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范文集合5篇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不經意間,我們的工作又進入新的階段,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發展,此時此刻我們需要開始制定一個計劃。計劃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五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任教五(3)班和五(4)班。五年級大部分的學生學習態度端正,有著良好的學習習慣,上課時都能積極思考,主動、創造性的進行學習。但從上學年的知識質量驗收的情況看,仍有小部分后進生的存在,五(3)班有5個學生是上課紀律差,從來不完成作業的,而且很不好溝通,這些孩子的家長不是離異就是在外面做生意,都跟在爺爺奶奶身邊,缺乏教育和監督,使得他們的成績很不理想。五(4)班也有這樣的情況,針對這些情況,本學年在重點抓好基礎知識教學的時,加強后進生的輔導和優等生的指導工作,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二、教材簡析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小數乘法,小數除法,簡易方程,觀察物體,多邊形的面積,統計與可能性,數學廣角和數學綜合運用等。
(1)在數與代數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小數乘法、小數除法和簡易方程。小數的乘法和除法在實際生活中和數學學習中都有著廣泛的應用,是小學生應該掌握和形成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這部分內容是在前面學習整數四則運算和小數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繼續培養學生小數的四則運算能力。簡易方程是小學階段集中教學代數初步知識的單元,在這一單元里安排了用字母表示數、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關系進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等內容,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2)在空間與圖形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觀察物體和多邊形的面積兩個單元。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豐富的現實的數學活動,讓學生獲得探究學習的經歷,能辨認從不同方位看到的物體的形狀和相對位置;探索并體會各種圖形的特征、圖形之間的'關系,及圖形之間的轉化,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公式及公式之間的關系,滲透平移、旋轉、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進一步發展。
(3)在統計與概率方面,本冊教材讓學生學習有關可能性和中位數的知識。通過操作與實驗,讓學生體驗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戲規則的公平性,學會求一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在平均數的基礎上教學中位數,使學生理解平均數和中位數各自的統計意義、各自的特征和適用范圍;進一步體會統計和概率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4)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一方面結合小數乘法和除法兩個單元,教學用所學的乘除法計算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另一方面,安排了“數學廣角”的教學內容,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向學生滲透初步的數字編碼的數學思想方法,體會運用數字的有規律排列可以使人與人之間的信息交換變得安全、有序、快捷,給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便利,感受數學的魅力。培養學生的符號感,及觀察、分析、推理的能力,培養他們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5))本冊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數學綜合應用的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悅,培養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三、學期教學目標:
根據我對以上教材的理解,特制定以下目標:
1、比較熟練地進行小數乘法和除法的筆算。
2、在具體情境中會用字母表示數,理解等式的性質,會用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簡單情境中的等量關系并解決問題。
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公式。
4、能辨認從不同方位看到的物體的形狀和相對位置。
5、理解中位數的意義,會求數據的中位數。
6、體驗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戲規則的公平性,會求一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能對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作出預測,進一步體會概率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7、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8、初步了解數字編碼的思想方法,培養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0、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重點
小數乘法、除法,簡易方程,多邊形的面積,統計與可能性等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五、教學難點
