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教學計劃>一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

    一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

    時間:2023-03-22 09:59:17 教學計劃 我要投稿

    一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范文

      時間過得真快,總在不經意間流逝,我們的工作又將在忙碌中充實著,在喜悅中收獲著,該為接下來的學習制定一個計劃了。相信大家又在為寫計劃犯愁了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一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范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范文

    一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范文1

      本期的教學任務、要求及重點如下:

      一、教學任務

      1、表演學習自然呼吸,不聳肩,養成良好習慣,注意咬字、吐子,清晰準確,做到有表情唱歌。

      2、唱游能隨音樂的不同情緒、節奏和節拍的變化,有表情的進行律動,模仿動作和即興表演。

      3、聆聽欣賞優秀兒童歌曲,初步感受活潑、雄壯、優美抒情等不同歌曲和樂器。

      4、讀譜知識認唱1、2、3、5、6、等幾個音,認識連線、延長記號等,并知道作用。

      二、教學要求:

      1、突出音樂學科特點,把德育教育與音樂教育相結合。

      2、啟迪智慧,陶冶情操,培養審美情趣,使身心得到健康發展。

      3、使學生掌握淺顯音樂知識和簡單音樂技能,培養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

      4、了解中外優秀音樂作品,使學生具有初步感受音樂和表現音樂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

      學唱歌曲聆聽音樂

      四、教研課題與教學措施奮斗目標:

      以美育人培養興趣享受音樂

      教研課題:如何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1、建立必要的課堂常規

      在音樂課上教師的一個眼神,一個微笑,一段琴聲都要讓學生明白是什么意思,我力求音樂課有別于其他課,從而吸引學生!纾阂还澱n的開始采用讓學生聽音樂進課堂的形式,一方面培養學生的動作協調能力,一方面也培養了他們感受音樂情緒的能力。師生問好采用唱師生問好歌的形式。音樂課中常有律動教學,律動時站立和坐下都可以用固定的音樂與之相配合(站立:1355|1—|坐下:1533|1—|)。學生回答問題正確時,學生用唱歌方式表揚(123|123|你真棒)。這樣都會讓學生感受到音樂課的獨特魅力,成為學生對音樂課感興趣的.原因之一。

      2、運用多媒體,視聽結合激發學生興趣

      如在教學《感受音的強弱》一環節時,可設計如下:多媒體出示一輛紅色小汽車從公路一端開過來,經過弱中強標牌時分別按一下喇叭,讓學生感受強弱的對比,經過三次不同體驗后,點按實踐按鈕,根據畫面中不同樂器的演奏,讓學生作出正確的判斷。這樣把抽象枯燥的樂理知識轉化為通俗易懂的小常識,創造出了優美的音樂氛圍。使學生在歡樂活潑的氣氛中愉快而積極地獲取知識,趣味盎然。

      3、啟發學生表現美,激發唱歌興趣唱歌的最大目的是給人美的享受。我們不能滿足于教學生唱會一首歌。更重要的是要啟發準確的表達好歌曲的感情和藝術形象。進入歌曲的意境,用自己的真情去演唱和體會。只有這樣,學生才能進入表現音樂的最佳狀態,唱出的歌聲真摯動聽、具有感染力、生命力。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使學生充分理解歌曲的內容。低年級學生理解能力差,如果教師僅用抽象的語言理解歌曲是遠遠不夠的。

      因此,教師要把音樂同學生的生活、玩耍融為一體,結合他們生活中熟悉的事情和詞語,作形象的比喻和講解,把歌曲中的藝術內涵挖掘出來,激發起學生深厚學習興趣。引導他們將整個身心投入唱歌中去,正確的、創造性的表達出歌曲的感情和藝術美。

      4、引導學生歌表演,增強學習興趣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每學一首歌曲,我都根據歌詞內容啟發學生進行律動或表演,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歌曲,記憶歌詞。

