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電子商務暗流涌動
電子商務暗流涌動,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網絡公司朝著這個方向邁出第一步——企業上網。在新浪和搜狐分別推出了“新浪企業服務”和“搜狐企業在線”之后的一個月,臺灣頂尖集團也到上海開通頂尖網,希望在中小企業上網服務領域也分得一杯羹。頂尖的對手異常強大。新浪搜狐的超級訪問量和超強人氣,舉手投足都會讓頂尖覺得胸悶。
對電子商務的先知先覺,讓頂尖和新浪、搜狐有了一次分庭抗禮的機會。在強大對手面前,頂尖更多表現出一種“蚍蜉撼大樹”的氣魄。如果電子商務真的還距離我們有3、5年之遙,那么誰都沒有理由害怕,誰也都沒有理由輕敵。畢竟在第一波“行情”中,人們對電子商務最深刻的理解是———經常在我們以為必然成功的地方失敗,卻在我們不抱希望的地方給我們驚喜。在電子商務的目標面前,大家都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
在互連網持續低迷一年多之后的這樣一個炎炎初夏,臺灣頂尖集團來到上海。2002年6月,頂尖信息技術(上海)有限公司“頂尖網”———幫助中小企業上網的專門網站,舉行了開通儀式。臺灣頂尖集團總裁楊昕興致勃勃地強調了一句:“就是在網絡低迷的時候,我們進入這個行業!倍驮诖酥暗5月和4月,新浪和搜狐分別推出了針對中小企業上網服務的新浪企業服務和搜狐企業在線。
主場
“這也有點類似世界杯,北京是新浪和搜狐的主場,它們必然會有很多主場優勢。我們選擇上海作為主場,營造自己的優勢!表敿饧瘓F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干部打了這樣一個形象的比喻。
在頂尖網的“主場”,記者看到一幅蔚為壯觀的場面:一百多個銷售代表團團圍坐,抱著黃頁,給企業打電話,期望企業登陸他們的網站。在中間的大銀幕上,記錄著當天成交的企業名稱和數量。幾乎每半個小時都會有新的企業成交。
楊昕無疑是一個大忙人。他不僅要時時向業務員灌輸他的營銷策略,更是整個團隊的精神領袖———在多數人還認為互連網是泡沫、電子商務還只是一塊畫出來的蛋糕的時候,的確需要一個精神支柱。 楊昕在臺灣已經有一套關于建立一個盈利網絡平臺的成功經驗。2000年,楊昕開通的“快樂世界網”是臺灣為數不多的盈利的網絡公司之一。把這個成功經驗搬到市場更加廣闊的大陸是楊昕的愿望。
在1998年,在楊昕剛剛從事電腦周邊制造時,他就開始到大陸考察投資環境。目前頂尖集團的總部雖然設在上海,但是政策總部仍然放在北京。上海作為業務總部,一舉一動都受到北京大腦的支配。
雖然楊昕有非常充沛的選擇上海的理由讓人信服,比如投資環境較好、市場成熟、政策寬松等等。 但是一個不容回避的事實是,總部設在北京的新浪和搜狐已經在頂尖之前開通了類似的B2B、B2C在線服務。在如此強大的對手面前,避開和它們的正面交鋒可能更為明智。頂尖網如果在北京開展業務,很可能被人們忽略。而在上海,頂尖網很快受到各路媒體的追捧。
目前,頂尖與對手實力的對比是懸殊的。就訪問量而言,新浪作為全球最大的華文網站,光其首頁的廣告費,一天也要100多萬元。而頂尖還處于前期招商階段,在大量有價值的企業登陸頂尖網之前,現在首頁上哪怕一個小小的鏈接也是楊昕親歷親為的結果。
讓頂尖無法回避的還有新浪、搜狐在全國設立的星羅棋布的代理商。就新浪而言,企業服務這一項業務就在上海就設立了兩家一級代理:上海晴山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偉凌電腦有限公司。僅上海晴山科技有限公司一家就有業務員100多名。
另據一位負責人介紹,除了業務員每天聯系企業的業務量,平均每天有10家左右企業打來電話咨詢企業上網事宜。頂尖想要從這些代理商中突圍而出并非易事,若要達到這樣的良性循環———良好的知名度讓客戶自動找上門來,更有待時日。
暗涌
楊昕是一個愛打有準備之仗的人。他對電子商務現狀的描繪提煉為四個字———即將爆炸!氨砻嫔虾芷届o,但是底下卻是波濤洶涌!睋嘘P專家預測,全球B2B電子商務在今后4年內將保持高速增長勢頭,平均年增長率高達73%。亞太地區將是世界上電子商務發展最快的地區,今后4年的年增長率將高達109%。
電子商務業績增長也讓人嘆為觀止。根據IDC統計,1999年,全球網絡B2B業績為50億美元,2000年翻了4倍,一躍為200億美元,2001年更是達到1000億美元。根據有關方面調查估計,到2005年全球電子商務將達到4.6兆美元。對電子商務的先知先覺,讓頂尖和新浪、搜狐有了一次分庭抗禮的機會。
楊昕認為目前是介入網絡的黃金時期。在給業務員講課時他就一直強調:“等到第二波網絡熱再燒起來的時候,我們再介入就晚了。目前是一個低谷。在這個時候介入,成本各方面都會降低很多,而且搶到了市場機會!