理解小數乘、除法的算理,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公式,理解方程的意義及等式的基本性質,根據題意分析數量間的相等關系,理解多邊行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六、課時安排
根據《數學教師用書》課時安排建議,五年級上學期數學教學安排了60課時的教學內容。各部分教學內容教學課時大致安排如下,教學時會根據本班具體情況適當靈活調整。
一、小數乘法…………………………………………………(8課時)
二、小數除法…………………………………………………(11課時)
三、觀察物體…………………………………………………(3課時)
四、簡易方程(17課時)
1、用字母表示數…………………………………………………(3課時)
2、解簡易方程……………………………………………………(13課時)
五、多邊形面積………………………………………………… (10課時)(1) (2)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2
一、學情分析
大多數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思維能力符合年齡及年級特點,具有一定的學習習慣,有良好的學習態度,學習數學的信心較強;學生分析能力有一定的提高。由于各種原因部分學生數學基礎較差,同時分析問題的能力、靈活性解決問題的方面也欠缺,需要下大力量來培養訓練。同時也存在個別學生學習習慣較差,家長配合不到位現象,影響學生學習數學的態度。本班的學生能夠聽從老師的教導,但是自主創新的意識還是比較缺乏,針對這現象在教學中對學生要加強培養自主探究意識及能力;對那些學習基礎較差、家長常于疏忽的學生,應在課內課外加以幫助,使其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和興趣,盡快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同時提高學習成績。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安排了七個教學單元及總復習,數與代數方面安排了小數乘法、小數除法及第五單元簡易方程,這是小
學階段第一次正式教學代數的初步知識;圖形與幾何安排的教學內容是第二單元位置,初步滲透直角坐標系的思想,以及第六單元多邊形的面積;統計與概率安排的是第四單元可能性;還有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的第七單元數學廣角植樹問題;綜合實踐活動安排了擲一擲。
與原實驗教材相比主要變化有以下幾點:
1.從六年級上冊移來“位置” 單元,“觀察物體”移到五年級下冊。
2.“可能性”單元根據課標要求進行了調整。
3.“數學廣角”的內容進行調整。
4.“簡易方程”的結構進行調整及其他單元內容的變化。
5.編排了一個“綜合與實踐”的主題活動,由原三上移來。
課標調整過后,新舊教材的銜接比較樂觀,基本上沒有新的知識點斷層,僅有一些內容因為課標變化,要求降低,或者刪掉或者往后挪動,本冊第四單元“可能性”在三年級上冊已經學過了,孩子們在四下還學習了數學廣角植樹問題知識,因為課標的修訂,教材的.編排作了較大的調整,使其更符合新的課程標準,因此在教學當中應結合新教材的編排思路,讓學生進行適當的回顧,完備以前所學知識,形成更新的認識。同時本期還需補充遺漏內容“數字編碼”、“ 觀察組合小正方體”、“ 畫軸對稱圖形” “雞兔同籠問題”。
三、教學目標
1.理解小數乘、除法的意義,掌握計算法則,并能熟練地進行小數乘、除法的筆算和簡單的口算。
2.在探索小數乘、除法計算方法的過程中,感受轉化的思想方法,發展初
步的歸納、推理、概括能力,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學生經歷由具體的座位圖到抽象成用列、行表示平面圖的過程,提高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發展空間觀念。
4.使學生初步認識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和作用,能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和計算公式等,初步了解簡易方程,能用等式的性質解簡易方程。
5.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并能正確地計算相應圖形的面積;了解簡單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6.經歷較復雜物體的觀察過程,體驗從多角度觀察事物和思考問題。
7.經歷軸對稱圖形的認識和探究過程,體驗觀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的學習方法,培養和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8.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并使學生體會假設法的一般性。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
9.體會數字編碼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增強對生活中數學問題的領悟與應用意識。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小數乘法、除法,簡易方程,多邊形的面積,觀察組合小正方體,畫軸對稱圖形。
難點:理解小數乘、除法的算理,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公式,理解方程的意義及等式的基本性質,根據題意分析數量間的相等關系,理解多邊行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五、主要教學措施
1.深鉆教材,領會教材編寫意圖,備好課,好課,向課堂四十分鐘要質量。
2.改進課堂教學,加大課堂密度.運用激活練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注意復習舊知,為小數乘法的學習做準備。
4.突出轉化的思想,注重算理的理解。
5.加強練習,針對學生易錯的地方加強指導。
6.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經歷用數對表示位置的學習過程。
7.適時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和方法,感悟數對與位置的一一對應思想。