      在啟發學生表演時,可以這樣做:(一)啟發學生進行即興表演。(二)教師根據學生表演編排一套好的動作教給學生。(三)個別檢查。在個別檢查時,學生常常會被一些漂亮的動作和美的造型所吸引,教室里會自發的爆發熱烈的掌聲。這樣,不但培養了學生的表演能力,加強了學生對歌曲的理解,而且也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6、繪畫、故事、表演相結合,誘發欣賞興趣欣賞音樂,不僅需要形象的思維能力,邏輯能力,而且更需要欣賞者用自己經歷過的生活知識和感情去體驗。但小學生閱歷淺,感情積累少,要是學生真正理解音樂,達到陶冶性情,培養情操的目的,就必須根據小學生的思維特點,通過形象活潑的畫面,生動有趣的故事,簡短的啟發談話等形式,運用聽覺視覺同步的方法來幫助學生理解作品。然后在讓學生在動聽的樂曲聲中自由廣闊的想象體驗,使其根據各自對音樂的理解程度及直接、間接的形象記憶,把自己對所聽音樂作品的理解用不同的顏色、線條、文字、動作表現出來。學生能聞其聲如見其形,從而更準確的把握作品,理解音樂,欣賞音樂之美。

      三、注重個性發展,建立平等互動的師生關系

      在音樂教學實際中把全體學生的普遍參與發展不同個性有機結合,每個學生都有權利以自己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的樂趣,應創造生動活潑,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交流互動關系。

    一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范文2

      教學目標、內容:

      一、發聲訓練部分:

      培養練聲的興趣;歌唱姿勢要正確;發聲要自然,用中等音量或輕聲歌唱;按教師的手勢,整齊地歌唱;用正確的口形,唱好u、o韻母。

      二、視唱、知識、練耳部分:

      1、讀譜知識:知道音有高低;知道音有長短;知道音有強弱。

      2、視唱部分:能用聽唱法模唱歌曲(包括除大小七度、增四度、減五度外的自然音程和dada、dadadada、da(a)、dadada、dadadada、da(aa)、da空da等節奏。)

      3、練耳部分:聽辯音的高低(比較不同樂器、人聲及同一樂器的不同音區音的高低;比較同一音組內構成大、小三度、純四、純五度旋律音程的兩個音的高低。聽辯音的長短,比較各種時值音的長短。聽辯并說明音的強弱差別。

      三、欣賞部分:

      培養學生欣賞音樂的興趣和良好的欣賞習慣。在欣賞中感受音樂的優美、悅耳,產生愉快的感覺。逐步體會旋律、節奏、速度、力度、音區、音色等表現手段在音樂中的作用。能辨別音樂作品中輕快、熱烈、活潑、優美、雄壯、莊嚴、詼諧等情緒。能感受進行曲、舞曲、搖籃曲等常見體裁的特征。

      教學分析:

      在低年級的音樂教學中,學生第一次正式的接觸音樂的學習。所以,在本學期在教學中應該注意以下幾點的實施。

      愉悅性:在教學過程中,不論是歌曲的學唱、樂理知識的學習,都要使學生學的快樂。使他們能興致勃勃,主動積極地投入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以及創造音樂的活動中去。

      藝術性:我們在教學中要通過藝術形象來喚起學生對美的共鳴與追求,從而進行審美教育和品德教育。

      本學期在上課同時我要注意加強鞏固音高概念、鞏固學生對音的高低、強弱、長短的感覺。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累積樂理知識。教材中的律動和舞蹈較多,應注意引導學生自編動作、節奏甚至歌詞,發展學生身體的協調能力和自編能力。為今后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學生開始正式系統化的學習音樂,應注意引導學生正確對待,使學生愛學、愿學。學生的整體情況預計不均衡,情況參差不齊。所以,對不同學生應用不同教法,要培養學生專長,即“普遍培養,重點發展”。使學生各方面均有提高。學生年齡小,生性活潑,我會在這一點下功夫。重點發展舞蹈、律動的學習。增強學生身體的協調能力,讓學生可以漸漸增強身體的協調性、節奏感。

