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心得體會>讀后感>《青山處處埋忠骨》讀后感

    《青山處處埋忠骨》讀后感

    時間:2022-08-23 10:48:17 讀后感 我要投稿

    《青山處處埋忠骨》讀后感

      《青山處處埋忠骨》讀后感
      
      讀了這篇課文,我對毛主席的堅強品格感到敬佩。
      
      故事發生在抗美援朝時期,當時毛主席的長子——毛岸英在戰斗中不幸犧牲。而此時的毛主席心里十分悲痛,如果換作其他父親,肯定會號啕大哭,但毛主席沒有哭,他強忍著悲痛,一支又一支地抽著煙,一整天都沒有說話。
      
      之后,彭德懷來電,要求把毛岸英的尸體運回國,可朝鮮首相又要求把毛岸英的尸體葬在朝鮮。此時,毛主席很難作出選擇。
      
      毛主席想:兒子活著不能見面,那就讓我看看遺體吧?墒沁@意愿很快就被打消了。因為他設身處地地想到了千千萬萬人民子弟兵。最后,毛主席按照朝鮮首相說的,把毛岸英的尸體葬在了朝鮮。毛澤東老年失子失多么悲痛!可是他卻深明大義,把兒子葬身朝鮮,這又需要多么廣闊的胸懷!多么堅強的品質!
      
      這件事讓我想起了貝多芬的故事。貝多芬的一身坎坷。童年,貝多芬是在淚水浸泡中長大的。家庭貧困、父母失和,造成貝多芬性格上嚴肅、孤僻、倔強和獨立,他12歲開始作曲,14歲參加樂團演出并領取工資補貼家用。母親病逝,家中只剩下兩個弟弟,一個妹妹和墮落的父親。不久,貝多芬得了傷寒和天花,幾乎喪命。貝多芬簡直成了苦難的象征。盡管如此,貝多芬還是挺過來了。他創作的曲子不計其數:C大調第一交響曲,B大調第三交響曲……世界沒有給他帶來歡樂,可他給人類帶來了歡樂!
      
      毛澤東、貝多芬這些偉人在悲痛面前選擇了勇于面對。毛澤東老年喪子;貝多芬雙耳失聰,他們化悲痛為力量,終于做出了自己的一番事業。

    【《青山處處埋忠骨》讀后感】相關文章:

    青山處處埋忠骨教學反思(通用13篇)03-31

    《青山處處埋忠骨》讀后感09-18

    讀《青山處處埋忠骨》有感04-11

    《青山處處埋忠骨》讀后感(11篇)06-06

    《青山處處埋忠骨》讀后感(精選18篇)03-23

    《青山處處埋忠骨》讀后感(精選21篇)03-18

    《青山處處埋忠骨》讀后感(通用18篇)03-24

    《青山處處埋忠骨》讀后感匯編11篇06-06

    《青山處處埋忠骨》讀后感(合集11篇)06-06

    《青山處處埋忠骨》讀后感(通用21篇)03-19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