8.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通過討論總結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9.要注意突出重點,攻破難點。
10.關注由具體到一般的抽象概括過程。
11.有意識地滲透數學的思想方法。
12.重視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
13.經歷探究過程,滲透轉化思想。
14.注意培養學生靈活運用公式進行計算的能力。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一、班級學生情況分析
我所任教的五年級大部分的學生學習態度端正,有著良好的學習習慣,空間觀念較強。上課時都能積極思考,主動、創造性的進行學習。但從上學年的知識質量驗收的情況看,學生的存在明顯的兩極分化,后進生的面還是大,針對這些情況,本學年在重點抓好基礎知識教學的時,加強后進生的輔導和優等生的指導工作,全面提高合格率和優秀率。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內容包括:小數的乘法和除法;簡易方程;觀察物體;多邊形面積;統計和可能性;數學廣角和數學綜合運用。
(一) 數與代數方面
本冊教材安排了小數乘法,小數除法和簡易方程。小數乘法和除法是在學生掌握了整數的四則運算、小數的意義和性質以及小數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這部分的知識在本冊乃至于整個小學階段中取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簡易方程中有用字母表示數、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關系進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等內容。
(二) 空間與圖形方面
本冊包括觀察物體和多邊形的面積兩個單元。
(三) 統計與概率方面
本冊教材讓學生學習有關可能性和中位數的知識。
(四) 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
教材一方面結合小數乘法和除法兩個單元,另一方面安排了數學廣角的教學內容。
(五)本冊教材還安排了兩個數學綜合應用的實踐活動。
三、教學重點
小數乘法、除法,簡易方程,多邊形的面積,統計與可能性等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四、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理解小數的意義和性質的基礎上。比較熟練地進行小數乘法和小數除法的筆算和簡算。
2、使學生學會用字母表示數,表示常見的數量關系,初步理解方程的含義,會解簡易方程。
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會計算它們的面積。
4、能辨認從不同方位看到的物體的形狀和相對公式。
5、理解中位數的意義,會求數據的中位數。
6、體驗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戲規則的公平,會求一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能對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作出預測,進一步體會概率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7、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8、初步了解數字編碼的思想方法,培養發現生活中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0、養成認真作業、數學整潔的良好習慣。
五、教學措施
1、加強學習目的性教育,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2、增強學生的動手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3、加強個別輔導,提高后進生的學習成績。
4、多創設學習情景,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學,解疑問難,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
5、注意加強數學與實際生活聯系,讓學生在活動中解決數學問題,感受、體驗理解數學。
6、給學生更多的關心與愛心,作業適當降低要求。
六、課時安排
1、 小數乘法 (8課時)
2、 小數除法(11課時)
3、 觀察物體(3課時)
4、 簡易方程(16課時)
5、 多邊形的面積(9課時) 量一量 (1課時)
6、 統計與可能性(4課時)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4
一、復習指導思想:
整理本學期以來的學習內容,按知識重、橫向關系進行梳理,構成網絡。抓住平時學習過程中的問題,深入開展復習。做到課課復習目標明確,重點突出,解決難點。充分發揮復習課---梳理、查漏補缺、進一步發展的作用。
期末復習,相對單元復習來說,知識容量來較多、復習時間較短,這就要求我們對復習課需要做一個合理的規劃。做到有計劃、有步驟,多而不漏,多而不亂的復習局面。
二、復習內容要點:
1.小數乘法
2.小數除法
3.簡易方程
4.多邊形面積計算
5.可能性
6.數學廣角
三、復習策略:
1.按單元,適當調整,由前到后;從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展開有條不紊的系統梳理;
2.在系統梳理的基礎上進行針對復習,主要針對第一步復習發現或存在的.問題進行強化、糾正、補救等方面的復習工作
3.綜合復習、分層練習,做到在練中復;在復中練,縱橫交錯混雜進行。
四、復習進程大致安排:
以下復習安排,只是初步的計劃。如果在復習進程中遇到不科學或不合適,要做相應的調整?傊,一切根據學態動向實施復習進程。
計劃節數 復習內容 課時安排
第一階段 17周---18周 多邊形面積和可能性 3課時
簡易方程 3課時
小數除法 3課時
小數乘法 2課時
合計:(11課時)
第二階段 19周 單位改寫 1課時
用適當的方法解決問題 1課時
合計:2課時
第三階段 19周 數量關系,幾個重點題型 1課時
逆向思維問題 1課時
書寫細節問題及答題格式提醒 1課時
做綜合練習卷,統計錯誤點,指點 1課時
合計:(4課時)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5
一、班級情況分析