      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1、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備工作,為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并注意備學生。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導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課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5、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積極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

      6、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教師從中總結經驗。

      教學措施:

      1、一年級的新生,重點培養課堂教學常規,正確的姿勢。

      2、在平時音樂訓練的弱項進行一些針對性的訓練使每位同學的每個技術動作都能非常到位。

      3、利用獎勵措施來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積極性。

      教學進度及時間分配:每周兩節課。

      教學輔導計劃:在課上對學生學習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輔導糾正,針對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做不同的輔導,確保每個學生都受益。

      各單元分析及課時安排:

      第一課:《有趣的'聲音世界》,尋找生活中的聲音,學唱歌曲《大于和小雨》,培養對聲音的感受能力,模仿各種聲音,進而能創造聲音。

      第二課:《我愛家鄉,我愛祖國》通過聽唱歌頌祖國國旗的歌曲,培養兒童聽音樂的習慣和興趣。

      第三課:《我們都是好朋友》激發和培養小朋友對音樂的樂趣通過音樂游戲開發小朋友的音樂感受力,培養小朋友樂觀的生活態度和團結友愛的合作精神。

      第四課:《音樂中的動物》通過游戲,模仿,歌唱,繪畫等教學,培養小朋友的音樂感知能力引發小朋友對動物的興趣和喜愛。

      第五課:《動畫城》通過對歌詞有節奏的朗讀隨音樂按節奏走步,分組做游戲,使小朋友在活動中感受對音樂的認識,通過用打擊樂為樂曲伴奏,進一步熟悉打擊樂器的演奏,啟發小朋友對樂器的興趣。

      第六課:《迎新年》本學期最后一個單元,通過唱歌,欣賞和音樂實踐活動使小朋友感受春天的美好景色,體驗新春來臨的歡快情緒。

      第七課:復習考試人人參與歌表演。

    一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范文3

      一、學情分析

      小學低年級學生愛唱、愛跳、愛動,對音樂有著一定的興趣。但由于孩子年齡小、組織紀律性較差,學生的音樂素質存在個別差異,對學生應用欣賞的眼光看待,讓他們在鼓勵和贊揚聲中不斷增強學習音樂的興趣。

      1、總情況:本學期我擔任的是一至四班的音樂教學,學生啥樣還真的不知道呢。大部分以6周歲為主,但不足齡的也會有,大多為獨生子女,家長較寵溺,穩定性差,很好動,直觀形象思維為主。小孩子肯定比較喜歡唱歌,能夠感受音樂律動的美。

      2、學習習慣、心理特點:學生入學,活剛剛入學。天生活潑好動、爛漫天真,每個人的思想,品德都不成熟,處于形成的初步時期。對于學校班級的各項紀律、規定都不了解,心中集體主義觀念還未形成,學習目的還未明確,學習習慣正處于逐步形成的階段。本學期學生開始正式系統化的學習音樂,應注意引導學生正確對待,使學生愛學、愿學。學生的整體情況預計不均衡,情況參差不齊。所以,對不同學生應用不同教法,要培養學生專長,即“普遍培養,重點發展”。使學生各方面均有提高。根據年齡特點重點發展舞蹈、律動的學習。增強學生身體的協調能力,讓學生可以漸漸增強身體的.協調性、節奏感。

      二、教材分析

      小學一年級音樂教材用新的理念、新的呈現方式、新的教學機制、新的評價體系,印證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

      1、凸現了“以學為本”的教學思想,根據小學低年級學生心理特點,從教材內容與色彩都采用趣味化,鼓勵和啟發學生去學習。

      2、降低了音樂知識的學習難點,如聲音的強和弱(f強、P弱)讓學生到生活中尋找、比較,再如利用烏龜和小兔子的特點,讓學生區分高音、低音、快速、慢速,這樣學生就能很快區分。

