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利用VC中的通訊控件開發串形通信程序
利用VC中的通訊控件開發串形通信程序
楊峰
河南省水文水資源局
由于需要我們開發了前置機應用程序,實現功能就是將前置機里存放的信息取出來用計算機進行處理,該程序是利用VC在WIN98下開發而成,對串口的訪問是通過VC中的通訊控件主要完成的。通訊程序開發不僅涉及對串口的訪問,還牽涉多線程編程24小時運行等問題,是編程中令人頭疼的問題。本文中只介紹利用控件對串口的訪問。為了說明控件的應用,這里特編制兩臺計算機通過串口進行信息交換的小程序,來介紹通訊控件的具體運用。
1. 控件程序的實現
啟動Microsoft 5.0,利用Appwizards建立一個新的基于對話框的project,選名commtest,其中第二步選擇ActiveX Control選項,證明支持控件功能,其他都選擇缺省,這樣就建立了一個基于對話框的應用程序。
然后將通訊控件加入應用之中,在對話框資源上點擊鼠標右鍵,選擇Insert ActiveX Control然后在控件選擇對話框中選擇Microsoft Communictions Control,Version5.0,然后選擇Insert插入一個類似電話機的控件,然后點擊該控件就可以修改和設置控件特性。按Add to Project選項中Registered ActiveX Control選項然后在控件選擇對話框中選擇Microsoft Communictions Control,Version5.0,將通訊控件兩個程序Mscomm.h和Mscomm.cpp加入project當中。這樣就把通訊控件加入了應用程序當中,可以應用該控件進行編程了。
2.通訊控件的各屬性的含義:
w10 屬性
設定值
說明
ComPort
1
串口號
Settings
9600,n,8,1
串口的參數設置,依次為波特率、奇偶校驗、數據位數、停止位數
InBufferSize
1024
接收緩沖區大小
InputLen
0
從接收緩沖區讀取的字節數,0表示全部讀取
InputMode
1
接收數據的類型,0表示文本類型,1表示二進制類型
OutBufferSize
1024
發送緩沖區大小
RThreshold
1
設定當接收幾個字符時觸發OnComm事件,0表示不產生事件,1表示每接收一個字符就產生一個事件
SThreshold
0
設定在觸發OnComm事件前發送緩沖區內所允許的最少字符數,0表示發數據時不產生事件,1表示當發送緩沖區空時產生OnComm事件
通訊控件的屬性很多,這里只是介紹其中的幾種,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加以設置調整,對于其他屬性可以查看VC幫助和聯機手冊。
通訊控件的工作原理類似于中禵cf方式,當有通訊事件發生時(如發送數據、接收數據等),就會觸發OnComm事件,在該事件的處理函數中調用GetCommEvent()函數,通過返回值即可確定是那類事件,再作出相應的處理。
3.VC通訊控件的數據類型和命令
對通訊控件來說,其所有的數綺dd類型和命令都在兩個控件文件mscomm.h和mscomm.cpp兩個文件當中,mscomm.h定義了控件類和各條命令的函數及所用的各參數,mscomm.cpp文件中有各命令函數的描述。
4.主程序的編制
在對話框中增加下面幾個按鈕:
發送數據編輯框
發送數據按鈕;
接收數據編輯框
清除數據按鈕;
通訊按鈕;
首先我們為對話框中的控件添加對應的變量和響應函數?a3具體做法如下表所示。
w10 控件名稱
控件ID
對應變量
發送數據編輯框
IDC_SENDDATE
m_SendDate
發送按鈕
IDC_SEND
OnSend()
清除按鈕
IDC_CLEAR
OnClear()
接收數據編輯框
IDC_RECEIVEDATE
m_ReceiveData
通訊控件
IDC_MSCOMM
m_Comm
再打開ClassWizard,選中IDC_MSCOMM,可看到該控件能響應的消息為OnComm,添加改函數并將其改名為OnComm(),在該函數中添加代碼,就能實現對串口事件的處理。其中一個需要注意的問題是函數GetInput()返回的是VARIANT型變量,而在編輯框中顯示的是Cstring型變量,因此必須進行轉換。先將VARIANT型變量轉換為ColeSafeArray型變量,再將其轉換為BYTE型數組,然后將數組轉換為Cstring型變量。這個轉換過程看起來比較復雜,但它可以滿足用不同的變量類型來顯示接收數據。該程序的主要代碼添加在CommTestDlg.cpp中,如下所示:
void CcommTestDlg::OnSend()
{
it( !m_Comm.GetPortOpen() )
m_Comm.SetPortOpen(TRUE);//打開串口
UpdateData(TRUE);
m_Comm.SetOutput(ColeVariant(m_SendData));//發送數據
}
void CcommTestDlg::OnClear()
{
m_ReceiveData.Empty();//清除接收對話框中的數據
m_SendData.Empty();//清除發送對話框中的數據
UpdataData(FALSE);
}
void CcommTestDig::OnComm()
{
VARIANT m_input1;
ColeSafeArray m_input2;
Long length,i;
BYTE data[1024];
Cstring str;
if(m_Comm.GetCommEvent()= =2)//接收緩沖區內有字符
{
m_input1=m_Comm.Getinput();//讀取緩沖區內的數據
m_input2=m_input1;//將VARIANT型變量譥aa換為ColeSafeArray型 變量
length=m_input2.GetOneDimSize();//確定數據長度
for(i=0;i
m_input2.GetElement(&i,data+i);//將數據轉換為BYTE型數組
for(i=0;i
{
char a=* (char *)(data+i);
str.Format(“%c”,a);
m_ReceiveData+=str;
}
}
UpdataData(FALSE);//更新編輯框內容
}
5.試驗程序
現在程序已經寫完,可以編輯訽cb行。我們可以做一個小實驗來驗證程序的功能。首先檢驗你的串口1,看它是否工作正常,可用常見的DOS程序Comdebug檢查。確認串口工作正常后,可用串口線將兩臺微機的串口1相連,同時在兩臺機子上運行該程序(也可只用一臺微機,將其串口1的2腳和3腳短接,即自發自收狀態),在發送對話框中隨便敲入一些字符,用鼠標點擊發送按鈕,你就會在另一臺機子的接收對話框中看到這些數據,甚至漢字也可以發送。由此看來,利用通訊控件可以很容易的編寫出串行通訊程序。但相對來說,通訊控件在VC中的使用要比在VB中復雜的多,要想開發出更多更靈活的使用方法還需要不斷的摸索和實踐。
作者: 楊峰 單位:河南省水文水資源局
郵政編碼:450003 職稱:工程師
電話:(0371)5951783 E-mail:yangf67@371.net
通訊地址:鄭州市緯五路中段河南省水文水資源局水青9科
【利用VC中的通訊控件開發串形通信程序】相關文章:
VC 中靜態控件的特殊用法04-16
VC++中靜態控件的特殊用法08-06
在VC++中用ActiveX控件實現與單片機的串行通信08-06
在VB中如何使用 Winsock 控件08-06
利用實時內核開發嵌入式多任務程序08-06
淺談地方資源中寫作素材的開發利用08-15
小學英語教學中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08-17
利用數碼相機SDK開發圖像采集應用程序08-06
用PComm開發PC機與單片機的通信程序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