同樣,新浪、搜狐也早就意識到第一波泡沫沉淀之后,肯定會有再次的高潮。憑借自身的資源優勢,它們正積極備戰。在營運方向上,新浪把2002年作為新浪網的發展年,決定改組后以新的組織架構面對新的挑戰全力發展,并持續強化管理績效。首先是組織結構的調整,下屬新浪網、新浪企業服務、新浪在線成為新浪三位一體的三個獨立事業體。把新浪企業服務這一塊專門拎出來暗示了未來新浪發展的方向。
楊昕看來是不畏“強權”的,而且還有點狂。在他看來,他的“殺手锏”是“專門和專業”———不要任何其他與企業上網服務沒有關系的內容;提供企業上網專業服務。新浪和搜狐目前高瀏覽量是楊昕羨慕的,但并不是他想要的。
但是看到這塊市場的還不僅僅是新浪、搜狐,工商行政管理信息網、上海小企業網等等有著政府背景的網站,這使得沒有任何背景只有曾經在臺灣成功經驗的頂尖網前途變得不是很明朗。楊昕沒有正面回答這個問題,他只說:“有的人只看見機會后面的風險,有的人卻總能看見風險后面的機會!
憧憬
雖然在目前,企業在網上能夠做的除了在網上注冊、開店以外,還不能走得更遠,但是毋庸置疑,各個網絡公司已經想到很遠———電子商務將是一個遠大的目標,因為我們早就認識到網站的興衰不代表電子商務整體的興衰。未來3到5年,電子商務將會迎來飛速發展期。預計2006年三網連線(網際網絡網、電信通信網、電視網),網絡的普及將高速擴張,依靠網絡將創造無限商機。
在楊昕的計劃中,IT只是一個載體,電子商務的未來必須朝著金融和物流方向發展。 作為電子商務的交易,有形的平臺是網站,無形的平臺是誠信———上網企業信息的真實、交易行為的誠實等等因素!叭绻袃杉視䥺T企業希望在我們這個平臺達成一筆業務,他們在一個虛擬的空間進行交易,一定會存在風險。未來化解風險的責任將由保險公司來承擔!
楊昕的考慮與很多網絡公司不謀而合。據悉,新浪目前就為電子商務風險的問題正在和多家銀行及保險公司溝通。和風險同樣重要的物流問題,是未來電子商務破土而出的基石。像許多深
諳此道的網絡商人一樣,楊昕也在積極醞釀之中。楊昕說,“企業上網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通過發布供求信息,輕點鼠標,達成交易。網上的交易達成了,網下具體的運輸、儲存、裝卸、保管、配送等各種活動是不可能直接通過網絡傳輸的方式來完成的。網絡公司有義務為企業提供這一條龍的服務!
2002年,.com欣逢又一春?
對于網絡精英們來說,2001年是極富戲劇性的一年:在納斯達克巨變以前,他們還都是大眾的偶像。而這以后,他們卻成了泡沫經濟的一部分。
據互聯網行業調研公司統計,2001年,中國有537家.com公司倒閉或破產,是去年225家的2倍還多。不過,2001年電子商務網站占倒閉網站的比例由2000年的54%下降為35%。
最壞的情況已經過去。據悉,2002年,.com公司的開業速度雖然已經明顯放緩,已經完全不同于以往一轟而上的局面。冷靜、成熟、自信是這一波開業的.com公司給人的全新感覺。
【電子商務暗流涌動】相關文章:
愛心涌動作文06-26
生命,在這里涌動08-16
基金業并購“暗潮涌動”08-05
讓激情在課堂涌動——《我的戰友邱少云》08-16
讓學生的情感和思想在課堂涌動08-09
電子商務08-06
電子商務專家探討中國未來的電子商務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