      3、發揮了音樂教學的創新優勢,在呈現上,給師生留出足夠自由想象和隨意發揮的空間。

      4、建立了發展性綜合評價體系,課后——“音樂小花在開放”包括:今天表現真棒、音樂的感覺真好、我們班的小明星、老師對我說、爸爸媽媽對我說。

      本教材從教育理念上,強調了“以學生發展為本”并提出音樂教育要面對全體學生,注意學生的個性發展。教材以審美為中心,以(音樂)文化為主線,以(音樂)學科為基點,加強實踐與創造,加強綜合與滲透,把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貫穿于始終。

      一年級上冊共編成8個主題單元,《好朋友》、《快樂的一天》、《祖國您好》、《可愛的動物》、《愛勞動》、《小精靈》、《小小音樂家》、《過新年》;緝热莅ǎ盒蕾p、表演、編創與活動,新教材的曲目選擇,考慮作品的思想性、藝術性、民族性,注重歌曲的可唱性與欣賞曲的可聽性,降低過難的識語要求和過高的技能技巧,一年級采用圖譜為主,在創造與活動中,開展多種形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評估多方位,多角度,形式豐富多彩。低年級教材以圖為主,欣賞曲主題旋律以圖形譜為主,生動活潑。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1、學習歌唱的知識,訓練學生的音準,節奏。

      2、學會聆聽音樂,感受音樂形象等。

      3、學習樂理知識,能初步理解樂曲。

      難點:1、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

      2、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情操。

      3、重視學生的參與和實踐。

      4、重視學生感受,體驗,表現音樂的情感。

      5、重視學生鑒賞音樂的美。

      6、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觀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樂審美能力。

      四、教學目標

      1、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按節奏和曲調有表情獨唱或參與齊唱,每學年能背唱4~6首

      2、能感受樂器的聲音,聽辨打擊樂器的音樂,能聽辨童聲、女聲和男生,用自己的聲音或打擊樂器進行模仿。

      3、體驗不同情緒的音樂,能夠自然流露出相應表情或做出體態反應。

      4、聆聽兒歌、童謠、進行曲和舞曲,能夠通過模唱、打擊樂對所聽音樂做出反應,隨著進行曲、舞曲音樂、走步,跳舞。

      5、能夠用打擊樂器或自尋音源探索聲音的強弱、音色長短和高低。

      6、能夠運用線條、色塊、圖形記錄聲音或音樂

      五、教學內容和要求

      1、能夠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種聲音,能夠用自己的聲音或打擊樂器模仿喜歡的音響。

      2、體驗不同情緒的音樂,能夠自然流露出相應的表情或作出體態反應。

      3、體驗不同情緒的音樂,能夠自然流露出相應表情或做出體態反應。

      4、能夠參與綜合性藝術活動,配合歌曲、用身體做著動作。能夠與他人合作,進行律動、集體舞、音樂游戲、兒童歌舞等表演活動。

      六、教學措施

      1、聆聽樂曲時,注意初聽的完整性,給學生完整的印象,使學生對樂曲有良好的感受,并能哼出自己喜歡的旋律。

      2、用聽唱法進行歌曲教學時,要注意完整地感受歌曲,在多次完整聆聽的基礎上分句聽唱或糾正錯誤,在完整的聽唱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聽辨能力、記憶能力。

      3、充分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夠動起來聽、動起來唱,全身心地感受音樂及音樂的快樂。

      4、歌曲教學時,要重視范唱,并通過手勢、表情的提示,隨時糾正學生唱歌時的不良習慣和不正確姿勢,提醒學生不要大聲喊叫,克服聳肩、伸頸等毛病,做到輕松、自然、愉快地歌唱。

