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商務管理論文>電子商務論文>網絡經濟醞釀以退為進

    網絡經濟醞釀以退為進

    時間:2022-08-05 07:31:35 電子商務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網絡經濟醞釀以退為進

      過去一年中,網絡經濟從高峰直落谷底,遭到世人的懷疑和冷落。而上周,由聯合國首次發起,全球眾多的經濟學家、政府官員、企業巨子熱情參與的“網絡經濟與經濟治理國際研討會”卻在北京很熱烈地召開了,這讓人難免有點感到意外。者記正是帶著這份好奇的心情來到會上采訪的。網絡經濟能不能實現一次積極意義上的“以退為進”?人們正在經歷一次深刻的反思。
        “數字鴻溝”是否越來越
        今天,發展網絡經濟已不單純是一個信息技術的動作和商業模式選擇問題,而是適應國際經濟環境變化、融入全球經濟發展、增強國際競爭力的必然結果。網絡大潮雖經歷了波折,但仍迅猛地向我們涌來,它的巨大潛力已不容我們漠視。
        在網絡推動經濟發生變革的關鍵時期,我們卻發現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的數字鴻溝有越來越大的趨勢。
        作為著名的IT評論家,胡泳曾指出,網絡經濟本身造成一些輸家也造就一些贏家。這種輸贏的差距表現在一個國家之外,就是國與國之間的技術進步與發展方面的鴻溝,而發展中國家就可能在種新的經濟秩序中輸掉所有的東西。
        那么,作為世界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我們與世界發達國家的“數字鴻溝”到底有多深呢?
        根據美國《僑報》發表的、關于中美兩國“數字化”程度比較的文章,截至2000年年中,中國的電腦擁有量為1590萬臺,平均每萬人88臺。同期美國的電腦擁有量為1.6億臺,平均每萬人擁有近5000臺,是中國每萬人擁有量的57倍。從1995年開始,一些學者就嘗試建立信息化指數模型來對信息化進行社會測度。據相關計算,2000年中國信息化指數達到145.3,而美國在1997年的指數就已達到了1006.9。
        用好網絡關鍵在觀念
        面對巨大的數字鴻溝,面對低谷中期待再爬坡的網絡經濟,我們現在該做些什么?這個問題正是這次會議探討和爭論的焦點。
        來自南京的經濟學家盛曉白提出,縮小數字鴻溝,轉變觀念是首要之舉。他認為我們目前急需轉變的幾大觀念是數字觀念、時間觀念、創新觀念和風險觀念。
        他認為,網絡經濟強調要快速反應,搶占先機。在經濟、社會等各方面的實力上,印度均不如中國,但正由于印度政府搶先對網絡經濟采取了積極扶持的政策,使印度無論在高速計算機還是軟件開發等關鍵領域上都領先于中。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內,創新與靈活性是企業的生命線。但迄今為止,中國網絡經濟的成就主要來自對國外先進技術的引進與模仿。有人將中國的網絡比喻成“互抄網”,成千上萬個網站提供的內容大同小異。中國電腦市場國有品牌的占有率在提高,而技術含量并未提高。
        盛曉白特別指出,在我國,對網絡經濟的態度有一種很不成熟的忽冷忽熱的感覺。網絡經濟興盛時,熱浪鋪天蓋地;網絡經濟低迷時,處處寒氣逼人。在美國則不同,無論網絡經濟是冷是熱,投資者的反應都比較冷靜。而正是這種風險觀念上的落差,導致了資本市場對網絡經濟發展的支持程度的不同。美國至今投入網絡經濟的風險投資超過400億美元,而中國這方面的投資全加起來,也不到40億元人民幣。
        有專家認為,我們應利用目前網絡經濟正在低谷調整的時機,迅速提高網絡基礎建設的水平。據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員倪月菊介紹,目前美國為保持其網絡經濟“領頭羊”的地位,仍在不斷加大對網絡基礎設施的投入。其他發達國家同樣不甘落后,不完全統計,歐盟成員國目前每年投資信息產業280多億美元,日本每年投資約250億美元,韓國也制定了中期投資發展計劃,到2004年投資將達到4萬億韓元。
        低谷中更顯政府力量
        網絡崇尚自由,網絡帶給經濟的最大變化就是消除了時間空間的限制。在這樣的背景下,政府還能做些什么?在這一點上,人們曾有很多模糊認識。這也因此成為本次會議討的焦點。
        會上各方人士普遍認為,政府在網絡經濟發展與治理過程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為規范各利益主體經濟行為的政策、法律、規章制度都要由政府來制定。而政府在行使這些權力的時候,應依靠市場的力量,讓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發揮基礎作用。
        正像經濟學家烏家培指出的,那種認為隨著網絡經濟的發展,政府的作用會減弱的意見,是與事實不相符合的。即使美國研究網絡經濟的經濟學家們,如保羅.克魯格曼也認為“大力倡導政府干預”是必要的,因為網絡經濟中還存在著很多市場失效的事例。何況在像中國這樣市場經濟發達程度較低的發展中國家,適度的政府干預就更為必要。
    專家們對政府如何在網絡經濟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進行了廣泛的探討。他們認為首先政府要加大自身的改革,使其改造成一個適應性強、靈活、友好、采用新技術、不斷創新、業績驅動和負責任的政府。專家還提出,網絡經濟時代,應實行“政府讓權,企業接盤”。這里“政府讓權”是指按照“小政府”原則(機構小而效率高),實現政府職能的轉變。將本由政府承擔,但沒有現實財力支持或效率保證的部分公共責任,轉移給負責任的事業或企業分擔。
        其次政府要努力成為好的宏觀經濟環境創造者。如提高電信和網絡市場的開放度、加快網絡經濟的法制建設等,重視人才的培養、研究網絡經濟稅改問題等。專家舉例說,目前我國網絡經濟在公共信息資源開發利用上的最大障礙,是缺乏對個人信息與廠商之間搭橋機制的制度建設。當前,ICP等信息中介在產權制度上缺乏合適的法律保障,信息代理的法律地位不明確,是制約信息資源深入明顯的制度瓶頸。
        網絡經濟經歷此時的低谷,是市場經濟的規律使然。它能否再次快速向前,取決于我們今天所做的比較清醒的思考,也取決于我們對大趨勢的判斷。正如一位與會專家所說,“對于未來任何一個領域,互聯鋼都將成為核心競爭力的核心要素,如果我們在網絡經濟上仍處于被動地位,我們失去的將不僅僅是一個產業,而是中國未來的命運! 


    【網絡經濟醞釀以退為進】相關文章:

    醞釀造句06-07

    中國改革醞釀再突破08-17

    數學復習:注重基礎 以退為進08-17

    以退為進,智莫大焉08-23

    數學教育醞釀改革 把數學的美麗還給學生08-17

    Net Economy(網絡經濟)08-09

    網絡經濟中的法律困境08-10

    網絡經濟泡沫解析論文06-08

    網絡經濟與邊際效用遞增10-30

    網絡經濟的界定及其政策含義論文06-04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