我所任教的五(1)班有學生57人.學生學習狀況:優生能積極主動的學習,能要求上進,在課堂上認真聽講,養成了主動提問題的好習慣,學習數學的興趣較高,課堂中喜歡動手參與、小組討論共同解決問題的學習方式,發展比較全面,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劃。后進生存在的問題一是基礎不夠扎實,上課時思想開小差的現象還時有發生,還需要進一步培養。個別同學的基礎較差,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在這方面有待強化。另外,在學習習慣和方法上還有待改進,在本學期將在這些方面對學生多進行指導,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他們掌握較好的學習方法,爭取學習成績和學習素養都能有所提高。本學年在重點抓好基礎知識教學的同時,加強后進生的輔導和優等生的指導工作,全面提高合格率和優秀率。
二、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小數乘法,小數除法,簡易方程,觀察物體,多邊形的面積,統計與可能性,數學廣角和數學綜合運用等。
小數乘法,小數除法,簡易方程,多邊形的面積,統計與可能性等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在數與代數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小數乘法、小數除法和簡易方程。小數的乘法和除法在實際生活中和數學學習中都有著廣泛的應用,是小學生應該掌握和形成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這部分內容是在前面學習整數四則運算和小數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繼續培養學生小數的四則運算能力。簡易方程是小學階段集中教學代數初步知識的單元,在這一單元里安排了用字母表示數、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關系進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等內容,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空間與圖形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觀察物體和多邊形的面積兩個單元。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豐富的現實的數學活動,讓學生獲得探究學習的經歷,能辨認從不同方位看到的物體的形狀和相對位置;探索并體會各種圖形的特征、圖形之間的關系,及圖形之間的轉化,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公式及公式之間的關系,滲透平移、旋轉、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進一步發展。
在統計與概率方面,本冊教材讓學生學習有關可能性和中位數的知識。通過操作與實驗,讓學生體驗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戲規則的公平性,學會求一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在平均數的基礎上教學中位數,使學生理解平均數和中位數各自的統計意義、各自的特征和適用范圍;進一步體會統計和概率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一方面結合小數乘法和除法兩個單元,教學用所學的乘除法計算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另一方面,安排了“數學廣角”的教學內容,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向學生滲透初步的數字編碼的數學思想方法,體會運用數字的有規律排列可以使人與人之間的信息交換變得安全、有序、快捷,給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便利,感受數學的魅力。培養學生的符號感,及觀察、分析、推理的能力,培養他們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本冊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數學綜合應用的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悅,培養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這一冊教材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
1.比較熟練地進行小數乘法和除法的筆算。
2.在具體情境中會用字母表示數,理解等式的性質,會用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簡單情境中的等量關系并解決問題。
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公式。
4.能辨認從不同方位看到的物體的形狀和相對位置。
5.理解中位數的意義,會求數據的中位數。
6.體驗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戲規則的公平性,會求一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能對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作出預測,進一步體會概率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7.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8.初步了解數字編碼的思想方法,培養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0.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三、教學措施
1.體現計算教學改革的理念,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