      5、教材中有很多表現動物的活動,在教學中,注意提示學生說出小動物的神態、動作,并模仿出來,培養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表現力,使學生平時注意觀察,養成細心的好習慣。

      6、低年級學生對樂曲的聆聽以感受為主,多聽曲目,增加感受,聆聽每一曲,都要引導學生認真聽辨,說出自己對樂曲所描繪的內容及音樂情緒的感受。引導學生隨著樂曲做動作,用動作感受節拍。注意學生節拍感的培養。7、將編創與活動融入其他教學內容之中,形成教學的整體。

      7、評價可采用多種方式,評價時應注意與學生的平等地位?梢詫W生間互評、自評、小組評等多種方式。

      8、學期末測試,以趣味性的方式呈現,調動學生的興趣。使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趣味化,重點突出培養學生歌曲的記憶能力。

      七、教學進度

     。裕

    一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范文4

      摘要:根據低年級孩子的年齡特點,音樂教育本身的性質和新課程要求的學段目標及教材特點,我特制定如下教學計劃:一、教學分析:本學期在上課同時我要注意加強鞏固音高概念、鞏固學生對音的高低、強弱、長短的感覺。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累積樂理知識。教材中

      根據低年級孩子的年齡特點,音樂教育本身的性質和新課程要求的學段目標及教材特點,我特制定如下教學計劃:

      一、教學分析:

      本學期在上課同時我要注意加強鞏固音高概念、鞏固學生對音的高低、強弱、長短的感覺。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累積樂理知識。教材中的律動和舞蹈較多,應注意引導學生自編動作、節奏甚至歌詞,

      二、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學生開始正式系統化的學習音樂,應注意引導學生正確對待,使學生愛學、愿學。學生的整體情況預計不均衡,情況參差不齊。所以,對不同學生應用不同教法,學生年齡小,生性活潑,我會在這一點下功夫。重點發展舞蹈、律動的'學習。讓學生可以漸漸增強身體的協調性、節奏感。

      三、目標制定

      建立良好的音樂課堂常規,激發和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開發音樂的感知力,體驗音樂的情感,能夠自然地演唱,樂于參與其他音樂表現和即興創造活動,培養樂觀的態度和友愛精神,為終身學習音樂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1、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備工作,為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導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并注意在課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5、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積極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

      6、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

    一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范文5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一年級的小朋友活潑好動,對一切新鮮事物都有著濃厚的興趣,對音樂也不例外,因此,每周音樂課都被他們期待著。 經過學習,學生對于學校的規章制度,小學生守則都有了大概的了解。因此,在上課的時候他們都比剛來時做的更好了。在歌唱,舞蹈方面也許是以前經常鍛煉,表現非常好。 兩個班的小朋友情況大同小異,有一小部分雖對樂理知識掌握的不夠,但是模仿能力比較強,而且也能熟練掌握。大約占整體學生的30%—35%左右。50%的小朋友還可以,20%的小朋友唱歌時,五音不全,模仿能力又比較差。 其中主要原因是沒有接受過長期的訓練,還不能很好的表現自己,性格內向也是原因之一。因此,利用音樂課及課外活動,培養他們良好 的興趣是當前首要任務之一。

      二、教材分析

      為了貫徹課程標準的精神,體現新的教育理念,《新教材》在內容的安排、活動的設計和呈現方式上進行了全新的設計。擺脫冷冰冰的、空洞的說教,以豐富生動、貼近學生生活的內容為載體,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音樂。

      人教版《新教材》在貫徹、執行《音樂課程標準》基本理念的基礎上,突破了傳統教材的編寫框架,在呈現方式、教學內容、編排方式等各方面都有創新,單元主題的結構、富于創造性的教學內容、音樂游戲、評價方式等方面具有鮮明特色。

      三、教學重點:

