有感

    讀《教出樂觀的孩子有感》有感

    時間:2022-08-13 05:10:40 讀后感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讀《教出樂觀的孩子有感》有感

      讀《教出樂觀的孩子有感》有感

    讀《教出樂觀的孩子有感》有感

      引言

      作為一個大齡剩男,一開始讀這本書,我是拒絕的。

      畢竟,還是單身狗一枚。然而,開始讀進去以后,感覺我很幸運在誕育寶寶前能拜讀本書。我也非常愿意從下面幾個方面分享我的收獲。

      一、樂觀VS悲觀

      先不說自己,我們看一看身邊的人。

      有的人常常臉上帶著笑容,溝通交流的時候也總是會伴隨著笑聲,遇到好的事情總是欣然接受、樂于分享。遭遇不好的事情時,他們也往往會朝著積極的方面去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我們常常把這一類人歸納于樂觀的人。

      也有另外一部分人,平常不太容易看見他們臉上掛著笑容,總是愁云慘淡的樣子。碰到不好的事情時,往往會聯想到更壞的結果。而碰到好事,也不見得會全然接受,也許心里正想著這好事背后可能隱藏的壞事情。

      顯然,我們會更樂意和第一種人有更多的接觸,因為和他們的交往過程中,會讓我們感覺更快樂,想法也會更正面。因此,樂觀的人通常是更受歡迎的。

      在這個人際關系占據重要比例的當今社會,我相信更多人愿意自己是一個更受他人待見的人,也更愿意自己的孩子是個樂觀的、容易被人接納的人。

      二、樂觀的來源

      關于一個人樂觀或者悲觀的影響因素有哪些,相信是許多人想要知道的重要內容,本書總結了4個方面,我挑選了3個認為比較重要的因素:

      1、遺傳

      通過調查研究發現:我們自己的樂觀與悲觀,有25%-50%是從娘胎里帶出來的,這的確是一個很大的數字。也就是說,如果還沒有寶寶準家長們,為了將來寶寶的樂觀性,從現在開始學習樂觀,然后把你的樂觀遺傳給寶寶也是來得及的。

      2、父母的教育樂觀與否

      孩子與父母的接觸是最多的,無時無刻不在學習著父母對待人事物的態度和方式方法。成長過程中的潛移默化就直接影響了孩子對于外界的處理方法。這就又要求了身為父母,要時刻保持著樂觀的態度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問題。

      3、外界的影響

      除了父母以外,對孩子影響最大的也許就是學校和他身邊的玩伴了。與孩子的溝通交流除了能對孩子有所了解,加強親自關系以外,也可以及時地幫助孩子屏蔽不利于孩子成長的因素。

      三、我們常見的錯誤教育方法

      不知道是因為傳統的原因還是發展的因素,我們身邊通常充斥著許多錯誤的教育方法,隨便舉例幾個就會有很多人中槍。比如:

      案例一:6歲的孩子和9歲的孩子分別拼一個復雜的模型,9歲的孩子做的很好,而6歲的孩子怎么努力都不行。此時父母可能會鼓勵"寶貝,你做的真棒!""寶貝加油,你一定可以的!""來吧,爸爸幫你做。"

      這個案例中,父親的錯誤有:①6歲的孩子根本無法像9歲孩子一樣做出完整的復雜模型,其鼓勵是空洞虛假的;②父親接手完成模型,造成了孩子的無助感;③沒有幫助孩子解釋失敗原因。

      案例二:當父母發生沖突時,常出現的錯誤行為:當著孩子的面爭吵;不斷問孩子喜歡爸爸還是媽媽;在孩子面前批評另一半如"你爸爸真沒出息、你媽媽就知道打麻將"等;避免爭吵但是采取冷戰;孩子面前使用暴力如摔門、摔東西等。

      四、教出樂觀孩子的方法

      這個恐怕是本書的核心內容了,書中提到了好幾種方法,比如ABC法則、讓孩子學會反駁、讓孩子學會與人相處等。我個人覺得最容易學習的方法就是面對一件事情時,學會樂觀的解釋風格并教會孩子如何解釋。

      解釋風格的三個維度:

      永久性:事情的起因會繼續下去;

      暫時性:起因是可改變的,或是過渡性的;

      普遍性:起因會影響許多情況;

      特定性:起因只會影響特定情況;

      個人的:起因只是我;

      非個人的:起因是其他人或其他情況。

      舉例:老師告訴我,兒子這個學期成績下滑,還老是去網吧玩游戲。

      第一種解釋風格:

      最近老板安排的事情太多了,都沒有太多時間多關注下兒子。

      第二種解釋風格:

      個人時間總是這么少,兒子這樣下去怎么辦,我真實失!

      兩種解釋風格的差別很明顯,第一種解釋是暫時性的、非個人的、特定的。第二種解釋風格是永久的、個人的、普遍的。很簡單的例子,針對同一件事情,不同的解釋風格,可能導致的后續處理方法將會不同,也將會導致不同的結果,這就是樂觀和悲觀的區別。

      讀完本書

      感覺不管是一些錯誤的觀念還是正確的方法,其實是有科學根據的。只有打開個人的視野,多接收新的信息加以分類整理,將會讓自己越加成熟,孕育的孩子才會青出于藍。

    【讀《教出樂觀的孩子有感》有感】相關文章:

    《教出樂觀的孩子》讀后感03-01

    《教出樂觀的孩子》讀后感(通用10篇)08-26

    讀《優秀是教出來的》有感08-18

    讀《綠山墻的安妮》有感:樂觀 向上04-16

    讀《孩子》有感08-18

    讀《好孩子》有感01-27

    讀《誠實的孩子》有感04-19

    讀《鐵路的孩子》有感04-21

    讀《水孩子》有感04-26

    讀水孩子有感04-08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