小數四則計算在實際生活中以及進一步學習中都有著廣泛的應用,是小學生階段需要學生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本冊教材安排了小數乘法和小數除法。這兩部分的計算教學,知識容量大,具體的計算過程比較復雜,所以它們既是本冊教學的重點內容,也是難點內容。教材的編排,在內容方面與以往教材變化不大,但在編排的思想上與以往有較大的不同。實驗教材注意體現《標準》中關于計算教學改革的基本理念,在內容的安排、例題的設計、素材的選取等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使得這兩部分內容的編排與以往的教材相比有下面幾個特點:
。1)與前一冊教材中小數加、減法的教學相同,本冊教材沒有概括小數乘、除法的意義,而是讓學生在探索解決有關實際問題和計算方法的過程中,體會、理解小數乘、除法的意義,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例如,小數乘法的例1,學生在解決“喜鵲風箏每個3.5元,買3個風箏多少錢?”的問題時,在探索怎樣計算3.5×3的過程中,獲得對小數乘整數意義的體會和理解。
。2)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理解和掌握小數乘、除筆算的算理和算法,不出現文字概括形式的計算法則。與整數筆算教學相同,小數乘、除法的算法、算理,主要由學生通過自主探索獲得,教材展示了學生探索筆算算法的過程,體現了算法多樣化,并注意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幫助學生理解算理。例如,小數乘法,例1展示了學生根據實際問題中的具體條件自主探索,提出關于3.5×3的三種不同算法;例2、例3探討小數乘法筆算的一般算法和算理,注意借助于學生已有的“積的變化規律”引導學生理解算理;例4則提示讓學生小組合作,討論交流,共同歸納出小數乘法計算的一般方法。
。3)計算教學與解決問題教學有機結合。計算教學從解決實際問題引入,各部分內容的教學都注意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例如,小數乘整數、小數乘小數、小數除以整數、一個數除以小數等的教學,都是從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入手,探討解決問題的策略和具體的計算方法。而在連乘、乘加、商的近似數等內容的例題設計上,教材安排了對實際問題的探索,不僅有助于對所要學習的知識的理解,而且蘊涵有效的解決問題策略的培養。在小數除法單元還安排了“解決問題”小節,讓學生學習用除法計算解決常見的實際問題,使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計算教學單元得到扎扎實實的落實。
歸上所述可以看出,這樣的編排使計算教學的教育價值得到擴充與提高。通過這樣的計算教學,不僅可以使學生很好的掌握小數乘除法的算法,理解算理,獲得相關的知識,體會計算在解決問題中的實際作用和價值,同時可使學生獲得解決問題策略的訓練,自主探索意識和能力的培養,從而逐步提高數學素養。
2.加強了探索性和開放性,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本冊教材的簡易方程單元是小學階段正式教學代數初步知識的單元。從算術到代數是人們對現實世界的數量關系認識過程中的一個飛躍,在數學方法上也是一次突破。在小學階段讓學生學習一些代數初步知識,學習用代數的方法解決問題,不僅有助于學生鞏固和加深理解所學的算術知識,提高他們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可以促進抽象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提高他們的數學素養。
本冊實驗教材關于簡易方程的安排,在內容上仍然是用字母表示數、解簡易方程,以及簡易方程在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中的運用。但是在具體內容的編排上有較大的變化,體現了《標準》的教學要求和新的教學理念。主要體現在下面幾方面:
。1)內容的呈現、展開更貼近學生的認知特點,增強了探索性,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用字母表示數的教材編排,從學生熟悉的探索規律入手,由符號表示數過渡到用字母表示數,讓學生感受用字母表示數的優越性。教學用字母表示數量關系和一個量時,增加了開放性和探索性,如讓學生自己試著“用一個式子簡明地表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齡”并問學生“你喜歡哪一種表示方法?”。又如,教學等式的基本性質,教材用四幅插圖展示天平實驗游戲,引起學生的探究興趣,呈現探究等式基本性質的過程。解方程的教學,也是借助天平演示的插圖,展現了解這些方程的完整思考過程。
。2)以等式的基本性質為解方程的依據,生動直觀地呈現解方程的原理。長期以來,在小學階段教學簡易方程,方程變形的主要依據是四則運算各部分間的關系。這實際上是用算術的思路求未知數。這樣的教學利用了學生已有的知識,因而易于理解,但是卻不易與中學的教學銜接,到了中學還需要重新學習依據等式的基本性質或方程的同解原理解方程,F在,根據《標準》的要求,從小學起就引入等式的基本性質,并以此為基礎導出解方程的方法。不僅有利于加強中小學數學教學的銜接,而且有利于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
。3)調整簡易方程的教學內容,突顯利用等式基本性質解方程的優勢。
引進等式基本性質作為解簡易方程的認知基礎之后,教材根據《標準》的要求調整了簡易方程的內容,暫不出現形如a-x=b和a÷x=b的簡易方程。內容調整后,利用等式基本性質解方程的優越性就顯現出來了。例如,解形如x±a=b的方程,都可以歸結為等式兩邊減去或加上a,得x=b-a與x。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數學五年級上冊教學工作計劃03-14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03-24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10-16
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教學工作計劃01-20
小學五年級上冊的數學教學計劃02-04
小學五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04-03
小學五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05-17
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教學計劃05-21
五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反思06-18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