      1.創編動作

      第一冊第四單元“獅子、大象”,模仿獅子和大象走步;隨著歌聲即興做動作。

      細小的創造環節貫串在教材之中。

      2.一年級兒童隨音樂自由做動作,即興舞蹈,按節奏即興朗讀兒歌等,都貫串著對兒童穩定的節奏感的訓練。此外,要求一年級兒童能感受和體驗具體音符的時值,如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二分音符、附點二分音符,四分休止符等。這些音符與休止符的感受都是以生動有趣的動物叫聲介紹給兒童,結合具體的活動進行。如休止符的感受,先從心里默唱作為鋪墊,然后有口型不出聲。最后達到準確休止的目的。從兒童日常生活人手,如附點二分音符,從模仿鴨子短促的叫聲引入三個四分音符,再從模仿悠長的牛叫引入附點二分音符,最后畫出狗的短促叫聲,請學生繼續聯想和思考,還有什么動物叫聲悠長,可以用附點二分音符表示?

      為了貫徹課程標準的精神,體現新的教育理念,《新教材》在內容的安排、活動的設計和呈現方式上進行了全新的設計。擺脫冷冰冰的、空洞的說教,以豐富生動、貼近學生生活的內容為載體,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音樂。

      《新教材》設計了單元式的.結構,即每個單元一個主題,通過不同的內容、不同的形式強化對主題的認識。如愛心教育(愛媽媽、愛老師、愛同學、愛學校、愛大自然、愛家鄉、愛祖國等)、少數民族和民間音樂、環保意識、民樂經典、西洋和民族管弦樂器、中國地域文化、世界地域文化、音樂中的動物、中國功夫、音樂里的故事、歌聲中的回憶等。在每個單元中選擇不同體裁、題材、不同演奏形式的作品,既圍繞一個主題,又不顯得重復、枯燥。

      四、教學措施

      1、落實教學“五認真”的具體措施。2、 提優補差的內容、途徑和方法。

      認真鉆研大綱和教材,在此 基礎上按課時,并按教導處統一備課格式,認真寫好教學詳案。2、 認真執行課時計劃,嚴格把握35分鐘的課堂時間,向35分鐘要效率。3、 充分作好課前準備。4、 認真按照教案上課,上課堅持說普通話,在課上多給學生自我表現和發問的機會。5、 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適當放第要求,防慢教學進展,打好基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6、 根據本校條件設備,充分利用投影儀、錄象、錄音機等教具,努力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7、 完成教材任務的同時,為培養學生的興趣,提高活動能力,且配合學校社會的中心工作,豐富校園生活,本學期準備成立幾個興趣小組,如器樂、舞蹈、合唱等。8、 提優補差的途徑:(1)、通過課堂教學。(2)、通過課外藝術活動。

      9、方法:示范:教師示范、學生模仿。 鼓勵、表揚法:通過鼓勵表揚大體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材施教法:針對不同學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揚長避短,使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長。

    一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范文6

      一、教材分析: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一冊共有六單元,在每一單元中均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聆聽、表演、編創與活動。其中在這六單元中,演唱歌曲共有17首,分別是課本中表演部分規定的曲目,表演部分共有10課。欣賞曲目共有8曲,通過以上曲目的欣賞,培養學生感受音樂的能力和激發他們學習音樂的興趣。

      這冊教材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它與以往的教材有一定的區別,只有對教材了解了,才能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有的放矢。

      本教材分為必學內容和選學內容,每部分曲目都跟有律動、讀譜知識,而現行的實驗教科書是沒有單獨列出,在課本中有機動聯系在一起,欣賞沒有單獨列出,而是在每課的開頭,命名曲欣賞改為聆聽,這是一大不同之處。

      二、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擔任兩個班的音樂教學,學生開始正式系統化的學習音樂,應注意引導學生正確對待,使學生愛學、愿學。

