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知識經濟對會計理論與實務的影響
淺談知識經濟對會計理論與實務的影響
1. 知識經濟的概念
知識經濟,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與農業經濟、工業經濟相對應的一個概念,是一種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經濟形態,它并不是一個嚴格的經濟學概念,它的緣起大約與新經濟增長理論有關。
在世界經濟增長主要依賴于知識的生產、擴散和應用的背景下,美國經濟學家羅默和盧卡斯提出了新經濟增長理論。羅默把知識積累看作經濟增長的一個內生的獨立因素,認為知識可以提高投資效益,知識積累是現代經濟增長的源泉。盧卡斯的新經濟增長理論則將技術進步和知識積累重點地投射到人力資本上。他認為,特殊的、專業化的、表現為勞動者技能的人力資本者才是經濟增長的真正源泉。
2. 知識經濟的特征
經濟從工業化、信息化到知識化的發展,使得知識在經濟中的作用日益明顯,而創新作為知識經濟的動力,主導著經濟本文由論文聯盟http://收集整理向前穩步發展。因此教育和研究在知識經濟時代就越發的重要,同時知識和高素質的人力資源成為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推動社會不斷的進步與發展。知識經濟的特征有以下五個方面:
2.1知識生產力是社會生產力中具有決定意義的主導力量。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作為經濟發展的基礎和直接驅動力,成為生產的支柱和經濟增長的決定性因素,在所有創新財富的生產要素中,知識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生產要素,其他生產要素都必須靠知識來更新,靠知識來裝備。www.11665.CoM通過知識對自然資源進行集約配置,對其它生產要素進行科學合理的優化組合,才能提高企業勞動生產率。
2.2創新是知識經濟發展的靈魂。知識經濟中的知識主要指高新技術和基礎科學研究成果。創新是經濟發展的內在動力,是企業提高競爭優勢和保持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國內外的經驗證明,誰擁有最先進的知識、最核心的技術,誰就能在激烈的全球經濟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成功的企業在于能不斷造新的知識,并能迅速將新知識經為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產品。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將更加重視人才的培養、開發和教育,激勵員工提高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2.3知識的收益遞增率保證了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物質產品的生產是受收益遞減率決定的。而知識是唯一不遵守收益遞減率的生產要素。這是由知識的特性所決定的。知識是人們在長期社會實踐中積累起來的經驗。它反映客觀事物運動的規律。知識在生產傳播和應用的再實踐中是又一次進行深層次的探索和認識,這就是表現為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知識生產是加速度的,是呈幾何級數增長的,是收益遞增的,知識生產力是可以保證經濟持續發展的。
2.4知識是利潤分配的重要依據。在知識經濟時工與其說資本雇傭勞動,不如說勞動雇傭了資本,因為勞動的主體是人,人所擁有的知識才是生產的決定因素,因此,知識成為發展經濟的首要資本。企業存在四類參與者,即:生產者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經營者決定如何生產;知識創造者決定生產方向;物質資本所有者提供資金。企業除付給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正常薪金外,還應將知識創造者創造的知識轉化為資本,參與利潤的分配,建立以知識為依據的分配制度。
2.5尊重科學崇尚技術營造了人才輩出的良好環境。在知識經濟時代,有了知識、有了高科技,就可以創造財富,提倡以知識為本位,任人唯智,用英才,不用庸人。進入知識經濟時代,人們逐漸認識到信息的魅力和知識的力量,一種尊重科學、崇尚技術的氣氛正在形成。這就營造了人才輩出的良好環境。
3. 知識經濟對會計理論與實務的影響
知識經濟的時代已經到來,與傳統經濟模式的許多重
轉貼于論文聯盟 http://www.ybask.com要區別,因此,現代會計工作面臨著許多新的課題。從會計實務的角度,深入探討在知識經濟條件下會計環境的已經發生或正在發生的各種變化,分析知識經濟對會計主體、會計目標和會計前提的影響,對于會計實務實踐的豐富與發展必將產生有益的啟示。
3.1對會計基本假設的影響。在知識經濟時代,會計主體已不再是傳統模式下現實空間的各種組織,而是存在一種“虛擬企業”;它可能是臨時性的,也可能是長期性的,具有即分即合的特點,對持續經營提出了最直接的挑戰,引發了“弱持續經營”的熱論;在知識經濟時代,可以根據不同會計事項,不同的性質,選擇適當的計量屬性,增加對使用者有重要參考價值的非貨幣信息,使得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更加全面、完整,滿足新時代信息使用者管理和決策的需要;進入知識經濟時代以后,風險的加大和管理決策的需要,要求會計人員及時提供信息,即實時報告,會計分期與實時報告并不矛盾,實時報告只不過更加方便了信息用戶,原有的會計期間都是等距期間,根據需要也可以設置不等距期間,以滿足對信息的不同需要。
3.2對會計財務信息處理的影響。知識經濟的到來勢必將帶來軟件業的繁榮與硬件業的進步,同時預示著新的會計電算化發展時代的來臨。知識經濟是以信息傳遞的快捷、開放為特殊條件,是以知識決策為導向的,這就對加工與輸出財務信息的會計電算化提出更高的要求。為此,企業財務信息系統要獲取、處理并提供更為標準、及時和相關的信息,以利于知識經濟下的企業及投資者的決策。由此可以看出,會計電算化的普及將是確定無疑的,也只有如此才能滿足知識經濟對于財務信息的需要。
3.3對培養高素質會計人才的影響。知識經濟時代要求會計工作的改革,而會計工作的改革需要會計人員素質的全面提高。要想成為知識經濟時代的一名合格財會人員,必須有相關的知識作基礎。會計人員應通曉專業理論、擅長計算機操作,還應具有較強的市場經濟意識和社會適應性。因此,新時代的會計人員必須打破傳統觀念迎接新挑戰,勇于開拓進取,增強創新意識,才能使會計更好地服務于經濟發展,服務于社會進步。
3.4對會計核算方法的影響。傳統的會計工作集中于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知識經濟條件下,由于會計電算化的廣泛應用,會計人員將從繁雜的日常會計事務轉向參與決策和經營分析等方面。會計核算方法的選擇更加強調科學性和合理性,簡化核算不應當再成為評價會計方法是否應當選用的標準,而科學性和合理性將成為選擇會計核算方法時唯一需要考慮的因素。
3.5對財務報告的影響。知識經濟條件下,會計信息的披露將從原來單純的財務信息轉向復合型信息。即企業不僅要披露財務信息,也要披露非財務信息;不僅要披露定量信息,還要更多地披露定性信息;不僅要披露確定性信息,還要更多地披露不確定性信息;不僅要披露歷史信息,還要更多地披露前瞻性信息和預測信息。此外,還有學者提出雙重報告的模式,即第一重報告企業的短期財務情況;第二重報告企業的長期營運能力,即主要報告企業無形資產的部分。
轉貼于論文聯盟 http://www.ybask.com【淺談知識經濟對會計理論與實務的影響】相關文章:
淺談班級管理論文08-23
淺談學校財務管理論文08-21
增值稅轉型的理論研究與實務分析08-18
淺談企業財務核算對稅收征管的影響04-08
淺談班級管理論文(精選10篇)08-17
淺談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論文05-31
淺談殘缺家庭對兒童成長的影響03-25
會計實務學習心得05-04
淺談行動導向法的哲學理論論文08-26
從人力資源風格理論角度淺談學校管理的藝術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