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從長虹的ERP看傳統企業向知識型企業轉變
在當前知識經濟時代,如何將大量的傳統企業改造為知識型企業,成為世人關注的話題。美國著名管理學家彼得.F.德魯克認為,傳統企業是以“命令—支配型”管理模式為基礎的企業;而知識型企業是以知識為基礎,并由一個輔助決策的智囊團組成。這些專家根據來自同事、客戶和上級的大量信息,自主決策、自我管理。因此知識型企業更強調的是一種“團隊—自律”型管理模式。四川長虹集團是國家國有重點大中型企業之一,是中國最大的彩電制造商。長虹是由軍轉民企業發展而來,其內部管理帶有典型的“命令—支配型”色彩,在人們的心目中一直是傳統企業的代表。如何在新的市場環境下,進行管理創新,實現“百年長虹”的目標,成為后倪潤峰時代企業管理者面臨的主要課題。
2000年7月,經過近一年的辛勤努力,長虹新一代管理信息系統(ERP)正式上線運行。熟悉的人都知道,ERP系統不僅僅是一種管理軟件,它的實施更重要在于為企業引入一套先進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雖然從總體上看,現今的長虹仍是以傳統管理模式為主導,但是知識管理的萌芽可稱作是“小荷已露尖尖角”。
跨部門的專家小組的出現
在長虹原有的命令—支配型模式下,信息流是由上向下傳遞,體現為命令的層層分解。這種體系存在的兩種弊端:首先從體系上層看,企業的最高領導者主要是負責企業的全局管理和戰略決策,他不可能是每一個領域的行家里手。因此在缺少必要的信息輔助決策的情況下,高層下達的命令有可能并不是最優決策。其次從體系下層看,長虹原有管理信息系統是由分散在各部門的局域網相成,企業內的“信息孤島”使得各職能部門在具體執行命令時,難以使部門間信息得到有效溝通,“各人自掃門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部門的最優化不一定帶來企業整體的最優化。
長虹在實施ERP系統中建立的,由跨部門專家小組構成的項目管理體系。在這種模式下,信息流是由下向上傳遞,表現為信息的層層匯總。ERP系統來一個高度集成的信息管理系統,例如,收貨即時增加企業的庫存價值,發貨即時結轉企業的成本,銷售開發票時系統自動進行帳務處理。一個信息源在系統中可轉化成各種信息,這使得在項目實施中考慮業務流程時,必須從相應的采購、生產、銷售、財務等各方面進行綜合權衡。集成的系統需集成的智力因素作為支持,體現團隊精神的知識型管理體系便在項目實施中孕育而生。
中間管理層次的減少
長虹公司歷來重視銷售,把銷售比作企業的龍頭,并在營銷管理體系的建設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長虹原有模式下的營銷管理體系給人的感覺是特別龐大,管理層次特別多,其缺點也是不言而喻。
就長虹的知識管理體系而言,隨著規劃中的公司廣域網的建立,ERP系統的銷售模塊將會逐步向外點推廣,各分公司的銷售信息將會在同一信息系統中得到及時反映;設想中的新銷售體系,將大大縮減管理的中間層次,呈扁平化趨勢,從而極大地提高效率。
部門、員工的信息責任得以明確
在長虹原來的局域網管理體系中,由于各部門系統間接口不一致,部門間的信息傳遞只得通過手工拷盤來實現。這使得各個單位的信息責任不清。有些部門本位主義嚴重,認為我部門整理出的信息是本部門的業績,憑啥給其他部門使用。搞不好,其他部門管理人員想獲得信息,還不得不“公事私辦”。在這種情況下,往往是不同部門對同一業務有多種不同的報表,使得各級領導在獲取信息時,顯得無所事從。
ERP系統從本質上講是為企業管理服務的,是管理者的系統。但是有了“路”,并不等于有了信息。企業各級管理者要想能隨時、隨地進入系統、較為準確地了解企業的經營信息,必須要求業務人員,在平時業務操作中嚴格地按照流程,準確及時地錄入數據。高度集成的信息系統是一把雙刃劍,即可以使業務處理帶來高效率,又可將管理中的種種缺陷暴露無疑。
為建立學習型組織奠定了基礎
美國學者戴維.A.文認為,學習型組織是一個能熟練地創造、獲取和傳遞知識的組織,同時也善于修正自身的行為,以適應新的知識和見解。
企業要成為學習型的組織,首先要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在老的管理體系下,部門間信息閉塞,物資部的只管物資,財務部的只管記帳。長虹ERP實施以后,財務管理由高度集權的事后財務核算,變為面向業務流程的實時財務監督、分析;物資管理由單純的庫存管理,變為面向供應鍵物流管理。因此,一方面需要不斷修正自身的行為,實現管理的創新。另一方面管理必須不斷改變觀念,改進工作方式。
【從長虹的ERP看傳統企業向知識型企業轉變】相關文章:
ERP幫助企業解決管理問題的路徑08-18
淺談國有企業知識型員工的激勵管理08-07
淺談國有企業知識型員工的激勵管理08-18
企業向政府申請書02-28
依靠科技進步推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08-15
企業向個人借款合同08-09
個人向企業借款合同08-12
企業向銀行借款申請書12-02
企業向政府申請書3篇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