      學生的整體情況預計不均衡,情況參差不齊。所以,對不同學生應用不同教法,要培養學生專長,即“普遍培養,重點發展”。使學生各方面均有提高。

      學生年齡小,生性活潑,我會在這一點下功夫。增強學生身體的協調能力,

      讓學生可以漸漸增強身體的協調性、節奏感。

      三、指導思想:

      培養學生一定的音樂技能,尤其注重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在學生的學習興趣中提高學生的音樂能力。真正讓音樂教育成為美育教育,讓學生感受音樂的魅力,在音樂的良好氛圍中體驗情感,深化情感,升華情感。

      四、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內容:有趣的聲音世界大雨和小雨國旗國旗真美麗布娃娃彈琴大鼓和小鼓彝家娃娃真幸福我愛家鄉我愛祖國好朋友新年好各族小朋友在一起快樂小舞曲兩只小象在動物圓里

      2難點:音的長短、低音、對音樂的欣賞能力。

      五、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1、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備工作,為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

      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并注意備學生。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導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最

      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并注意

      在課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5、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積極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

      六、教學進度

      課題周次節次

      我今天上學嘍11

      去同學家11

      溫暖的家22

      爺爺過生日32

      雁群飛4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52

      國旗國旗真美麗62

      小列兵72

      在農場里82

      青蛙合唱92

      小白兔乖乖102

      好孩子要誠實112

      是誰在敲122

      小鼓響咚咚132

      司馬光砸缸142

      漢語拼音歌152

      畫162

      還有幾只金鳳凰172

      十只小豬過河182

    一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范文7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一年級學生剛入校門成為小學生,對任何新事物都有很大的興趣,尤其對音樂課會有很強的積極性,他們愛唱、愛跳。但由于個性的差異,整體情況預計不均衡,情況參差不齊。學生年齡小,注意力缺乏持久性,所以教師可以游戲結合等多種方式進行教學,努力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音樂學習習慣。

      二、教材分析

      新體系小學音樂教材的編寫以新體系教育教學理念為綱,遵循教育的規律和音樂的本質,以學生為本,以素質教育為重,從引起音樂興趣,引發積極情緒價值到養成音樂愛好、掌握音樂情感體驗的基本經驗。該套教材的曲目根據上述原則,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從童謠、兒歌等簡單音樂元素和簡單音樂情緒、音樂情感入手,逐漸過渡到民歌、名曲,直至情感更為豐富、強烈,有審美深度的較復雜樂曲。

      三、教學目標:

      1、總目標

      新體系教學的基礎是以感性音樂經驗為主要教學目標,通過對學生感性音樂經驗系統的全面構成,培養和提高學生感性認識、感性理解和感性表達音樂的能力。新體系強調的是將系統掌握感性音樂經驗當成每一個學生都可夠及、都可使用的基本教學要求,作為教學大綱的基礎部分,作為多數學生音樂素質構成的主體部分。

      2、時段目標:

      第一單元

      1、了解晝夜交替的自然現象;螞蟻的生理特點與習性;了解打麥子和舂米這項勞動。

      2、集體觀念與課堂秩序的形成;培養同學間的相互觀察與配合能力。

      3、建立學生穩定的恒拍感;感受音的高低并識別;感受音的強弱并識別;感受音的長短、速度的快慢。

      第二單元

      1、了解與體驗各種戶外游戲。

      2、遵守各種游戲規則。

      3、感受與操作漸強與漸弱的過程;聲勢的認識與運用;操作小型打擊樂器;氣息的訓練;感受三種不同的音高位置;建立初步的音長短意識。

      第三單元

      1、了解冬眠類動物和非冬眠類動物的習性與外形特點。

      2、交流能力的培養;聽從指令的訓練;合作能力的培養。

      3、s與m音高的感受與認知;音樂意志的訓練;節奏長和短的認知;節奏符干譜和字母譜的認知與讀譜。

      第四單元

      1、了解和體驗冬季的'幾項戶外游戲;兩個人相互關注與配合的能力。

      2、音樂記憶訓練;穩定節拍小跑步的練習;歌唱與朗誦的二聲部練習;節奏的二聲部練習;一線譜的讀寫。

      四、教學措施

      1、唱歌

      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歌興趣。從自身的點滴做起,上課時注意歌聲美、琴聲美、語言美、教態美、服飾美等,讓學生從教師身上體會美的想力,通過示范和發聲練習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唱歌方法;創設愉快的教學氛圍鼓勵學生大膽自信的演唱。

