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心得體會>教學反思>梯形面積教學反思

    梯形面積教學反思

    時間:2022-08-25 09:47:09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梯形面積教學反思

      篇一:梯形面積教學反思
      
      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教學是在平行四邊形、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基礎上進行的。由于有前兩種圖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的基礎,我想如果今天的課堂上采用學生獨立學習的方式來自主推導梯形面積計算公式,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授課伊始引導學生回顧前兩種圖形面積的推導過程,為學生下一步獨立學習做好準備。接著交代本節課的學習任務:研究梯形的面積的計算方法。這時我發給學生每組兩張完全相同的兩個梯形,讓學生自己運用學習過的方法探討研究梯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學生在探討的過程中我深入學生的各小組,觀察學生的研究情況。學生沒用五分鐘已經將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推導出來了,并能比較熟練地敘述出來。反思以上的教學,能夠相信學生,給學生獨立學習的機會,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自主探究,體會學習的快樂,從而增強了學習自信心。同時學生的參與度高,積極性強,學生理解的更深入。
      
      從另一個角度分析,教師對學生還是不能充分信任,教學前的鋪設,實際上就是給學生搭好了橋,修好了路。給學生準備了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看似教師為學生著想,殊不知這樣剝奪了學生嘗試失敗的權利。這樣的設計能讓我感到一絲絲的欣慰,畢竟我放手了,畢竟學生主動了,畢竟學生參與了。這種欣慰只是表層的愉悅,對學生來說,是不夠的。有人說:教學是師生共享人類的崇高,這種崇高,對于知識來說,應當有更多的智慧活動,我這樣想。
      
      篇二:梯形面積教學反思
      
      對于本節課,我覺得有以下幾點值得思考:
      
      1 、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注重知識的前后聯系。
      
      我在設計教學時,就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和經驗。由于學生學過了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的面積,而梯形的面積公式推導方法與三角形的面積公式推導方法有很大的相似之處,我就放手讓學生自己利用前面的學習經驗,推導出梯形的面積公式。
      
      2. 以學生的活動為主,實現生生互動。
      
      本節課力求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和概括梯形的面積公式,在探究的過程中發展學生思維的創造性。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我讓學生動手操作,分組合作探究,初步概括出梯形的面積公式。這樣,通過 “ 剪、移、轉、拼 ” 的活動,讓學生真正親歷知識的探究過程。同時,又由于各項活動的設計環環相扣,步步深入,不僅激發了學生探究學習的興趣,同時學生思維深度和廣度也得到了有效的培養。
      
      3 、學生自主探索的活動在時間上給以保證
      
      本節課一系列活動的設計是為了學生給充足地用眼看,用手做,用耳聽,用嘴說 , 用腦想的時間和空間 , 讓學生盡情的表現和發展自己 , 每一位學生都在親自實踐中認識理解了新知。充分體現了教師指導者 , 參與者的作用。當學生受現有知識的制約 , 推導概括公式思維停滯時 , 我進行點撥誘導 , 促其思維順暢 , 變通 , 最后使學生明確 , 盡管拼擺的方法不同 , 但都達到驗證了梯形的面積公式的目的。
      
      4 、貼近生活實際,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新課程標準提倡課堂教學要把數學知識和生活相聯系,將數學學習置于生活的背景之中。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本節課的內容,教學本節課時,我的整個教學過程始終緊密聯系了學生的生活實際,為學生創設了生活化的數學情境。如在導入新課時,我讓學生求出生活中的籃球場 3 秒鐘限制區的面積,練習中讓學生動手量量梯形學具的數據,再求它的面積,又求出梯形菜地的面積等等,真正做到了數學知識從生活中來,回到生活中去,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是成為課堂的主人。
      
      這節課的教學已經結束,自己感覺教學過程順暢,是一節自己比較滿意的課。但鑒于我還年輕,對于很多細節,覺得仍需要推敲,相信自己會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探索,使自己的教學日趨成熟、完善。
      
      篇三:梯形面積教學反思
      
      《梯形的面積》一課,是在學生掌握了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面積計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形成了一定的推理能力。  由于所有學生已經有了推導三角形面積公式的經驗,因此在推導梯形面積計算公式時,我想放手讓學生自己利用前面的學習經驗,動手把梯形轉化成已經學過的圖形,并讓學生通過找圖形之間的聯系,用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拼一拼,看一看能拼成什么圖形,然后學生思考討論:想想轉化的圖形與原梯形有什么關系?通過學生自主探索實踐活動,(www.annahuzar.com)學生親自參與了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真正做到“知其然,必知其所以然”,而且思維能力、空間感受能力、動手操作能力都得到鍛煉和提高。讓學生主動操作、討論,在充分感知、理解的基礎上總結出梯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從而讓學生在探究中不僅獲取了知識,而且學會了學習。
      
      反思整個課堂教學過程,還是存在著一些問題。如在把梯形轉化成各種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方法很多,學生的很多想法出乎我的預設,問題就是在黑板上展示多種方案中,在原先的設計中,是將重點放在“用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的方案上,并讓學生多多互動交流;然而,從教學的實際效果上看,學生最喜歡的并不是這種方案。那么,到底將學生全員參與的活動安排在哪里呢?
      
      我想還是得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合理安排,及時調整課堂設計,多考慮學生的思維特點,這樣效果肯定會更好。

    【梯形面積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梯形的面積教學反思03-24

    《梯形的面積》教學反思04-13

    “梯形的面積計算”教學反思04-14

    《梯形的面積計算》教學反思02-09

    梯形的面積教學反思15篇03-31

    梯形的面積教學反思(15篇)04-14

    梯形的面積教學反思(通用15篇)04-14

    梯形的面積教學反思(集合15篇)04-14

    《梯形的面積》說課稿12-15

    梯形教學反思04-13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