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心得體會>教學反思>金錢的魔力教學反思

    金錢的魔力教學反思

    時間:2022-08-24 16:07:23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金錢的魔力教學反思

      篇一:金錢的魔力教學反思
      
      《金錢的魔力》是世界知名作家馬克 . 吐溫的《百萬英鎊》的節選內容,課文主要講了“我”到裁縫鋪買衣服時,先遭到冷遇,而后由于拿出了一張百萬英鎊的大鈔,又備受關照的故事。這篇文章主要采用前后內容對比的方法,通過托德和老板的語言、動作、神態等描寫 , 細致刻畫出兩個市井人物的見錢眼開、惟利是圖的丑惡嘴臉。文章本身的內容比較好理解,對于人物形象學生也容易把握,因此作者“通過描寫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等變化來刻畫人物形象”這一方法成了這節課的重點。
      
      一、適當補充資料,激發閱讀興趣。
      
      因為是節選,又是外國作品,所以學生在初讀時由于不了解故事發生的背景,因此難以理解,讀不進去,更不用說體會寫作特色啦。所以,在備課時,我搜集了許多資料,對原文作了更全面的了解。在教學中。我向學生介紹一下小說《百萬英鎊》的故事起因,否則學生就會產生這樣的疑問:一個衣衫襤褸的人怎么會擁有一張百萬英鎊的鈔票?一個百萬富翁怎會連買一件最蹩腳衣服的零錢也沒有?在教學結束后,我又以問題設置懸念,引導學生去看整本名著,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當我們把這篇課文放在完整的故事背景中時,學生不僅可以加深對文本的理解,還會自發地產生進一步的閱讀需求,由課文轉向小說,由單個故事走向多個故事。這是我本堂課首尾如此設計的意圖,應該說完成得較好。
      
      二、體會人物內心,不夠深入。
      
      《金錢的魔力》這篇課文的最大價值在于它精彩的人物形象刻畫。無論托德還是他的老板,其一舉一動,一言一顰,無不是金錢力量的化身。在教學中,要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描寫,反復體悟,并引導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由表及里,走進人物充滿銅臭的內心世界,從而真正理解金錢所煥發的巨大“魔力”。在教學中,我覺得我對于托德這個人物的講解不夠到位。(www.annahuzar.com)只在于從文本的表面句子加以體會,沒有深入托德的內心。托德在對待“我”的前后動作、語言、神態變化中,心里在想些什么?沒有以此為切入點,引起學生的共鳴,從而使學生對托德這個人物的內心世界理解不夠深入,沒有進入他“認錢不認人”的內心世界,讓學生感悟不到金錢的巨大“魔力”。本課教學的最大遺憾也正在于此。文字對托德和老板的描寫極為精彩,應安排學生在品味之后形象地將其展示,讓文字鮮活起來,學生的收獲會更大。
      
      講完此課,在贊嘆馬克 ? 吐溫深厚的文學功底的同時,我不由地想到: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應該教育孩子,金錢買不到親情、友情 ------ 很多東西,不要把金錢看得太重要。
      
      篇二:金錢的魔力教學反思
      
      本冊第七組課文為人物描寫專題,學生在升入五年級之后,隨著閱讀面的的擴大和文學素養的提高,對文學作品中人物的鑒賞已具初級能力,但在方法上的認識還屬感性。本組教材的編寫正是要以提高學生對文學作品的賞析能力為主要目的,兼之以寫作方法的指導。幾篇課文均選自中外名著,篇幅不長,但人物刻畫經典,是指導學生學習鑒賞的好教材。
      
      《金錢的魔力》一文選自美國作家馬克-吐溫的《百萬英鎊》,文中托德和服裝店老板兩個人物個性鮮明。教學時,我先由人物描寫方法的總結導入,既是對前面幾部作品藝術手法的總結梳理,又為本課的學習做了很好的學習指導。
      
      本課人物形象的塑造除了以前曾接觸的人物刻畫方法外,作者還運用了對比這一手法。對對比的體會主要是通過對情節的梳理,由感性認識到評議、總結逐步實現。作為自讀課文,學生的探究活動應為主,教師只給予適當的提示,學生在暢快的交流之后,對比的效果自然彰顯。教師需要關注一個情節,即百萬大鈔出現之前、之后,板書中再鮮明地體現,學生登時感受到兩個人物前后不同表現所揭示的人物特點,“金錢的魔力”使人的本性暴露無遺,似魔鏡讓善于偽裝的人原形畢露。對比手法的運用正是強化了這種表達效果,學生也在鑒賞的同時獲得了寫作方面的啟示。
      
      教授寫人記事的文章時,我們完全可以引領學生直接切入文章的關鍵,即人物刻畫及寫作的主旨,教學方法也很簡單,就是以評價人物為目的,指導學生透過情節,透過文字渲染,體會人物個性特點,同時,收獲作者寫人的方法。
      
      無論如何安排教學環節,設立怎樣的目標,“讀”始終是最關鍵的。文學以文字為載體,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也必從文字的品讀、感受入手。朗朗上口的文字,反復誦讀,聽讀,讓文字以感性的面目呈現在學生面前,刺激其視覺、聽覺和想象,創造出真正由文字構建的世界,這才會讓學生真正愛上文字。
      
      篇三:金錢的魔力教學反思
      
      課文節選自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寫的短篇小說《百萬英鎊》。作者淋漓盡致地刻畫了小市民以錢取人、金錢至上的丑態。
      
      1.我先組織學生們說說在前幾篇課文的學習中,你結識了哪些人物?作者的那些描寫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交流的基礎上順勢轉入閱讀本文。
      
      2.本文人物形象鮮明,學生容易把握,所以體會作者描寫人物的方法是本文的重點,也是難點。于是,我采。1)抓住人物言行的前后變化來體會。如托德,他開始是怎么說的、怎么做的,后來,他為什么這樣說、這樣做,這樣寫有什么好處。(2)抓住最能反映人物特點的句、段,重點體會。如,老板為什么吹了一聲輕快的口哨?他的心里在想什么?并畫畫描寫老板動作一系列的詞語,說說這些表示動作的詞反映了什么,你認為這些詞語用得好在哪里?
      
      學后感悟:學完這篇課文后,我對同學們說的結束語是: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但是,金錢又不是萬能的。它買不來真情、友情、愛和生命。

    【金錢的魔力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金錢的魔力》教學反思06-30

    金錢的魔力教學反思06-07

    金錢的魔力教學反思06-14

    金錢的魔力教學反思15篇02-04

    金錢的魔力教學反思(15篇)02-13

    《金錢的魔力》教學反思 15篇04-05

    《金錢的魔力》教學反思(精選15篇)04-05

    《金錢的魔力》教學反思(15篇)04-05

    《金錢的魔力》教學反思15篇03-14

    金錢的魔力教學反思集錦15篇02-22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