      2、唱游

      強調學生的參與意識,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是唱游教學的主要途徑,通過提供開放式的音樂學習情景引導學生自己創編集體舞蹈等一系列音樂游戲活動。

      3、器樂

      器樂教學要培養學生正確的演奏姿勢,學習初步的演奏方法,注意音樂節奏的準確,句法適當。

      4、欣賞

      a、利用情境,故事等形式幫助學生理解音樂。

      b、鼓勵學生運用各種方法參與表演。

      五、學生課堂行為習慣要求

      1、培養學生養成隨音樂律動進教室,聽音樂起立,坐下,安靜的良好課堂禮儀習慣。

      2、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唱歌習慣,唱歌時身體直立,用正確的方法演唱歌曲。

      3、培養學生養成安靜聆聽他人發言的良好習慣。

      六、教學業務研修安排

      1、每周進行集體備課。

      2每周四參加區教科中心舉行的音樂教師繼續教育培訓班學習。

      七、潛能生指導

      1、對于膽小,害羞不能自信表現自我的學生,采用多鼓勵多鍛煉的方法,使其通過多次表演增強信心,逐漸能大方的在眾人面前進行表演。

      2、對于喜歡喊唱的學生,在唱歌時反復提醒其輕聲演唱,并讓其通過聽他人優美,正確的演唱,漸漸意識到演唱時應該控制自己的音量,用正確的方法進行演唱。

      八、教學進度計劃

      周次教學內容課時

      1《跟著走》、《叫名字》、《滿天星》、《落葉》、《秋天來了》、《慶豐收》2

      2《小螞蟻》、《大鼓和小鼓》、《投彈兵進行曲》、《小螞蟻要睡覺》2

      3《跟著走》、《花巴掌》、《舂米》、《滿天星》、《螢火蟲》2

      4《你好》、《秋天來了》、《慶豐收》、《亮火蟲要睡覺》 2

      5《官兵捉強盜》、《下雨了》、《雨》、《跳皮筋》2

      6《踢毽》、《排球》、《捉迷藏》2

      7《謎語蹺蹺板》、《蹺蹺板》、《短短長》2

      8《小棕熊》、《老虎》、《小熊過冬》、《告別老虎》、《松鼠》、《告別松鼠》、《大雁》2

      9《告別大雁》、《兔子》、《告別兔子》、《螞蟻》、《告別螞蟻》、《小松鼠采籽!2

      10《小棕熊之徘徊主題一》、《蝸!、《蝸牛旅游》、《小熊過冬》、《告別蝸!、《不能事事學人家》2

      11《告別烏龜刺猬》、《蛇》、《小熊與蛇的對話》、《小棕熊之徘徊主題二》2

      12復習第三單元2

      13復習第三單元2

      14音樂劇《小棕熊過冬》2

      15音樂劇《小棕熊過冬》2

      16《跑步》、《風婆婆》、《淘氣的風》2

      17《下雪了》、《堆雪人》、《打雪仗》、《過年嘍》2

      18—20復習、期末測評6

    【一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一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11-15

    一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07-08

    一年級音樂上冊教學計劃12-17

    音樂一年級上冊教學計劃02-28

    一年級音樂上冊教學計劃02-19

    音樂上冊教學計劃01-04

    音樂上冊教學計劃03-25

    小學音樂一年級上冊教學計劃07-20

    小學一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12-11

    小學一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09-16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